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第4课《上学时间》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768328/0-169315754569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第4课《上学时间》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768328/0-169315754573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九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九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引入,收集数据,汇总讨论,【创新尝试】,【评价反馈】,【导引留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年级三主备人 课型实践课时4/4单元第九单元课题上学时间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懂得收集数据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前提,进一步体验收集数据的重要性。 2.使学生在收集、整理、分析、决策的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促进,感受时间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纪录时间的活动经验。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纪录、讨论一周的上学时间。 感受收集数据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资源的整合与撷取(学情分析) 技术选择主要依托实物投影适时呈现各思维层阶的“大任务单”[也可截图做成ppt],根据课堂随即发生的节奏适时切入课堂实施集体分享个性修改教学基本流程一、谈话引入提问:同学们,你将这几天每天上学途中大约花的时间做好纪录了吗?再问:你家住在哪儿,走路来上学还是坐车,什么时候出发?什么时候到校?花了多长时间?(指名回答,表扬早晨起得早的同学)追问:和同学比,你用的时间是比较长,还是比较短?每天上学用的时间一样吗? 引导:每天上学用的时间可能不一样,怎样估计才比较合理呢? 学生可能回答:找出5天中经常出现的时间,或这5天平均每天的时间。师小结:要找出这个时间,我们可以连续记录几天上学途中用的时间,再进行估计。 二、收集数据1.记录方法。(1)注意排除一些影响准确记录的因素,数据记录也要及时、认真。首先要记录从家到出发的时间点,再记录到达学校门口时的时间点,要保证两个时间节点都要记录下来。(2)尽量用一块手表记录时间,并和学校时间保持一致。 2.收集数据。 出示表格: 学生将自己的记录填入表格。指名展示,让学生算出每天上学途中用的时间大约是多少分钟。三、汇总讨论1.谈话:我们要比较每个同学上学途中用的时间应该怎么做?(收集每个同学上学途中时间的数据进行比较)师: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先收集数据。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根据小组记录和整理结果讨论:(1)从表格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有多少人上学途中用的时间比你多?有多少人用的时间比你少?上学时间和你差不多的有多少人?(2)上学途中用的时间少于20分钟的有多少人?多于40分钟的有多少人?在20~40分钟的有多少人?(3)将你们小组的上学时间从小到大排一排,谁用的时间最短,谁用的时间最长? 学生对照小组表格,汇报答案。4.提问:刚才我们只是在小组里比较,怎样才能知道全班同学中有多少人上学途中用的时间和你差不多?(学生讨论)引导:需要收集全班同学的数据,用下面的表格将每个小组同学的数据进行汇总。 出示表格全班汇总。指名汇报答案。 教的设计重点设计——优化算法,探究规律。一、【教学内容重组】1、学生课前独立思考的各种做法与想法。2、学生自己编写的算式。3、教材资源。4、课堂生成性资源。二、【基础保障】三、【重难点突破】书上练习十二四、【创新尝试】学生进行前置性探索学习,课堂中合作学习。五、【评价反馈】六、【导引留白】 学的设计 作业设计与展示《补》 板书设计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好玩上学时间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实践活动,自我评价,课堂小结,教学板书,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三年级下册九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引入,交流共享,反馈完善,【创新尝试】,【评价反馈】,【导引留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九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引入,交流共享,反馈完善,【创新尝试】,【评价反馈】,【导引留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