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17.平面镜成像(提高)知识讲解第1页
    17.平面镜成像(提高)知识讲解第2页
    17.平面镜成像(提高)知识讲解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要点梳理,典型例题,巩固练习,当堂检测,家庭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平面镜成像 【学习目标】1.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3.掌握平面镜成像的光路图,会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4.理解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及平面镜成像的应用;5.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要点梳理】要点一、平面镜1、平面镜:反射面是光滑平面的镜子。如:平静的水面、抛光的金属面。2、平面镜的符号:要点诠释:平面镜的作用:1、成像如:水中的倒影、练功房的镜子等。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如:潜望镜要点二、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特点:1)像、物大小相等;
    2)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4)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2、  平面镜成像作图OAOA为某一发光点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MN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如下图示。利用平面镜成像,作出这两条反射光线的入射光线,并确定发光点S的位置。第一步:先将两条反射光线反向延长,交点为S第二步:再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像点S对应的发光点S;第三步:最后连接SO、SO为两条反射光线的入射光线。(注意反向延长线、辅助线用虚线)如图所示: 要点诠释:1、站在平面镜前的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人们往往以为像变大了,其实改变的是视角,视角大感觉看到的物体就大。如图:甲、乙树是一样大,但是甲图中的人感觉树更大些,这跟人看远处驶近的汽车感觉相似,这辆车的大小始终不变,但人以为汽车远小近大,驶近的汽车变大了。
                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如下图所示,平面镜前的物体射到平面镜的光线,被平面镜反射,反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视觉会逆着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方向看,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就是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点。3、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无论镜子大小,都能使物体形成一个完整的且与物体等大的像。镜子的大小只能影响观察到的像的范围。 要点三、虚像平面镜成的像是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发生反射,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的。并不是实际光线会聚形成的,所以平面镜成的像只能用眼睛看到,无法用光屏承接,是虚像。要点诠释:1、实像:物体发出的光或反射的光经过光学仪器后,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实像可以用光屏承接,也可以用眼睛直接观察。如小孔成的像。2、虚像:从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经过光学仪器后,进入人眼的光线反向延长找到交点确定为物体的像。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所有不能用光屏承接只能用眼睛看到,如平面镜成的像。  【典型例题】类型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斜放着一个平面镜,桌面上有一个小球向镜面滚去要使平面镜中小球的像沿竖直方向下落,则镜面与桌面间的夹角α为(  )A.30°       B.45°         C.60°        D.90°【变式】在平面镜前放一只铅笔,如果铅笔的像跟铅笔垂直,则铅笔和平面镜间的夹角应为(  )A.0°    B.45°    C.90°    D.180°  类型二、平面镜成像作图2.如图所示,CD是入射光线AB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EF是从同一光源S发出的经同一平面镜反射后的另一条光线。试用光的作图法确定光源S的位置。【变式】如图所示,S为点光源S在平面镜MN中的像,SA为点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请画出平面镜MN,并完成光线SA的光路。 类型三、综合应用3.小明同学身高1.80m,家里装修时要在墙上安装一个竖直的平面镜,为了能从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平面镜的最小长度应为(  )A.30cm            B.60cm            C.90cm            D.120cm【变式】身高1.70m的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要想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平面镜最少应多长,对平面镜的悬挂有何要求?【答案】镜长最小为0.85m;镜的上端E点应在人的头顶和眼睛之间距离的中点位置的高度。如下图所示: 类型四、试验探究  4.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         ,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          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         ;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          ,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名作,荷塘中月球的像到水面的距离与月球到水面距离相比(  )A.相等    B.较小    C.较大    D.无法比较 2. 利用平面镜不能做到的是(  )A.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B.改变像的大小    C.成正立的虚像     D.制成潜望镜3. 要让一支铅笔跟它在平面镜中的像在一条直线上,它跟平面镜的夹角应是(  )A.10°        B.30°        C.45°          D.90°4. 检查视力时,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以节省空间。如图所示,让被测者面对镜子、背对视力表。此人看到视力表的像离他的距离是(    )     A.3m                B.4m               C.5m                 D.6m5.如图,照镜子时人的位置保持不变,如果不小心镜子裂开成两半,并分别向上下两侧平移一段距离,则人通过上、下两半面镜子(  )A.不能成像了                       B.只能各成一半的像C.都成完整的像,且像在相同位置     D.都成完整的像,且像在不同位置6.(2014秋惠山区校级期中)下列装置不是使用凹面镜的是(  )A.汽车的后视镜            B.手电筒的反光装置 C.医生检查耳道用的镜子    D.太阳灶二、填空题7.人从近处远离一直立的穿衣镜的过程中,人在镜中的像与平面镜的距离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下同),人在镜中的像的大小_____。8. 若一个身高1.6m的人站在竖直挂置的大穿衣镜前0.5m处,则此人在镜中的像高是________m,像到人的距离是________m。若此人以1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走2s,则像高________m,像到镜的距离是________m。当他远离平面镜,像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9. 简易潜望镜是用________面镜制成的,汽车上的观后镜是________面镜,汽车车头灯中用________面镜做反射面。10. 小华在一家商场通过光亮的瓷砖地面看到了挂在天花板上的吊灯。她看到的其实是吊灯的      (填)像。如果吊灯到地面的距离是6m,则像到地面的距离为      m。小华发现通过地毯就看不到吊灯的像,这是因为光照射到地毯时发生了      (填镜面)反射。11.如图所示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现有茶色玻璃板和透明玻璃板,实验时应透择        来代替平面镜。