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教材重难点12 原子、分子和晶体结构再归纳-【查漏补缺】2023年高考化学三轮冲刺过关(新高考专用)(原卷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769328/0-169318357834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回归教材重难点12 原子、分子和晶体结构再归纳-【查漏补缺】2023年高考化学三轮冲刺过关(新高考专用)(原卷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769328/0-169318357836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回归教材重难点12 原子、分子和晶体结构再归纳-【查漏补缺】2023年高考化学三轮冲刺过关(新高考专用)(原卷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769328/0-169318357837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回归教材重难点12 原子、分子和晶体结构再归纳-【查漏补缺】2023年高考化学三轮冲刺过关(新高考专用)(原卷版)
展开
这是一份回归教材重难点12 原子、分子和晶体结构再归纳-【查漏补缺】2023年高考化学三轮冲刺过关(新高考专用)(原卷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原子结构和性质,分子结构和性质,晶体结构和性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回归教材重难点12 原子、分子和晶体结构再归纳
物质结构与性质重点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主要考查原子结构与性质、分子结构与性质、晶体结构与性质。①在原子结构部分主要命题点有电子排布式或排布图的书写,电离能、电负性大小、微粒半径的比较与判断。②在分子结构部分主要命题点有化学键类型的判断,分子构型的判断,中心原子杂化方式的判断,能从化学键角度认识分子的结构、性质,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③在晶体结构部分主要命题点有晶体类型的判断,晶体结构的计算等。
本考点是高考五星高频考点,在新高考中和主要以选择题和综合题两种题型呈现,2020年~2022年各地新高考卷均有考查。
一、原子结构和性质
&表示原子结构的两种化学用语
1.各类要求的电子排布式(以铁原子为例)
(1)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3d64s2
(2)简化电子排布式:[Ar]3d64s2
(3)价电子(外围电子、特征电子)排布式:3d64s2
(4)最外层电子排布式:4s2
(5)M层电子排布式:3s23p63d6
(6)最高能级电子排布式:3d6
2.各类要求的电子排布图(以铁原子为例)
(1)电子排布图:
(2)轨道表示式:
(3)价电子排布图:
(4)原子结构示意图:
&特征电子
1.1~36号元素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n)
(1)n=1:ns1(4)、ns2np1(3)、ns2np5(3)、3d14s2(1)、3d104s1(1),共12种
(2)n=2:ns2np2(3)、ns2np4(3)、3d24s2(1)、3d84s2(1),共8种
(3)n=3:ns2np3(3)、3d34s2(1)、3d74s2(1),共5种
(4)n=4:3d64s2(1),共1种
(5)n=5:3d54s2(1),共1种
(6)n=6:3d54s1(1),共1种
2.各种特征的电子(以Mn为例,1s22s22p63s23p63d54s2)
(1)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数:25
(2)不同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数:15
(3)形状不同的电子云种类:3
(4)不同能级(能量)的电子种类:7
(5)最高能级的电子数:5
(6)最高能层的电子数:2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1.主族:主族序数=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
2.21~30号:根据3d和4s上的电子数之和确定
Sc
Ti
V
Cr
Mn
Fe
Co
Ni
Cu
Zn
3d14s2
3d24s2
3d34s2
3d54s1
3d54s2
3d64s2
3d74s2
3d84s2
3d104s1
3d104s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ⅢB
ⅣB
ⅤB
ⅥB
ⅦB
Ⅷ
ⅠB
ⅡB
3.元素的分区
【特别提醒】He属于s区元素
&元素原子性质的递变规律
1.原子半径递变规律
(1)同主族
①规律:从上到下,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②实例:r(F)<r(Cl)<r(Br)
(2)同周期(除稀有气体)
①规律:从左到右,核电荷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
②实例:r(Na)>r(Mg)>r(Al)
(3)同周期(过渡元素):同一周期自左到右原子半径的变化幅度不大
(4)大多数原子
①规律:一般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
②实例:r(S)>r(C)
2.离子半径的比较
(1)同主族
