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发展第十六章认识区域第71课时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学生用书湘教版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发展第十六章认识区域第71课时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学生用书湘教版第1页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发展第十六章认识区域第71课时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学生用书湘教版第2页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发展第十六章认识区域第71课时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学生用书湘教版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发展第十六章认识区域第71课时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学生用书湘教版

    展开

    第71课时 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必备知识梳理 一、区域的发展阶段1.区域发展的含义:是指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以____________、产业组织、____________为核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区域的发展具有明显的________。2.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初级阶段(1)特点①产业结构:以传统________为经济主体,工业处于起步阶段,以________密集型和资源型产业为主体。②经济特点:表现出典型的____________特征。(2)人地关系: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比较________,整个区域处于低水平的________状态。3.以工业化为主体的成长阶段(1)特点①区域________结构和空间结构渐趋复杂,呈现由点到____、再到面的发展态势,加工制造业和服务业趋于集聚。②以工业化为主要特征,________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③____________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④交通运输建设显著加快,____________程度不断提高。(2)人地关系:出现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人地关系明显不协调。4.以结构优化和整体提升为主体的转型阶段(1)特点①区域原有优势逐渐丧失,________增长缓慢甚至停滞,产品市场竞争力下降,效益降低。②区域原先具有的____________减弱,导致区域经济整体呈现萎缩、衰败状态。③带来高失业率、____________等严重社会问题。(2)措施:区域________调整,寻求新的发展。5.以创新驱动为主的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1)发展特点:经济____________的转变和增长动力的转换。(2)具体措施①以________为引领:产业创新、城市创新、科技创新和开放创新。②路径:以信息化、________、智能化、循环化为路径。③目的: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和________发展。[思维拓展] 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往往逐渐下降,但并不是农业生产力水平降低,也不是农业生产总值下降。二、区域发展的差异性1.衡量指标(1)常用指标:________________、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构成等。(2)综合性指标:如人文发展指数(HDI),即以____________、教育程度和地区生产总值三项指标来反映一个区域的总体发展水平。2.区域开发方式三、坚持因地制宜,促进区域发展1.原因:区域具有显著的差异性。2.措施关键能力突破 技 法 点 拨1.区域差异分析对比分析区域间的差异,是分析各区域发展方向、采取因地制宜开发治理措施的前提,区域差异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1)自然环境因素差异①气候差异的形成②地貌差异的形成③河流水文差异的形成④土壤、植被差异的形成区域地理位置、气候、水文、地形、地质条件的差异,导致了土壤、植被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土壤的质地、厚度、肥力、酸碱度等方面和植被的数量、种类、形态等方面。(2)人文要素差异2.因地制宜与区域发展典 题 精 研[典例] [天津卷]太湖流域Z镇植桑养蚕、丝绸纺织的历史悠久。近年来,Z镇积极发展桑蚕及相关产业,形成了特色小镇。读图文材料,回答(1)~(2)题。(1)据图中信息判断,对该镇特色产业发展方式最准确的概括是(  )A.扩大丝绸服装制造业,形成规模优势B.新增蚕丝被制造业,培育新的产业链C.基于植桑养蚕,逐步形成多元化产业D.传播桑蚕文化,发展丝绸专题旅游业(2)该特色小镇实现了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特色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互动并进B.利用地域文化吸引外来人口C.通过延长桑蚕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D.在城镇化过程中保护了环境[审题解题][答案] (1)     (2)    知能转化演练 [江苏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材料一 2017年4月1日国家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距北京100多千米),它是我国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材料二 下图为“深圳、浦东和雄安区位示意图”。材料三 下图为“我国1980年三次产业构成图”。(1)改革开放后,1980年国家首先选择深圳建立经济特区。简述我国当时的产业状况及深圳经济特区最主要的区位特点。(4分)(2)为积极参与全球分工,1992年国家选择浦东设立新区,旨在将浦东新区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核心区。与深圳特区相比,浦东新区的区位优势有哪些。(4分)(3)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相比深圳、浦东的区位,分析雄安新区的空间位置特征及凭借的基础设施条件。(4分)(4)雄安新区的设立与深圳、浦东的成功经验,充分体现了哪个地理科学重要思想。(1分)学科素养专攻——注重应用性和创新性主观题规范答题指导十 区域地理特征与差异类答 题 思 路1.自然地理要素特征2.