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一章地球与地图第2课时地图与等高线地形图上的计算学生用书湘教版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一章地球与地图第2课时地图与等高线地形图上的计算学生用书湘教版第1页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一章地球与地图第2课时地图与等高线地形图上的计算学生用书湘教版第2页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一章地球与地图第2课时地图与等高线地形图上的计算学生用书湘教版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一章地球与地图第2课时地图与等高线地形图上的计算学生用书湘教版

    展开

    第2课时 地图与等高线地形图上的计算考点一 地图的判读和应用必备知识梳理1.认识比例尺、图例和注记并判断方向(1)图甲的定向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图乙的定向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图丙的定向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2)甲、乙两图的比例尺较大的是________。(3)图甲中,A地位于B地的________方位,B地大致位于C地的________方位。图乙中河流流向大致为________。图丙中,F地位于E地的________方位,F地位于D地的________方位。[特别提醒] 比例尺的使用大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小比例尺的地图,如世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等;小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大比例尺的地图,如平面图、旅游图等。2.比例尺计算将一张1∶100 000的地图的比例尺放大一倍,则新图的比例尺为________,如果保持原来的实地范围大小不变,则此图的大小是原来的________(如图)。若将一张1∶50 000的地图的比例尺缩小1/2,则新图的比例尺为________,如果保持原来的实地范围大小不变,则此图的大小是原来的________(如图)。[思维拓展] 比例尺的换算在进行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之间的换算时,应注意:①比例尺是一个比值,没有单位;②一般情况下,图上距离的单位为“厘米”,实地距离的单位是“千米”,千米换算成厘米时要加五个“0”,厘米换算成千米时要减五个“0”。知能转化演练[2023·山东烟台市高三期初摸底]下图反映了我国某一区域的地理事物分布状况。据此完成1~2题。1.图中“涌泉镇、⊙”分别表示地图的(  )A.比例尺、图例 B.图例、比例尺C.图例、注记 D.注记、图例2.某考古工作队在台州市长5千米、宽3千米的长方形区域内进行作业,最适宜随身携带地图的比例尺应为(  )A.1∶100 B.1∶100 000C.1∶5 000 D.1∶500 000下图为某城市主要道路分布图,标注数字表示道路长度。读图,回答3~5题。3.图中科技馆位于学校的(  )A.正西  B.正南  C.西南  D.东北4.几位同学从学校乘车到科技馆参观,到路口A时为保证到科技馆的距离最短,车辆应选择的行驶方向为(  )A.东 B.南 C.西 D.北5.城市的盛行风向为(  )A.西北 B.东北 C.东南 D.西南[2021·北京卷]我国某镇利用当地主产的粮食制作粮画,打造粮画小镇。图a是M学校设计的小镇地理位置指示牌,图b是该校设计的四条“行走的思政课”精华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6.该镇(  )A.位于北京东南方向B.地处华北平原C.粮画原料主要是稻米D.水路交通便捷7.图b中最短的精华路线里程约为(  )A.5千米   B.10千米C.15千米 D.20千米考点二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必备知识梳理1.海拔(绝对高度)与相对高度(1)海拔(绝对高度):某地高出________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甲点海拔为1 500 m,乙点海拔为________ m。(2)相对高度: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甲与乙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 m。2.等高线地形图(1)等高线:地图上________相等的各点的连线。(2)基本地形部位(单位:m)3.等高线地形图的一般特点(1)同线等高。(2)同图等距(等高距相等):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数值可能相等,也可能相差一个等高距。(3)密陡疏缓。(4)凸高为谷。(5)凸低为脊。(6)重叠为崖。关键能力突破技 法 点 拨1.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2.等高线图中五大地形类型的判断方法典 题 精 研[典例1] [2020·山东卷,节选]2020年5月27日上午11点整,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将五星红旗插上世界最高峰峰顶,实现了四十五年后我国测绘队员的再次登顶。从位于5 200 m的大本营向上,队员们要经过甲、乙、丙、丁四个营地(如图),其中一个营地由于空气流通不畅,容易引起高原反应,被称为“魔鬼营地”。据此完成下题。图中“魔鬼营地”是(  )A.甲   B.乙 C.丙   D.丁[审题解题][答案]     知能转化演练读图,完成1~3题。