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补易混易错03 力与曲线运动-【查漏补缺】2022年高考物理三轮冲刺过关(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查补易混易错03 力与曲线运动-【查漏补缺】2022年高考物理三轮冲刺过关(解析版),共15页。
本考点主要考查曲线运动的一般处理方法——合成与分解。并要求考生运用“合成与分解”的思想分析平抛运动和圆周运动两种特殊的曲线运动。在考查形式上可以是选择题、计算题、实验题,高中低难度都有可能;可能出现在动力学中,也可能出在电磁学中;可用合成与分解的思想处理,也可综合运用动量和能量的知识分析。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建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分析综合能力、信息加工能力。2021年辽宁卷第1题考查了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河北卷第9题考查了圆周运动,广东卷第4题也考查了相应的知识点。
【真题展示·2021·广东卷】. 由于高度限制,车库出入口采用图所示的曲杆道闸,道闸由转动杆与横杆链接而成,P、Q为横杆的两个端点。在道闸抬起过程中,杆始终保持水平。杆绕O点从与水平方向成30°匀速转动到60°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P点的线速度大小不变
B. P点的加速度方向不变
C. Q点在竖直方向做匀速运动
D. Q点在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
【答案】A
【解析】A.由题知杆OP绕O点从与水平方向成30°匀速转动到60°,则P点绕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则P点的线速度大小不变,A正确;
B.由题知杆OP绕O点从与水平方向成30°匀速转动到60°,则P点绕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P点的加速度方向时刻指向O点,B错误;
C.Q点在竖直方向的运动与P点相同,相对于O点在竖直方向的位置y关于时间t的关系为
y = lOPsin( + ωt)
则可看出Q点在竖直方向不是匀速运动,C错误;
D.Q点相对于O点在水平方向位置x关于时间t的关系为
x = lOPcs( + ωt) + lPQ
则可看出Q点在水平方向也不是匀速运动,D错误。
故选A。
【易错分析】:P点的运动状态比较容易分析,但是难在建构Q点的运动模型,只有建立P、Q的运动联系才能解决问题。
【易错01】抛体运动理解有误
1.平抛(或类平抛)运动所涉及物理量的特点
2. 平抛运动中物理量的关系图
两个三角形,速度与位移;
九个物理量,知二能求一;
时间和角度,桥梁和纽带;
时间为明线,角度为暗线。
3. 平抛运动常用三种解法
h
x
v
v0
θ
α
①正交分解法:分解位移(位移三角形):若已知h、x,可求出;
分解速度(速度三角形):若已知v0、θ,可求出v=v0/csθ;
②推论法:若已知h、x,可求出tanθ=2tanα=2h/x;
③动能定理法:若已知h、v0,动能定理:mgh=½mv2-½mv02 ,可求出。
4. 重要推论的两种表述
(1)做平抛(或类平抛)运动的物体任意时刻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一定通过此时水平位移的中点,如图甲中A点和B点所示。
(2)做平抛(或类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一时刻任一位置处,设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则tan θ=2tan α,如图乙所示。
5.与斜面相关的平抛运动问题
斜面上的平抛运动问题是一种常见的题型,解答这类问题的关键:
(1)灵活运用平抛运动的位移和速度规律;
(2)充分运用斜面倾角,找出斜面倾角与位移偏向角、速度偏向角的关系。
常见的模型及处理方法如下:
6.平抛运动中的临界、极值问题
在平抛运动中,由于时间由高度决定,水平位移由高度和初速度决定,因而在越过障碍物时,有可能会出现恰好过去或恰好过不去的临界状态,还会出现运动位移的极值等情况.
1.若题目中有“刚好”“恰好”“正好”等字眼,明显表明题述的过程中存在着临界点.
2.若题目中有“取值范围”“多长时间”“多大距离”等词语,表明题述的过程中存在着“起止点”,而这些“起止点”往往就是临界点.
3.若题目中有“最大”“最小”“至多”“至少”等字眼,表明题述的过程中存在着极值点,这些极值点也往往是临界点.
