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03卷 晚清内忧外患、救亡图存到中华民国的建立-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滚动复习卷(新教材新高考)(解析版)

    第03卷 晚清内忧外患、救亡图存到中华民国的建立-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滚动复习卷(新教材新高考)(解析版)第1页
    第03卷 晚清内忧外患、救亡图存到中华民国的建立-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滚动复习卷(新教材新高考)(解析版)第2页
    第03卷 晚清内忧外患、救亡图存到中华民国的建立-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滚动复习卷(新教材新高考)(解析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03卷 晚清内忧外患、救亡图存到中华民国的建立-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滚动复习卷(新教材新高考)(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第03卷 晚清内忧外患、救亡图存到中华民国的建立-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滚动复习卷(新教材新高考)(解析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03卷 晚清内忧外患、救亡图存到中华民国的建立(建议用时: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清道光年间,土兵的素质令人担忧,“游手失业,恒多窜人其中,甚至吸食鸦片,烟瘾难支。”京城禁旅往往“三五成群,手提雀笼雀架,终日闲游,甚或相聚赌博。问其名色,则皆为巡城披甲,而实未曾当班,不过雇人顶替,点缀了事。”这说明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缘于A.吏治腐败 B.军备废弛 C.鸦片输入 D.观念落后【答案】B【详解】材料反映出清道光年间士兵素质低下,游手好闲的失业者混入军队,京城士兵多为游手好闲之徒,这些现象反映出清朝军备废弛是鸦片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故选B项;材料的主旨是清朝士兵素质低下、军备废弛,吏治腐败、鸦片输入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故排除AC两项;材料未反映出思想观念落后的信息,故排除D项。2.1846年,梁廷枏撰成《海国四说》。书中介绍了耶稣教源流及传教士来华传教宗旨,记述了美国和英国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与文化等情况,对于美国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介绍尤多。这本书A.意识到洋务运动的弊端 B.对西方的认识全面深刻C.开阔拓展了人们的视野 D.主张学习美国政治制度【答案】C【详解】略3.“命定论”在中国古代曾长期盛行。而近代龚自珍、魏源等人高度重视心力的重要,认为心之力为人变革现实的精神源泉。龚自珍甚至认为具有心力的自我可以造天地,可以使得自然现象反常。材料反映了A.思想发展维护了封建统治 B.“中体西用”思想的提出C.“经世致用”思潮的起源 D.思想认识适应时代需要【答案】D【详解】根据题干信息“近代粪自珍、魏源等人高度重视心力的重要,认为心之力为人变革现实的精神源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龚自珍、魏源等人的思想观点符合当时救亡图存的时代背景,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维护封建统治,排除A;B项是洋务派的,排除B;起源的说法错误,排除C。4.1860 年,曾国藩上书咸丰帝说“自古外夷之助中国,成功之后,每多意外要求。驭夷之道,贵识夷情。……目前资夷力以助剿济运,得纾一-时之忧:将来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材料主要表明曾国藩A.传统“华夷观”根深蒂固 B.认为应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C.具有“师夷制夷”的思想 D.认为应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答案】C【详解】略5.《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新竹秀才姜绍祖自散家财,招募义军,组织抗日。台湾苗栗秀才徐骧率义军与敌人浴血奋战,中弹跌倒时,仍然高呼:“大丈夫为国捐躯,死而无憾!”这些旨在说明A.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 B.知识分子都具有强烈的爱国之心C.是中国儒家思想品德的缩影 D.是顾炎武亡国思想的主要表现【答案】C【详解】根据“大丈夫为国捐躯,死而无憾!”可以分析出这就是中华民族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强调民族大义,故答案选C;A项与本题无关;B项太绝对;D项错在亡国,应该是亡天下,排除D。6.《申报》曾发表时评指出:“驻扎日本之法德俄三国公使行文日廷,不准中国土地让与日本。