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欣赏 菩提树一等奖课件ppt
展开《菩提树》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歌曲《菩提树》的学习,认识并了解舒伯特的声乐套曲《冬之旅》,了解舒伯特的音乐。
2、通过学习歌曲《菩提树》,把握好三连音的节奏,并能准确演唱。知道三连音的运用更增添了作品的浪漫色彩。
3、通过演唱歌曲《菩提树》,让学生感受流浪者的悲哀和思想之情。
4、认识菩提树的生长状况,作用;能带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重难点
1、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流浪者的悲哀和思想之情,认识并了解舒伯特的声乐套曲《冬之旅》,了解舒伯特的音乐。
2、三连音的运用及准确演唱。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乐曲叫做《菩提树》。提到菩提树,你能联想到什么呢?
坚持;觉悟;释迦牟尼;智慧。
二、新课
1.认识舒伯特:
舒伯特,奥地利作曲家。出生于维也纳郊外的教师家庭。自幼随父兄学习小题琴和钢琴,少年时即显示出他在音乐创作上的特殊才能。舒伯特的一生是在贫困中度过的,艰难的生活使他过早地逝世。然而,享年31岁的舒伯特,却为人类留下了大量的不朽名作。
舒伯特有着出众的旋律天赋,且对诗歌包含的各个方面都十分敏感。他尊重诗歌的重音和音调,根据诗歌的形式和内涵来创造音乐旋律。例如:《野玫瑰》《暮春》等艺术歌曲具有民歌般的纯朴优美;《海滨》《致音乐》等充盈着内心的忧郁、疑问和恬静;《孤居》《年轻的修女》《幻影》等则混合有吟诵和歌唱风格。
2.欣赏《菩提树》
思考:
(1)歌曲的速度怎样,给你怎样的感觉?
(2)歌曲讲述了什么故事?
这首歌曲作于1827年,是舒伯特的声乐套曲《冬之旅》中的第5首。套曲写的是主人公被心上人和其他所有人遗弃,从而背井离乡,踏上茫茫旅途,成为一个孤独的流浪者。套曲由24首歌曲组成。借旅途中所见的景物表现其凄凉的心境,是作者所处时代人民的生活的悲剧性映照。《菩提树》是这部套曲中情绪较为明朗的一首,但是,歌中所表现的对过去生活的美好回忆与痛苦的现实生活形成鲜明对照,使得人们在歌曲明朗宁静的基调中仍能感受到流浪者的悲哀和痛苦。
3.哼唱歌曲
设计意图:
通过对歌曲背景的了解,使学生更加投入对歌曲的演唱。重点练习同音反复的乐句。连线后面的歌词“树”在弱拍弱位上,而“下”字又要唱出符点来,不易唱准。
4.学习节奏
学习三连音。把一拍打成三下,先用画圆分辨节奏,手上画圆嘴巴上念节奏。再打分拍。
5.朗诵歌词,划分歌曲结构
朗诵,感受歌词意境。
分析歌曲可以分为几句:分四句,一二句的节奏是一样的,完全模仿。三四句是部分模仿。
三、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舒伯特的《菩提树》,它以典型的三连音式分解和弦伴奏音型为背景,以主题式的节奏型贯穿全曲,营造了孤独哀伤的思乡之情。《菩提树》描绘了主人公独在异乡行走时对遥远家乡的怀念,通过对家乡菩提树的歌颂,反映出了他复杂的内心世界。欢乐、幸福、悲伤与痛苦,菩提树是对这些复杂情感唯一的见证。作品中部与主部的对比和联系,全曲调性上的主音大小调交替,旋律与伴奏的完美结合,和声的运用等,使得全曲完美地对比与统一,也充分体现了作曲家在艺术歌曲创作上的高超造诣。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欣赏 菩提树课前预习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欣赏 菩提树课前预习课件ppt,共1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欢迎走进音乐殿堂,创作背景,风格特点,舒伯特,分析乐段,同学们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欣赏 菩提树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欣赏 菩提树课文课件ppt,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溜冰圆舞曲,三拍子舞曲,旋律填充,视唱练习,击打节奏,第三圆舞曲B,第一圆舞曲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欣赏 菩提树图片免费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欣赏 菩提树图片免费课件ppt,文件包含菩提树ppt、四二拍图示swf、菩提树rmvb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