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发展第十八章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第75课时城市的辐射功能课件新人教版 课件 0 次下载
-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发展第十八章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第76课时地区产业结构变化课件新人教版 课件 0 次下载
-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发展第十九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78课时资源跨区域调配课件新人教版 课件 0 次下载
-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发展第十九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79课时水资源跨区域调配课件新人教版 课件 0 次下载
-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发展第十九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80课时产业转移课件新人教版 课件 0 次下载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发展第十九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77课时流域内协调发展课件新人教版
展开一、流域内部水资源协作开发1.流域:由________所包围的河流或水系的集水区域。2.流域特点
3.水资源协作开发(1)流域内的水资源功能:农业________、淡水养殖、提供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发展________、水能发电、生态保护、旅游等多种功能。 (2)协作开发的必要性
【思维拓展】河流梯级开发主要是指对河流水能的开发。在河流径流量较稳定且丰富、落差集中、水急滩多的河段,依地势高低依次建设多个水电站,充分利用当地的水能,同时兼顾防洪、航运、灌溉、水产等综合效益,这样的河流开发方式叫梯级开发。
4.流域统筹管理的措施
二、黄河的调沙减淤1.实施背景(1)河流特征:河流____________。(2)存在问题2.目标
3.主要措施(1)中游地区的水土流失
(2)下游地区的河道淤积①通过修建____,对河流中的大量泥沙进行拦截,实现河流______的目的。②利用水库蓄水,适时放水,人为制造可控_____,对下游河道实施_____,将下游河道中淤积的泥沙送入大海。
三、黄河流域水资源的调配1.调配背景
2.出现的问题及影响(1)问题 (2)影响3.
【思维拓展】(1)黄河下游造成断流的原因:黄河流量较小、中上游工农业用水过多、水利工程蓄水、引水过多等。(2)解决黄河断流的措施:统一协调上、中、下游水资源开发与使用量,对黄河水资源进行统一调度和分配;运用大型水利工程(如小浪底水库)对河流水资源的季节变化进行合理调节;在农业生产中大力推行节水农业,采取改进灌溉技术等,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技 法 点 拨1.流域内部水资源协作开发(1)河流的利用方式(经济效益):修建大坝、水电站、船闸等水利工程,具体利用方式如下:
(2)流域的综合开发(经济效益):流域的综合开发往往是以河流开发(河流开发普遍以梯级开发为主)为核心,并带动流域各种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等)的开发,从而促进流域三大产业的发展,同时使生态得以保护、环境得以改善,如下表所示:
(3)流域的生态保护(生态效益)
【方法技巧】 流域内部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共性
2.不同流域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1)长江不同河段的环境问题及综合治理
(2)黄河流域的环境问题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人类活动干扰强烈,水土资源开发过度,加上水资源量持续减少,水污染日益严重,河流连通性遭到破坏,导致黄河生态功能退化。黄河流域环境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尼罗河流域的环境问题
(4)墨累—达令河流域过度灌溉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
3.修建水坝(水库)对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1)有利影响:调节局地气候、供水、增加生物多样性等。(2)不利影响:①下游和入海水量减少,含沙量减小,失去天然的肥料;②下游水量减少,海水易倒灌;③海岸侵蚀加剧,三角洲面积萎缩;④阻挡鱼类洄游,生物多样性减少;⑤灌溉面积增大,土地盐碱化加重。
典 题 精 研 [典例] [2021·6月浙江卷]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独流入海河流径流量较大,流程较短。此类河流所在小流域的生态、农业、城镇等要素多形成上游—中游—下游—滨海的四段式空间分布序列。下图为独流入海河流小流域生态、农业景观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该类型小流域内( )A.上游人口密集,小城镇广布B.中游城镇均为河运集散地C.下游易形成小流域中心城镇D.滨海城镇职能以商业为主(2)该类型小流域在国土开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A.上游洪水威胁严重 B.中游地质灾害频发 C.下游水体污染加剧 D.滨海滩涂湿地锐减
[江苏卷]下图为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站分布和年输沙量比较图。读图,回答1~2题。
1.与多年平均输沙量相比,1987~2015年潼关站输沙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其以上流域( )①引水灌溉,减少泥沙下泄 ②削山平地,减小坡面径流 ③保持水土,减少泥沙流失 ④气候变暖,降低暴雨强度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016年以后,黄河下游输沙量较中游明显减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起伏 B.流域面积 C.兴修水库 D.水土保持
解析:第1题,河流含沙量的大小和区域内植被覆盖状况以及流量大小密切相关。与多年平均输沙量相比,1987~2015年潼关输沙量急剧减少,是因为其上游地区植被覆盖率有所提高,固沙能力增强,水土流失减弱。其次,河流流量相对减少,是因为上游地区引水灌溉,入黄河水量减少,输沙能力减弱,搬运能力减弱,①③正确。输沙量急剧减少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和气候变暖、暴雨强度降低无关。上游地区并没有削山平地,而且坡面径流减小也不会导致输沙量急剧下降,②④错误。第2题,从年输沙量比较图中可明显看出,从三门峡站到小浪底站2016年输沙量变化非常明显,黄河小浪底站向下游输沙量都比较小,而且变化不大,主要是因为小浪底工程的排沙作用影响极大,C项正确。
3.[2021·北京卷]某校学生到甘肃省天水市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研学活动。读图,回答问题。任务 对比流域的径流量变化天水市桥子沟流域包括自然条件相似的东沟和西沟两个小流域。东沟通过修建梯田等措施进行治理,西沟基本保持原状。同学们根据水文站的观测数据得知,在每平方千米面积内,东沟、西沟年径流量分别为4 700 m3、12 500 m3。说出修建梯田对流域地表径流的影响,并分析原因。(5分)
解析:结合材料可知,东沟通过修建梯田等措施进行治理后,年径流量明显小于西沟,原因是修建梯田可以增加植被覆盖率,减缓坡度,植物落叶及根系可以截留地表径流,减少地表径流量,增加下渗。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发展第十九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81课时国际合作课件新人教版: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发展第十九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81课时国际合作课件新人教版,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梳理,知能转化演练,关键能力突破,全球生产网络,劳动地域分工,劳动分工,国际合作,国际关系,文化驱动力,共同繁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发展第十九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79课时水资源跨区域调配课件新人教版: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发展第十九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79课时水资源跨区域调配课件新人教版,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梳理,知能转化演练,关键能力突破,京杭运河,北高南低,地形复杂,社会安定,调入区,盐度升高,盐碱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发展第十九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78课时资源跨区域调配课件新人教版: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发展第十九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78课时资源跨区域调配课件新人教版,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梳理,知能转化演练,关键能力突破,不平衡,西气东输,东南沿海,大气质量,审题解题,感悟核心素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