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江苏省部分地区2024届高三8月语文期初检测试卷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

    江苏省部分地区2024届高三8月语文期初检测试卷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第1页
    江苏省部分地区2024届高三8月语文期初检测试卷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第2页
    江苏省部分地区2024届高三8月语文期初检测试卷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第3页
    还剩3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江苏省部分地区2024届高三8月语文期初检测试卷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部分地区2024届高三8月语文期初检测试卷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共41页。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
    江苏省扬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模拟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边城》故事并不复杂。但是摊开小说,读着读着,心内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在流淌。一种如沈从文写到的淡淡的“美丽的忧愁”溢上心头。
    正如沈从文自己对《边城》的解说:“一切充满了善,然而到处是不凑巧。既然是不凑巧,因之素朴的善难免产生悲剧。”他告知我们,《边城》故事没有剑拔弩张式的矛盾冲突,也没有黑白分明式的善恶判断,而只是“不凑巧”,发展中的事态充满了偶然性,实际上只是人性中善与“异化”初起时的两种力量在朦胧中碰撞,从而引发了悲剧的萌端。
    在沈从文的笔下,湘西“一切充满了善”,生于斯、长于斯的男男女女皆为善的化身。翠翠是青山秀水滋养出来的纯的生灵,“长得真标致,像个观音样子”,“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怒,从不动气”。她是超越了善恶观念的女性生命的原生态之美。二佬傩送善良、刚勇、健美,是湘西青年男子的佼佼者。
    翠翠与二佬的爱,并没有什么惊心动魄、感天动地的事件。小说中翠翠跟二佬的接触像是只有四次,第一次是偶遇。两年前端午节划船、捉鸭竞赛,爷爷因喝酒忘了去接翠翠回家,二佬见天黑就派伙计送她回去,但翠翠却连二佬的模样都没看清。第二次是登门。二佬特地把爷爷的酒葫芦送回家中,翠翠把他当成“陌生人”,认不准是不是心中的“岳云”。第三次是相约。当年端午节,翠翠应二佬邀请到城里看赛事,却因听到“碾坊陪嫁”的事,堵气不理他,擦肩而过,失之交臂。第四次是路过。二佬沿河六百里寻找哥哥尸体而不得,后从川东押货回来路过渡口,“翠翠大吃一惊,同小兽物见到猎人一样,回头便向山竹林跑掉了。”
    当然,还有一种接触,是心灵碰触。二佬与天保赛歌,他晚上到碧溪崖上唱了半夜的歌。小说第十四节写到翠翠第二天醒来,跟爷爷说:“我昨天就在梦里听到一种顶好听的歌声,又软又绵,我跟了这声音各处飞,飞到对溪悬崖半腰,摘了一大把虎耳草。”这是心灵对心灵的歌唱,是无迹无痕的心神交融,翠翠梦中听歌,平添了小说诗的意趣。
    小说的设定,让二位主人公甚至连静静地坐下交换点内心真实念头的机会都没有,它只像一道清澈的溪涧,在生活中细细地从从容容地流来。沈从文为《边城》设下的基调是唯美的,二佬和翠翠的爱就像是一枚沾着晨露,迎着第一缕霞光,在山风中摇曳,欲开未放的花蕾。这也就是“诗化小说”特色所在、美之所在。
    沈从文摒弃了通常小说追求事件撞击的外在强度,而从人物心理角度展开细腻精到的叙述,着重于从内心写出翠翠感情的变化、漾动与发展。例如小说里,有一语象我们切不可忽略,即“大鱼会咬你”。第一次见面,二佬见天已黑,便叫翠翠到他家中去等爷爷来,翠翠以为他欺侮人,就轻轻地说了句:“你个悖时砍脑壳的!”二佬笑着说:“要耽在这儿,回头水里大鱼来咬了你,可不要叫喊救命!“回到渡口,爷爷叫她,她不理爷爷,却轻轻地说:“翠翠早被大河里鲤鱼吃去了。”“大鱼会咬你”深深地烙在了翠翠的心中,因为二佬话中的体贴关爱与善解人意,拨动了从未涉及爱河的少女的心弦。这句话实际上成了他二人的“爱”的隐语,在其后小说进展中多次重复出现。大鱼是“咬”住了翠翠的心,沈从文这个“咬”字用神了!