①规律:从上到下,电子层数逐渐增多,离子半径逐渐增大
②实例:r(Li+)>r(Na+)>r(K+),r(I-)>r(Br-)>r(Cl-)>r(F-)
(2)同周期
①规律:从左到右,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阴离子半径比阳离子半径大
②实例:r(Cl-)>r(S2-)>r(P3-)>r(Na+)>r(Mg2+)>r(Al3+)
(3)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
①规律: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
②实例:r(O2-)>r(F-)>r(Na+)>r(Mg2+)>r(Al3+)
(4)电子数和核电荷数均不同
①规律:通过电子数或核电荷数相同的微粒作参照物
②实例:r(Al3+)<r(O2-)<r(S2-)
(5)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
①规律:价态越高,半径越小
②实例:r(Fe)>r(Fe2+)>r(Fe3+),r(S)<r(S2-)
3.第一电离能变化规律
(1)根据递变规律判断
①基本规律:周期表右上角位置的He原子的I1最大
②特殊规律:同一周期中I1,ⅡA>ⅢA;ⅤA>ⅥA
元素
Li
Be
B
C
N
O
F
Ne
I1大小
⑧
⑥
⑦
⑤
③
④
②
①
(2)根据金属性判断
①基本规律:I1越小,金属性越强,注意ⅡA和ⅤA族元素的特殊性
②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I1:I1(金属)<I1(非金属)
(3)根据微粒结构判断
①稳定结构微粒的I大:全满、半满和全空状态稳定
②I(全满)>I(半满)
③判断:I1(Cu)<I1(Ni),I2(Cu)>I2(Zn)
4.电负性的递变规律
(1)周期表右上角氟元素的最大
(2)电负性大小
①电负性最大的前三种元素:F>O>N
②氢元素的电负性:C>H>B;P>H>Si
二、分子结构和性质
&共价键类型
1.σ键与π键(按原子轨道重叠方式分类)
键类型
σ键
π键
轨道重叠方式
沿键轴方向“头碰头”重叠
沿键轴方向“肩并肩”重叠
类型
s-sσ键、s-pσ键、p-pσ键
p-pπ键
轨道重叠部分
两原子核之间,在键轴处
键轴上方和下方,键轴处为零
轨道重叠程度
大
小
键的强度
较大
较小
化学活泼性
不活泼
活泼
成键规律
共价单键为σ键,共价双键为1个σ键和1个π键、共价三键为1个σ键和2个π键
2.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按共用电子对的偏移程度分类)
(1)同种元素形成非极性键
(2)不同种元素形成极性键
(3)极性强弱:成键元素的电负性差别越大,共用电子对偏移程度越大,极性越强。
3.配位键和普通共价键
(1)配位键的成键条件
①中心体:提供空轨道的原子、分子或离子
②配位体:提供孤对电子的原子、分子或离子
(2)配位键的判断
①不正常的共价键即为配位键(比正常的成键数多或少)
②分子和其他微粒形成的化学键一定是配位键
(3)配位键的表示方法:A(配位体)→B(中心体)
①金属和非金属间成键:非金属元素→金属元素
②非金属和非金属成键:需判断孤对电子提供者
&配位化合物
1.配合物的构成
(1)配位数:配位体的个数,不一定是配位键的个数。如[Cu(En)2]2+的配位数为2,配位键数为4
(2)配合物中的化学键
①内界和外界通过离子键结合,一般较易电离
②中心体和配位体通过配位键结合,一般很难电离
(3)配合物结构的确定
①1mol[CoCl2(NH3)4]Cl1 mol AgCl
②1mol[CoCl(NH3)5]Cl22 mol AgCl
2.配合物的稳定性:提供孤对电子和空轨道的能力越强,越稳定
(1)配位原子的半径越大,越易提供孤对电子
(2)过渡金属提供空轨道的能力强
(3)判断
①血红蛋白:Mb·O2、Mb·CO、Mb·NO,Mb·CO最稳定
②稳定性:[Mg(NH3)4]2+<[Cu(NH3)4]2+
3.配合物的空间结构
(1)二配位:一般是直线形
(2)AB4型四配位
①AB2C2有一种结构:正四面体形
②四配位:AB2C2有两种结构:正方形
(3)六配位:一般是正八面体形
&杂化方式的判断
1.公式计算法
(1)公式:价层电子对数(n)=
①适用范围:ABn型分子或ABnm±型离子
②杂化方式:n=2,sp杂化;n=3,sp2杂化;n=4,sp3杂化;n=5,sp3d杂化;n=6,sp3d2杂化
③使用局限:CN-无法根据该公式计算杂化方式
(2)价电子数和单电子数
①0族元素(Ar、Kr、Xe):提供8个价电子,提供0个单电子
②ⅦA族元素(F、Cl、Br):提供7个价电子,提供1个单电子
③ⅥA族元素(O、S、Se):提供6个价电子,提供0个单电子
④ⅤA族元素(N、P、As):提供5个价电子,提供3个单电子
⑤ⅣA族元素(C、Si、Ge):提供4个价电子,提供4个单电子
⑥ⅢA族元素(B、Al、Ga):提供3个价电子,提供0个单电子
⑦ⅡA族元素(Be):提供2个价电子,提供0个单电子
⑧ⅠA族元素(H):提供1个单电子
(3)特殊的处理的方式
①当出现单电子时,单电子算一对。如n=≈4
②单取代基:如-CH3、-NH2、-OH,提供1个单电子
微粒
-CH3
-OH
HCHO
SOCl2
Al(CH3)3
杂化
sp3
sp3
sp2
sp3
sp2
③非常规型微粒
微粒
O3
I3+
S2O32-
变形
OO2
II2+
SSO32-
杂化
sp2
sp3
sp3
2.根据键数和孤电子对数之和判断
(1)适用范围:多中心微粒、有结构图的微粒
(2)轨道数(价层电子对数):n=键数+孤电子对数
(3)根据有机物的成键特点判断
①键C、N、O(、、-O-):sp3杂化
②双键C、N、O(、--、):sp2杂化;双双键“=C=”:sp杂化
③叁键C、N(―C≡C―、―C≡N):sp杂化
3.根据微粒构型判断
微粒构型
四面体
三角锥
平面
V形
直线
杂化方式
sp3
sp3
sp2
sp3或sp2
sp3或sp2或sp
&微粒的空间构型
1.轨道构型和微粒构型的区别