1.图中E处的名称为(  )A.陡崖  B.鞍部 C.山脊  D.山谷2.河流一般形成在图中的(  )A.B处 B.C处C.D处 D.E处3.等高线地形图上,陡坡(  )A.等高线重叠 B.等高线稀疏C.等高线密集 D.等高线向高处凸出考点三 等高线地形图的计算关键能力突破 技 法 点 拨1.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如图中甲处,假设n为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Δd为等高距,H大为重合等高线数值中最大的,H小为重合等高线数值中最小的。则图中n=4,Δd=100 m,H大=400 m,H小=100 m,利用这些信息我们可以进行以下计算:(1)陡崖的相对高度(H)计算公式为(n-1)Δd≤H<(n+1)Δd。因此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的取值范围为300 m≤H<500 m。(2)陡崖的绝对高度①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H大≤H顶<H大+Δd。图中崖顶的绝对高度的取值范围为400 m≤H顶<500 m。②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H小-Δd<H底≤H小。图中崖底的绝对高度的取值范围为0<H底≤100 m。2.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一般来说,若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两点之间有n条数值不同的等高线,等高距为Δd,则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可用下面公式求算:(n-1)Δd m<H<(n+1)Δd m。如图所示A、B两点间的相对高度为200 m<H<400 m。3.闭合等高线区域内海拔的计算(图中a>b)(1)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如果其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低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低于其等高线的值。如图,若c=b,则d<b,即“小于小的”。(2)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如果其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高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高于其等高线的值。如图,若c=a,则d>a,即“大于大的”。[方法技巧] “十字相差法”求陡崖高度步骤:①找出较高点的海拔取值范围;②找出较低点的海拔取值范围;③作差。如,求甲(900~1 000 m)、乙(300~400 m)两地的相对高度图解如下:由此可知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介于500~700 m之间。典 题 精 研[典例2] [全国卷]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 m,瀑布的落差为72 m。据此完成(1)~(2)题。(1)Q地的海拔可能为(  )A.90 m B.230 mC.340 m D.420 m(2)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A.260 m B.310 mC.360 m D.410 m[审题解题][答案] (1)     (2)    [感悟核心素养]知能转化演练认识区域地理特征的最好方法就是利用地图,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下图是“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读图,完成1~2题。1.吴村所处的地形类型是(  )A.高原 B.山地C.丘陵 D.盆地2.吴村与③地的最大相对高度可能为(  )A.280 m B.300 mC.460 m D.550 m下图为某山地山脊线图,图中的等高距为100 m,图中山峰为该区域最高峰。读图,完成3~4题。3.关于图中M、N、P、Q四线数值的判断,正确的是(  )A.P、Q一定相等 B.M、N一定相等C.P、M一定相等 D.Q、N一定相等4.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不可能是(  )A.328 m B.228 mC.128 m D.28 m第2课时 地图与等高线地形图上的计算考点一 地图的判读和应用必备知识梳理1.比例尺 数字式 注记 图例 指向标 北方 线段式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4千米(1)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指向标定向法 经纬网定向法 (2)乙 (3)西北 正东 自南向北 东北 西北2.1∶50 000 4倍 1∶100 000 1/4知能转化演练1~2.解析:第1题,由所学知识可知,涌泉镇是地图三要素中的注记,⊙表示地图三要素中的图例,D正确,A、B、C错误。故选D。第2题,由所学知识可知,1∶100,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米,根据材料可知,此比例尺太大了,A错误。1∶100 000,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 000米,对于施工来说,此比例尺太小了,内容太简略,B错误。1∶5 000,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50米,根据材料内容,此比例尺最合适,C正确。