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23气象灾害地质灾害
展开二十三 气象灾害 地质灾害
(建议用时:40分钟)
一、选择题
(2023·长沙模拟)江淮气旋通常是指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的锋面气旋,其形成与我国锋面雨带的移动密切相关。当其进入黄海和东海后会影响渤海海域,使渤海海域产生风暴潮。下图为江淮气旋的移动路径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江淮气旋最为活跃的季节是( )
A.冬季和初春 B.春季和初夏
C.夏季和初秋 D.秋季和初冬
2.图示时间,甲、乙、丙、丁四地受渤海风暴潮影响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江淮气旋使渤海海域产生风暴潮,与其相关性最小的是( )
A.海湾的形状 B.气旋移动方向
C.风力的大小 D.海水温度变化
某年1月24日,一股强大的寒潮影响我国。下图为该日8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据此完成4~5题。
4.此时我国( )
A.昆明气候寒冷
B.北方普遍降温降雪
C.北京和成都均受强大高压控制
D.上海、三亚沿海可能遭遇风暴潮
5.下列关于该日气温状况及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亚高于西安,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成都高于上海,气候的大陆性强
C.上海低于成都,海洋性强、降水多
D.成都高于西安,山脉阻挡冷空气、纬度低
(2022·温州模拟)下图为四川省地质灾害易发生等级分布图。据此完成6~7题。
6.图示反映出四川省最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地区是( )
A.川西南干旱河谷地区
B.九寨沟地区
C.川东北地区
D.川西北地区
7.下列因素对诱发滑坡灾害的发生影响不明显的是( )
A.地势起伏 B.植被覆盖率
C.地层结构 D.土壤肥力
(2023·保定模拟)青藏高原及横断山区位于中国西南部,地貌类型复杂,地壳运动活跃。在气候及地质活动的双重作用下,该区域内泥石流、崩塌及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图1为青藏高原及横断山区地质灾害易发分区图,图2为各分区不同规模地质灾害分级统计图。据此完成8~9题。
图1
图2
8.分区Ⅰ小型、中型地质灾害的主要动因是( )
A.植被覆盖状况的改变
B.道路建设破坏沿途坡面的稳定
C.人口增长带来的过度垦殖
D.超大型水利工程的修建
9.青藏高原及横断山区大型、特大型地质灾害点集中分布在( )
A.地质地貌复杂、山高谷深地带
B.岩层深厚坚硬、对称分布地带
C.石灰岩面积广、溶洞发育地带
D.火山喷发活跃、内能释放地带
下图是某不稳定地区的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该地最容易出现的地质灾害是( )
A.泥石流 B.洪水
C.地震 D.滑坡
11.对该地区的开发活动中,最不易造成负面影响的是( )
A.发展林业
B.房屋附近修建鱼塘或小水库
C.开采山坡上的矿藏
D.山坡处的房地产开发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3月14日夜间开始,我国北方出现近10年来最强沙尘天气过程,多地沙尘弥漫,3月15日傍晚沙尘天气逐渐减弱。此次沙尘天气影响面积超过380万平方千米,沙尘主要源于蒙古。下图示意两个不同时刻的沙尘分布区域。
(1)判断与往年相比,蒙古2021年3月中旬之前的天气特征,并说明判断理由。
(2)根据沙尘的来源,推测此次华北地区沙尘天气的形成过程。
(3)有人认为,沙尘暴不可能通过人类治理而消失。你是否赞成?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13.(2023·厦门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吉翁错冰湖位于西藏嘉黎县,是受冰川作用形成的冰川终碛湖(冰碛物为冰川挟带的松散堆积物),冰川前端伸入湖内且裂隙发育。该湖长度约1.81千米,平均宽度约0.32千米,面积约0.58平方千米,平均水深约25米。终碛堤鞍部坝高约46米,地表灌丛植被茂盛,孔隙间有少量腐殖土,密实度较好,鞍部沟槽为常年径流通道。2013年以前,滑坡位置侧碛堤(即冰舌两旁表碛不断由冰面滚落到冰川与山坡之间堆积起来,有一部分则是由山坡上的碎屑滚落到冰川边缘堆积而成的)与母体冰川垂直接触,冰川体通过压脚护坡作用增加了侧碛堤岸坡的稳定性。吉翁错冰湖溃决发生于2020年6月26日,晚于侧碛堤滑坡6日。吉翁错冰湖溃决成灾过程包括冰川退缩、侧碛堤滑坡、冰湖溃决、支沟泥石流水和主河洪水5个主要阶段。下图为吉翁错冰湖溃决模式图(即平面与剖面示意图)。
