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第2节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第2节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要点梳理,典型例题,巩固练习,当堂检测,家庭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声音的特性
【学习目标】
1.知道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音调、响度和音色各与什么有关;
3.会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与声音特性有关的现象。
【要点梳理】
要点一、音调的高低——频率
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2.频率:
(1)物理意义:频率是描述物体的振动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3)单位:赫兹(Hz)
3.探究影响发声体振动频率的因素:
结论:钢尺伸出的越短,振动的越快,频率越高音调就越高。
4.超声波和次声波
一般人的听力范围:20Hz—20000Hz,振动频率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的叫超声波。
要点诠释:
1、地震、火山喷发、台风、海啸等自然活动,都伴有次声波的产生,有些次声波对人体健康有害。
2、一些动物的听觉范围与人类不同,它们有些能听到超声波或次声波。
要点二、声音的强弱——响度
- 响度:物理学中,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 振幅:物体振动的幅度。
- 影响响度的因素:
(1)振幅;
(2)人耳离发声体的距离。
要点诠释:
1、实验证明发声体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例如,用力地敲鼓,鼓面振幅变大,声音的响度增大。
2、声音在介质中传播能量会衰减,传播距离越远,声音的能量减小得越多,响度越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声音的音调并不改变,也就是说介质不会改变声音的频率,不能说距离远了,听不清楚了,是因为音调变低了。
要点三、音色
- 声音的特色叫音色,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即使音调和响度相同,我们也能分辨它们。主要是不同
的发声体音色不同。
- 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发声方式决定的。发声体有变化,音色也将变化。如:有经验的工
人师傅可以通过听声音来辨别机器运转情况是否良好。就是利用了不同的发声体音色不同。
要点四、乐音和乐器
1.乐音的波形是规则的。
2.乐器可分为三类:
(1)打击乐器:以鼓为例鼓皮绷得越紧,振动越快,音调越高。击鼓力量越大,鼓皮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弦乐器:如二胡、小提琴、钢琴等。长而粗的弦音调低、短而细的弦音调高。绷紧的弦音调高。
(3)管乐器:长的空气柱产生低音,短的空气柱产生高音。
要点诠释:
1.要注意区别发声体的振动快慢(频率)与振动幅度(振幅)的区别。音调一般用“高”、“低”、“尖”、“细”、
“沉”、“闷”、“亮”等来描述,响度有时也用“高”、“低”来描述,如“高声喧哗”、“低声细语”等,要注意区别。
2.一般而言一个发声体发出的声音是由多种频率的波合成的,从波形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不同音色声音的本质。如图所示,不同乐器奏出相同音调的声音,从波形图上可以看出它们主要的振动频率相同,但小的附加振动不一样,所以音色不同。
音叉 钢琴 长笛
【典型例题】
类型一、声音的特性
1.一般来说老虎和小鸟的叫声都不同,其中 的叫声音调高,说明了它的声带振动的 比较大;而 的叫声响度大,说明了它的声带振动的 比较大;另外,老虎和小鸟的叫声的 也不同。
【变式1】手机在现代社会被普遍使用。当我们接听电话时,能分辨出不同人的声音是依靠声音的 ,我们还可以通过音量开关改变声音的 (前两空填“音调”、“音色”或“响度”)。
【变式2】当火车进站时, 工人师傅总是用铁锤敲打火车轮上的部件, 听了发出的声音, 便分辨出部件间是否有松动, 他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A. 响度 B. 音色 C. 音调 D. 频率
2.将某音叉振动时发出的声音输入示波器,在示波器上观察到的波形如图所示,可见波形竖直方向的最大值在减小,表示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 )
A. 音色 B. 响度 C. 音调 D. 周期
【变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收音机的音量开关是调节音调的 B.收音机的音量开关是调节响度的
C.一个人音色是不会改变的 D.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不会变的
类型二、综合应用和实验探究
3.(2016•长沙中考)2016年5月21日,长沙“橘洲音乐节”在洋湖湿地公园开唱,“情歌王子”张信哲的倾情演唱,引发现场数千观众大合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歌声通过空气传入现场观众的耳朵
B.现场观众大合唱的声音比张信哲的声音传播速度更快
C.歌手通过麦克风来提高声音的音调
D.现场观众根据响度来识别不同的伴奏乐器
【变式】乐音具有三要素,反映声音高低特性的是 ,反映声音大小特性的是 ,人们能把不同的乐音区分开,是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 人们通常说女子的声音比较尖,是指声音的 高。
4. 聂利同学在一个养蜂场看到许多蜜蜂聚集在蜂箱上,双翅没有振动,仍嗡嗡地叫个不停。她对《十万个为什么》中“蜜蜂发声是不断振动双翅产生的”这一结论产生怀疑。蜜蜂的发声部位到底在哪里?