(1)轨道构型(VSEPR模型)
n
2
3
4
杂化方式
sp
sp2
sp3
轨道构型
(理想化模型)
直线形
平面正三角形
正四面体形
轨道夹角
180°
120°
109°28′
(2)轨道构型和微粒构型的关系
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
sp
sp2
sp3
微粒的价电子对数
2
3
4
成键电子对数
2
3
2
4
3
2
中心原子的孤电子对数
0
0
1
0
1
2
价电子对互斥理论模型名称
直线形
三角形
四面体形
微粒的空间结构名称
直线形
三角形
角形
四面体形
三角锥形
角形
实例
BeCl2
BF3
SnBr2
CH4
NH3
H2O
2.分子极性判断
(1)结构判断
①对称性判断:高度对称的是非极性分子
分子
分子类型
非极性分子
非极性分子
极性分子
非极性分子
②孤电子对判断:中心原子上含孤电子对的一定是极性分子
③构型判据:分子构型和轨道构型完全一致的是非极性分子
分子
HCHO
PCl3
PCl5
SF6
轨道构型
平面正三角形
正四面体形
三角双锥形
正八面体形
分子构型
平面三角形
三角锥形
三角双锥形
正八面体形
分子类型
极性分子
极性分子
非极性分子
非极性分子
(2)AB2C2型分子
①立体结构:只有一种结构,极性分子
②平面结构:两种结构
图示
分子类型
极性分子
非极性分子
(3)实验判据:相似相溶原理
①极性分子易溶于极性溶剂
②非极性分子易溶于非极性溶剂
&等电子体
1.含义:原子数相同,价电子总数相等
(1)H2O和NH3的原子数不同,价电子数也不同,不是等电子体
(2)CO2和SiO2的原子数相同,价电子数相同,晶体类型不同,立体结构不同,不是等电子体
2.结构:立体结构、化学键类型相同,键角不一定相等
3.寻找方法:同族元素上下换;相邻元素左右移;电子电荷可互换
4.常见的等电子体
(1)三原子8电子
①结构:sp3杂化,角型或V型
②典例:H2O、H2F+、NH2-
(2)两原子10电子
①结构:sp杂化,直线形
②典例:N2、CO、CN-、C22-、O22+、NO+
(3)两原子11电子
①结构:sp杂化,直线形
②典例:NO、O2+
(4)三原子16电子
①结构:sp杂化,直线形
②典例:CO2、CS2、N2O、SCN-、NO2+、N3-、BeCl2、CNO-、AlO2-、BeO22-
(5)三原子18电子
①结构:sp2杂化,角型或V型
②典例:SO2、O3、NO2-
(6)四原子24电子
①结构:sp2杂化,平面正三角形
②典例:BO33-、CO32-、NO3-、SiO32-、SO3、BF3、BCl3、AlCl3
(7)四原子26电子
①结构:sp3杂化,三角锥型
②典例:PO33-、SO32-、ClO3-
(8)五原子32电子
①结构:sp3杂化,正四面体形
②典例:ClO4-、SO42-、PO43-、SiO44-、BF4-、SiF4、CCl4、CF4、SiCl4
(9)五原子8电子
①结构:sp3杂化,正四面体形
②典例:CH4、NH4+
&键参数的比较
1.共价键的键能的比较
(1)键能和键长的关系:键长越短,键能越大
(2)同种元素不同类型键能:叁键>双键>单键
(3)共价分子的键能和稳定性的关系
①共价单键:半径越小,键能越大,分子越稳定
②叁键或双键:断裂1个键的能量越大,越稳定
③实例:活泼性CO>N2
化学键
C-O
C=O
C≡O
键能/kJ•mol-1
351
803
1071
化学键
N-N
N=N
N≡N
键能/kJ•mol-1
159
418
946
2.共价键的键长的比较
(1)看有成键原子上是否都有孤对电子
①无孤对电子:成键原子的半径之和越大,键长越长
②有孤对电子:孤对电子数越多,排斥越大,键长越长
③键长比较
微粒组
键长长短
NH3和PH3
N-H<P-H
金刚石和晶体硅
C-C<Si-Si
稳定性:H2O2<N2H4<CH3CH3
O-O>N-N>C-C
O2、O2-、O2+、O22-
氧氧键:O22->O2->O2>O2+
(2)看能否形成键:形成键使键长变短
①乙烷、苯和乙烯:C-C>特殊键>C=C
②金刚石和石墨中的碳碳键:金刚石<石墨
③SO3的三聚体环状结构,键长:a>b
3.键角大小的比较
(1)求键角的大小:利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计算的轨道夹角
价层电子对n
2
3
4
杂化方式
sp
sp2
sp3
键角
180°
120°
109°28′
(2)中心原子和配位原子均相同:中心原子上孤电子对越多,孤电子对键角的压缩作用越大,键角越小
①∠H-O-H:H2O<H3O+
②∠H-N-H:NH2-<NH3<[Zn(NH3)6]2+
③∠H-C-H:CH3+>-CH3>CH3-
④∠O-N-O:NO2+>NO2>NO2-
(3)中心原子不同或配位原子不完全相同
①中心原子电负性大:中心原子的电负性越大,中心原子对键角的拉伸作用越大,键角越大
②配位原子电负性大:配位原子的电负性越大,配位原子对键角的压缩作用越大,键角越小
③实例:
微粒组
键角大小
NH3和PH3
∠H-N-H>∠H-P-H
H2S和H2O
∠H-S-H<∠H-O-H
NCl3和NF3
∠Cl-N-Cl>∠F-N-F
HCHO和COCl2
∠H-C-H>∠Cl-C-Cl
&氢键与微粒性质
1.氢键的表示:X-H…Y,“-”表示共价键,“…”表示氢键
2.氢键形成的一般条件
(1)分子中必须有氢原子
(2)氢原子两边有电负性大、半径小、具有孤对电子的元素(F、O、N)
①-NH3+中的N原子上没有孤对电子,N原子不能形成氢键
②-CHO中的H原子与C原子相连,H原子不能形成氢键
3.氢键的特点
(1)有方向性:沿着孤对电子的伸展方向成键
(2)有饱和性:氢原子与孤电子对相对应
4.氢键的存在
(1)三种气态氢化物:H2O、HF、NH3
(2)含羟基物质:含氧酸、含氧酸的酸式盐、醇、酸、酚及它们的水溶液
(3)含氨基物质:NH3、N2H4、DNA双螺旋体
5.氢键的类型
(1)分子间氢键;普遍存在
(2)分子内氢键:含多个N、O、F原子,且为邻位关系
硝酸
水杨醛
邻硝基苯酚
6.温度对氢键的影响:升高温度,微粒间的距离变大,氢键被(部分)破坏
