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教材重难点08 河流地貌发育 -【查漏补缺】2023年高考地理三轮冲刺过关(新高考专用)(原卷版)
展开
这是一份回归教材重难点08 河流地貌发育 -【查漏补缺】2023年高考地理三轮冲刺过关(新高考专用)(原卷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掌握流水作用的影响因素,由图中可推断,堆积物形成时间先后次序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回归教材重难点08 河流地貌发育与冲淤平衡河流地貌的发育来自于必修一课本和选择性必修一课本,是课本的重难点。考查方向一般是结合区域图文材料,判断区域的主要地表形态类型及特点,提升区域认知能力。结合具体区域的地貌特征,分析不同河流地貌类型的特点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内容,培养综合思维能力。观察区域典型地貌特征,调查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分析主要地貌的形成过程,提升地理实践力。结合具体的案例,探究主要的河流地貌发育与区域地质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从因地制宜的角度审视人地协调观的途径。1.掌握流水作用的影响因素(1)流水侵蚀作用的影响因素:径流量、地表起伏、河道落差、流速、地表性质、植被覆盖状况。(2)流水堆积地貌的影响因素:必要条件风化或流水侵蚀→搬运→堆积物(存在颗粒大小差异);地形平缓、河道弯曲、海水(湖水、河水)顶托作用→水流速度减慢→搬运能力下降;地壳抬升(下降)、地形条件、水域环境(海浪、洋流)→沉积环境(沉积空间)区域差异不同位置的堆积物、流速减慢的原因、沉积环境的差异,故堆积地貌形成的位置、形态存在差异2.把握主要的河流地貌特征(1)河流峡谷:多位于河流中上游,多因地壳上升、岩层断裂、经流水长期下切侵蚀而成。(2)河曲地貌:一般出现在地形平缓、侧蚀作用强的区域。但山区的河曲地貌形成过程如下:平缓侧蚀河曲,或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后板块挤压地壳抬升,高差增大下蚀作用加强,深切形成“V”形河曲。(3)河漫滩:河谷中枯水期出露、洪水期淹没的部分称为河漫滩。(4)河流阶地地貌形成河流阶地是常见的河流地貌之一,是由河流作用形成的沿河分布的阶梯状地形。阶地是在地壳抬升,河流下切过程中形成的。构造运动的稳定期,河流以侧蚀作用为主,形成宽阔的谷地或平原(河漫滩或河床)。构造运动或气候剧变的上升期,河流以下切为主,原来的谷地或平原被抬升成为阶地面,如果这一过程多次反复,在河谷的横剖面上便可出现多级阶地特点先形成的阶地地势高,年代早,新形成的阶地地势低,年代新;只发生侵蚀而没有产生沉积物堆积的阶地为侵蚀阶地,完全由沉积物堆积形成的阶地则为堆积阶地(5)三角洲地貌①成因:位于河流入海口,因河床展宽、地形平坦、流速减慢、海水顶托、泥沙堆积而成。②面积大小变化原因:泥沙来源;海平面变化→海岸线变迁(三角洲面积增大,海岸线前进,陆地面积增大,海平面下降;面积减小,海岸线后退,海水倒灌,陆地面积减小,海平面上升)。(6)其他地貌:河流出山口处形成的冲积扇;中下游地区形成的冲积平原;河口处形成的沙洲(或冲积岛)。3.冲刷淤积平衡原理4.河流冲淤地貌的形成过程思路分析 (2022·湖南·统考高考真题)某地(下左图)位于太行山南段东麓,该地山势险峻,多暴雨,易发山洪。为适应当地地理环境,该地形成了西北—东南向的“山—林—田—村—水”空间格局(下右图),体现了当地居民的生存智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该地易发山洪,主要是因为( )A.水流汇集快 B.年降水量丰富 C.河道较弯曲 D.地质条件复杂2.从防洪和方便取水的角度,推测该地早期民居主要布局在( )A.a处 B.b处 C.c处 D.d处3.