    沈从文作品之行文有着诗意之美,但也不是下笔成章、一挥而就的。黄永玉曾问过他,《边城》你改过多少遍?沈从文说,一百多遍吧。其呕心沥血、千锤百炼之甘苦,读者应细加体味。
    (摘编自俞兆平《沈从文的<边城>及其美学追求》)
    材料二:
    沈从文在谈及《边城》创作动机时曾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准确理解这段话是把握《边城》内蕴的一条重要线索。多数评论者在立论时往往对“不悖乎人性”视而不见而只抓住“优美”“健康”等亮丽的词以及作品所显现出来的美丽光环,得出《边城》所要表现的是一种“理想的人生形式”,所要赞颂的是“人性美”等论断。其实在沈从文的社会思想和美学思想中,“人性”是一个极重要的概念,是统领其小说内容的灵魂。正如作者所说:“我只想造希腊小庙……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他的“人性”的内涵也不仅仅是多数论者所理解的“美的人性”,而是一种“金子与沙子并存”的客观实在。他的作品所要表现的人生形式虽具有理想的特点但并没有完全理想化,而是一种现实的自由自在的人生形式——自然、美好而又杂有“沙子”的人生形式。
    当然仅仅根据创作来探讨作品的内蕴是不够的,诚如劳伦斯所说:“永远不要相信艺术家而要相信他笔下的故事。批评家的作用在于从创作故事的艺术家手中拯救故事。”批评的关键是以作品为依据,透过作品所提供的人生视景,特别是人物的性格心理等挖掘其内蕴。不可否认,《边城》以大量的篇幅对湘西人性美进行热情的描绘和讴歌,从而体现作家对理想的人生形式、对生命自由的追求,但这毕竟只是作家的美好意愿,不能代表作品的全部内蕴。事实是,《边城》的结尾是个出人意料的变奏,一个特定的结局却也是现实意义上的悲剧。诚如多数评论者所说,这个悲剧显示了人生在生命瞬间的不确定性。但这并不是作品的最终指归。这种不确定性既是偶然事件所致,也是主观的人为因素所致,即人物不自觉地、无意为之所产生的破坏性行为。作品故事的主干及结局旨在通过这种“命运的不确定性”揭露美好人性的阴暗面——深潜于民族心灵的痼疾。正是这种痼疾在关键时刻兴风作浪最终成为主宰人物命运的因素。沈从文是明了全部事变中的悲剧因素的,但他对“人性向善的发展”的追求又使其不忍心痛揭人性的阴暗面,他渴望笔下的小儿女能够获得一份合理的人生安排,因此不惜花费大量笔墨来表现人性美的一面。
    湘西的人生是沈从文小说着力表现的重要部分。对于下层人民,沈从文侧重表现蕴藏在他们身上的勤劳、勇敢、正直、善良而又纯朴的品德,努力挖掘他们身上的人性美,并在他们身上寄托着重塑民族品格的理想。他发掘了湘西乡村社会人性的金子,同时深谙这种处于原始自在状态的人性所具有的迷信、愚昧的缺陷。这种缺陷是美好人性的阴暗面,具有不可忽视的破坏性作用。当它发作时势必破坏人们自由自在的和谐状态,成为“人与自然契合”的阻力。《边城》的爱情悲剧正是这种缺陷作用的结果。至此,《边城》的内蕴所呈现出来的就不是单一的“证明人性皆善”或揭露人性的阴暗面。   
    (节选自《名作欣赏》)
    1.下列对《边城》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边城》故事并不复杂,没有矛盾冲突,没有什么惊心动魄、感天动地的事件,也没有黑白分明式的善恶判断。
    B.翠翠是青山秀水滋养出来的纯的生灵,有超越善恶观念的女性生命的原生态之美;翠翠与二佬傩送皆为善的化身。
    C.《边城》以大量的篇幅对湘西人性美进行热情的描绘与讴歌,体现了作家对理想的人生形式、对生命自由的追求。
    D.“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理解这段话有助于把握《边城》内蕴。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把主人公的爱情喻为沾着晨露、欲开未开的花蕾,旨在说明这种爱情终将无果。
    B.材料一的第七段以“大鱼会咬你”为例,分析论证了《边城》善用“语象”的写作特点。
    C.材料二中,作者特别以《边城》的结尾为例,意在论证人生在生命瞬间的不确定性。
    D.材料二从作者创作和作品本身的故事这两个角度来论证如何准确把握作品内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边城》称得上是一部诗化的小说,唯美的基调和悲剧的暗影,让人读来惆怅不已而又回味无穷。
    B.《边城》是沈从文呕心沥血之作,他曾把《边城》改过上百遍,读者只有细细品味才能理解作品蕴藏的美。
    C.沈从文侧重表现蕴藏在湘西边民身上的勤劳、勇敢、纯朴等美德,发掘湘西乡村社会人性的金子。
    D.《边城》的内蕴不是“证明人性皆善”,而是美好人性的阴暗面具有不可忽视的破坏性作用。
    4.文本一结尾提到“沈从文作品之行文有着诗意之美”,请结合材料谈谈《边城》中“诗意之美”的具体体现。
    5.汪曾祺说“《边城》是一个温暖的作品,但是背后隐伏着作者很深的悲剧感”,对于《边城》中爱情悲剧产生的原因,两则材料的作者各持什么观点。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4届上学期期初考试押题卷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小行星撞地球是小概率事件,但它给地球生物带来的影响却可能是毁灭性的——据猜测,恐龙的灭绝很可能就是由小行星撞地球而引发。此前,人们已经能够测算出小行星的轨道,可以通过望远镜努力找出那些可能给地球带来威胁的“危险分子”;现在,人类保卫地球的能力再进一步:北京时间2022年9月27日,美国“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任务在距离地球约1100万公里处,以约6.3千米/秒的速度成功击中“狄迪莫斯”双小行星系统中的子星“狄莫弗斯”,这标志着人类第一次行星防御任务完成了最关键、难度最高的撞击动作。