7.斜抛运动
【易错02】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
1.常见模型
2.分析思路
1(2021河北卷). 如图,矩形金属框竖直放置,其中、足够长,且杆光滑,一根轻弹簧一端固定在M点,另一端连接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穿过杆,金属框绕轴分别以角速度和匀速转动时,小球均相对杆静止,若,则与以匀速转动时相比,以匀速转动时( )
A. 小球的高度一定降低B. 弹簧弹力的大小一定不变
C. 小球对杆压力的大小一定变大D. 小球所受合外力的大小一定变大
【答案】BD
【解析】对小球受力分析,设弹力为T,弹簧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则对小球竖直方向
而
可知θ为定值,T不变,则当转速增大后,小球的高度不变,弹簧的弹力不变。则A错误,B正确;
水平方向当转速较小时,杆对小球的弹力FN背离转轴,则
即
当转速较大时,FN指向转轴
即
则因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小球对杆的压力不一定变大。则C错误;
根据
可知,因角速度变大,则小球受合外力变大。则D正确。
故选BD。
【易错分析】:小球受到杆的弹力方向不确定,需要分情况讨论,考生容易出现漏解的现象。
2(2021辽宁卷).1935年5月,红军为突破“围剿”决定强渡大渡河。首支共产党员突击队冒着枪林弹雨依托仅有的一条小木船坚决强突。若河面宽300m,水流速度3m/s,木船相对静水速度1m/s,则突击队渡河所需的最短时间为( )
A. 75sB. 95s
C. 100sD. 300s
【答案】D
【解析】河宽一定,当木船船头垂直河岸时,在河宽方向上的速度最大,渡河用时最短,即木船相对静水的速度,渡河时间最短为
故选D。
3(2021全国甲卷). “旋转纽扣”是一种传统游戏。如图,先将纽扣绕几圈,使穿过纽扣的两股细绳拧在一起,然后用力反复拉绳的两端,纽扣正转和反转会交替出现。拉动多次后,纽扣绕其中心的转速可达50r/s,此时纽扣上距离中心1cm处的点向心加速度大小约为( )
A. 10m/s2B. 100m/s2C. 1000m/s2D. 10000m/s2
【答案】C
【解析】纽扣在转动过程中
由向心加速度
故选C。
【易错分析】:审题不细心,没能理解纽扣的运动模型,混淆圆周运动的基本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4【2020全国Ⅰ卷】. 如图,一同学表演荡秋千。已知秋千的两根绳长均为10 m,该同学和秋千踏板的总质量约为50 kg。绳的质量忽略不计,当该同学荡到秋千支架的正下方时,速度大小为8 m/s,此时每根绳子平均承受的拉力约为( )
A. 200 NB. 400 NC. 600 ND. 800 N
【答案】B
【解析】在最低点由
知
T=410N
即每根绳子拉力约为410N,故选B。
【易错分析】:①审题不细心,看错关键词,例如未看清题目中“最低点”、未看清“每根绳子平均承受的拉力”;②不理解向心力的真正含义,混淆了研究对象的向心力与绳的拉力。
5. (2020全国Ⅱ卷)如图,在摩托车越野赛途中的水平路段前方有一个坑,该坑沿摩托车前进方向的水平宽度为3h,其左边缘a点比右边缘b点高0.5h。若摩托车经过a点时的动能为E1,它会落到坑内c点。c与a的水平距离和高度差均为h;若经过a点时的动能为E2,该摩托车恰能越过坑到达b点。等于( )
A. 20B. 18C. 9.0D. 3.0
【答案】B
【解析】有题意可知当在a点动能为E1时,有
根据平抛运动规律有
当在a点时动能为E2时,有
根据平抛运动规律有
联立以上各式可解得
故选B。
【易错分析】:对平抛运动的模型掌握不到位,没能正确把握两分运动等时性的关系。
6.(2021·洛阳一模)(单选)在杂技表演中,猴子沿竖直杆向上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运动,同时人顶着直杆以速度v0水平匀速移动,经过时间t,猴子沿杆向上移动的高度为h,人顶杆沿水平地面移动的距离为s,如图所示。关于猴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对地面的运动轨迹为直线
B.相对地面做变加速曲线运动
C.t时刻猴子对地 速度的大小为v0+at
D.t时间内猴子对地的位移大小为eq \r(s2+h2)
【答案】D
【解析】猴子竖直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其合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A、B错误;t时刻猴子对地速度的大小为v=eq \r(v\\al(2,0)+a2t2),C错误;t时间内猴子对地的位移是指合位移,其大小为eq \r(s2+h2),D正确。
7.(2021·福建厦门市一模)(多选)如图所示,一不可伸缩、质量不计的细线跨过同一高度处的两个光滑轻质定滑轮连接着质量相同的物体A和B,A套在固定的光滑水平杆上,物体、细线、滑轮和杆都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水平细线与杆的距离为h=0.2 m。当倾斜细线与杆的夹角α=53°时,同时无初速度释放A和B。关于A、B此后的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cs 53°=0.6,sin 53°=0.8,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
A.当5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查补易混易错17 电学实验-【查漏补缺】2022年高考物理三轮冲刺过关(解析版),共27页。
这是一份查补易混易错16 力学实验-【查漏补缺】2022年高考物理三轮冲刺过关(解析版),共18页。
这是一份查补易混易错16 力学实验-【查漏补缺】2022年高考物理三轮冲刺过关(解析版),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