中国若依此拒绝割地,中日必将重新开战。面对中日再动干戈,三国公使既有此论,未必肯袖手旁观”。上述材料反映出甲午战后A.法德俄积极维护中国利益 B.清政府对列强抱有幻想C.列强间既有勾结又有斗争 D.各国奉行门户开放政策【答案】B【详解】从材料中的“三国公使既有此论,未必肯袖手旁观”等信息可以看出,该评论认为俄德法会支持中国维护主权,说明当时清政府对列强抱有幻想,故答案为B项;法德俄是为了自身利益,而不是维护中国利益,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俄德法三国与日本的勾结,排除C项;门户开放政策是美国1899年提出的,排除D项。7.下图为根据"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全文检索数据库"统计词频制作而成的"维新""变法""改良""改革""革命"使用次数(1890-1911年)曲线图。此图可用来解释A.民族危机对中国社会的冲击 B.民主革命逐渐成为社会主流C.清末新政无法挽救统治危机 D.各派政治变革思想趋于合流【答案】A【详解】略8.1898年,某书商慨叹废八股将使自己损失惨重,后来发现“经学书犹有人买”,其损失并不如以前估计之大,而该书商对新学书籍的投资不久又面临亏损。这可以反映出该时期A.儒学地位颠覆 B.列强侵略加剧C.政局变化迅速 D.西学深入民心【答案】C【详解】1898年是戊戌变法之时,此时维新派宣扬维新思想,主张废除传统的科举考试,所以书上慨叹废除八股将使自己损失惨重;但戊戌变法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失败,维新思想受到打击,所以书商对新学书籍的投资又面临亏损。因此这种变化可以反映出当时政局的迅速变化,故选C;清末儒学的地位尚未被颠覆,排除A;根据该书商的经历并不足以说明列强的侵略加剧,排除B;清末西学尚未深入人心,D项说法过于夸张,排除。9.有人评价中国近代某一运动“代表民族情感,但不代表时代的脚步,不是民族觉醒,但促进了民族觉醒。作为一场爱国运动,其植根于经济的保守意识,抵御外侮的愿望同陈旧的天朝观念和华夷之见连在一起……由救国而误国是一种悲剧。”材料所说运动A.诱导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B.达到了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C.促进当时人民的思想解放              D.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信息“不代表时代的脚步”“爱国运动”“植根于经济的保守意识”“抵御外侮的愿望同陈旧的天朝观念和华夷之见连在一起”可以判定这场爱国运动是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计划,故答案为D项;A项是洋务运动的影响,B项与太平天国运动有关,C项是维新变法运动的影响,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10.中国同盟会于1905年在东京成立。后来同盟会发生了分化,部分会员联合会党成立共进会,宣扬反满的民族主义;部分对孙中山不满的同盟会会员在东京重建光复会;1911年7月同盟会中部总会成立时,其宗旨中放弃了“平均地权”。同盟会的分化表明A.三民主义主张已被放弃 B.革命潜伏着失败的危机C.革命力量已经完全瓦解 D.民主共和主张已被放弃【答案】C【详解】略11.南京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大多数人认为:“袁世凯尽管不好,我们希望他好,要用诚恳的劝告,严密的监视,感动他,鼓励他,使他不能不好。”这表明当时的资产阶级革命派(   )A.尽管妥协但政治上日趋成熟 B.缺乏足够的实力来巩固政权C.已认清袁世凯的反革命本质 D.认识到了政治斗争的复杂性【答案】C【详解】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大多数人都认为袁世凯不好,说明此时资产阶级革命派认清了袁世凯的反革命本质,故选C;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妥协说明他们在政治上不成熟,排除A;材料内容只反映了革命派对袁世凯的认识,并不能说明他们缺乏足够的实力来巩固政权,排除B;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妥协说明他们没有认识到政治斗争的复杂性,排除D。12.章炳麟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一书中指出:“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邹容在《革命军》中写道:“革命者,天演之公例也。”这些“革命”的术语应该来源于A.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思想 B.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C.西方资产阶级文艺复兴思想 D.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思想【答案】B【详解】据所学可知,20世纪初,不少中国留学生到国外接受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他们把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作为革命斗争的思想武器,还创办了《国民报》《游学译编》等进步报刊,大力宣传革命思想,章炳麟、陈天华、邹容登上著名的革命思想家和宣传家,故B正确;据所学可知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思想是反帝反封建,而材料主要是反清政府,故A不符题意;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主要是受启蒙运动的影响,与“文艺复兴”没有关系,C错误;新文化运动是在资产阶级革命失败后1915年兴起的,故D与题意无关。