    近地小行星是指轨道近日点距离在1.3Au(天文单位,等效日地平均距离,约1.496亿千米)之内的小行星。近地小行星在环绕太阳运行的过程中,受到木星等大行星引力牵引,存在撞击地球的风险。近地小行星撞击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威胁和长期挑战,一旦千米级尺寸的近地小行星撞击地球,不仅会带来巨大的撞击灾难,甚至还会引发气候环境灾变和物种灭绝等严重后果。
    根据科学家考证,地球历史上发生的22次不同规模的物种灭绝,至少10次与小行星撞击地球相关。有科学家认为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10千米的近地小行星撞击北美墨西哥湾地区。巨大的撞击在海底形成一个直径约180千米的陨石坑,大量海底物质被抛射到空中。炽热的撞击溅射物引发了全球森林大火,燃烧的灰烬和溅射尘埃云进入了平流层,遮挡了大部分太阳光,全球温度骤降,植物光合作用受到影响,引发了地球气候环境灾变,最终导致了包括恐龙在内全球70%的物种灭绝。
    这次撞击导致统治地球长达1.6亿年的恐龙退出地球“舞台”,是地球历史上白垩纪结束和新生代开始的分水岭。也正是这次撞击事件后,体型更小、消耗资源更少的哺乳动物逐渐适应了恶劣的环境,逐步走向地球“舞台中央”,从而发展出今天高度发达的人类文明。即使小尺寸近地小行星撞击地球也可能引发显著危害。2013年,一颗小行星“袭击了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地区,“肇事”小行里的直径仅约18米,但仍然导致了接近1500人受伤、3000栋房屋受损。像这样的近地小行星,在太阳系中有数百万颗,我们尚未发现的超过了99%。
    如何化解小行星撞地球的危险?这是全球天文学家们关注的焦点。“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任务无疑是近年来最具挑战性、也最成功的尝试。这一任务由美国行星防御协调办公室(PDOC)立项支持,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APL)实验室负责研制,总投资约3.9亿美元,其撞击器发射重量约为610公斤,于北京时间2021年12月24日搭乘猎鹰9号运载火箭发射。
    它的目标是通过在深空环境中实施动能撞击小行星试验,测试动能撞击防御小行星的技术,并通过评估撞击后小行星轨道偏转效果掌握小行星的轨道偏转规律,从而为未来应对近地小行星撞击风险任务设计提供依据。这是人类第一个行星防御验证任务,标志着人类开启行星防御时代,象征意义重大。
    难点有很多。“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任务设计最大的挑战之一就是如何准确评估撞击后小行星的轨道偏转效果。要知道,小行星主要由岩石和金属等材料构成,一般直径百米级的近地小行星的重量可达百万吨甚至千万吨,而人造撞击器的重量仅有数百公斤至数千公斤,两者重量相差6~7个数量级,尽管撞击速度接近10千米/秒,但撞击后对小行星的轨道速度改变量可能甚至不足1毫米/秒。以人类现有天文观测能力,还难以在千万公里之外的超远距离,分辨出毫米/秒量级的轨道速度改变量。因此,如何准确评估撞击后近地小行星的轨道偏转效果,进而认识小行星的轨道偏转规律,是动能撞击试验的关键难题。
    “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任务通过选择试验对象为“狄迪莫斯”双小行星系统巧妙地解决了撞击偏转效果评估难题。双小行星系统是太阳系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小行星构型,在直径超过300米的小行星中,大约15%是双小行星构型或者多小行星构型。在双小行星系统中,子星在主星引力作用下,运行在环绕主星的轨道上。毫米/秒量级的撞击速度改变量虽然不能显著改变小行星环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但足以改变子星相对主星的绕转轨道,并导致子星相对主星的绕转周期改变。而子星相对主星的周期性运动会改变其反射的太阳光通量,利用望远镜对双小行星系统开展持续观测,就可以测量双小行星系统亮度的周期性变化,进而精确评估出撞击后双小行星系统的周期变化量。
    “狄迪莫斯”双小行星系统中包括两颗小行星,主星“狄迪莫斯”直径约780米,子星“狄莫弗斯”直径约160米,两者距离约1.2千米,共同运行在环绕太阳的轨道上。子星“狄莫弗斯”像一台钟表一样,约每11.9小时环绕直径约780米的主星运行一圈。“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任务通过“迎头撞击”改变子星相对主星的绕转轨道,预期使其绕转周期缩短约10分钟。