7.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1)对物质熔沸点的影响
①分子间氢键相当于增大了相对分子质量,故熔沸点升高
②分子内氢键未增大分子量,却降低了分子极性,故熔沸点降低
③形成的分子间氢键越多,熔沸点越高
(2)对物质的电离的影响:酸性氢原子形成氢键,电离程度变小,酸性减弱
(3)对液体的黏度的影响:分子间有氢键的液体,一般黏度较大
甘油
甘醇
H3PO4
浓硫酸
(4)冰的密度:结冰时水中的氢键增多,水分子间的空隙变大,体积增大,密度减小
8.冰晶体中氢键键能的计算
(1)冰晶体中氢键的结构式
(2)1个水分子可以形成4个氢键,完全属于该水分子的氢键有2个
(3)冰的升华热=范德华力+2mol氢键
&物质溶解性的比较
1.相似相溶原理:极性相似的分子间范德华力较大,其溶解度也大
(1)极性分子易溶于极性溶剂
(2)非极性分子易溶于非极性溶剂
(3)常见的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①极性分子:H2O、NH3、SO2、酒精
②非极性分子:CCl4、CS2、苯
2.氢键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
(1)若溶质和溶剂分子间形成氢键,则它在水中的溶解度反常的大
(2)若溶质分子中存在氢键
①形成氢键可以降低溶质的极性,在水中的溶解度降低
②升高温度,溶质分子中的氢键被破坏,溶质和水之间形成氢键,溶解度又增大
3.某些基团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
(1)常见的亲水基和憎水基
①亲水基:羟基、羧基、氨基、醛基等(容易与水形成氢键)
②憎水基:烃基、酯基等
(2)随着溶质分子中憎水基个数的增多,溶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
①甲醇、乙醇、甘油和水以任意比互溶
②戊醇在水中的溶解度明显减小
4.如果溶质和溶剂发生反应,将增大物质的溶解性
&无机含氧酸的酸性比较
1.非羟基氧原子数不同[(HO)mROn]
(1)基本规律:非羟基氧原子数n越多,酸性越强
①HClO4>H2SO4>H3PO4>H4SiO4
②HClO4>HClO3>HClO2>HClO
(2)微观解释:羟基氧原子数越多,氧原子所带的负电荷越多,中心原子上带的正电荷越多,中心原子对羟基氧原子的吸引力越强,氧原子多氢原子的吸引力越弱,氢离子越容易电离,酸性越强
2.非羟基氧原子数相同
(1)基本规律:中心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酸性越强
①HClO4>HBrO4
②H2CO3>H2SiO3
③H3PO4>H3AsO4
(2)微观解释:中心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中心原子所带正电荷越多,中心原子对羟基氧原子的吸引力越强,氧原子多氢原子的吸引力越弱,氢离子越容易电离,酸性越强
三、晶体结构和性质
&晶体和非晶体的比较
1.结构判据:结构微粒是否有序排列
2.外形判据
(1)晶体一定具有规则几何外形
(2)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不一定是晶体
3.性质判据
(1)自范性判据:本质差异(能自发地呈现多面体外形的性质)
(2)熔点判据:是否有固定的熔点
(3)性向判据:硬度、导热性和导电性等物性在不同方向上是否相同
①晶体:各向异性
②非晶体:各向同性
4.实验鉴别
(1)常规鉴别:看固体是否有固定的熔点
(2)仪器鉴别:对固体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
&晶体类型的判断
1.微粒判据(本质判据)
晶体类型
离子晶体
分子晶体
金属晶体
共价晶体
构成微粒
阴阳离子
分子
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
原子
2.作用力判据(本质判据)
晶体类型
离子晶体
分子晶体
金属晶体
共价晶体
作用力
离子键
分子间作用力
金属键
共价键
3.结构判据:共价晶体为立体网状结构
4.组成判据
(1)金属晶体:金属单质(除汞外)与合金
(2)共价晶体: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
(3)离子晶体:金属和非金属形成的晶体及铵盐,AlCl3等除外
(4)分子晶体
①典型物质:非金属和非金属形成的晶体和AlCl3
②反例物质:铵盐及共价晶体
5.性能判据
(1)金属晶体:导热、导电、延展性、机械性能良好
(2)离子晶体:硬度较大或略硬而脆,大部分易溶于水
(3)共价晶体:硬度很大,熔沸点很高,不溶于任何常见的溶剂
(4)分子晶体:硬度小;熔沸点很低,常温下呈气体或液体;挥发性很强
6.用途判据
(1)共价晶体:常用于制作半导体材料
(2)共价晶体:常用于制作超硬、耐磨材料
(3)共价晶体:常用于制作耐高温、耐腐蚀材料
(4)分子晶体:常用于制作致冷剂
(5)金属晶体:常用于制作导电材料
7.实验判据
(1)离子晶体: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晶体
(2)分子晶体或共价晶体: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晶体
(3)金属晶体:固体和熔融状态下都能导电的晶体
&晶体熔沸点的比较
1.晶体熔沸点的比较
2.分子晶体熔沸点的比较
3.简答模板:晶体类型影响因素作用力强弱结果
(1)共价晶体:A和B都是共价晶体,A的原子半径小,键长短,键能大,共价键强,熔沸点高(硬度大)
(2)离子晶体:A和B都是离子晶体,A的离子半径小,离子所带电荷多,离子键强(晶格能大),熔沸点高
(3)金属晶体:A和B都是金属晶体,A的离子半径小,离子所带电荷多,金属键强,熔沸点高(硬度大)
(4)分子晶体
①A和B都是分子晶体,A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分子间作用力强,熔沸点高
