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四部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十章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第89课时污染物跨境转移与环境安全学生用书湘教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767662/0-169313009619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四部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十章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第89课时污染物跨境转移与环境安全学生用书湘教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767662/0-169313009623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四部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十章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第89课时污染物跨境转移与环境安全学生用书湘教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767662/0-169313009625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4版新教材高考湘教版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学生用书(99份)
-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四部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十章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第87课时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学生用书湘教版 其他 0 次下载
-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四部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十章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第88课时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学生用书湘教版 其他 0 次下载
-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四部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十章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第90课时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学生用书湘教版 其他 0 次下载
-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四部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十九章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第81课时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学生用书湘教版 其他 0 次下载
-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四部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十九章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第82课时耕地资源与国家粮食安全学生用书湘教版 其他 0 次下载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四部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十章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第89课时污染物跨境转移与环境安全学生用书湘教版
展开第89课时 污染物跨境转移与环境安全必备知识梳理 一、污染物跨境转移1.概念2.污染物的主要转移形式3.污染物的人为跨境转移(1)根本原因(2)转移方向:主要从发达的 国家或地区向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转移。(3)主要形式①污染物的 。②伴随 而发生的污染物间接输出。4.污染物跨境转移的影响(1)对输出国的影响:减少了 和污染物排放,降低了废弃物的 ,缓解了国内的公众舆论压力。(2)对接受国的影响:可能使 和公众健康受损。[思维拓展] 电子垃圾跨境转移对接受国所产生的影响(1)环境:形成大量重金属污染,造成空气、水体的污染;(2)经济:直接获得部分贵重金属,推动回收经济的发展;(3)社会:进口这类旧电器可以创造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但容易危及居民健康。二、国际合作应对污染物的跨境转移1.认识污染物的跨境转移的实质:污染后果和治理责任的跨境转移。2.国际合作的制度保障(1)国际公约:《 公约》。(2)具体措施3.我国应对污染物跨境转移的措施(1)综合防范:需要从 、经济、技术、国际合作和 等多个维度制定综合性的应对措施。(2)具体措施①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维护我国的 和环保权。②制定和完善与 相关的法律制度。③加大环境监管力度,增加污染物转移的违法成本。④调整产业结构和对外招商引资的方向,提高产业准入的 ,严禁 和低技术的产业引入。⑤提高和完善 体系,确立依法打击污染物非法入境的依据。⑥开展 ,打击和整治污染物走私等。关键能力突破 技 法 点 拨1.污染物跨境转移对环境安全的影响(1)基于自然因素发生的污染物跨境转移(2)基于人为因素发生的污染物跨境转移①主要形式:主要以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出口污染物为主。此外还包括违法走私,将发达国家的污染物偷运到发展中国家等。②转移的原因:2.污染物跨境转移的特点及危害3.我国污染物跨境转移的防控措施典 题 精 研[典例] [2023·武汉市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 莱茵河水环境的变迁印证了整个欧洲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这条河流从18世纪中期开始出现环境问题,20世纪50年代进一步恶化,70年代生态灾难达到顶峰。当时莱茵河被人们称为“欧洲下水道”,污染治理难度巨大。1950年7月,瑞士、法国、卢森堡、德国和荷兰共同成立了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委员会主席由各国轮值,秘书长则固定是荷兰人。