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生物大一轮选择性必修2复习讲义:第43讲 人与环境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生物大一轮选择性必修2复习讲义:第43讲 人与环境,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生态足迹,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水体富营养化分析,分析回答下列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一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生态足迹
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环境压力
(1)减少生态足迹总量。如节约用水用电、低碳出行、提倡素食、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等。
(2)提高生态承载力总量。如加大农、林、牧、渔等产业的科技投入,提高生产力,提高产量。
2.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3.水体富营养化分析
【情境推理·探究】
1.稻谷收获后,有些情况会对稻草进行焚烧,大面积的焚烧稻田会导致环境污染,但适当的“地面火”能烧掉枯草残根,对稻田生态系统有利,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2.“稻鱼共生系统”是一种可持续的生态农业。从减少环境污染的角度分析,稻田养鱼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鱼捕食农业害虫,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鱼产生的粪便为稻田提供有机肥,减少化肥的使用
3.据“1961年以来,全球生态足迹总量和生态承载力总量变化曲线图”分析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关系。
1961年以来,全球生态足迹总量和
生态承载力总量变化曲线图
提示 当生态足迹大于生态承载力时,出现生态赤字;当生态足迹小于生态承载力时,则出现生态盈余。
考向1 结合人口增长与生态足迹,考查生命观念
1.(2023·广东东莞调研)下列有关生态足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足迹是指维持全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的土地和水域面积
B.多食牛肉、少吃野菜,有利于减少生态足迹中草地面积的占用
C.生态足迹值越大,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越大
D.经济发达国家的人均生态足迹值远小于不发达国家的人均生态足迹值
答案 C
解析 生态足迹除包括维持全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的土地和水域面积外,还包括吸纳废物的土地和水域面积,A错误;与食用野菜相比,食用牛肉会增大生态足迹值,B错误;经济越发达的国家,人们的消费水平越高,如开车出行增加了对道路、停车场的直接占用面积,同时增加了吸收尾气所需要的林地面积等,由此推测其人均生态足迹值应高于不发达国家的人均生态足迹值,D错误。
2.(2023·湖北武汉市调研)下图反映了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请分析下列对“环境容纳量”的理解,错误的是( )
A.曲线图中的环境容纳量是指生态系统不受破坏的情况下对人口的最大承载能力
B.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排列,三种模式的顺序依次为Ⅰ、Ⅱ、Ⅲ
C.据图可知,环境容纳量能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多而上升
D.现在的人口问题造成环境恶化,环境容纳量有下降的趋势
答案 C
解析 通过对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的分析,模式Ⅰ是最理想的,可以说达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模式Ⅱ、Ⅲ表示当人类的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时,环境就会对人类产生反作用,从而使环境容纳量下降,人口数量也会大幅度下降,模式Ⅲ表示的情况最严重,C错误。
考向2 围绕全球性环境问题,考查科学思维
3.(2023·西工大附中调研)“低碳生活”和“低碳经济”正在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成为人们所期待的最为主导的生存和发展方式,以下关于“低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
B.二氧化碳排放量过大容易导致地球出现温室效应
C.尽量减少塑料袋使用量,遏制白色污染是转向“低碳生活”的途径之一
D.“低碳”指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过低
答案 D
解析 “低碳”就是指生活作息时要尽力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防止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过高,D错误。
4.(2023·江西名师联盟一模)高密度水养殖常会引起池塘水体富营养化,影响养殖。下图为利用稻田生态系统净化鱼塘尾水的示意图,箭头所指为水流方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鱼塘富营养化的水为水稻生长提供了一定的N、P等元素
B.鱼类与稻田生态系统的其他生物存在捕食、种间竞争的关系
C.鱼塘尾水中的可溶性有机物能被稻田中的植物直接吸收利用
D.稻田生态系统净化鱼塘尾水的过程实现了水资源循环利用
答案 C
解析 出现富营养化的水体流经稻田时会为水稻生长提供一定的N、P等元素,A正确;鱼类可能以稻田生态系统的其他生物为食,也可能与稻田生态系统的其他生物竞争食物与空间,B正确;鱼塘尾水中的可溶性有机物主要被稻田中的分解者利用,不能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C错误;据分析可知,稻田生态系统净化鱼塘尾水的过程实现了水资源循环利用,D正确。