②A和B都是分子晶体,A中存在分子间氢键,分子间作用力强,熔沸点高
③A和B都是分子晶体,A中存在分子内氢键,分子间作用力弱,熔沸点低
(5)不同晶体
①A是离子晶体,靠较强的离子键结合;B为分子晶体,靠较弱的范德华力结合,所以A的熔沸点高
②A是共价晶体,靠较强的共价键结合;B为分子晶体,靠较弱的范德华力结合,所以A的熔沸点高
③A是金属晶体,靠较强的金属键结合;B为分子晶体,靠较弱的范德华力结合,所以A的熔沸点高
&晶体结构分析
1.晶胞中微粒个数:均摊法
晶胞
正或长方体
正六棱柱
正三棱柱
示意图
顶点上微粒
侧棱上微粒
上下棱微粒
面点上微粒
内部的微粒
1
1
1
2.金属晶体的四种堆积方式
堆积名称
面心立方
最密堆积
体心立
方堆积
六方最
密堆积
简单立
方堆积
堆积模型
堆积类型
A1型
或铜型
A2型或钾型
A3型
或镁型
Po型
堆积方式
…ABCABC…
…ABAB…
配位数
12
8
12
6
晶胞结构
投影图
2.典型离子晶体的空间构型
类型
NaCl型
CsCl型
立方ZnS型
CaF2型
图示
结构特点
1/8晶胞为简单立方结构
体心立
方结构
间隔排列的4个小立方体的体心各有1个Zn2+
8个小立方体的
体心各有1个F-
配位数
6
8
4
Ca2+:8
F-:4
3.常见分子晶体和共价晶体的晶胞
晶胞
二氧化碳
金刚石
碳化硅
二氧化硅
图示
结构特点
面心立方
同ZnS
将金刚石中内部的4个碳原子换成硅原子
将晶体硅中每个硅硅键中间插入1个氧原子
配位数
12
4
4
Si:4;O:2
投影图
4.金刚石、晶体硅和二氧化硅的结构
(1)结构特点
①基本结构:正四面体结构,中心原子配位数为4
②空间构型:立体网状结构,键角为109°28′,都是sp3杂化
(2)最小的环
晶体
最小环
被共用的最小环数
原子
共价键
金刚石
_六元环
C:12
C-C键:6
二氧
化硅
_十二元环
Si:12
O:6
Si-O键:6
(3)化学键数
①金刚石:1mol金刚石中含2NA个C-C键
②晶体硅:1mol晶体硅中含2NA个Si-Si键
③二氧化硅:1mol二氧化硅中含4NA个Si-O键
5.石墨的结构
(1)结构特点
①基本结构:层状结构
②层内构型:平面正六边形结构,键角为120°,杂化方式:sp2
③最小碳环:有6个碳原子,实际含2个碳原子
(2)化学键
①1mol石墨中含有1.5mol C-C键(键)
②层和层的自由电子构成1个大键,沿层的平行方向可导电
(3)微粒间作用力
①层内部:共价键
②层之间:范德华力
③石墨的大键具有金属键的性质
(4)物理性质
①熔点:比金刚石的高,C-C键的键长比金刚石中的短
②质地:比较柔软,层与层间的距离比C-C键的键长长,作用力小
(5)晶体类型:混合键型晶体
&晶体的有关计算
1.晶体中某些几何体中的数量关系(晶胞参数为a)
(1)立方体体对角线=a,面对角线=a
(2)面心立方晶胞相邻的两个面心间的距离=a
(3)正四面体中各量的关系
①直角三角形BEC中:(BC)2=(CE)2+(BE)2
②BO=BE,OE=BE
③直角三角形AOB中:(AB)2=(BO)2+(AO)2
2.四种金属晶体晶胞的结构特点
(1)面心立方:面对角线上的三个原子相切:4r=a
(2)体心立方:体对角线上的三个原子相切:4r=a
(3)简单立方:侧面上的原子两两相切:2r=1a
(4)六方最密:正四面体相邻原子两两相切:2r=1a
3.晶胞密度的计算
(1)计算公式:ρ==
(2)晶胞的体积:V=Sh(S为底面积,h为高)
①立方体晶胞:V=a3
②长方体晶胞:V=abc
③正三棱柱晶胞:V=a2hsin60°=
④正六棱柱晶胞:V=6×a2hsin60°=
⑤六方最密堆积晶胞:V=a2sin60°×2h=2××a2sin60°=a3
(3)单位换算
①1pm=10-12m=10-10cm
②1nm=10-9m=10-7cm
③1μm=10-6m=10-4cm
4.空间利用率
(1)空间利用率=×100%
(2)原子的体积:V=πr3(r为原子半径)
(3)晶胞体积
①根据晶胞参数计算
②根据密度计算:V=
1.(2022·江苏省选择考)工业上电解熔融Al2O3和冰晶石(Na3AlF6)的混合物可制得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半径大小:r(Al3+)<r(Na+)
B.电负性大小:x(F)<x(O)
C.电离能大小:I1(O)<I1(Na)
D.碱性强弱:NaOH<Al(OH)3
2.(2022·山东省等级考)AlN、GaN属于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二者成键结构与金刚石相似,晶体中只存在N-Al键、N-Ga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GaN的熔点高于AlN
B.晶体中所有化学键均为极性键
C.晶体中所有原子均采取sp3杂化
D.晶体中所有原子的配位数均相同
3.(2022·海南省选择考)已知CH3COOH+Cl2ClCH2COOH+HCl,ClCH2COOH的酸性比CH3COOH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HCl的电子式为
B.Cl-Cl键的键长比I-I键短
C.CH3COOH分子中只有σ键
D.ClCH2COOH的酸性比ICH2COOH强
4.(2022·江苏省选择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刚石与石墨烯中的C-C-C夹角都为120°
B.SiH4、SiCl4都是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
C.锗原子(32Ge)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4s24p2
D.ⅣA族元素单质的晶体类型相同