1∶500 000,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5 000米,比例尺太小,内容太简略,不利于施工,D错误。故选C。答案:1.D 2.C3~5.解析:第3题,结合图中指向标可知,科技馆位于学校的西南。第4题,由材料可知,图中标注数字表示道路长度;根据图例可知,图示区域有断道施工路段,不能通行。结合图中指向标可算出,向正东方向行驶道路长度为109(24+25+20+40),向西为101(15+17+19+23+27),向南为103(33+20+23+27),向北就又回到学校了。因而向西距离最短,故C项正确。第5题,结合图例和指向标可知,该城市的盛行风向为西北风,A项正确。答案:3.C 4.C 5.A6~7.解析:第6题,北京中心坐标大致为(40°N,116°E),结合图中所给当地经纬度可以判断,该镇位于北京西南方位,A项错误;结合当地经纬度可以判断出,该镇位于华北平原,B项正确;该地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粮画原料主要是小麦,C项错误;读图可知,当地交通方式主要是以铁路和公路运输为主,水运不便利,D项错误。故选B。第7题,图b中最短精华路线是从M学校至传统民居保护地这条线路,根据图中比例尺进行计算,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5千米,可以计算出最短的精华路线里程约为10千米,B项正确。故选B。答案:6.B 7.B考点二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必备知识梳理1.(1)海平面 500 (2)1 0002.(1)海拔 (2)山峰 山谷 河谷 山脊 分水岭 陡崖 鞍部关键能力突破[典题精研][典例1] 答案:A知能转化演练1~3.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E处位于两个山峰之间,为鞍部,B项正确。第2题,河流一般发育在山谷处,从图中等高线的分布可以看出,C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为山谷,B项正确。第3题,在等高线地形图上,陡坡等高线比较密集,C项正确。答案:1.B 2.B 3.C考点三 等高线地形图的计算关键能力突破[典题精研][典例2] 答案:(1)D (2)C知能转化演练1~2.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吴村所处地区,地势中间低、四周高,所以该地的地形类型为盆地,D正确。第2题,吴村的海拔范围为0~100米,③地的海拔为400~500 m,交叉相减,得出二者的相对高度为300~500 m,结合选项可知,最大相对高度可能为460 m,C正确。答案:1.D 2.C3~4.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P、Q线位于山峰的两侧,应是同一条等高线,故P、Q一定相等,A项正确。M与P可能相等,也可能相差一个等高距;N与Q可能相等,也可能相差一个等高距,M、N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故B、C、D三项错误。第4题,若N和Q两条等高线数值相等,则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0~200 m;若N和Q两条等高线数值相差100,则甲、乙两地相对高度为100~300 m。328 m不在这两个范围内,符合题意。答案:3.A 4.A 图中字母地形等高线特点A________闭合,数值由外向内变大B________凸向高处,一般成为________C________凸向低处,一般成为________D________多条等高线重合E________两个山峰或两个山谷等高线之间的区域读图五方面读图内容分析、解决问题读数值范围①区域地势起伏大小;②海拔最大值、最小值判读区域地形特征,判断坡向(迎风坡、背风坡、阳坡、阴坡)读延伸方向区域等高线整体大致凸出方向读疏密程度①坡度陡缓——密陡疏缓;②坡面凸凹:高疏低密——凸坡,高密低疏——凹坡①农业:陡坡发展水土保持林,缓坡修梯田。②工程建设:为了使道路平坦,公路尽量沿等高线修建,“之”字形道路也是为了降低坡度读弯曲状况①山脊:凸向低处;②山谷:凸向高处;③鞍部:正对的两山峰等高线之间的空白部分①判断河流流向: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②判读等温线的变化:地势高低决定气温高低。山谷地势低,气温较两侧高,等温线凸向温度低的方向;山脊相反读局部闭合①山顶、山峰:中间高四周低;②盆地、洼地:四周高中间低;③表示高度不在正常范围,判读规律:“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判读局部海拔高度大小、高度范围或高差等等高线特征海拔地表起伏程度高原中间疏,四周密500 m以上起伏不大,边缘陡峭山地密集500 m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丘陵稀疏200~500 m坡度平缓,起伏和缓盆地中间疏,四周密没有一定标准中间低、四周高平原稀疏,较为平直200 m以下平坦广阔获取解读信息信息①:高海拔地区的营地由于空气流通不畅,容易引起高原反应,被称为“魔鬼营地”。信息②:结合图中的高度表及图中分布,可分别判断出甲、乙、丙、丁所在的地形类型调动运用知识“魔鬼营地”的形成是因“空气流通不畅,容易引起高原反应”。依据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四地中,只有甲地地处半包围的谷地中,空气流通不畅,形成“魔鬼营地”。乙地地处鞍部,丙、丁地处山脊,空气流通性强区域认知图示为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的山峰、Q地、桥梁、河流的分布涉及区域定位综合思维综合运用等高线的判读方法,确定某地的海拔;借助相对高度的计算方法,确定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