人文要素特征学 以 致 用1.[北京卷]中国和意大利都有悠久的历史,两国文化交往源远流长。中国原创歌剧《运之河》在意大利罗马、米兰等地演出,引起当地民众广泛关注。为进一步向意大利民众介绍京杭运河,运用所学地理知识,据上图简述京杭运河沿线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10分)2.[2021·北京卷,18(1)]草地出现退化时,植被覆盖度降低。下图示意蒙古高原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及采样点植被覆盖度。读图,回答问题。甲线附近区域多年来推行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等草地管理举措,乙线附近区域施行自由放牧。比较甲线和乙线植被覆盖度的差异。任选一线,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4分)第71课时 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必备知识梳理一、1.资源开发 结构优化 阶段性2.(1)①农业 劳动 ②自给自足 (2)微弱 均衡3.(1)①产业 线 ②工业化 ③第三产业 ④区域开放4.(1)①经济 ②集聚效应 ③人口减少 (2)产业5.(1)发展方式 (2)①创新 ②生态化 ③可持续二、1.(1)地区生产总值 (2)预期寿命2.自然资源 深度利用 关键能力突破[典题精研][典例] 答案:(1)C (2)A知能转化演练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三可知当时我国产业状况,邻近香港是深圳经济特区最主要的区位特点。第(2)题,与深圳特区相比,位于长三角地区上海市的浦东新区滨江临海,地理位置优越,水陆空交通发达,依托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上海市,经济腹地广。第(3)题,由图可看出雄安新区的位置特征,快速交通的发展和信息网络技术的进步改善了雄安新区的基础设施。第(4)题,雄安新区的设立与深圳、浦东的成功经验,充分体现了地理科学因地制宜的重要思想。答案:(1)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一产业大于第三产业。邻近香港。(2)滨江临海;水陆空交通发达;依托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经济腹地大。(3)离北京、港口有一定距离。快速交通的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的进步。(4)因地制宜。学科素养专攻[学以致用]1.解析:注意题目要求是简述自然地理特征,因此要从气候、地形、地势、河流、自然带等方面组织答案。由图可知,京杭运河沿途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主要河流自西向东流,如黄河、淮河、长江等;自北向南,由温带季风气候变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自然带由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变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降水南多北少,季节变化大,因而河湖南多北少,水量季节变化大。答案:地处我国东部沿海,位于北纬30°~40°之间,季风气候显著,淮河南北分属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主要河流自西向东流,河湖南多北少,水量季节变化大;淮河南北分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和温带落叶阔叶林带。2.解析:从图中的图例信息可以看出,甲线比乙线植被覆盖度高。甲线附近降水量大于200 mm,降水较多,甲线附近区域多年来推行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等草地管理举措,合理放牧,防治草地退化效果好。乙线附近年降水量小于200 mm,明显降水较少,草本植物难以生长,乙线附近区域施行自由放牧,草场破坏严重,荒漠化严重。答案:甲线比乙线植被覆盖度高。甲线:降水较多,合理放牧,防治草地退化效果好。或乙线:降水较少,草本植物难以生长,荒漠化严重。 粗放型以____________的大规模开发和生态环境的大范围破坏为代价,谋求地方经济在短时期内的高速增长精细型注重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____________,强调以较少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换取区域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人类活动差异成因具体表现农业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差异作物种类、耕作制度、产量等差异市场、劳动力、交通、科技、政策等社会经济条件差异机械化水平、劳动生产率、商品率等差异工业资源、市场、劳动力、科技、交通、政策等差异工业类型、规模等差异人口区域耕地、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科技水平、开发历史等社会条件差异人口规模、密度、素质、增长速度等差异城市地形、气候、河流、资源、交通等差异城市形态、分布、数量、规模、发展水平等差异交通地形、气候、位置、经济、科技、人口等差异交通方式、交通便捷程度等差异思考方向答题术语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位于××半球;位于××纬度(或××带);距海较远(近);位于××大陆××部,××大洋××岸气候气候类型、气温、降水、光照、灾害夏季××,冬季××;气温年较差××,降水季节变化××;光照××;易受××灾害影响地形地形类型、地势特征以××地形为主;地势××高××低;多××地貌河流内流河、外流河、水文特征、水系特征为内(外)流河;径流量××,季节变化××,汛期××,含沙量××,结冰期××,有(无)凌汛;流域面积大(小),流程长(短),支流多(少),东西(南北)对称分布,河网密度大(小)植被植被类型、覆盖率以××为主;植被覆盖率高(低)土壤类型及肥力状况肥沃的黑土(紫色土、水稻土);土壤贫瘠、荒漠化严重资源种类、数量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水能资源等丰富;水资源丰富(短缺)思考方向答题术语人口人口数量、人口素质、人口结构劳动力丰富(不足);人口素质××;老龄化问题××;人口就业压力××城市数量、规模、布局、城镇化城市数量××;规模××,辐射带动作用××;多沿××分布;城镇化水平××农业农业类型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主其他耕作制度或熟制、作物种类、耕地类型(水田、旱地)工业工业类型以××工业为主区位条件原料、能源、水源;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数量、价格、素质)、土地价格、科技;环境条件交通运输方式、便利程度以××(交通运输方式)为主;交通便利(不便)环境环境问题类型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生态破坏,包括资源(土地、生物、水、矿产)破坏与浪费和生态恶化(荒漠化、水土流失)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