5.(2022·辽宁省选择考)短周期元素X、Y、Z、W、Q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基态X、Z、Q原子均有两个单电子,W简单离子在同周期离子中半径最小,Q与Z同主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能与多种元素形成共价键
B.简单氢化物沸点:Z<Q
C.第一电离能:Y>Z
D.电负性:W<Z
6.(温州市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第一次适应性考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激光、荧光、LED灯光都与电子跃迁释放能量有关
B.臭氧为弱极性分子,在水中的溶解度高于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
C.等离子体是由电子、阳离子和电中性粒子组成的整体上呈电中性的气态物质
D.由于甲基(-CH3)推电子,甲酸的pKa小于乙酸的pKa
7.(辽宁省抚顺市2022~2023学年高三4月联考)砷化镓(GaAs)是优良的半导体材料,可用于制作太阳能电池。AsCl3是合成GaAs的原料之一,其中Ga与Al同族,As与N同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电负性:Cl>Ga>As
B.AsCl3中含有键
C.AsCl3分子为平面三角形
D.基态Ga和As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相同
8.(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第三次联合测评)Na2B4O7·10H2O俗称硼砂,其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B和O原子的杂化方式完全相同
B.阴离子中存在配位键
C.第一电离能:Na<B<O
D.硼砂的水溶液显碱性
9.(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4月联考)石墨烯是一种单层二维晶体,可利用强氧化剂在石墨层间引入大量基团(如-OH、-COOH等),以削弱层间作用力,而剥落得到氧化石墨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石墨中C原子个数与C-C个数比为2∶3
B.氧化石墨烯能够剥落,是因为削弱了石墨层与层之间的范德华力
C.氧化石墨烯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石墨烯
D.氧化石墨烯中C原子杂化方式与石墨相同
10.(湖南省长沙市2022~2023学年高三3月模拟)我国科学家用激光将置于铁室中石墨靶上的碳原子炸松,再用射频电火花喷射氮气,获得超硬新材料β-氮化碳薄膜,结构如图,下列有关β-氮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碳原子采取sp3杂化、氮原子采取sp2杂化
B.氮化碳属于共价晶体
C.氮化碳的化学式为C3N4
D.氮化碳硬度超过金刚石晶体
11.(湖南省衡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三3月模拟)氮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应用。氮气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可以合成氨、氮的氧化物、硝酸等重要的化工原料;NO能被FeSO4溶液吸收生成配合物[Fe(NO)(H2O)5]SO4,减少环境污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e2+提供孤电子对用于形成配位键
B.该配合物中阴离子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形
C.配离子为[Fe(NO)(H2O)5]2+,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6
D.该配合物中所含非金属元素均位于元素周期表的p区
12.(安徽省蚌埠市2023届高三第二次质检)某种药物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其中W的原子核只有1个质子,元素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均位于W的下一周期,元素Q的原子比Z原子多8个电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Y、Z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B.分子中Y原子为sp3杂化
C.1mol该分子中含孤电子对数22NA
D.Y、Z、Q最简单氢化物水溶液酸性逐渐减弱
13.(山东省济南市2023届高三一模)冠醚是由多个二元醇分子之间脱水形成的环状化合物。18-冠-6可用作相转移催化剂,其与K+形成的螯合离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螯合离子中碳与氧原子具有相同的杂化类型
B.该螯合离子中所有非氢原子可以位于同一平面
C.该螯合离子中极性键与非极性键的个数比为7∶1
D.与二甲醚(CH3OCH3)相比,该螯合离子中“C-O-C”键角更大
14.(天津市河东区2022~2023学年高三3月模拟)NH4Cl的晶胞为立方体,其结构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H4Cl晶体属于离子晶体
B.NH4Cl晶胞中H-N-H键角为90°
C.NH4Cl晶体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
D.每个Cl-周围与它最近且等距离的NH4+的数目为8