考点二 生物多样性及保护
1.生物多样性的内容及价值
2.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及保护措施
【考点速览·诊断】
(1)红树林的海岸防护作用和观赏性体现了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直接价值。(2021·海南卷,3C)(×)
提示 其防护作用体现了间接价值,而观赏性体现了红树林的直接价值。
(2)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易地保护,是保护绿孔雀的有效措施。(2020·山东卷,10D)(×)
提示 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
(3)种植小果白刺等沙生植物固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2019·江苏卷,15C)(√)
(4)各种中药材的药用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2015·江苏卷,14B)(×)
提示 直接价值。
(5)大量引进国外物种是增加当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2015·江苏卷,14C)(×)
提示 盲目引入物种,会引起当地物种的灭绝。
【情境推理·探究】
1.从生物多样性价值的角度分析,“退耕还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如农田主要提供一些粮食,而草地可以抗洪防旱、调节气候、为多种动植物提供生存环境等,因此提倡“退耕还草”
2.下图中图1表示生物多样性的三个不同层次,图2中甲、乙、丙是关于地雀的进化、发展过程示意图,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注:图2中地雀A与地雀B可以交配产生可育后代,地雀C与地雀A、B之间不能互相交配。
(1)图1中Ⅰ、Ⅱ、Ⅲ依次代表生物多样性的层面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蒲公英→麻雀→蛇”这条食物链中,蒲公英可以作为工业原料,蛇可以作为制药原料。以上可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________价值。
(3)图2中哪些地雀间的差异能体现遗传多样性?哪些地雀间的差异能体现物种多样性?请说明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1)Ⅰ反映了同一物种中的差异,应为遗传(基因)多样性;Ⅱ反映了不同物种间的差异,应为物种多样性;Ⅲ反映了生物与无机环境间的关系,应为生态系统多样性 )直接 由地雀A与地雀B可以交配产生可育后代推知,二者未产生生殖隔离,应属于同一物种,其差异能体现遗传多样性;由地雀C与地雀A、B间不能互相交配推知,地雀C与地雀A、B间已产生生殖隔离,故地雀C为新物种,则地雀C与地雀A、B间的差异反映的是物种多样性
【重点难点·透析】
1.生物多样性的层次分析
遗传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前提,物种多样性是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基础,生态系统多样性为物种多样性提供了环境条件。
2.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原因分析
(1)从分子水平看:
(2)从进化角度看: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样性主要是生物的不定向变异与自然的定向选择在进化过程中协同作用的结果。
3.生物入侵
提醒 外来物种的引入不一定会引起本地物种数目的增加。如果引入的物种对当地生物的生存是不利的,则会引起本地物种数目锐减。
考向1 结合生物多样性及其价值,考查生命观念
1.(2021·河北卷,12)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丰富,鸟类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者对某湿地生态系统不同退化阶段的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见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注:生物多样性指数反映生物多样性水平
A.严重退化湿地中的鼠类吸引部分猛禽使得食物网结构最为复杂
B.因湿地退化食物不足,鸟类死亡率增加导致丰富度降低
C.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是其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D.湿地退化对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影响最大
答案 D
解析 严重退化湿地中鼠害严重,鸟类丰富度降低,食物网结构简单,A错误;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鸟类的死亡率增加,不能直接说明丰富度降低,B错误;湿地自我调节能力是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C错误;由题表可知,湿地退化会使湿地积水减少,直至完全干涸,因此湿地退化在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下降,即湿地退化对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影响最大,D正确。
2.(2023·广东六校联考)为了防止大熊猫栖息地碎片化程度加深,我国设立了大熊猫国家公园。将川、陕、甘三省的野生大熊猫种群高密度区、主要栖息地、局域种群遗传交流廊道等80多个保护区有机整合,形成一片基本相互连接起来的国家公园。2021年7月7日,生态环境部将大熊猫受威胁程度等级由“濒危”降为“易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大熊猫在多个保护区的不同分布表明了其水平结构的差异
B.大熊猫国家公园的设立是对其进行保护的最有效措施
C.科学家对大熊猫进行的科学研究主要体现其直接价值
D.栖息地的碎片化会阻止大熊猫之间的基因交流从而降低遗传多样性
答案 A