下面是聂利同学的主要探索过程:
①把多只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蜜蜂仍然发声。
②剪去多只蜜蜂的双翅,蜜蜂仍然发声。
③在蜜蜂的翅根旁发现两粒小“黑点”,蜜蜂发声时,黑点上下鼓动。
④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蜜蜂不发声。
请回答:
(1)聂利同学在实验时,采用多只蜜蜂的目的是 。
(2)从实验①和②可得出的结论是蜜蜂发声不是 。
(3)“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基于的假设是 。
5.在学习演奏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如下表: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 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 的琴弦进行实验。
(3)为了验证猜想三,小明选用编号为①、②的琴弦进行实验,则表中缺少的数据应为 。
【巩固练习】
一、选择
1.在《爸爸去哪儿》节目中,小选手们即使被蒙着双眼,也很容易通过声音辨别出父亲,这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2.蜜蜂载花蜜飞行时,它的翅膀平均每秒振动约300次;不载花蜜飞行时,翅膀平均每秒振动约440次.有经验的养蜂人能辨别出蜜蜂是出去采蜜,还是采蜜回来。养蜂人辨别所依据的特征是( )
A.声音的音调不同 B.声音的响度不同 C.声音的音色不同 D.飞行的路线和高度不同
3.把频率为256Hz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示波器,示波器展现的波形如图所示。若把频率为512Hz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同一设置的示波器,其波形可能是图中( )
4.机场附近的飞鸟对起落的飞机会构成巨大的威胁,某机场的工作人员为解决这一难题,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它们录制了飞鸟的天敌的鸣叫声,然后在机场附近利用扩音设备播放,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为了使效果更好,工作人员又调大了播放的声音的音量。他们改变的是( )
A.声音的音调 B.声音的响度 C.声音的音色 D.声音的频率
5.如图所示,在四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内装有质量不等的同种葡萄酒,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四个玻璃杯,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 )
A.音调 B.振幅 C.音色 D.响度
6.区分女高音与女中音的主要依据是(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二、填空
7.图中甲、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 是乐音的波形,图 是噪声的波形。
8.声音的特性是指 、 、 ,“闻其声而知其人”这是根据声音的 不同来判断的,“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 大,“曲高和寡”中的 “高”是指 高。
9.某种苍蝇在飞行时,5s内翅膀振动了1500次,则频率是 Hz;蝴蝶翅膀的振动频率是8Hz,则它每秒振动 次;若人类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则人能听到苍蝇还是蝴蝶飞来飞去的声音? 。
10.小强在家里看书,突然屋外有人大声叫他,他一听便知道是同学小明,正是“闻其声而知其人”,这是依据声音的 不同来判断的,小明说话“声音洪亮”,说明他说话声音的 大。
11.下列与声有关的语句中所表达的物理含义是:
A.今天“锣鼓喧天,震耳欲聋”,说明锣鼓声的 大。
B.宋祖英的歌声“悦耳动听”,说明宋祖英的歌声的 好。
C.小女孩讲话“脆如银铃”,说明她的说话声 高。
三、实验探究
12.如图所示,一辆汽车作匀速直线运动,在他行驶到A处鸣笛,在A处的正前方440m处有一个峭壁,经过2.5s他行驶至B处,并听到反射回来的汽笛声,若声速为340m/s,求汽车的速度。
13.(1)请列举你所了解的一件乐器,说明它是怎样发出声音的,又是怎样改变音调和响度的。
(2)如图是将乐器发出的乐音输入示波器后得到的两个波形图,请根据波形图比较这两个乐音在音调、响度和音色三方面的异同。
【当堂检测】
1.如图是“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通过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改变钢尺振动的频率
B. 多次实验中,保持钢尺振动的振幅相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C. 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快
D. 物体振动的快、频率高,发出的声音音调高
2.物理上常通过声波的波形图来反映声波的特点.如图2-2-1所示,根据甲、乙两个音叉振动时发出声音的波形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音叉比乙音叉振动得快B.甲音叉比乙音叉发声的音调低
C.甲、乙两音叉发声的频率相同
D.甲音叉发声的响度比乙音叉发声的响度大