15.(湖南省郴州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2月模拟)XeF2晶体属四方晶系,晶胞参数如图所示,晶胞棱边夹角均为90°。以晶胞参数为单位长度建立的坐标系可以表示晶胞中各原子的位置,称为原子的分数坐标,如A点原子的分数坐标为(,,)。已知Xe-F键长为rpm,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晶体的密度为g/cm3
B.B点原子的分数坐标为(0,0,r)
C.晶胞中A、B间距离d=pm
D.基态F原子的核外电子空间运动状态有5种
16.(2022·广东省等级考)硒(Se)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含硒化合物在材料和药物领域具有重要应用。自我国科学家发现聚集诱导发光(AIE)效应以来,AIE在发光材料、生物医学等领域引起广泛关注。一种含Se的新型AIE分子IV的合成路线如下:
(1)Se与S同族,基态硒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
(2)H2Se的沸点低于H2O,其原因是_______。
(3)关于I~III三种反应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
A.I中仅有键
B.I中的Se−Se键为非极性共价键
C.II易溶于水
D.II中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只有sp与sp2
E.I~III含有的元素中,O电负性最大
(4)IV中具有孤对电子的原子有_______。
(5)硒的两种含氧酸的酸性强弱为H2SeO4_______ H2SeO3(填“>”或“<”)。研究发现,给小鼠喂食适量硒酸钠(Na2SeO4)可减轻重金属铊引起的中毒。SeO42-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
(6)我国科学家发展了一种理论计算方法,可利用材料的晶体结构数据预测其热电性能,该方法有助于加速新型热电材料的研发进程。化合物X是通过该方法筛选出的潜在热电材料之一,其晶胞结构如图1,沿x、y、z轴方向的投影均为图2。
①X的化学式为_______。
②设X的最简式的式量为,晶体密度为g•cm-3,则X中相邻K之间的最短距离为_______ nm(列出计算式,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17.(2022·河北省选择考)含Cu、Zn、Sn及S的四元半导体化合物(简写为CZTS),是一种低价、无污染的绿色环保型光伏材料,可应用于薄膜太阳能电池领域。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S原子的价电子中,两种自旋状态的电子数之比为__________。
(2)Cu与Zn相比,第二电离能与第一电离能差值更大的是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SnCl-3的几何构型为__________,其中心离子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
(4)将含有未成对电子的物质置于外磁场中,会使磁场强度增大,称其为顺磁性物质,下列物质中,属于顺磁性物质的是__________(填标号)。
A.[Cu(NH3)2]Cl B.[Cu(NH3)4]SO4
C.[Zn(NH3)4]SO4 D.Na2[Zn(OH)4]
(5)如图是硫的四种含氧酸根的结构:
根据组成和结构推断,能在酸性溶液中将Mn2+转化为MnO4-的是_______(填标号)。理由是_______。
18.(2022·山东省等级考)研究笼形包合物结构和性质具有重要意义。化学式为Ni(CN)x·Ni(NH3)y·zC6H6的笼形包合物四方晶胞结构如图所示(H原子未画出),每个苯环只有一半属于该晶胞。晶胞参数为a=b≠c,==γ=90°。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Ni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为_______。
(2)晶胞中N原子均参与形成配位键,Ni2+与Zn2+的配位数之比为_______;x∶y∶z=_______;晶胞中有d轨道参与杂化的金属离子是_______。
(3)吡啶()替代苯也可形成类似的笼形包合物。已知吡啶中含有与苯类似的大π键、则吡啶中N原子的价层孤电子对占据_______(填标号)。
A.2s轨道 B.2p轨道 C.sp杂化轨道 D.sp2杂化轨道
(4)在水中的溶解度,吡啶远大于苯,主要原因是①_______,②_______。
(5)、、的碱性随N原子电子云密度的增大而增强,其中碱性最弱的是_______。
19.(安徽省马鞍山市2021~2022学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四羰基镍[Ni(CO)4]主要用于制高纯镍粉,也用于制造塑料中间体。回答下列问题:
(1)Ni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Ni基态原子排布式中3d能级上未成对电子数为____。
(2)Ni(CO)4中三种元素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_。
(3)Ni(CO)4为正四面体的配合物。它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原因是_______。1molNi(CO)4中含有_______molσ键。
(4)已知碳的一种单质结构如图1所示,层间距离为335pm,层内的碳原子的核间距为142pm
①该单质的晶体类型为_______。
②从图1中取出该物质的晶胞如图2所示。以晶胞参数为单位长度建立的坐标系可以表示晶胞中各原子的位置,称作原子分数坐标。例如图2中原子1的坐标为(0,0,0),原子2的坐标为(1,1,1),则原子3和原子4的坐标分别为_______、_______。