13.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出现金贵银贱的现象,1913~1915年,伦敦银价下降了14%,造成白银购买力的大幅度下降,也就使中国货币对外汇贬值。加上战时海运运费骤增,这就使进口货在中国市场上的价格十分高昂。由此可知,一战客观上A.推动洋务企业在困境中转型 B.扩大了中国对外贸易的逆差C.为民族工业发展提供了契机 D.直接开启了法币改革的序幕【答案】C【详解】根据题干信息,进口商品昂贵的价格削弱了其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中国货币对外汇贬值也有利于中国扩大出口,这在客观上为民族工业发展提供了契机,故C项正确;1895年,威海卫战役中国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A项错误;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有利于中国在对外贸易中获利,有利于扩大中国的对外贸易顺差,B项错误;法币改革始于20世纪30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14.胡适在1918年《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指出:“今日的贫民社会,如工厂之男女工人,人力车夫,内地农家,各处大负贩及小店铺,一切痛苦情形,都不曾在文学上占一位置。并且今日新旧文明相接触,一切家庭惨变,婚姻痛苦,女子之位置,教育之不适宜……种种问题,都可供文学的材料。”由此可见,他主张A.推进文学形式的创新 B.注重新旧文学的结合C.文学应突出工农力量 D.对思想启蒙进行反思【答案】D【详解】根据“如工厂之男女工人,人力车夫,内地农家,各处大负贩及小店铺,一切痛苦情形,都不曾在文学上占一位置。并且今日新旧文明相接触,一切家庭惨变,婚姻痛苦,女子之位置,教育之不适宜……种种问题,都可供文学的材料”可得出胡适认为现在的文学创造和思想启蒙过程中并没有把人民大众纳入其范围,因此他的主张是对思想启蒙进行的反思,D项正确;材料与文学形式无关,排除A;材料没有说要加强新旧间的结合,排除B;材料中除了工人农民外,还有小商贩,人力车夫等,故C项错误。15.20世纪初中国兴起了创办白话文刊物的潮流,仅1919年一年,中国就出现了400种以上的白话报,1920年3月,教育部要求小学各年级一律废除文言教科书。白话文的应用反映了A.新文化运动阵营的分化 B.白话报刊已成主流C.书写语言大众化的转型 D.政治民主化的开端【答案】C【详解】相比文言文,白话文简单易学,据材料教育部要求小学各年级一律废除文言教科书,白话报刊的大量出现,都反映了书写语言大众化的转型,C项正确;新文化运动阵营发生分化,是由于十月革命后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影响,故A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白话报刊与传统文言文报刊数量的对比,不能说明已成主流,B项错误;白话文的应用与政治民主化没有必然的联系,D项错误;故选C。二、材料分析题共3大题,满分55分16.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国是茶的故乡。清中期后茶业商品经济迅速发展,鸦片战争前夕年出口量近40万担。五口通商后,洋商闯入广州、上海等地设行抢购茶叶,夺走了中国茶叶贸易自主权,打破了官商对茶叶的控制和专卖。为适应出口需要,老茶区深挖潜力,扩大生产规模,新茶区也不断出现。中国茶叶在19世纪80年代前,基本垄断世界市场。1870年至1876年出口稳定在180~190万担之间,1877年突破200万担,并继续有所增长。然而繁荣掩盖着茶叶厘税太重、粗制滥造、流通环节太多、剥削加重等严重问题。1891-1920年出口从170~180万担逐渐下降,1917年锐减至40多万担,从此再也没有恢复之日。——摘编自陶德臣《近代中国茶叶对外贸易的发展阶段与特点》材料二  印度本不产茶,19世纪30年代初,英属印度始从中国引种茶籽茶苗,发展茶业经济,成立阿萨姆公司,不断引进茶籽种植。1848年,茶叶经济间谍福顿潜入中国内地,窃取了大量茶叶情报以及种茶和制茶的技术。印度茶园面积不断扩大,阿萨姆种也日益代替中国茶种。植茶公司日益增多,印度茶产量稳步增长。1872年,揉茶机制成并在阿萨姆茶业公司装置使用,机器制茶很快代替手工劳动。大规模的资本主义茶场及股份制茶厂占据绝对优势。1881年成立印度茶业协会,使印度茶业经营“进入普遍化、系统化及单纯化之时期”。1900年原茶业协会成立科学部,专门研究茶叶生产制作。至20世纪初,印度成为世界头号茶叶生产、出口大国,其产量和出口量均占世界50%以上。——摘编自陶德臣《英属印度茶业经济的崛起及其影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茶叶对外贸易的特点。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印度茶叶经济崛起的原因。12分(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近代中国、印度茶叶的发展中我们应注意哪些问题?5分【答案】(1)特点:具有半殖民地色彩;官商垄断局面逐渐被打破;中国茶叶长期占据国际市场;逐渐从兴盛走向衰落等。