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教案设计
展开《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提取关键词句和表格、统计图比较,体会人物性格特点,初步掌握点面结合的场面描写写作方法。
2.运用构建人物概念图的方式,体会“壮士”是怎样的人,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对革命前辈的敬仰。
3.在学文中,加深对“斩钉截铁”等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流程:
一、初识“壮士”
(一)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狼牙山五壮士”,板书课题。
(二)孩子们,何为“壮士”,能说说你们的理解吗?
出示:壮士,勇士,心雄胆壮的人;意气豪壮而勇敢的人。
壮士:英勇豪迈的人。
这是我通过百度百科和新华字典查阅到的词语解释。
那么,你认为怎样的人才能称之为“壮士”,相机出示学生总结提炼的词语,形成初步概念图。
(三)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走进“狼牙山五壮士”,看看这五位壮士他们的壮举,哪些能够称之为“壮士”。
二、回顾课文,理清脉络
(一)回顾课文,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结合“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英勇跳崖。”情节梯,学生加入部分成分,进行课文复述。
(二)谁能说出五位壮士的名字,简单说说对这个人物的印象,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依次贴在板书上。
三、再读课文,剖析“五壮士”
(一)共读第二自然段“痛击敌人”片段,找出本段文字描写每一个人物的关键词语,并说说你的感受。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单,并汇报交流。
(二)关注写法。
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既关注了人物群体,也写了每一位战士,这样写,塑造了每一个鲜明的人物形象,让我们仿佛看到了电影一样的画面。这种写法叫做“点面结合”,在我们平时进行场面描写的时候,经常会用到这种方法。
(三)阅读后面三个部分,小组合作找出你认为能够解释“壮士的词语”和相应的人物,并找出相应的依据,完成任务单。(5分钟)
(四)汇报交流。
(五)课文学到这里,你们认为他们是怎样的五位壮士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完善丰富概念图,诠释“狼牙山五壮士” 。
四、拓展延伸
(一)文字拓展
1.来自敌人的折服……
五位壮士英勇跳崖之后,爬上崖头的日军,面对五勇士跳崖处,随着指挥官的口令整整齐齐地排成几列,恭恭敬敬地三鞠躬。这群“皇军武士”,终于发现和他们3000多人激战一天的八路军,仅仅只有五人,他们震惊之余,完全被我中华勇士捐躯殉国的牺牲精神折服了!孩子们,他们算不算“壮士”?那么在那个年代,这样的“壮士”是不是只有他们5个?
2.就在“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传遍抗日根据地后的不到两年内,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又诞生了两个和“狼牙山五壮士”一模一样的英雄故事。
(1)1942年12月,在河北省涞水县曹霸岗村,在日本鬼子对我根据地发动偷袭时,一个叫李连山的副排长,奉命率领一个班掩护部队和根据地的民众撤退。当全班边打边撤,撤到鸡蛋坨时,全班只剩下李连山、王文兴、刘荣奎、宋聚奎、邢贵满5个人了。他们把最后一发子弹打完后,为了不当俘虏,就和一年多前的“狼牙山五壮士”一样,跳下了60多米的山崖,全部壮烈牺牲。
(2)1943年春天,当日本鬼子发动对我晋察冀平西抗日根据地的“春季大扫荡”时,在房山县十渡(今北京市房山区十渡)的老帽山,负责掩护部队主力和民众转移的八路军30多人的一个排,一直打到全排只剩6名战士时,这6名战士也在子弹打光之后,和“狼牙山五壮士”一样,纵身跳下悬崖,全部壮烈牺牲。而这6名同志,甚至连姓名都没能留下来,他们只是被躲在远处山洞中的老百姓看到后,辗转报告给军区的。
(3)师小结:1941年,1942年,1943年,连续三年,一年出了一个“狼牙山五壮士”英雄群体,而且还全部诞生在模范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这既不是什么偶然,也不是什么“个例”,这是我们人民子弟兵为人民而诞生、为人民而献身最生动、最真实的写照。
(二)推荐影片
推荐观看电影“狼牙山五壮士”并播放电影片段,仿照第二自然段,写一写“战士们昂首挺胸,相继跳下悬崖。”的场面。
孩子们,重温那段革命岁月,感受他们的英雄气概,珍惜我们的美好时光。中国人民为有这样的英雄儿女而骄傲,巍巍狼牙山,滔滔易水河,是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见证,向他们敬个队礼。下课!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文详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时目标,教具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依据,教学过程,教学思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