解析 大熊猫在多个保护区的不同分布表明了其种群空间特征的差异,水平结构是群落的特征,A错误;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就地保护是保护物种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B正确;栖息地碎片化造成小种群,会减小个体间交配繁殖的机会,从而阻止大熊猫之间的基因交流,可能导致遗传多样性降低,D正确。
考向2 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及保护
3.(2023·北京大兴区模拟)2018年3月20日,世界上最后一只雄性北部白犀牛——苏丹,在肯尼亚的奥佩杰塔自然保护区被安乐死。作为地球上第三大陆生动物、食物链的顶级营养级,北部白犀牛曾经遍布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东部、中部地区。由于传统医学和手工艺品对犀牛角的需要,多地的北部白犀牛被彻底猎捕,到了1984年,野外仅剩15只幸存。苏丹的离世使得世界上只剩下两只雌性北部白犀牛。下列关于北部白犀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部白犀牛濒临灭绝是由于其不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
B.北部白犀牛的灭绝将导致食物链中断,能量流动受阻
C.北部白犀牛现存数量过少,不能体现生物多样性
D.可尝试利用克隆技术保护濒危野生动物
答案 D
解析 北部白犀牛濒临灭绝是由于人类的乱捕滥猎,A错误;北部白犀牛位于顶级营养级,其灭绝不会导致食物链中断,不会使能量流动受阻,B错误;北部白犀牛作为一个物种,含有特有的基因,体现了遗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C错误;苏丹的离世使得世界上只剩下两只雌性北部白犀牛,不能通过有性繁殖增加个体数量,可通过克隆技术繁殖,D正确。
4.(2023·武汉市调研)白鲟、白鳍豚、长江鲥鱼等长江特有鱼类已宣布功能性灭绝(数量非常少,自然情况下难以维持繁殖),为保护和恢复长江生物多样性,相关部门制定了10年内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全面禁止生产性捕捞的方案。下列关于长江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长江鱼种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鱼种与非生物环境协同进化的结果
B.长江鱼种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过度捕捞、水域污染等人类活动的干扰破坏
C.长江禁渔方案符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D.单纯禁渔难以避免长江某些特有物种彻底灭绝的风险
答案 A
解析 长江鱼种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协同进化的结果,A错误;长江长期以来受过度捕捞、水域污染等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日趋恶化,生物多样性指数持续下降,B正确;单纯禁渔难以避免长江某些特有物种彻底灭绝的风险,还应积极对濒危鱼类进行人工繁育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D正确。
考点三 生态工程
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1)关注生态工程建设
(2)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2.生态工程实例分析
熟记常见生态工程实例快速准确判断所遵循的原理
(1)无废弃物农业——遵循循环原理。
(2)在人工林中增加植被层次——遵循自生原理。
(3)太湖水体富营养化引起大面积水华——违背自生原理和协调原理。
(4)前面造林,后面砍树——违背整体原理。
(5)草原确定合理载畜量,不能过度放牧——遵循协调原理。
(6)单一人工林比天然混合林稳定性低,易爆发虫害——违背自生原理。
(7)湿地的破坏,水体的污染——违背自生原理。
(8)引种时考虑是否适应环境——遵循协调原理。
(9)在进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时,既号召农民种树,又要考虑农民生活问题——遵循整体原理。
考向1 围绕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考查科学思维
1.(2023·湖北荆州调研)下列关于生态工程建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进行林业工程建设时,若违反整体原理,就会出现“前面造林,后面砍林”的现象
B.在发展畜牧养殖业时要合理放牧,考虑环境承载力,遵循协调的原理
C.西北地区进行防护林建设时违背了协调的原理,防护林成了残败的“灰色长城”
D.桑基鱼塘将鱼的粪便作为有机物还田,运用了能量循环再生原理
答案 D
解析 能量不能循环利用,能量是单向流动的,“桑基鱼塘”将鱼的粪便作为有机物还田,运用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D错误。
2.(2023·广东茂名调研)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对垃圾分类处理,实现了废物资源化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B.我国的生态工程以经济、社会效益为主要目标
C.珊瑚虫和藻类通过共生实现“1+1>2”,主要遵循的是整体原理
D.“苹果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柑橘不宜在北方地区栽种”等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循环原理
答案 C
解析 垃圾分类处理实现了垃圾资源化,提高了能量利用率,但能量不能被循环利用,A错误;我国的生态工程应该以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要目标,B错误;珊瑚虫和藻类通过共生实现“1+1>2”,主要遵循的是整体原理,C正确;“苹果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柑橘不宜在北方地区栽种”等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D错误。