    望远镜获取的大量宝贵的视频和图像资料表明,“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任务撞击器成功击中了目标,撞击试验产生了大量高速溅射物,双小行星系统的亮度瞬间增加10倍以上,在撞击后小行星形成了一条类似彗星“彗尾”的长达上万千米的溅射物“尾巴”,表明撞击试验取得了高度成功,产生了较好的试验效果。持续跟踪监测表明,撞击试验后,双小行星系统的绕转轨道周期从11小时55分缩短至11小时23分,显著超出了预期目标。除了开展行星防御试验,“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任务还有其他收获——突破了超远程高速撞击制导控制、非合作目标高精度自主导航,暗弱小天体探测识别等关键技术,开展了先进离子推进、卷轴式太阳能帆板等大量新技术试验,具有极强的技术牵引性和带动性、将推动深空探测、空间操作等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任务成功实施动能撞击小行星试验,开启了人类行星防御征程的第一步,但距离人类能够成功防御小行星撞击尚有很大差距。
    (摘编自李明涛《主动防御,给地球加点“保险”》,《光明日报》2022年11月17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危险分子”指的是太阳系中体积比较小的可能碰撞地球的近地小行星。
    B.走向“舞台中央”是指哺乳动物战胜恐龙,占据了地球上的统治地位。
    C.“袭击”“肇事”说明了2013年这颗近地小行星撞击地球的突然性与破坏性。
    D.“迎头撞击”告诉我们“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任务撞击器的撞击方式。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科学考证结果显示,地球历史上发生的22次不同规模的物种灭绝,至少10次与小行星撞击地球相关,这些撞击最终导致全球70%的物种灭绝。
    B.由于木星等大行星的引力作用,无数近地小行星在环绕着太阳运行过程中常常会撞击地球,使得地球无时无刻不处于危险之中。
    C.由美国立项并在高校负责研制的“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任务,是全球天文学家们为化解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危险设计的,如今危机已解除。
    D.“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任务是人类对动能撞击技术的首次测试,利用航天器偏转小行星进行行星防御,绕转轨道周期结果显著超出了预期目标。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次撞击试验取得成功,产生了较好的试验效果,标志着人类对地球所受到的威胁不再是束手无策,而是可以靠科技的力量去解决问题。
    B.撞击器击中目标后,双小行星系统在瞬间增亮10倍以上,小行星形成一条类似彗星的“彗尾”,可以推断彗星也是由天体撞击而形成的。
    C.这次测试任务选择“狄迪莫斯”系统为撞击对象,是因为这种小行星系统在太阳系中广泛存在,具有典型性,且有助于撞击偏转效果的评估。
    D.撞击试验成功是动能撞击偏转小行星轨道技术的全面演示,但太阳系中还有绝大多数近地小行星未被发现,行星防御的攻坚之路还很漫长。
    4.这次“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撞击试验取得成功的重要意义是什么?请根据文本内容简要概括。
    5.本文是关于最新科技成果的新闻综合报道,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这一次举世瞩目的撞击试验,作者主要是从哪些角度行文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学情调研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材料一:
    空灵,是中国艺术追求的崇高境界,也是中国艺术的重要范畴。在西方没有这样相似的美学观念,这是东方民族独特的美学思想。中国艺术追求的境界如高山大川之间的一朵幽兰,它似有若无,无人注意,自在开放。这样的美淡而悠长,空而海涵,小而永恒,其最大的妙处在于:它在“空”中增加人们玩味的空间,在于其空灵中的实有,静穆中的崇高。
    中国人认为天地自然都由一气化生,面对气化流荡的世界,他们发现了虚实的奥秘,发现了“有形但为无形造”的哲学原理。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结合。在虚实二者之间,中国艺术对虚更为重视,唯有虚,才能给欣赏者提供“对物象产生距离”的载体,在赏画、读诗、游园中获得空灵的美的享受。
    “计白当黑”“无画处皆成妙境”,欣赏中国画,不仅要看画在画面上的,而且要看不在画面上的东西,通过画面的有限形式,想象到无形的世界。诗也如此,诗要沉着,更要空灵,沉着与空灵并重,才会有悠然的韵味;诗要有言外之意,意外之韵,含不尽之意如在言外。在中国园林艺术中,虚空的世界永远在造园和品园者心中存在着,他们得诗画“空”之精髓,故有灵气往来。
    中国园林创造就是引一湾溪水,置几片假山,来引领一个虚空的世界,创造一个灵动的空间。我们目之所见的世界,在虚空的氤氲中显示出意义。如果赏园者只是停留在视觉观察中,就有可能错失小园中所包裹的万般景致。在中国园林中,假山不是山,却有山的巍峨;溪涧不是海,却有大海的渊深。回廊是狭窄的,它却可以引领人走向宇宙纵深;小桥曲折,却将人度向另外一个世界。至于云墙偎依着篱落,曲曲地在丛树中逶迤,真把人的心牵向更远。
