![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第三单元第三课时《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765881/0-169309273486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第三单元第三课时《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765881/0-169309273491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三 倍数与因数第三课时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三 倍数与因数第三课时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教学的具体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3课时课题:3的倍数的特征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3-34页,练一练及练习五8-10主备人:一、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1、教材分析3的倍数的特征,学生开始可能会产生看个位的想法。教材P76例题首先让学生找出100以内3的倍数,观察它们的个位,思考是否具有2、5的倍数的类似特征,使学生产生认知的冲突,激发探究结论的愿望。在计数器上表示和观察3的倍数,获得初步结论。通过验证确认结论的正确性 ,3的倍数各数上的和一定是3的倍数,但有没有一个数不是3的倍数,但各数位上数的和也是3的倍数呢?P77“试一试”要求学生找几个不是3的倍数的数算一算,验证不是3的倍数的数,各数位上数的和不可能是3的倍数,确认前面获得结论的正确性。这样做实际上说明了例题里结论的条件是充分的而且是必要的,学生可以从中感受获得结论的过程是严密的。 2、学生分析 有2和5的倍数的特征的学习经验,学习3的倍数的特征时,学生会自然的把学习是方法结构迁移过来,但实际方法结构又有所不同。所以教师要适当引导。二、教学的具体目标:1、让学生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2、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运用分析、比较、归纳或猜想、检验等方法,并进一步学会与同学交流。三、教学重点: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 四、教学难点: 归纳3的倍数特征。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常规积累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一组数:5、6、14、18、25、27、36、41、90,问学生:谁能判断出哪些数是3的倍数?学生通过口算很快就能判断出来 开放的导入 教师再写出几个数:1540、2856、3075,再问:谁能很快判断出哪些数是3的倍数?教师说:我能很快地说出这几个数当中,2856和3075都是3的倍数。 谈话:你们会想这是老师预先算好的。你们可以考考老师,不管你报一个什么数,我都能很快地判断出来,你们愿意来试一试吗? 学生报数,教师很快地回答,并把是3的倍数的数板书在黑板上,再让学生用计算进行验证。 谈话:你们一定在想:老师你有什么窍门吗?有啊!你们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来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板书课题:3的倍数的特征)师生互出题并回答。通过悬念引导学生对3的倍数特征的假设,到推翻假设,引发认知冲突,并再次创设学生探究的问题情境,不仅有效地避免了前一课学习的思维定势,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核心过程推进一、新知探究1、先让学生猜一猜: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举例说明。2、根据学生猜测的结果,打开课本76页的百数表,讨论: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吗?3、引导学生,在百数表中继续找3的倍数并画上○,你有什么意见发表?4、教师引导:出示计数器,用计数器拨几个3的倍数,记下每次用了几颗算珠?如:84、51、 27、90、123、2856、3075,它们用的算珠颗数分别是:8+4=12;5+1=6;2+7=9;9+0=9;1+2+3=6;2+8+5+6=21;3+O+7+5=15。讨论:用的算珠的颗数有什么共同点?小结:每个数所用算珠的颗数都是3的倍数。提问:这些数所用算珠的颗数跟什么有关系?小结:一个数是3的倍数,这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一定是3的倍数。5、进一步验证。(1)在百数表中选数,验证刚才的结论是否正确。 (2)用1、2、6可以写成126,还可以组成哪些三位数?这些三位数是3的倍数吗? 小组讨论后得出结论:3的倍数,跟数字的位置没有关系,只跟各位数上的数的和有关系。 6、试一试:如果一个数不是3的倍数,这个数各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吗? 小结:一个数不是3的倍数,这个数各位上数的和不是3的倍数。7、归纳总结: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二、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第1题。 提问:你是怎么判断出67不是3的倍数,84是3的倍数的?2、做“练一练”第2题。 (1) 讨论:每一题有没有余数与什么有关?有什么关系?(2)在没有余数的算式下边画横线,看谁做得快。3、做“练习五”第8题。 你能找到几种不同的填法? 4、做“练习五”第9题学生独立完成怎样选可以做到不遗漏。 5、做“练习五”第10题。 学生涂完后,指名回答:9的倍数都是3的倍数吗? 学生得出3的倍数与个位上的数没有关系 小组讨论,交流讨论结果。 在小组里举例验证、讨论交流。 指名报结果,共同评议。 独立填写,再在小组里交流 预设:可以用10个数字一一尝试,也可以根据3的倍数的特征进行推算。 学生独立思考。指名汇报。在第一环节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后,让学生通过圈百数表里3的倍数,进一步体会个位是3,6,9的书不一定是3的倍数。这样的基础上,再通过计算器上拨珠子,统计珠子的颗数得到规律。 在试一试中,对这一规律的可靠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进而揭示了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的方法。 通过不同类型题目的练习,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开放的延伸一、总结延伸 1、提问:经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 2、延伸:苹果树上挂满了新鲜的苹果,朵朵小朋友数了数,发现2个2个数,3个3个数,5个5个数都正好。你知道苹果可能是多少个吗? 指名报答案,全班学生评议。 教学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三 倍数与因数第二课时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教学的具体目标,巩固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三 倍数与因数第3课时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活经验,学习新知,练习巩固,反思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三 倍数与因数第3课时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