(1)在上图的剖面中绘制滑坡前水位(用虚线)和滑坡后水位(用实线),并分析吉翁错冰湖的形成过程。
(2)说出2013年后冰舌前缘退缩对侧碛堤岸坡的影响,并分析原因。
(3)吉翁错冰湖溃决时间晚于侧碛堤滑坡时间,试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
二十三 气象灾害 地质灾害
1.B 2.D 3.D 解析:第1题,江淮气旋的发生与锋面雨带的移动有关;冬季,该地区主要受陆地冷高压控制,降水少;春季,陆地升温快,冷暖气团交汇频繁;6月份,雨带移到江淮地区,形成梅雨天气;7—8月份,本地受副高控制,晴天多、降水少。第2题,由图可知,甲地吹离岸风,乙、丙、丁三地吹迎岸风,但丁地附近等压线密集,风速大,故受风暴潮影响最大。第3题,渤海湾的半封闭形态有利于江淮气旋带来海水的能量聚集,从而加大风暴潮的势力;江淮气旋的移动方向直接影响渤海海域的风向,从而影响风暴潮的势力;江淮气旋的势力强弱直接影响渤海海域的风力大小,从而影响风暴潮的势力;江淮气旋主要通过风力、风向以及渤海特殊的海域形态影响风暴潮,与海水温度变化关系最小。
4.C 5.D 解析:第4题,昆明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但是位于云贵高原,纬度较低,气候四季如春,被称作“春城”,但是此日受寒潮影响,气温降到-4℃,天气较为寒冷,而不是气候;该日亚洲东部大部分地区受高压脊控制;被高压或者高压脊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难以形成降雨或者降雪;受高压影响,上海、三亚沿海的风从陆地吹向海洋,不会遭遇风暴潮。第5题,三亚与西安相比,纬度较低,气温较高,主要受纬度影响;成都位于四川盆地,北部有秦岭和大巴山的阻挡,寒潮难以影响,而上海无高大山脉阻挡,受寒潮影响较大,因此,成都气温高于上海。
6.A 7.D 解析:第6题,从图示可以看出,川西南干旱河谷地区的地质灾害易发等级最高,最易发生地质灾害。第7题,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地势起伏、植被覆盖率、地层结构与滑坡的发生有关。土壤肥力与滑坡灾害的发生关联性不大。
8.B 9.A 解析:第8题,综合分区Ⅰ主要包括横断山区南部地区及青藏高原南部区域,人口密度高于综合分区Ⅱ和Ⅲ,道路的修建密度和强度高于综合分区Ⅱ和Ⅲ。该区因山高谷深,河流纵贯,降水集中多暴雨,修建道路会破坏山坡的植被和水系,进而破坏坡面物质的稳定性,最终酿成小型及中型地质灾害。植被覆盖状况的改变不大,人口增长带来的过度垦殖在三个分区都存在,综合分区Ⅰ没有超大型水利工程的修建。第9题,地质地貌复杂、山高谷深的地方,山坡陡峻,裂隙发育,岩石破碎,松散物质多,重力作用显著,易促发泥石流、滑坡和崩塌等地质灾害;岩层深厚坚硬不易发生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石灰岩面积广、溶洞发育地带地质灾害点不集中;青藏高原及横断山区没有火山喷发。
10.D 11.A 解析:第10题,由图可知,该地区破坏面之上的土体不稳定,容易出现滑坡,D项正确。泥石流的发生与多暴雨天气有关,材料中并未体现,A项错误。洪水不属于地质灾害,B项错误。地震是板块运动的结果,图中并未体现,C项错误。第11题,该地区破坏面之上土体不稳定,在此之上进行基建和开采都会加剧不稳定。发展林业,增加植被覆盖率,有利于保持水土。