    亭在园林中有着独有的地位,园林无水不活,也可以说,因无亭不灵。亭子是实用的,它可以供人休憩。亭子又在园林中起到收摄众景的作用,松散的景物,往往通过亭子的收摄成为一个整体。而更重要的是,亭子是为人的心灵所特别设立的景现,古人所说的"江山无限景,都聚一亭中”“惟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全”,就是就此而言的。因为它“空”,所以它“有”;"空"通过我们的心灵变成了一个蕴涵丰富的世界。
    (摘编自朱良志《曲院风荷·空山》)
    材料二:
    艺术心灵的诞生,在人生忘我的一刹那,即美学上所谓“静照”。静照的起点在于空诸一切,心无挂碍,和世务暂时绝缘。这时静观万象,万象如在镜中,光明莹洁,而各得其所,呈现着它们各自充实的、内在的、自由的生命,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苏东坡诗云:“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空明的觉心,容纳着万境,万境浸入人的生命,染上了人的性灵,所以周济说:“初学词求空,空则灵气往来。”灵气往来是物象呈现着灵魂生命的时候,是美感诞生的时候。
    所以美感的养成在于能空,对物象造成距离,使自己不沾不滞,物象得以孤立绝缘,自成境界。舞台的帘幕,图画的框廓,雕像的石座,建筑的台阶、栏干,诗的节奏、韵脚等,都是在距离化、间隔化条件下诞生的美景,一如李商隐词:“画檐簪柳碧如城,一帘风雨里,过清明。”
    风风雨雨是造成间隔化的好条件,一片烟水迷离的景象是诗境。然而这还是依靠外界物质条件造成的“隔”。更重要的还是心灵内部方面的“空”,精神的淡泊,是艺术空灵化的基本条件。欧阳修说得最好:“萧条淡泊,此难画之意,画家得之,览者未必识也。故飞动迟速,意浅之物易见,而闲和严静,趣远之心难形。”萧条淡泊,闲和严静,是艺术人格的心襟气象。这心襟、这气象能令人“事外有远致”,艺术上的神韵油然而生。
    (摘编自宗白华《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
    材料三:
    众人说着,进入石洞来。只见佳木茏葱,奇花烂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俯而视之,则青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池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桥上有亭。贾政与诸人上了亭子,倚栏坐了,因问:“诸公以何题此?”……宝玉道:“有用 ‘泻玉'二字,则莫若 ‘沁芳'二字,岂不新雅?”贾政拈髯点头不语。众人都忙迎合,赞宝玉才情不凡。贾政道:“匾上二字容易。再作一副七言对联来。”宝玉听说,立于亭上,四顾一望,便机上心来,乃念道: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贾政听了,点头微笑。众人先称赞不已。(节选自《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怡红院迷路探曲折》)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中国艺术依照“有形但为无形造”的哲学观,在艺术创作中为了使欣赏者获得空灵的美的享受,特别注重“虚”的创造。
    B. 中国艺术推崇的“虚”在绘画、诗词、造园等各种艺术中都有所表现,其中造园艺术的“虚”最能体现“空”的精髓。
    C. “静照”只有在断绝世务后才能空诸一切,心无挂碍,从而静观万象获得充实、内在、自由的生命,诞生艺术的心灵。
    D. 心灵内部的“空”比依靠外界物质条件造成的“隔”更为重要,它能产生萧条淡泊、闲和严静的艺术人格和艺术上的神韵。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材料一通过中西方美学观的比较,突出了“空灵”是中国艺术追求的崇高境界。
    B. 材料二中引用苏东坡的诗句,论证“物象呈现灵魂生命”的观点,增强论证说服力。
    C. 材料一与材料二论证的中心都指向“空灵”,但是二者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论述。
    D. 中国戏曲中“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雄会万师”体现了“空”的艺术特点。
    3. 下列选项,不符合“空灵”特点的一项是( )(3分)
    A.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B. 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水中之月,镜中之象。(严羽《诗话》)
    C. 轩楹高爽,窗户虚邻,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计成《园冶》)
    D. 道中迷雾冰滑,蹬几不可登。(姚鼐《登泰山记》)
    4. 如果你是一位欣赏者,怎样才能做到“对物象造成距离”,获得美的享受?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4分)
    5.材料三描绘的“大观园”景致具有空灵的特点,请结合材料一、二的观点加以分析。(4分)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华罗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夏令营学习能力测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材料一:
