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九年级历史上册全一册课后习题打包27套
2023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三课古代尤课后习题新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三课古代尤课后习题新人教版,共3页。
第3课 古代印度知能演练提升一、选择题1.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在( )A.印度河流域 B.两河流域C.尼罗河流域D.黄河流域、长江流域2.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是在( )A.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B.汉谟拉比统治时期C.新巴比伦王国时期D.孔雀王朝统治时期3.古代印度社会有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这种制度被称为( )A.世袭制 B.分封制C.种姓制度 D.中央集权制度4.在古代印度等级制度中,掌管祭祀,享有崇高地位的是( )A.婆罗门 B.刹帝利C.吠舍 D.首陀罗5.假如胡夫和汉谟拉比结伴来到古代印度旅游,他们会发现自己在种姓制度中属于( )A.第一等级 B.第二等级C.第三等级 D.第四等级6.下列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中的等级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刹帝利 ②吠舍 ③婆罗门 ④首陀罗A.③①②④ B.③④①②C.②③④① D.④③②①7.★在一部反映古代印度社会生活的电影中,符合印度种姓制度的史实的是( )A.刹帝利命令婆罗门率兵出征B.婆罗门在主持祭祀活动C.吠舍在法庭上审判犯人D.首陀罗担任国家官吏8.下列有关印度等级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等级之间界限森严B.低等级的人不允许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C.不同种姓之间的男女不能通婚D.低等级的人可以通过做官成为高等级的人9.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创立于( )A.公元前6世纪 B.公元前3世纪C.1世纪 D.7世纪10.大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佛教产生于( )A.印度河流域 B.两河流域C.尼罗河流域 D.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二、材料分析题1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当他们分割普鲁沙时,…………其口为婆罗门,由其双臂造成罗惹尼耶(刹帝利),其双腿变成吠舍,从其双脚生出首陀罗。——崔连仲等选译《古印度吠陀时代和列国时代史料选辑》(1)材料内容与印度的什么制度有关?谁制定了这种制度? (2)该制度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三、探究与应用题12.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材料一(1)材料一显示的是哪种制度?该制度诞生于哪一流域?根据图片,指出其中的统治阶级。 材料二 佛教自创立以来,就在古印度广泛传播。与婆罗门教晦涩的教义相比,释迦牟尼的说法不立文字,简单易懂,因此,佛教受到了社会底层百姓的欢迎。另外,由于许多僧院接近城市,一些商人和贵族与佛教多有接触,虽然他们不能成为全职的僧人,但他们在金钱和土地方面对佛教也有所扶植,甚至于一些王国的君王也成为了佛教的信徒。——摘编自廖永江《信仰的力量》(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佛教快速发展的原因。 (3)佛教与材料一反映的制度有何联系? 答案:知能演练·提升1.A 2.D3.C 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古代印度社会”“等级制度”等,根据这些信息可以判断,题干反映的是古代印度社会的种姓制度。4.A 5.B 6.A7.B 在种姓制度中,第一等级为婆罗门,掌管祭祀;第二等级为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故A项错误,B项正确;第三等级为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故C项错误;第四等级为首陀罗,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故D项错误。8.D 9.A10.A 佛教起源于古代印度,古代印度发祥于印度河流域。故选A项。11.参考答案(1)种姓制度。雅利安人。(2)在种姓制度中,第一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是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在这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他们在社会上遭到歧视和凌辱。12.参考答案(1)种姓制度。印度河流域。婆罗门、刹帝利。(2)早期佛教提出“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同时,佛教宣扬“忍耐顺从”,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信仰佛教的民众日益增多,佛教一度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3)早期佛教反对种姓制度中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