考向2 借助生态工程实例,考查社会责任
3.(2023·江苏淮安调研)设计生态工程常用的方法之一就是“加环”,如图就是一种“加环”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设计遵循了循环原理、整体原理等,实现了能量的循环利用
B.分解者的有效利用,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
C.人是该生态系统的基石
D.离开人的管理,该生态工程仍可以正常运转
答案 B
解析 该设计遵循了循环原理、整体原理等生态工程基本原理,但能量是不能循环利用的,A错误;分解者的有效利用,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B正确;生产者是该生态系统的基石,C错误;离开人的管理,该生态工程将不能正常运转,D错误。
4.(2023·河北武邑中学)如图所示为某人工生态系统,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生态系统由于饲养猪、鸡延长了食物链,最终使人获得的能量减少
B.蝇蛆和蚯蚓是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可促进该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进行
C.合理使用农家肥在提高土壤肥力的同时增加大气中的CO2浓度,利于葡萄和蔬菜增产
D.该生态系统遵循了循环原理
答案 A
解析 饲养猪、鸡延长了食物链,但经过废弃物再利用,最终人获得的能量增多,A错误;蝇蛆和蚯蚓是分解者,可促进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进行,B正确;农家肥经过微生物分解后可以产生CO2和无机盐,故能在提高土壤肥力的同时增加大气中的CO2浓度,利于葡萄和蔬菜增产,C正确;该生态系统遵循了循环原理,D正确。
重温真题 经典再现
1.(2021·浙江6月选考,1)下列关于大气层中臭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臭氧能吸收紫外线和X射线
B.臭氧减少会导致人类皮肤癌患者增加
C.臭氧层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燃烧
D.避免臭氧层破坏需要全球各国的共同努力
答案 C
解析 臭氧可以吸收太阳光中对人体有害的短波光线,包括紫外线和X射线,A正确;臭氧减少会导致更多的紫外线到达地面,诱发基因突变,导致细胞癌变,B正确;臭氧层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对氟氯烃、哈龙等化合物的使用,C错误。
2.(2021·广东卷,3)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卓有成效,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环境也持续改善。研究人员对该地区的水鸟进行研究,记录到146种水鸟,隶属9目21科,其中有国家级保护鸟类14种,近海与海岸带湿地、城市水域都是水鸟的主要栖息地。该调查结果直接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A.基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
B.种群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
C.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D.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答案 C
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可知,该地区的水鸟有146种,体现了物种多样性;近海、海岸带湿地、城市水域都是水鸟的主要栖息地,体现了生态系统多样性。故选C。
3.(2021·江苏卷,9)某地区积极实施湖区拆除养殖围网等措施,并将沿湖地区改造成湿地公园,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公园生物群落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B.公园建成初期草本植物占优势,群落尚未形成垂直结构
C.在繁殖季节,白鹭求偶时发出的鸣叫声属于行为信息
D.该湿地公园具有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
答案 D
解析 由题干信息分析可知,该公园生物群落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A错误;公园建成初期草本植物占优势,群落的垂直结构不明显,但并不是没有形成垂直结构,B错误;在繁殖季节,白鹭求偶时发出的鸣叫声属于物理信息,C错误;该湿地公园具有旅游观赏和对生态系统调节等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D正确。
4.(2021·辽宁卷,11改编)辽河流域是辽宁省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地带。为恢复辽河某段“水体——河岸带”的生物群落,研究人员选择辽河流域常见的植物进行栽种。植物种类、分布及叶片或茎的横切面见下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注:右侧为对应植物叶片或茎的横切面示意图,空白处是气腔
A.丙与丁的分布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B.四种植物都有发达的气腔,利于根系的呼吸,体现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C.不同位置上植物种类的选择,遵循了协调原理
D.生态恢复工程使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更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增强
答案 A
解析 丙与丁的分布是由地形的起伏导致的,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A错误;四种植物生活在水体——河岸带,都有发达的气腔,利于根系的呼吸,体现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B正确;不同位置上植物种类的选择,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相适应,遵循协调原理,C正确;生态恢复工程使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更复杂,自我调节能力更强,抵抗力稳定性增强,D正确。