    回溯到商、周交替之际,一个文明较高的商朝,被文明较低的周朝所取代,这件事情本身必会使当时的知识分子有一种反省。他们还免不了会问自己,究竟是什么缘故使得这么强大,而且主导北方中国的商王国,居然被小小的周国灭亡了?他们的回答是:周人取得了天命,而天命是唯道德为依归的,所谓“天命靡常,惟德是亲”。这可说是第一次将道德的意义超越人类力量的命运。
    “天命”的观念帮助周人肯定了自己的统治,也帮助周人说服了许多商人的后代与他们合作,将商周文化体系扩张到整个中国北方。《易经》中所谈的命运,不完全是盲目的,人类本身对自己的命运有相当程度的掌握,人类自己所做的种种抉择,会改变命运发展的方向。这个观念与天命具有道德意义是相互配合的。
    等到西周覆灭,周人的封建系统在礼坏乐崩的情况下,不再有过去那样的自信,也不再有过去那样主宰的力量,天命的意义必须要有新的解释。在《论语》里面,孔子所说的天命是每一个个人的天命,而不是一个朝代的政治天命。在孔子承受同时代人的迫害时,他曾经说:“天给了我这个天命。天生了我,给了我一个任务。有了这样的任务,迫害我的人又能拿我怎么样呢?”在这种情况下,天命已经不是政治的使命,而是每一个人都能从超自然、超现实的秩序之中,找到自己应当执行的使命。
    汉代编辑成书的《礼记》,其中的《中庸》篇曾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过去,我们对《中庸》这段话并不是十分理解。最近在湖北荆门市郭店出土的战国文书,其中有两句话似乎正是阐释“天命”与“性”的关系。郭店文书《性自命出》说:“性自命出,命自天降。”这里的“天”,不一定是一个有意识的主宰神,似乎是宇宙间各种力量的总和:在这个宇宙力量的总和之中,每一个人有天生的禀赋,也就是“性”。“命”和“性”是相配合的名词。
    如果孔子所理解的命和性,正如郭店文书所说,那么人类全体具有一种特别的使命,而每一个个人也有特定的性,也就是禀赋。只有在这种背景之下,我们也许才能够理会孔子为什么找出“仁”这个字作为他思想最主要的中心。孔子赋予它一个新的意义,“仁”这个字相当于整个的人性。这一个命题,应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假设。
    如孔子所说,仁作为个人的禀赋,可以表现每一个人所具有的人性,那么怎样发抒人性才使人有资格成为“仁人君子”?仁是每个人都拥有的,仁是人性的本质,也是一个人性格成长的种子。由《论语》来看,孔子的学说是以仁为中心,但是孔子很少触及群体的仁,很少从群体的角度来看仁。孔子盼望的是每个人找到自己的仁,使仁能得到充分发挥的机会,也使得这个人成为“仁人君子”。理论上,有许多个别的仁人君子时,社会应当是一个美好的社会,甚至是符合最高人心的社会。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材料二:
    在儒家看来一个人不可能什么事都不做,因为每人都有应当去做的事情,但他去做这些事情时,并不是为了其他的什么目的,一个人做所当做的事情,其价值就在做之中,而不在于达到什么外在的结果。
    孔子自己的一生就是这种主张的例证,他出生在一个社会政治动乱的时代,竭尽己力去改造世界,像苏格拉底那样周游列国,与各种各样的人交谈;虽然一切努力都没有结果,他从不气馁,明知不可能成功,却仍然坚持不懈。
    《论语·宪问》篇里记载孔子论到自己时说:“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他尽了己力之所及,而把事情的成败交付给命。“命”字通常译作“命数”“命运”或“天意”。就孔子来说,这个字的含义是“天命”或“天意”;换句话说,这是朝着一定目标前去的一股力量。到了后期儒家,“命”的含义是宇宙间一切存在的条件和一切在运动的力量。我们从事各种活动,其外表成功,都有赖于各种外部条件的配合。但是外部条件是否配合完全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因此,人所能做的只是:竭尽己力,成败在所不计。这种人生态度就是“知命”。按照孔子的看法,“知命”是做君子的一个重要条件,因此他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论语·尧曰》)”
    这就是说,要认识世界存在的必然性,这就是“知命”,就是个人对外在的成败利钝在所不计。如果这样行事为人,在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就永不失败。这是说,如果我们做所当做的,遵行了自己的义务,这义务在道德上便已完成,而不在于从外表看,它是否得到了成功,或遭到了失败。
    (摘编自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命惟德”的理念使得周人解决了自己统治的合理性问题,这也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将道德看得比命运更重要。
    B. 人类所做的种种抉择有道德因素的参与,这会改变命运的走向,由此可见《易经》对命运的理解不完全是盲目的。
    C. 尽管孔子认为“仁”是个人的禀赋,可以表现每人所具有的人性,但成为“仁人君子”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D. 孔子将“道”能否施行与“天命”“天意”相联系,表明个人的力量大于天命的力量,个人努力了,就永不失败。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子对天命作出了重新解释,在《论语》中它不是政治天命而是个人天命,这也许是理解为何“仁”是孔子思想核心的基础。