12.解析: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疏松裸露的地表可为沙尘天气的形成提供沙源。“自2021年3月14日夜间开始,我国北方出现近10年来最强沙尘天气过程”说明此次沙尘天气强度大;“此次沙尘天气面积超过380万平方千米”说明影响范围广;蒙古是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植被覆盖率低,“沙尘主要源于蒙古”说明蒙古3月中旬以前表土大量解冻、干旱缺水且疏松裸露。因此,与往年同期相比,沙源地气温偏高,蒸发强,降水偏少。第(2)题,根据题干可知,此次沙尘主要源于蒙古,且势力强,说明蒙古受锋面气旋的影响,气流上升,地表沙尘随上升气流被卷入高空,在冷锋影响下,沙尘由西北向东南被输送到华北地区。第(3)题,赞成:沙尘暴的形成有其自然规律;人类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原生荒漠,沙源充足;也无法改变大尺度的大气运动和天气系统,天气系统是形成沙尘天气的主要因素。或不赞成:沙尘暴的发生与人类过度垦殖、过度放牧等生产方式密切相关,破坏植被导致植被减少是沙尘天气发生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可以通过改变生产方式、提高植被覆盖率等措施,防风固沙,消除沙尘暴及其危害。
答案:(1)疏松裸露的地表可为沙尘天气的形成提供沙源。此次沙尘天气强度大、影响范围广,说明沙源地(蒙古)3月中旬以前表土大量解冻、干旱缺水且疏松裸露。因此,与往年同期相比,沙源地(蒙古)气温偏高,降水偏少。
(2)受(锋面)气旋的影响,沙源地(蒙古)气流上升,地表沙尘随上升气流被卷入高空,在冷锋(偏北风)影响下,沙尘由西北向东南(由西向东)被输送到华北地区。
(3)赞成。沙尘暴的形成有其自然规律;人类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原生荒漠,沙源充足;也无法改变大尺度的大气运动和天气系统。
或不赞成。沙尘暴的发生与人类过度垦殖、过度放牧等生产方式密切相关,沙源地和影响区域可以通过改变生产方式、提高植被覆盖率等措施防风固沙,消除沙尘暴及其危害。
13.解析:第(1)题,滑坡体进入吉翁错冰湖,使得湖泊水位上升,当水位超过终碛堤时,就会产生吉翁错冰湖溃决。吉翁错冰湖的形成过程,可从湖盆的形成和湖水的来源分析,冰川侵蚀地表前端挟带大量碎屑物,因冰川融化而堆积,阻塞沟谷,形成相对封闭的洼地,吉翁错冰湖的湖盆形成;从湖泊水来源的角度,冰雪融水汇入,积水成湖,吉翁错冰湖最终形成。第(2)题,冰川对于两岸具有支持作用,冰川后退就使得岸坡失去了冰川压脚护坡作用,抗滑阻力锐减;冰川后退使得湖水入渗,导致冰碛物孔隙水压增大,冰碛物变得松散;冰雪融水为滑坡体提供了水源条件,增加了重力,使得侧碛堤稳定性大幅度降低,极易产生滑坡。第(3)题,湖泊溃决需要湖泊水位超过岸堤,需要一定的时间使水量汇入,因而吉翁错冰湖溃决时间晚于侧碛堤滑坡时间。从湖泊水位角度分析,冰湖滑坡断面处水深较浅,滑坡入湖体积较小;从湖泊面积较大角度分析,滑坡演进传播至下游终碛堤的距离较长,产生时间差异,冰湖面积略大,滑坡入湖导致冰湖水位上涨,难以直接冲刷坝体发生瞬时溃决,需要汇入一定水量才会决堤;从终碛堤稳固性角度分析,终碛堤植被茂盛,坝体结构较为密实,抗冲刷能力较强,不会立刻发生溃决。
答案:(1)作图如下:
形成过程:冰川侵蚀地表前端挟带大量碎屑物,因冰川融化而堆积,阻塞沟谷,形成相对封闭的洼地;冰雪融水汇入,积水成湖。
(2)影响:侧碛堤稳定性大幅度降低。原因:岸坡失去了冰川压脚护坡作用,抗滑阻力锐减;湖水入渗,导致冰碛物孔隙水压增大;冰雪融水为滑坡体提供了水源条件,增加了重力。
(3)冰湖滑坡断面处水深较浅,滑坡入湖体积较小;滑坡演进传播至下游终碛堤的距离较长;冰湖面积略大,滑坡入湖导致冰湖水位上涨,难以直接冲刷坝体发生瞬时溃决;终碛堤植被茂盛,坝体结构较为密实,抗冲刷能力较强等。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质量评价23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质量评价23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含答案,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寒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肆虐得克萨斯州的暴风雪水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35含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35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20含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20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