5.(2022·广东卷,1)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考察时指出,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是国宝,是水库、粮库、钱库,更是碳库,要充分认识其对国家的战略意义。从生态学的角度看,海南热带雨林的直接价值体现在其( )
A.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和净化水质功能,被誉为“绿色水库”
B.是海南省主要河流发源地,可提供灌溉水源,保障农业丰产丰收
C.形成了独特、多样性的雨林景观,是发展生态旅游的重要资源
D.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大气中CO2,在植被和土壤中积累形成碳库
答案 C
解析 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和净化水质功能是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在生态系统调节方面的作用,属于间接价值,A不符合题意;是海南省主要河流发源地,可提供灌溉水源,保障农业丰产丰收主要是热带雨林生态调节功能的体现,属于间接价值,B不符合题意;形成了独特、多样性的雨林景观,是发展生态旅游的重要资源,属于旅游观赏价值,是直接价值的体现,C符合题意;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大气中CO2,在植被和土壤中积累形成碳库,是其在碳循环等环境调节方面的作用,属于间接价值,D不符合题意。
6.(2021·海南卷,3)红树林是海南的一道靓丽风景,既可防风护堤,也可为鱼类、鸟类等动物提供栖息地。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鱼→水鸟”是红树林生态系统常见的一条食物链
B.红树林生态系统物种丰富,结构相对复杂,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
C.红树林的海岸防护作用和观赏性体现了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直接价值
D.采取退塘还林、治污减排等措施有利于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
答案 C
解析 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捕食的个体,故“植物→鱼→水鸟”是红树林生态系统常见的一条食物链,A正确;一般而言,生物的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红树林生态系统物种丰富,结构相对复杂,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B正确;红树林对海岸生态环境的防护作用属于生态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错误;采取退塘还林、治污减排等措施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对于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是有利的,D正确。
限时强化练
(时间:30分钟)
【对点强化】
考点一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2023·河北邢台调研)下列关于生态足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活方式不同,生态足迹的大小一般不同
B.与步行相比,开车会减小生态足迹
C.食用牛肉会比食用蔬菜产生的生态足迹大
D.生态足迹的值越大,表明人类所需要的资源越多
答案 B
解析 与步行相比,开车会增大生态足迹。增加的部分既包括汽车对道路、停车场的直接占用面积,也包括吸收尾气所需要的森林面积,B错误。
2.(2023·襄阳四中调研)下列关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水体中放射性物质属于水体污染物
B.全球气候变暖会使我国北方干燥地区进一步变干
C.人类活动可能会破坏大气圈上层臭氧的自然平衡
D.氟氯烃大量逸散到大气层中会直接导致酸雨形成
答案 D
解析 造成水体水质、水中生物群落以及水体底泥质量恶化的各种有害物质(或能量)都可叫作水体污染物,A正确;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北半球亚热带地区因副热带高压增强,可能降水减少,干旱加重,因此全球气候变暖会使我国北方干燥地区进一步变干,B正确;氟氯烃会使大气圈上层的臭氧量减少,使臭氧层遭到破坏,C正确;酸雨的形成与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氮、硫氧化物有关,D错误。
3.(2023·吉林长春期末)近年来,海洋石油泄漏问题频频发生,极大地影响了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据统计,受污染区域的低海岸区(海潮经常冲刷的地方)物种数量、密度恢复比较快,高海岸区(海潮冲刷不到的地方)的生物多样性只能恢复到正常水平的8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被石油污染的海洋中,距石油溢出口较近的水体中溶解氧较多
B.低海岸区物种数量、密度恢复比较快的外部原因主要是微生物数量多,能及时将石油分解
C.海洋中被石油污染区域的鱼类大量死亡,进一步加重了污染,这属于负反馈调节
D.从被石油污染区域获取分解石油的微生物,并提取相应的酶用于工业生产,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答案 D
解析 被石油污染的海洋中,距石油溢出口较近的水体中微生物较多,消耗氧气较多,故溶解氧较少,A错误;低海岸区物种数量、密度恢复比较快的外部原因可能是海潮的冲刷作用,石油清除得比较快,B错误;海洋中被石油污染区域的鱼类大量死亡,进一步加重了污染,这属于正反馈调节,C错误;生物的直接价值是指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作为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故从被石油污染区域获取分解石油的微生物,并提取相应的酶用于工业生产,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正确。