    B. 郭店文书对我们进一步研究儒家思想有重要意义,因为《性自命出》中“天”含义与后期儒家“命”的含义相同。
    C. 不顾个人承受的不公正对待,想要竭尽己力改造世界而不计个人成败利钝,这是孔子等先贤“不知命”的表现。
    D. 冯友兰认为,“知命”的人当仁不让地遵行了自己的义务本身就意味着在表象上的成功,这样行事就永远不会失败。
    3. 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 “是非穷通皆有定”
    C. “尽其在我,听其在天” D.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儒家对命、性、仁三者关系的理解。
    5. 德国思想家叔本华在《论命运》中说:“那种深藏不露,甚至可以控制外在影响的力量,归根到底植根于我们神秘的内在,因为所有存在之谜确实最终就在我们自身。”请结合材料,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江苏省盐城市建湖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学情检测(一)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江南”是一个历史形成的复杂概念,不同时代、不同人群对江南的地理内涵与文化意义都有不同的理解与阐释。从历史上看,“江南”这个词至少包括四个方面的含义:即地理江南、政区江南、经济江南与文化江南。
    首先是地理的江南,唐代以前,古人对江南的看法基本上是地理意义上的。先秦及秦人眼中的“江南”,主要指长江中游以南的地区,即楚地(今湖南、湖北)。汉人眼中的“江南”包括的地域更有扩大,指长江以南除四川盆地之外的广大地区,实际就是字面意义的“长江之南”。晋室南渡以后,“江南”地理概念所指的中心,逐渐由西向东,向长江中下游地区转移。其次是政区的江南,从唐代开始,江南逐渐演变为一个行政区。安史之乱之后,作为监察专区的“道”逐步实体化,成为州县之上的行政区。宋代改道为路,设有江南东、西路。元代之后,江南主要是作为经济区的江南。明清之后,环太湖地区的东南区域成为备受国家倚重的经济区,所指就是“八府一州”之地,即当时最为富庶的苏南、浙西地区。
    三国孙吴立国,特别是永嘉南渡之后,作为一个文化“区域”的江南渐次形成。周振鹤在《释江南》中指出,江南具有地域、经济和文化三层内涵。如果说地理、政区、经济的“江南”,其核心在物理空间、经济产业与政治运作体系,是对“何处是江南”的探求;那么想要理解“文化江南”,似乎更应当去关注人们在何种意义或期待上去看待江南,也就是“江南是什么”。
    历史地理学家张伟然先生认为在唐人心目中,江南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区。作为独特的文化区域,“江南”是“佳丽地”,是“好山水”,江南的山、水、特有的物产植被以及经济地位是形成其特有文化品格的重要因素,也是唐代人心目中这个文化区域所独有的特点。美学研究者刘士林先生则认为“诗情”与“审美”是江南文化的本质特征。笔者认为,“文化江南”应当由山、水、诗、书四个维度构成。这里的“诗”是指广义的文学,“书”则是指与书籍撰写、制作、流通、存藏有关的技术、产业与运作制度。
    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文化江南”的形成过程,就是江南山、水不断对象化、审美化、人文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诗”与“书”是山、水审美化、人文化的重要推动力;与此同时,作为审美对象与自然禀赋的山水,也为江南文学的发展与书籍产业的勃兴提供了滋养与资源。山水与诗书互相形塑,造就了风格独特的“文化江南”。作为客体的自然山、水与作为主体创造物的文学、书籍互相成就,互相促进,而作为主体人的实践活动即是这种互相交融的原动力。“文化江南”的形成过程是作为主体的人发现、创造江南的山、水、诗、书的过程,也是江南山、水、诗、书滋养、形塑“人”的过程。
    晋室南渡之后,陶渊明在九江发现了田园;谢灵运、孙绰则在浙东发现了山水的价值。“庄老告退,山水方滋”,诗人将山水客体化为认识的对象,发现了山水的价值,而山水融入了主体,成为诗人生命的一部分。宋代词人辛弃疾在信州所写“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则更是将山水主体化,让人处于客体的位置,人成了山水的对象。
    对于山水与诗(文学)的关系,刘勰《文心雕龙》提出文学“得江山之助”的命题。中古以降的诗人文士对此多有阐发,认为山、水不仅提供了文学创作的素材,也形成了文人独有的风格特征。浙江省近年也提出“以诗(诗词曲赋)串文”“以路(水系古道)串带”,分别绘就浙东唐诗之路、大运河诗路、钱塘江诗路、瓯江山水诗路“四条诗路”,正是走在历史的延长线上。这一计划为文化浙江,也为文化江南提供了经济一体化之外的文化一体化的尝试。然而,作为重要文化符号的“书”的研究与开发,还有不小的空间。