该地形成的“山—林—田—村—水”空间格局有利于当地( )①降低暴雨的频率②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③抑制土壤盐碱化④减轻山洪带来的危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022·广东·统考高考真题)河床纵剖面是指由河源至河口的河床最低点的连线剖面。青藏高原东南部的帕隆藏布江某段河床纵剖面呈阶梯状形态;近几十年来,在该河段有湖泊发育。下图示意该段河床纵剖面形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第I段河床纵剖面阶梯状形态形成的自然原因是( )A.地质构造差异抬升 B.河流的阶段性下切C.原始河床地形差异 D.滑坡、泥石流作用5.在第II段河床,纵剖面①→②→③的发育过程反映该段河床( )A.淤积大于侵蚀 B.侵蚀大于淤积 C.侵蚀-淤积平衡 D.持续不断侵蚀 比例尺横着切一条剖面,原理与剖面图原理一样,具体图面要素有河流的宽,深等。(2023·湖南岳阳·统考二模)下图表示黄河桃花峪附近花园口水文站监测的1958年7月、1977年7月、1982年8月、1996年8月四次洪水过程水位与流量的关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6.上图监测的洪水过程中,花园口水文站过水断面的冲淤变化为( )A.涨冲落淤 B.涨淤落冲 C.涨冲落冲 D.涨淤落淤7.由图中可推断( )A.1977.7曲线包容在1958.7曲线之中说明1977.7为低含沙洪水B.1996.8与1982.8的曲线比较,同流量水位升高、同水位流量增加C.1982年以来,黄河下游河床萎缩恶化D.1958年至1996年,花园口水文站以上流域植被覆盖率都大幅度上升(2023·全国·模拟预测)下图示意某地自然形成堆积物的空间分布,Ⅰ、Ⅱ、Ⅲ表示三个不同时期形成的堆积物,该地区大致位于海拔3700m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造成Ⅰ、Ⅱ、Ⅲ三处堆积物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冰川 B.冰川和流水 C.流水 D.流水和风力9.堆积物形成时间先后次序是( )A.Ⅰ、Ⅱ、Ⅲ B.Ⅲ、Ⅱ、Ⅰ C.Ⅰ、Ⅲ、Ⅱ D.Ⅱ、Ⅲ、Ⅰ10.由图可推知,图示区域最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A.泥石流和塌陷 B.地震和滑坡 C.滑坡和泥石流 D.地震和塌陷(2023·辽宁沈阳·东北育才学校校考三模)江心洲,江河中的沙洲岛,由河漫滩相和河床相沉积形成的。它是由心滩不断增大淤高而成。“湖岛”是指在拥有与河道隔离的独立水体的江心洲。下图1示意亚马孙河支流内格罗河某典型“湖岛”的发育过程,下图2示意“湖岛”剖面形态,“湖岛”上覆盖着季节性被洪水淹没的洪泛森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与一般的江心洲相比,“湖岛”的形成反映出当地( )A.降水量少 B.适宜森林生长 C.沙源不足 D.河流常年泛滥12.形成“湖岛”的河段( )A.落差大 B.水流缩窄 C.基岩裸露 D.流速较慢 (2023·四川成都·统考二模)北大河发源于祁连山北坡,中游河段发育了系列古河道,古河道1、2、3分别在距今(以1950年为基准)7471年、7434年、5706年被遗弃。研究发现,图中河道变迁与金塔南山地壳活动和区域气候变化密切相关,古河道3沉积物粒径大于古河道2。下图示意古河道变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图中甲处形成的河流地貌是( )A.“V”形河谷 B.槽形河谷 C.洪积扇 D.三角洲14.推测该区域地壳活动最剧烈的时期是( )A.古河道1遗弃至古河道2遗弃 B.古河道1形成期间C.古河道2遗弃至古河道3遗弃 D.现代河道形成期间15.与古河道2相比,古河道3河流存在时期气候特征为( )A.冷干 B.暖干 C.冷湿 D.暖湿(2023·河北石家庄·统考模拟预测)河流扇是一种发育在山口或平原地带,内部以河流沉积作用为主,在地质时间尺度上形成沿上游顶点向下游区域发散的扇状沉积体。地质构造和气候是控制河流扇的两大重要环境因素。