考点二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4.(2023·山东菏泽期末)2019年环境日主题为“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即希望人们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使我们国家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某地大熊猫的栖息地被严重破坏,此时对大熊猫极有效的保护措施是易地保护
B.植树造林,采用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C.湿地及森林具有的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原产美洲的互花米草入侵沿海一带并迅速扩散,降低了当地的物种多样性
答案 C
解析 湿地及森林具有的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功能,这属于生态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错误。
5.(2023·太原市调研)秦岭植被多样、物种丰富,生活着大熊猫等珍稀生物。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先后在秦岭建立了多个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这些保护区分属于不同地区和部门管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这种分属于不同地区和部门的管理模式,不利于更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
B.为了大熊猫种群的延续,可以采取措施将大熊猫分布区连接起来
C.人们将购买的动物在秦岭实施“放生”,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D.在秦岭野生动物园附近违法建造别墅,会影响生物多样性
答案 C
解析 人们将购买的动物在秦岭实施“放生”有可能破坏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C错误。
6.(2023·山东烟台调研)万年野生稻不但抗病、抗虫害能力特别强,一穗可达千粒果实,而且可与现有栽培水稻杂交,其杂交子代在长势、生活力、适应性和产量等性状上优于双亲。科技工作者一方面加强对该濒危野生稻的保护,另一方面试图通过杂交、转基因等方式来对现有栽培水稻进行品种改良,提高栽培水稻的抗逆性和产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若栽培稻与杂交稻的杂交后代不可育,则说明它们属于两个物种
B.保护濒危野生稻的方式有多种,最好的方式是迁地保护
C.通过杂交育种的方式改良现有栽培水稻,可增大栽培水稻的基因库
D.通过转基因的方式来改良现有栽培水稻,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答案 B
解析 保护濒危野生稻的方式有多种,最好的方式是就地保护,B错误。
考点三 生态工程
7.(2023·湖南长沙期中)下图表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根据这种关系,发展中国家应认识到( )
A.环境污染不可避免,只能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策略
B.后工业化阶段环境问题会自行解决
C.保护至关重要,必须杜绝兴建排污的工业
D.可以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答案 D
解析 吸取发达国家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经验教训,发展中国家就应少走弯路,避免出现“先污染,后治理”的现象,A错误;后工业化阶段环境问题不会自行解决,过度消耗的资源仍需不断治理恢复,B错误;保护至关重要,必须减少兴建大量排污的工业,C错误;应提前采取相应措施,对必须建设的污染企业进行污物处理,D正确。
8.(2023·山东烟台调研)蚯蚓分解处理技术可实现固体废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如图为某村农业生态系统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活垃圾发酵处理会扩大该村的生态足迹
B.充分利用畜禽粪便中的能量体现了生态工程的自生原理
C.蚯蚓呼吸作用释放的CO2被水稻重新利用实现了碳在生物群落内的循环
D.蚯蚓分解处理技术可提高生态承载力,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环境压力
答案 D
解析 蚯蚓分解处理技术可实现固体废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减少人工处理,因此生活垃圾发酵处理可缩小该村的生态足迹,A错误;充分利用畜禽粪便中的能量体现的是循环原理,B错误;蚯蚓呼吸作用释放的CO2被水稻重新利用实现了碳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循环,C错误;蚯蚓分解处理技术可实现固体废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可提高生态承载力,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环境压力,D正确。
9.(2023·福州一中质检)新型“零废弃”生态农业利用酶催化剂,将鸡粪、猪粪及农田废弃物变为无臭无味溶于水的粉末,随水施撒在土壤里,实现了农田有机垃圾的零废弃、无污染,让农田秸秆和卖不出去的废弃农产品代替化肥改造盐碱地。从生态学角度对“零废弃”生态农业的分析,正确的是( )
A.“零废弃”改变了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B.酶催化剂提高了该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
C.废弃物再利用提高了该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