③根据图1中所给的数据,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石墨的密度为_______g/cm3。(列出计算式)
20.(山东省潍坊市2023届高三3月学科核心素养测评)有机-无机复合钙钛矿(CaTiO3)型材料在太阳能电池及发光二极管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一种复合材料和CaTiO3(立方晶系)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已知:A为间隔的阳离子,例如C4H9NH3+、C4H9 CH2CH2NH3+等;A′为单一组分钙钛阳离子,例如CH3NH3+、CH(NH2)2+、Cs+等;B为单一组分钙钛矿中心离子Sn2+、Pb2+等,X为单一组分钙钛矿的阴离子,例如Cl-、Br-或I-等卤素离子。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Ti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
(2)H、C、N、O四种元素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第一电离能I1(C)、I1(N)、I1(O)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CH(NH2)2+中C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正丁胺(CH3CH2CH2CH2NH2)的沸点为77.8℃,正丁醇(CH3CH2CH2CH2OH)的沸点为117.6℃,正丁胺沸点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CaTiO3中Ca的配位数为_______;A为C4H9NH3+,A′为CH(NH2)2+,B为Sn2+,X为I-,晶胞参数为anm和cnm,该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g•cm-3。
21.(河北承德2022~2023学年度高三2月模拟)硼元素对植物生长及人体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硼的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新材料制备、生活生产等诸多领域。
(1)下列硼原子电子排布图表示的状态中,能量最低和最高的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
A. B.
C. D.
(2)晶体硼单质能自发呈现出正二十面体的多面体外形,这种性质称为晶体的________。
(3)硼元素的简单氢化物BH3不能游离存在,常倾向于形成较稳定的B2H6或与其他分子结合。
①B2H6分子结构如图,则B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
②氨硼烷(NH3BH3)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新型储氢材料之一,分子中存在配位键,提供孤电子对的成键原子是________,写出一种与氨硼烷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________(填化学式)。
(4)以硼酸(H3BO3)为原料可制得硼氢化钠(NaBH4),它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还原剂。
①H3BO3晶体中单元结构如图Ⅰ所示。各单元中的氧原子通过________氢键(用“A-B…C”表示,A、B、C表示原子)连结成层状结构,其片层结构如图Ⅱ所示,层与层之间以________(填作用力名称)相结合构成整个硼酸晶体。
②硼氢化钠中BH4-的键角大小是________,立体构型为________。
③根据上述结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H3BO3分子的稳定性与氢键有关
B.硼酸晶体有滑腻感,可作润滑剂
C.H3BO3分子中硼原子最外层为8e-稳定结构
D.含1molH3BO3的晶体中有3mol氢键
(5)磷化硼(BP)是受高度关注的耐磨材料,可作为金属表面的保护层,其结构与金刚石类似,晶胞结构如图所示。磷化硼晶胞沿z轴在平面的投影图中,B原子构成的几何形状是________;已知晶胞边长为apm,则磷化硼晶体的密度是________g·cm-3(列出含a、NA的计算式即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回归教材重难点13 熟悉有机化学“模型”-【查漏补缺】2023年高考化学三轮冲刺过关(新高考专用)(原卷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官能团“模型”,空间结构“模型”,测定有机结构物理方法“模型”,有机物命名规则“模型”,有机反应类型判断“模型”,同分异构体书写必记“模型”,常见有机物间的转化“模型”,常见有机反应方程式“模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回归教材重难点12 原子、分子和晶体结构再归纳-【查漏补缺】2023年高考化学三轮冲刺过关(新高考专用)(解析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原子结构和性质,分子结构和性质,晶体结构和性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回归教材重难点08 聚焦热、速率、平衡-【查漏补缺】2023年高考化学三轮冲刺过关(新高考专用)(原卷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