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专项素养综合全练(二)中国古代经济与生活(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专项素养综合全练(二)中国古代经济与生活(含答案解析)第1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专项素养综合全练(二)中国古代经济与生活(含答案解析)第2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专项素养综合全练(二)中国古代经济与生活(含答案解析)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专项素养综合全练(二)中国古代经济与生活(含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本册综合精练,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项素养综合全练()中国古代经济与生活一、选择题                1.《韩非子》中记载: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大意是,上古时候……民众经常生病。圣人出现后,用钻木取火的方法使民众能吃到熟食,人们都非常高兴,于是推举他统治天下,称他为燧人氏)这段记载表明当时的人类(  )A.发明文字,记载历史           B.懂得用火,烧烤食物C.建造房屋,定居生活           D.居无定所,环境恶劣2.在新石器时代的后高老家遗址考古发现了粟、黍、水稻等炭化植物遗存。据此可知,这一遗址的古人类(  )A.广泛种植水稻   B.没有狩猎技能C.进行农业生产   D.采集野果为生3.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是我们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下列文物中最能反映原始社会半坡居民农耕生活的是(  )A.铁制农具         B.司母戊鼎C.人面鱼纹彩陶盆   D.刻有文字的甲骨4.司母戊鼎采用组芯方法,20多块陶范铸成;除双耳外,鼎器身与四足整体铸成。据此可知商朝(  )A.青铜铸造工艺先进           B.农业技术创新C.青铜器种类多               D.商品经济发展5.19501951,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战国时期的墓葬,其中1号墓出土铁器65,农具占38,包括锄、镰、犁铧等整套农具。从中可以得到的历史信息是(  )A.铁器在当时农业生产中得到应用B.铁器是当时主要的随葬品C.铁器牛耕当时普遍应用于生产D.铁器最早出现在战国时代6.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秦王颁布的这一措施最有可能得到哪一阶层的支持(  )A.奴隶   B.诸侯          C.农民   D.守旧贵族7.秦朝时,全国人口约2 000万人,每年服兵役、徭役者不下300万人,丁男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这会造成(  )A.社会生产急剧下降          B.中央集权体制动摇C.秦朝刑罚更加严酷          D.农民赋税数量上涨8.汉武帝时,许多富商唯利是图,操纵物价,造成了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为此,汉武帝采取的有利于抑制大商人牟取暴利的措施是(  )A.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        B.结束分裂,统一全国C.把盐铁经营权收归国有       D.颁布推恩令,重视人才9.都江堰、灵渠、翻车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它们具有的相同功能是(  )A.运输   B.防洪  C.水运   D.灌溉10.两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水稻由原来的直播变成育秧移栽,普遍实行麦稻兼作,还发展种桑养蚕、培植果树、种植药材等。这表明(  )A.南方赋轻役稀,社会相对安定     B.南方农业发达,经济重心南移C.江南开发加速,农业多种经营     D.南方商业活跃,城市经济繁荣二、非选择题11.农业是古代中国的经济基础,促进农业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前元二年(前178年)九月,汉文帝特别下诏,重申农业是天下之根本,为减轻农民负担,规定当年田租减半。前元十二年(前168年),文帝再次下诏,免除农民当年租税之半。——《王立群读<史记>之文景之治》  曹魏时期,为了军事和经济的需要,开凿了为数众多的沟渠,自南而北,重要的有白沟、利漕渠、平虏渠、泉州渠、新河、戾陵堨、车箱渠等。——《中华文明史》材料二 早在汉代,西域传入的苜蓿、胡葱和胡蒜等就已成为中原农家菜园里的新成员;魏晋以后,来自异国的菜种更不断增添,其中比较重要的有胡瓜(黄瓜)、胡荽(香菜)、菠菜等,至今仍是华北人民的家常菜。——《中古华北饮食文化的变迁》材料三 秦汉时期,北方和南方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江南地区地广人稀,农业生产落后。到东晋后期,在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的共同努力下,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并兴修了很多水利工程,农业生产技术有了很大的改进,手工业也有了快速的进步。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交流和城市的繁荣。(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汉和曹魏时期发展农业的措施及其共同作用。   (2)材料二中,汉代以来华北蔬菜种类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指出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具体表现。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促进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  
    答案全解全析1.B 根据题干中的钻燧取火以化腥臊可知,当时的人类懂得用火,烧烤食物。2.C 根据后高老家遗址考古发现的炭化植物遗存,可知这一遗址的古人类已经进行农业生产。3.C 四个选项中,最能反映原始社会半坡居民农耕生活的是人面鱼纹彩陶盆。4.A 题干材料反映商朝青铜铸造工艺先进。5.A 根据题干中的其中1号墓出土铁器65,农具占38,包括锄、镰、犁铧等整套农具可知,在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已经得到应用。6.C 根据题干中的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并联系所学可知,秦王颁布的这一措施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因此最有可能得到农民阶层的支持。7.A 由材料中的每年服兵役、徭役者不下300万人可知,秦朝的兵役、徭役繁重,大量有劳动能力的人去服役,必然会造成社会生产的急剧下降。8.C 汉武帝将盐铁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官营、专卖,抑制了大商人牟取暴利。9.D 都江堰具有防洪、灌溉和运输等功能;灵渠具有灌溉和运输功能;翻车具有灌溉功能。因此它们具有的相同功能是灌溉。10.C 根据材料中的江南地区水稻由原来的直播变成育秧移栽,普遍实行麦稻兼作,还发展种桑养蚕、培植果树、种植药材等可知,当时江南地区开发加速,农业生产技术得到了改进,实行多种经营。11.(1)西汉时期:重视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减轻赋税。曹魏时期:兴修水利工程。共同作用: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和稳定社会秩序;提升了国家的治理能力;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等。(任答一点即可)(2)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来,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丝绸之路开通后,黄瓜、香菜、菠菜等蔬菜,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原。(任答一点即可)(3)表现: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兴修了很多水利工程,农业生产技术得到改进;手工业发展进步;商业和城市繁荣。原因: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南方社会相对安定;等。(4)统治者正确的经济措施;执政者的重视;生产技术和工具的进步;安定的社会环境;适宜的自然环境;物种的引进;兴修水利,治理水患;等。(任答三点即可)解析 (1)根据材料分别答出西汉和曹魏时期发展农业的措施,概括回答其共同作用即可。(2)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3)表现根据材料信息概括回答即可;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4)综合材料归纳回答即可。 

    相关试卷

    【卷14】专项综合全练七则-2022-2023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册最新命题导向测试(部编版):

    这是一份【卷14】专项综合全练七则-2022-2023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册最新命题导向测试(部编版),共3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二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 试卷2023-2024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湖北专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本册综合当堂检测题,文件包含专题二中国古代经济发展试卷学生版2023-2024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湖北专版docx、专题二中国古代经济发展试卷教师版2023-2024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湖北专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七年级历史上册 专项素养综合全练(三)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本册综合巩固练习,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