3.一位随州籍留美学子,在家乡的一次聚会上动情地说:“我珍藏着一首乐曲《我的祖国》,前半部分是编钟演奏的,后半部分是交响乐.编钟曲让我自豪,交响乐让我振奋!”从“声音的特性”看不同乐器演奏同一支曲子的主要区别在于( )
A 音调 B 音色 C响度 D 声速
4.下列有关声的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琴弦的振动产生声音 B.能区分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响度不同
C.同一根琴弦拧得越紧,音调越高 D.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医生利用“B超”给病人做检查,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B.超声波声音响度太大,所以人听不见
C.“响鼓还要重锤敲”这句话说明响度跟物体振幅有关
D.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6.2014年5月30日,在云南省盈江县发生6.1级地震,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地震时伴有 声波产生;医生用的“B超”是利用 声波获得信息.
7.在班级进行的物理知识抢答比赛中,坐在前排座位的同学,不用向后转头,根据说话声就能判断出是谁在抢答,这是因为不同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
A 振幅 B 频率 C 响度 D 音色
8.“女高音”、“男低音”中的“高”和“低”指的是 (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速度
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是指次声波传播很远
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10.如图2-2-2所示,下列的实验和实例中说法错误的是( )
A.将发声的音叉与面颊接触,有“麻”的感觉,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放在真空罩里手机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说明声音只能通过空气传播
C.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快和慢会使声音的音调不同
D.周围的击掌声会惊动鱼缸中的金鱼,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和水中传播
11.如图2-2-6所示,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可以发出“1、2、3、4、5、6、7的声音来。这些声音产生的原因和决定音调的因素分别是( )
A.瓶子振动,水的高度 B.水振动,瓶内空气柱的高度
C.瓶内空气振动,水的高度 D.瓶内空气振动,瓶内空气柱的高度
12.人说话和唱歌时的发声靠的是声带的 ,声音是靠 来传播的。一台好的音响设备,不仅要起到“扩音”的作用,而且应该有较高的“保真度”。从声学上讲,“扩音”是使声音的 变大,较高的“保真度”是要求较好地保持原声的 。
13.牛叫的声音与蚊子叫的声音相比较,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牛叫的声音音调高,响度大 B.牛叫的声音音调低,响度小
C.牛叫的声音音调高,响度小 D.牛叫的声音音调低,响度大
14.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这是在研究声音的( )
A.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B.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C.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D.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15.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下列对两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 B.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小
C.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 D.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
16.如图2-2-3所示,关于声现象的各种实验情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实验:钢尺振动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B.乙实验:抽气过程中,钟罩内铃声变小,说明真空可以传声
C.丙实验:鼓面的振动幅度越大,音调越高
D.丁实验:小明轻声说话,通过“土电话”小丽可以听到,说明固体能够传声
17.音乐小组的几位同学制作了各自的乐器,乐器发声的波形图如下图2-2-4所示,对此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乐器发声时都在振 B.乐器发声的音色相同
C.乐器发声的响度相同 D.乐器发声的音调相同
18.初春时节,柳树发芽,你可以折根柳条,把皮和芯拧松,抽出木芯,用刀把嫩皮的两端修齐,就制成了“柳笛”.“柳笛”发出悦耳的声音是由_________振动产生的.用力吹柳笛发出的声音响度_________;相比较细而短的“柳笛”发出的声音音调 _________.