(2)原因:英国重视在印度发展茶叶经济;中国茶叶品种和技术的传入;重视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和使用;现代茶叶公司的建立和经营管理的科学化;茶叶种植面积的扩大;机器的普遍使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推动等。(3)认识:注意产业升级,改进生产技术,提高茶叶质量;政府优惠政策,增加竞争力;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加强茶叶品牌开发与保护。【详解】(1)根据材料一“……五口通商后,洋商闯入广州、上海等地设行抢购茶叶,夺走了中国茶叶贸易自主权,打破了官商对茶叶的控制和专卖”,可得出,近代中国茶叶对外贸易的特点是:具有半殖民地色彩;官商垄断局面逐渐被打破;根据材料一“……中国茶叶在19世纪80年代前,基本垄断世界市场……”,可得出,近代中国茶叶对外贸易的特点是:中国茶叶长期占据国际市场;根据材料一“……然而繁荣掩盖着茶叶厘税太重、粗制滥造、流通环节太多、剥削加重等严重问题。1891-1920年出口从170~180万担逐渐下降,1917年锐减至40多万担,从此再也没有恢复之日”,可得出,近代中国茶叶对外贸易的特点是:逐渐从兴盛走向衰落。(2)根据材料二“印度本不产茶,19世纪30年代初,英属印度始从中国引种茶籽茶苗,发展茶业经济,成立阿萨姆公司,不断引进茶籽种植……”,可得出,印度茶叶经济崛起的原因是:英国重视在印度发展茶叶经济;中国茶叶品种和技术的传入;根据材料二“……印度茶园面积不断扩大,阿萨姆种也日益代替中国茶种……”,可得出,印度茶叶经济崛起的原因是:茶叶种植面积的扩大;重视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和使用;根据材料二“……1872年,揉茶机制成并在阿萨姆茶业公司装置使用,机器制茶很快代替手工劳动……”,可得出,印度茶叶经济崛起的原因是:机器的普遍使用;根据材料二“……大规模的资本主义茶场及股份制茶厂占据绝对优势。1881年成立印度茶业协会,使印度茶业经营‘进入普遍化、系统化及单纯化之时期’……”,可得出,印度茶叶经济崛起的原因是:现代茶叶公司的建立和经营管理的科学化;结合所学可知,印度茶叶经济崛起的原因还有: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推动等。(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注意产业升级、改进生产技术、提高茶叶质量、政府优惠政策、增加竞争力、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加强茶叶品牌开发与保护等方面回答从近代中国、印度茶叶的发展中我们应注意的问题。17.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近代中国的维新思想,是在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不断加深和清王朝专制危机日益加剧的形势下产生发展起来的。由于中国之前的闭关政策,中国成了隔绝世界的孤岛,戊戌变法可以说是闭关以后,中国文化突然落伍,受刺激的优秀民族必然奋起的抗争。另外,坚船炮利政策之失败,列强之集中环攻等,一些有远见的中国人就想来一番彻底的改革和维新。维新运动的代表首推康有为。康有为宣传维新变法的一个重要理论手法是仿洋改制,即提倡仿效外国变法,通过论述外国变法改制的经验教训,为中国的维新变法提供了理论指导。此外,康有为还运用了托古改制,这在当时的中国思想界引起了巨大反响,促进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解放。同时也吸引了一批要求革新的知识分子,成为他宣传变法的得力助手和推进维新的骨干分子。康有为本想利用托古改制减少变法阻力,提高自己的成望,吸引广大士大夫。但却事与愿违,他的托古改制理论不仅不能为多数士大夫知识分子所接受,反而招致士大夫阶层群起而攻之。——摘编自江银曼《论戊戌维新的政治思想》(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维新思潮出现的时代背景。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有为思想的特点并分析其产生的影响。9分【答案】(1)背景:清政府顽固坚持专制统治,统治危机不断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西学东渐,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逐步传入;甲午战败,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深。(2)特点:仿洋改制;托古改制。影响:促进了思想解放,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吸引了一批知识分子,为维新变法提供了条件;有利于减少变法的阻力。其托古改制理论不能为多数士大夫所接受,引起士大夫们的反对。【详解】(1)近代维新思潮出现的时代背景,根据“是在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不断加深和清王朝专制危机日益加剧的形势下产生发展起来的”可以得出清政府顽固坚持专制统治,统治危机不断加深;根据“坚船炮利政策之失败,列强之集中环攻等,一些有远见的中国人就想来一番彻底的改革和维新”,可以得出甲午战败,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深;联系所学可知,还包括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逐步传入。