实验时,选择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体的        ;测量两只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是为了比较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是否         12. 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当小鸟距水面3m时,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         (填“实”或“虚”)像,它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该“倒影”距小鸟      m三、作图与实验探究13. 如图在平面镜前有A、B两发光点,要想通过镜子观看时,它们的像正好重叠,试画图说明应在什么方向观看?      14. 这是某同学自制的一个潜望镜示意图,请画出从潜望镜中看到的物体AB的像。 【当堂检测】1. 人从远处向竖直放置的平面镜走来,此人在镜中的像的大小是           A. 由小变大               B. 由大变小    C. 大小不变               D. 总比人小2. 一块平面镜的厚度为d,当你的手指贴在上面时,手指和像的距离是           A.d          B.2d          C.0          D.d/23.如图所示为一倾斜的平面镜,当你走向平面镜时,下列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A.镜中的像变大B.通过平面镜观察到的视野变大C.镜中的像将远离你D.像与你的连线与镜面不垂直4.小丽同学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1m处,当她靠近平面镜时,则镜中她的像的大小会(  )A.变大      B.不变        C.变小     D.无法确定5.某同学站在平面镜2m处。他向远离平面镜的方向移动0.5m,他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  A1.5m         B2m       C2.5m      D5m6.把一个高0.8m平面镜竖直放置,一个身高1.6m的人以2m/s的速度沿垂直于平面镜的方向向平面镜走近,那么他在镜中的像(  )A.高度为0.8m,以2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B.高度变大,以2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C.高度为1.6m,以2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D.高度变大,以4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7.如图所示,物体AB1.6m平面镜CD0.7m,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为2m,下列关于物、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通过该平面镜,不能成完整的像B.像的高度与平面镜的长度相同,为0.7mC.物体与像的距离为2mD.像的高度与物体的高度相同,为1.6m8.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让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视力表的像。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检查视力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镜中视力表的像是实像B.镜中视力表的像比视力表小C.镜中视力表的像到该同学的距离为5mD.当该同学走近镜子时,她自己在镜子里的像变大9.晚上,小科在教室里通过窗玻璃看到自己的像,而且室内灯光越亮像就越清晰,下列对该像描述正确的是(  )A.所成的像是实像               B.室外越亮像就越清晰C.像的形成原因是光的反射    D.人越靠近窗玻璃像就越大10.汽车夜间行驶,驾驶台内一般不开灯,原因是  (    )    A. 节约用电        B. 为了不让外面的人看清楚驾驶台内的司机    C. 开灯后车前的玻璃相当于平面镜,司机看不清楚车前的路面容易引发交通事故D. 以上情况都不对   11.如图所示,将茶色玻璃板作为平面镜竖直放置在一张方格纸上,并准备了两个相同的棋子AB、刻度尺、铅笔等,用来探究棋子A在平面镜中成像的特点。1)实验操作要解决两个问题:如何确定         的位置;如何比较        的大小来判断像的性质?2)为了研究像和物到镜面距离的关系,应多次改变          ,重复实验。3)实验表明,像与物相对于镜面               12.某实验小组用玻璃板、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B,两个完全相同的棋子、白纸、支架、刻度尺、笔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如图)。1)小明同学在寻找蜡烛像位置时,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不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其可能的原因是         2)同组的小红同学用棋子代替蜡烛进行实验,但怎么也看不清楚棋子的像,请你提出一个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家庭作业1.如图所示,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     )A.虹烛B应该比蜡烛A小     B.若把蜡烛A靠近玻璃板,像会变大C.若用更大的玻璃板,像会变大  D.需要使用测量长度的工具2.站在平面镜前4米的人,沿着与平面镜的镜面垂直的方向匀速走向平面镜,若此人行走的速度为0.5米/秒,经过2秒钟,则人对自己的虚像的速度和人与自己像的距离分别是(   A.0米/秒,4米     B.0.25米/秒,5米     C.1米/秒,6米    D.2米/秒,8米3.一物体放在平面镜前5米处,若将平面镜向物体移近1米,则在镜中看到物体两次像之间的距离为(  
      A.1米   B.2米   C.3米   D.4米4.用一手指面紧贴玻璃平面时,发现手指与它的像之间最近距离是6毫米,则该平面镜的厚度约是_________毫米。5.如图所示是小方同学用两只外形相同的蜡烛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             2)选取相同的蜡烛,是为了便于比较像和物体的        关系。3)在实验过程中,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再将另一支         蜡烛(选填点燃不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后面来回移动,直到看上去跟前面的蜡烛的像     4)当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20cmA处时,玻璃板后B处的蜡烛好像也被点燃了;移去B处的蜡烛,将光屏放在B处,发现光屏上并没有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6.如图15a)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15a            15b1)除图中所示的实验仪器外,还需用到的测量工具是        2)实验时,玻璃板要与纸面         放置。沿玻璃板画一条直线MN代表      的位置,然后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蜡烛在玻璃板后面所成的像。这个像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3)图15b)是某小组同学用白纸记录的蜡烛和它所成的像的位置关系。分析图中信息可得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像和物的连线与平面镜     。有同学将白纸沿直线MN对折后发现蜡烛的位置和它的像的位置重合,所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又可表述为: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               

    相关教案

    物理九年级全册第1节 电压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物理九年级全册第1节 电压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要点梳理,典型例题,巩固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光现象第2节 光的反射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光现象第2节 光的反射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要点梳理,典型例题,巩固练习,当堂检测,家庭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第2节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第2节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要点梳理,典型例题,巩固练习,当堂检测,家庭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