下图示意河流扇全球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全球河流扇分布数量最多的区域是( )A.非洲中东部 B.亚洲中部和中国西部 C.澳大利亚东部 D.南美洲南部17.利于河流扇发育的条件有( )①河流径流季节变化明显②流域内地形平坦开阔③流域年降水量小④物源供应相对充足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8.在一定的地质构造和气候条件下( )A.降雨量越小,河流扇形态越狭长 B.扇体发育区坡度越陡,扇形越完整C.山前距离越远,河流扇数量越多 D.集水区面积越广,河流扇面积越大19.(2023·江苏·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雅鲁藏布江是一条神奇的大江:它是一条流经沙漠的江,简称为“沙江”;全程中有一半的流程是在宽谷与窄谷交替出现的峡谷中,被称为“峡江”;有的河段形成许多汊流构成的形似发辫的水系,被称为“辫江”。藏南谷地被称为西藏的“小江南”。左图为雅鲁藏布江流域示意图,右图为甲处河谷横剖面上形态的变化示意图和乙地“辫状”景观示意图。(1)分析雅鲁藏布江流域蒸发系数(蒸发量占降水量的比重)低的原因。(2)推测甲处附近断面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3)说明雅鲁藏布江峡谷对西藏“小江南”形成的影响。20.(2023春·江西赣州·高三校联考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郑国渠修建于战国末期,现在许多设施已经毁坏,下图是郑国渠工程复原略图(单位:m)。郑国渠总渠连通泾河与洛河,并通过支渠连通渭河。支渠向泾洛平原输水,并排走多余水量,对灌溉区起到防旱、增肥和减盐(减轻盐碱化)作用。据考证,当时工程运行过程中,泥沙大量沉积,泾洛平原地势大幅抬高。(1)郑国渠开通后泾河输入渭河的泥沙明显减少,解释其原因。(2)泾洛平原地表沉积了大量的泥沙,指出泥沙粒径的空间分布特点。(3)简述郑国渠影响下的洛河甲断面水文特征的变化。(4)分析郑国渠对泾洛平原的减盐作用。21.(2023·内蒙古通辽·校考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金沙江流域沿岸地质构造复杂,断裂带与地震活动频繁,沿主流发育了一系列古滑坡。调查发现,金沙江河谷阳坡比阴坡更容易发生滑坡。图甲是金沙江巧家县城附近的河流阶地断面,图中河流砾石磨圆度较好。图乙是金沙江河谷古堰塞湖与黄土状物质分布图,黄土状物质分布在金沙江部分干热河谷的缓坡上,主要来源于相邻河段的古堰塞湖沉积物。(1)与阴坡相比,分析阳坡容易发生滑坡灾害的原因。(2)描述图甲中金沙江东岸湖相沉积物的形成过程。(3)金沙江河谷下切改变了局地环流,分析局地环流的变化对黄土状物质形成的影响。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回归教材重难点11 自然灾害-【查漏补缺】2023年高考地理三轮冲刺过关(新高考专用)(原卷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自然灾害成因的分析思路,主要自然灾害的成因分析,自然灾害影响的辩证分析,该地易发山洪,主要是因为,图中岩层发育的先后顺序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回归教材重难点09 整体性特征-【查漏补缺】2023年高考地理三轮冲刺过关(新高考专用)(原卷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五大要素的表述要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回归教材重难点07 地质作用与地貌-【查漏补缺】2023年高考地理三轮冲刺过关(新高考专用)(原卷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谷地或洼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