D.促进了该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并减少环境污染
答案 D
解析 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并没有发生改变,“零废弃”只是加速了物质循环过程,并且能更加有效地利用该生态系统部分废弃物,A错误;酶催化剂能够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加速物质的分解,但并不能提高分解者的作用,B错误;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是无法改变的,废弃物再利用属于提高能量的利用率,C错误。
【综合提升】
10.(2023·合肥市质检)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表示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某食物网。回答下列问题:
①雪豹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称作“高海拔生态系统健康与否的气压计”,处于高原生态食物链的顶端。雪豹有时会用尿液留下自己的气味信息来标记领地,这属于________信息。
②该食物网中,鼠兔粪便中的能量属于________(填生物名称)同化量中的一部分。雪豹同化的能量的流向与牦牛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20年6月8日世界海洋日的主题是“保护红树林,保护海洋生态”。红树林享有“海岸卫士”“海洋绿肺”等美誉,是由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乔木或灌木组成的湿地木本植物群落,是珍稀濒危水禽重要的栖息地。为减少水体中N、P含量过高给红树林带来的不良影响,环保工作者选择其中三种植物分别置于试验池中,90天后测定它们吸收N、P的量。
①结合表中数据可知,投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种植物可以达到降低该湿地中N、P含量的最佳效果。
②红树林具有调节气候、保护海岸的作用,从生物多样性价值的角度分析,这属于________价值。
③用标记重捕法计算红树林区的短吻缰虾虎鱼的数量时,发现标记的鱼被天敌捕食较多,则与实际值相比,调查结果会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同”)。
④当红树林水体受到轻微污染时,能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________,很快消除污染,其生物种类和数量不会受到明显的影响,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
答案 (1)①化学 ②华扁穗草和青藏苔草 雪豹同化的能量流动的去向缺少流向下一个营养级 ①浮水植物b、沉水植物c ②间接 ③偏大 ④微生物分解 自我调节能力(或抵抗力稳定性)
解析 (1)①雪豹用尿液留下自己的气味信息以标记领地,这属于化学信息。②鼠兔粪便中的能量来源于其食物华扁穗草和青藏苔草同化的能量。与牦牛同化的能量流动的去向相比,雪豹的缺少流向下一个营养级。(2)①由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三种水生植物中,浮水植物b吸收N的能力最强,沉水植物c吸收P的能力最强,所以投放这两种植物可以达到降低该湿地中N、P含量的最佳效果。②红树林具有调节气候、保护海岸的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③若被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第二次捕获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减小,故种群密度的估计值与实际值相比偏大。④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或抵抗力稳定性)。
典型湿地
季节性湿地
中度退化湿地
严重退化湿地
湿地特征
常年积水
季节性积水
无积水
完全干涸,
鼠害严重
生物多样
性指数
2.7
2.4
2.1
1.5
鸟类丰
富度
25
17
12
9
类型
问题
对策
主要原理
实例
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
资源有限,人多地少,产出不足
建立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实现物质的多级循环利用,保证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有较多产出
循环,
整体
北京郊区某村以沼气工程为中心的物质多级循环利用工程
湿地生态恢复工程
湿地面积的缩小和破坏
控制污染、动植物物种引进、建立缓冲带等
自生,协调,整体
厦门筼筜湖生态恢复工程
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程
矿区生态环境的破坏
修复土地,恢复植被
协调,
整体
赤峰市元宝山矿区生态恢复工程
植物种类
单位水体面积N吸收量/(g·m-2)
单位水体面积P
吸收量/(g·m-2)
浮水植物a
2.34
1.17
浮水植物b
28.51
0.27
沉水植物c
14.16
9.0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选择性必修2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5讲人与环境提能训练,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生物大一轮选择性必修2复习讲义:第39讲 群落及其演替,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解群落的概念及特征,常见种间关系的特点与实例,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的季节性,生态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生物大一轮选择性必修2复习讲义:第38讲 种群及其动态,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种群的数量特征及相互关系,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