19.拨动同样张紧的粗橡皮筋和细橡皮筋,观察到粗橡皮筋比细橡皮筋振动得_________,它们发出的声音的_________不同,这说明_________;如果用大小不同的力分别去拨动已张紧的同一根橡皮筋,观察到力大时橡皮筋振动的振幅比力小时的振幅_________,两次发出的声音的_________不同,这说明_________。
20.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1.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2.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3.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编号 | 材料 | 长度(cm) | 横截面积(mm) |
A | 铜 | 60 | 0.76 |
B | 铜 | 60 | 0.89 |
C | 铜 | 60 | 1.02 |
D | 铜 | 80 | 0.76 |
E | 铜 |
|
|
F | 铜 | 100 | 0.76 |
G | 钢 | 80 | 1.02 |
H | 尼龙 | 80 | 1.02 |
I | 尼龙 | 100 | 1.02 |
①为了验证猜想1,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为了验证猜想2,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为了验证猜想3 表中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②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
③在研究一个物理量对某个现象的影响时,一定要保持其它物理量不变,这种方法称为 _________,它是很重要的一种探究方法.再举一例用到此科学方法的实验_________.
【家庭作业】
1.成语“声如洪钟”形容说话或歌唱时声音洪亮,它描述的是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音频
2.如图所示,在学校组织的迎“青奥”活动中,小明进行了击鼓表演,他时重时轻地敲击鼓面,这样做主要改变了鼓声的( )
A.响度 B. 音调
C.音色 D.速度
3. 2013年6月20日,我国航天员玉亚平在“天宫一号”上为全国中小学生授课,成为中国首位“太空教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玉亚平说话发出声音是由于声带振动产生的
B.玉亚平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音调很高
C.王亚平讲课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
D.天宫一号里的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0×108m/s
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B. 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途径上减弱噪声
C. 课堂上能听到老师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
D. 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生的音调会不同
5.在汶川地震救援中,采用了音频生命探测仪,它的多个探头接触废墟,收集废墟下幸存者的微弱呼救声、呼吸声、心跳声等,探测仪将音频信号放大,救援人员就可以发现幸存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探测仪收集声音信号时利用了固体可“传声”;
B.幸存者发出的声音与外界噪声的音调、音色不同;
C.幸存者能听见探测仪发出的超声被;
D.白天噪声较大,探测仪更适合在安静的夜晚使用
6.有一种新型锁——声纹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7.下列现象中,与声音音色有关的是( )
①有经验的养峰员,根据蜜蜂的嗡嗡声,就能判断出它是不是采蜜归来
②我们能够听出钢琴的声音比小提琴的声音大
③选瓷器的时候,总要轻轻地敲击一下来判定瓷器品质的优劣
④在听熟悉的人打电话时,很容易辨别出对方是谁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8.动画片的配音常用慢录快放的方式,把成年人的声音变成了小孩的声音,这样做能够使声音( )
A、音调变高; B、响度变大; C、音色变好; D、传播的速度变大.
9.声音是从声源发出的,在空气中传播的过程中,与实际情况符合的是( )
A、声音的传播速度不断减小; B、声音的频率不断减小;
C、声音的振幅不断减小; D、声音的音调不断降低.
10. 2015年3月27日,中国城堡室内乐团在福州于山九日台音乐厅举办音乐会。台下的听众能够辨别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 )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振幅
11.能分辨出琴声和笛声的主要依据是(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12、在学习二胡演奏过程中,小明发现琴弦发出的声音音调高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和同学们找到了表1所列4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编号_____、_____两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
(2)在验证猜想三时,小明发现粗心的同学没有把表2中的数据填全,表中①的位置所缺数据是 .
(3)小明在这个探究实验中,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物理九年级全册第1节 电压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要点梳理,典型例题,巩固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光现象第2节 光的反射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要点梳理,典型例题,巩固练习,当堂检测,家庭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复习:物态变化(提高)知识讲解,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考纲要求,知识网络,考点梳理,典型例题,思路点拨,总结升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