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07 衡水中学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资料——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07 衡水中学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资料——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07 衡水中学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资料——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展开

    衡水中学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资料——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一讲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一、服饰方面1、第一阶段: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的建立。(特征:中式与西式、传统和现代服饰并存,中西合璧,不土不洋。男装: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                    女装:旗袍(新式与旧式)2、第二个阶段:新中国建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征:由于政治上的影响,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男装:列宁装、中山装、中式便装                   女装:列宁装、连衣裙、中式便装3、第三个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特征:与世界接轨,多彩呈现;具体表现在,服饰由最基本的防寒保暖向美观大方转变,各种款式的服装层出不穷。 二、饮食方面1、中餐——四大菜系(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2、西餐(1)传入时间:1840年鸦片战争(2)影响:①西餐常用原料进入餐桌  ②经营西式食品的食品厂出现(3)中西餐饮食文化的区别:①烹饪方式、食品种类、就餐环境、礼节要求存在明显;    ②中餐以追求美味首要目的,西餐以营养为最高准则。三、建筑方面1、传统建筑:北京四合院       2、中西合璧3、新式住宅:“新村”、“花园”、“别墅”、“公寓”四、习俗方面1、中国旧时期比较落后的风俗:婚姻包办、土葬、女子裹足且不得接受教育、迷信等2、这些旧风俗到近现代的变化:婚姻自由、火葬、女子放足且可以接受教育并走出家庭、破除迷信等五、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发生变化的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的决定,生产力的提高              2、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3、人民思想解放的推动思想观念的转变            4、外因:国外外来文化的涌入5、全球一体化趋势的促进                          6、还与个人的具体情况有关    第二讲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一、交通工具的更新1、古代:木船、马车、轿子2、近代(1840—1949(1):『轮船最先引进中国的近现代交通工具轮船洋务运动时,创办马尾造船厂。1865年中国终于建造成了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19世纪70年代初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成立,这是中国第一家航运公司(2) 人力车、三轮车、自行车(自行车19世纪中后期传入中国;20世纪初,自行车出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50年代以后,中国有了自己的自行制造厂。) ②『火车』(第一次工业革命沪淞铁路:中国出现最早的铁路(外国商人修筑)唐胥铁路中国人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出现“马拉火车”的天下奇闻)京张铁路:中国人自行设计并修筑的第一条铁路(詹天佑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收回包括铁路在内的利权运动的蓬勃开展,中国的铁路建设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③『电车』,公共汽车(第二次工业革命   电车:1906天津创办了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公共汽车』:上海1924出现,北京则是在1935年开始有。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批12辆“解放牌”载重汽车,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的诞生。(3):『飞机中国的民航事业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初,30年代中期已形成覆盖大半个中国的航空网。3、现代(1949年后)交通工具发展的特点:发展快,多层次,范围广,不平衡(具有多层次性原因: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同时也受具体环境的影响。) 二、邮电通信设施的逐渐完善1、邮政通信①开始:1866年,海关开始试办邮政。1896年改为正式办理,通信范围囊括了全国各主要商埠和中心城市。辛亥革命后,大清邮政改称中华邮政,邮局邮路进一步扩展。1949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成立,开创了邮政和电信合一的新时代。2、电信事业(1)『电报』:①有线电报:1877年,丁日昌福建架设电报线,成为中国人自办有线电报的开端②无线电报:1906年创设。到 1932年底,除了国内无线电报外,还开设了国际无线电报业务。(2)『电话』①传入:1882年,电话传入中国。②民国成立后,电话线路与电话营业局所继续增加。20世纪80年代之后,通信技术发展迅速。④截止2003年第三季度末,中国电话用户总数居世界第一 三、中国近代交通、通讯发展的原因1、外来交通技术传入的推动;        2、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3、政府的大力提倡                4、群众反帝斗争的推动5、中国人民聪明才智的推动。四、交通和通讯工具进步的影响1、正面影响:①推动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    ②促进信息的交流    ③开阔人们的视野    ④加快生活节奏     ⑤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2、负面影响:交通堵塞,环境污染,能源危机,广告,欺诈,噪声等。 第三讲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一、大众报业的发展1、历史渊源: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报纸的国家之一,发行于公元887年唐代《邸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报纸2、大众报业出现原因(1)进入19世纪,单一的官方报纸与落后的办报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社会呼唤着适合普通民众阅读需求的大众报纸的产生。(2)西人办报潮流的推动3、近代中国大众报业的兴起与发展(1)1873年,在汉口出版的《昭文新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2)维新运动中,国人办报形成高潮,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等。4、通俗性报刊特点(1)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取材世俗,运笔浅显,满足了市民消遣娱乐的需要。(2)根据的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原则,按戏曲、电影、体育、生活、文艺、娱乐等类别实现了专门分工,读者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购买相应的报纸。 二、广播影视的普及1、广播(1)产生:20世纪20年代初(2)第一座广播台1923年1月23日,由英美报商创办的“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台”在上海正式开播。(3)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1926年6月1日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正式开播。(4)中国第一座私营广播电台:1927年3月上海新新公司开办。(5)中国第一座全国性广播电台:1928年8月,南京国民政府筹备的中央广播电台在南京开播。 2、电影(1)发展①中国第一次电影放映1896年8月,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了“西洋影戏”②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③我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渔光曲(2)发展特点:电影在中国的放映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进口片到国产片的发展阶段。3、电视:(1)问世:20世纪30年代(2)发展过程:①中国第一家电视台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②197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更名为中央电视台③到1978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了自己的电视台。(3)现状(特点)中国已经建成了从中央到地方、从对内到对外多系列、多层次、多语种、多形态的广播电视传播网络,电视节目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民众的文化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 三、互联网与民众生活的渐变1、出现:1993年,中国的第一条互联网专线正式开通。2、发展快:2003年上半年用户达到6800万户,居世界第二3、互联网应用的事例:网上购物、网络办公、网络教学、电子信箱、电子报刊、网络游戏4、影响(1)互联网目前已分布于社会的各个领域(2)互联网在改变单调的政治生活的同时,也在构筑新型的家庭经济生活(3)网络在人们日常生活的应用也日趋广泛。(4)互联网正在改变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与交往方式同时也催生着当代中国经济生活的新观念和新模式5、评价(1)优势:①集报纸、广播、电视的优势于一体             ②费用低廉③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④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2)缺陷:(你如何抵制网络的不良诱惑?)①不法分子传播影响青少年的成长的不良信息       ②利用网络进行犯罪③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