(2)康有为思想的特点,根据“康有为宣传维新变法的一个重要理论手法是仿洋改制”“康有为还运用了托古改制”可以分析得出仿洋改制和托古改制。其产生的影响可以根据“这在当时的中国思想界引起了巨大反响,促进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解放”“同时也吸引了一批要求革新的知识分子,成为他宣传变法的得力助手和推进维新的骨干分子”“康有为本想利用托古改制减少变法阻力”等分析得出促进了思想解放、吸引了一批知识分子、有利于减少变法的阻力。根据“他的托古改制理论不仅不能为多数士大夫知识分子所接受,反而招致士大夫阶层群起而攻之”,可以分析得出其托古改制理论不能为多数士大夫所接受,引起士大夫们的反对。18.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898年,清政府颁布《遵义乡会试详细章程疏》,规定了科举考试的场次、内容和文体等。主要内容如下。第一场史论五篇∶1"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论";3"诸葛亮无申商之心而用其术,王安石用申商之实而讳其名论";5"北宋结金以图燕赵,南宋助元以攻蔡论"。第二场考各国政治,艺学策五道∶1"学堂之设,其旨有三,所以陶铸国民,造就人才,振兴实业,国民不能自立,必立学以教之。使皆有善良之德,忠爱之心,自养之技能,必需之知识,盖东西各国所同,日本则尤注重尚武之精神,此陶铸国民之教育也。讲求政治,法律,理财,外交诸专门,以备任使,此造就人才之教育也。分设农、工、商、矿诸学,以期富国利民,此振兴实业之教育也。三者孰为最急策"。......3"日本变法之初,聘用西人而国以日强,埃及用外国人至千余员,遂至失财政裁判之权而国以不振。试详言其得失利弊策"。......第三场《四书》《五经》∶首题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义"。次题为∶"中立而不倚强哉矫义"。三题为∶"致天下之民,聚天下自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义"。根据材料提取一项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信息准确,史论结合,史实正确。)【答案】示例∶信息∶科举考试关注社会现实问题。说明甲午战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社会矛盾尖锐.清政府统治危机日前严重;西学传入,影响日益深远;社会各阶层掀起救亡图存热潮;传统文化影响深远;传统经济结构受到冲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科举考试试题体现对抵御外侮、法治、学习西方、发展民族资本、探索挽救统治危机等问题的关注。总之,面对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统治者通过调整科举考试内容的方式,关注社会问题,挽救统治危机,对推动社会觉醒发挥了一定积极作用。【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根据材料中科举考试的内容可提取信息是科举考试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关于说明可从当时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政府维护统治需要、经济和阶级结构的变动、西学的传入等角度进行分析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即可,最后进行归纳总结。

    相关试卷

    2024届广西新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单元目标检测卷5】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这是一份2024届广西新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单元目标检测卷5】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03卷 晚清内忧外患、救亡图存到中华民国的建立-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滚动复习卷(新教材新高考)(原卷版):

    这是一份第03卷 晚清内忧外患、救亡图存到中华民国的建立-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滚动复习卷(新教材新高考)(原卷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复习特训卷单元检测五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和中华民国时期的探索与抗争: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复习特训卷单元检测五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和中华民国时期的探索与抗争,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十日出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