经不懈治理,今天的莱茵河水质干净清澈,可直接饮用,成为世界上管理最好的一条河流。(1)说明莱茵河水污染治理难度大的原因。(5分)(2)莱茵河国际委员会秘书长为什么固定是荷兰人?(3分)(3)简述促使莱茵河恢复原有自然风貌、重现生机的具体措施。(8分)[审题解题][答案] (1) (2) (3) 知能转化演练 [2023·南京市模拟]2011年发生在日本本州岛东部海域(142.6°E,38.1°N)的9.0级大地震,导致了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下图是“福岛核电站核泄漏辐射范围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日本核电比重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A.常规能源缺乏,核电技术成熟B.靠近核燃料地,运费低C.核能是清洁能源,没有污染D.经济发达,能源消耗量大2.导致福岛核电站核泄漏辐射范围向东扩展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风向 B.洋流、海陆分布C.地形、海陆分布 D.风向、洋流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材料 据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统计,我国每年产生近10亿吨垃圾,垃圾围城正在给中国的城市敲响警钟,中国又是全球主要垃圾进口国家,接收全球56%的垃圾,2018年元月1日中国开始禁止进口废塑料、未经分拣废纸、废纺织原料、钒渣等24类固体废弃物。2021年1月1日起,中国全面禁止进口固体废弃物。(1)分析“洋垃圾”对环境带来的危害。(5分)(2)说明我国停止进口“洋垃圾”的理由。(5分)第89课时 污染物跨境转移与环境安全必备知识梳理一、1.污染物 污染治理成本 环境治理2.大气 海上石油泄漏 直接出口 国际贸易3.(1)经济发展 制度建设 治理成本 (2)工业化 (3)①直接输出 ②国际产业转移4.(1)输出国的资源损耗 处置成本 (2)污染接受国的环境安全二、2.(1)巴塞尔 (2)产生数量 就地储存 数量及性质 书面批准书 污染物无害化处理 技术转让3.(1)法律 公众参与 (2)①发展权 ②国际产业转移 ④环境门槛 高污染 ⑤环境标准 ⑥绿色贸易关键能力突破[典题精研][典例] 答案:(1)莱茵河流经国家多,治理时协调难度大;沿河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污染物排放多,易造成污染物跨境转移;下游水流平缓,河流自净能力差。(2)荷兰地处河流入海口,受污染威胁最大,所以秘书长固定是荷兰人。(3)加强全流域各国的合作,共同治理莱茵河;控制河流污染源,杜绝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进河流;拆除不合理的航行、灌溉及防洪设施,拆掉水泥护坡;加强绿化,用草木绿化河岸;将部分裁弯取直的河段重新恢复其自然河道。知能转化演练1~2.解析:第1题,日本地域面积狭小,矿产资源贫乏,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缺乏,而日本科技水平高,核电技术成熟,所以日本核电在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较高;日本没有靠近核燃料地;核能一旦发生事故,对环境的污染很严重;日本经济发达,对能源需求量大不是日本发展核电的主要原因。第2题,福岛核电站核泄漏的海区有日本暖流流经,受日本暖流和北太平洋暖流的影响,核泄漏辐射污染的范围不断向东扩展,日本东部海域位于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内,盛行风也是导致辐射污染的海水向东扩展的原因。答案:1.A 2.D3.解析:第(1)题,主要从占用耕地、污染大气、污染水资源、影响人类生命健康等角度分析。第(2)题,我国停止进口“洋垃圾”是鉴于中国的国情及“洋垃圾”的危害。中国近些年经济发展快,国内需处理的垃圾多,环境压力大;“洋垃圾”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加剧环境污染,且“洋垃圾”带有大量细菌和病毒,导致各种传染性疾病的传播与扩散,危害人体健康;回收加工再销售的产品,质量不稳定,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正因如此,中国停止进口。答案:(1)“洋垃圾”的堆放占用大量的耕地,造成土壤污染;在利用过程中,焚烧电子废弃零部件产生的有毒气体散放到空气中,造成空气污染;含有铜、镍、锌、铅和钨等重金属在内的污水、废弃物排放到水中,污染了水资源,进而影响居民饮用水的质量;在处理垃圾的过程中,对于不可再利用的废料往往还会采取直接填埋的方式,这种处理方法会使土壤恶化,危害农作物的生长,同时如果作物在有毒性的土壤中生长,通过生物的富集作用将会最终汇集到人体内,因此最大的受害者是消费者。(2)国内垃圾产量多,亟待处理,环境压力大;洋垃圾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加剧环境污染;带有大量细菌和病毒,导致各种传染性疾病的传播与扩散,危害人体健康;我国缺乏处理和处置废弃物的技术手段和经济能力;回收加工再销售的产品,质量不稳定,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转移形式举例通过河流、海洋或 等自然环境中的介质进行转移大面积酸雨区的形成、 、跨境河流的水污染等通过人为的方式进行转移污染物的 、污染设备和产品的转移,以及污染行业的输出等 和国际投资行为禁止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出口和转移危险废物各国需要把危险废物的 减到最低限度采用最利于环境保护的方式 和处理出于环保考虑确有必要越境转移废物出口国必须事先向进口国和有关国家通报废物的 出口国必须持有进口国政府的 发达国家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合作依托优势:污染物管理、 技术和资金投入等主要途径: 、信息交流和人员培训等常见类型转移动力举例影响大气污染转移盛行风酸雨跨境转移污染物的污染范围扩大海洋污染转移洋流海洋石油泄漏、核辐射物质泄漏河流污染转移径流湄公河、莱茵河等流经多个国家的河流污染角度具体原因发达国家为什么向外转移公众对污染问题关注度高,环境标准日趋严格,对污染物的处理程序复杂,导致污染物处理费用和环保成本较高发展中国家为什么接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技术落后,资金缺乏,公众环保意识普遍薄弱,为降低原料成本,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特点危害直接性污染当地水源和土壤,导致生态环境破坏、环境污染加重,并危害人们的健康长期性产生连锁反应,引发区域性环境危机全球性长期积累对全球环境造成危害项目内容国际贸易充分利用国际公约与污染物出口国或地区进行交涉,更好地维护国家的环境权益制度建设逐步健全法规体系,加强对污染物跨境转移的控制,切实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资源利用全面提升国内固体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水平,逐步补齐国内资源缺口公众参与积极引导公众参与,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支持的良好氛围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