    书籍是中华文明的载体。中国的书籍不断向东亚与世界传播,对世界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江南自中古以降即是书籍生产、流通、存藏的重要区域,造纸、制墨、制笔以及活字印刷、饾版工艺的产生与改进皆与江南地区紧密相连。从这个意义上说,“书”又是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文化元素,对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江南地区与书籍生产的相关行业及书籍行业至迟在南朝就非常发达。为何江南书籍业如此繁盛?当然也与江南的山、水、诗有关。一方面,书籍生产依赖于造纸,江南繁茂的竹、木、藤为造纸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材料,江南的水资源也是造纸、印刷业所必需;另一方面,文化、文学创作的繁荣也为书籍业的发展提供了文化资源。
    同时,书籍业的勃兴也造就了大量的文化人与文化世家,江南地区也成为藏书之地,文献乡邦。乾隆年间,四库七阁,江南独有其三既是朝廷对文化江南的肯定与表彰,同时也刺激了江南文化的发展。除此之外,江南还是书籍东传的重要枢纽。我国的书籍通过江南这个区域向整个东亚传播,远传日本、韩国,形成了王勇先生所说的“东亚书籍之路”。
    唐代诗人殷文圭《题吴中陆龟蒙山斋》:“万卷图书千户贵,十洲烟景四时和。花心露洗猩猩血,水面风披瑟瑟罗。”说明在唐代人眼中,江南吴中的代表元素便是“万卷图书”与“十洲烟景”。乾隆年间朱象贤《闻见偶录》云:“专以鬻书为业者谓之书坊,江南、江西、浙江省有之,他处则无,偶有店铺,亦此三省人也。”此皆足以说明,无论是实际的情形,还是在人们的认知与期待中,“书”都是“文化江南”的组成元素与重要表征。
    (摘编自冯国栋《江南的山水与诗书》)
    1. 下列对材料加点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江南”是一个历史形成的包含地理、政区、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含义的复杂概念。
    B. “书”在文中是构成文化江南的一个维度,是与书籍相关的技术、产业与运作制度。
    C. “尝试”在文中指浙江省“以诗串文”“以路串带”,绘就“四条诗路”的实际做法。
    D. “阐发”指中古后的诗人文士在刘勰之后对山水与文学的关系做出的进一步的阐释。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汉人眼中的“江南”包括长江以南除四川盆地以外的广大地区,就是字面意义上的江南,但是地域要比先秦、秦人眼中的大。
    B. 文化江南在孙吴立国、永嘉南渡后渐次形成,其过程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就是江南山、水不断对象化、审美化、人文化的过程。
    C.从书籍与文明的关系以及江南与“书”的关系看,“书”是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文化元素,对推动长三角一体化有重要意义。
    D. 辛弃疾说“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这里他把山水当成了客体,而人仍然是主体,但人成为了山水对象。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理解“文化江南”首先要探求“何处江南”,然后再去关注人们在何种意义或期待上去看待江南,也就是“江南是什么”。
    B. 唐代诗人殷文圭《题吴中陆龟蒙山斋》一诗可说明,在人们的认知与期待中,“书”是“文化江南”的组成元素与重要表征。
    C. 如果陶渊明没有发现田园,谢灵运、孙绰没有发现山水的价值,山水有可能融入不了主体,也就不能成为诗人生命的一部分。
    D. 在介绍了历史地理学家张伟然和美学研究者刘士林的观点之后,作者对文化江南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且观点与两人毫无二致。
    4. 江南为什么会成为“书籍东传的重要枢纽”?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5.本文是一篇社科类学术文章,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4分)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
    江苏省扬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模拟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边城》故事并不复杂。但是摊开小说,读着读着,心内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在流淌。一种如沈从文写到的淡淡的“美丽的忧愁”溢上心头。
    正如沈从文自己对《边城》的解说:“一切充满了善,然而到处是不凑巧。既然是不凑巧,因之素朴的善难免产生悲剧。”他告知我们,《边城》故事没有剑拔弩张式的矛盾冲突,也没有黑白分明式的善恶判断,而只是“不凑巧”,发展中的事态充满了偶然性,实际上只是人性中善与“异化”初起时的两种力量在朦胧中碰撞,从而引发了悲剧的萌端。
    在沈从文的笔下,湘西“一切充满了善”,生于斯、长于斯的男男女女皆为善的化身。翠翠是青山秀水滋养出来的纯的生灵,“长得真标致,像个观音样子”,“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怒,从不动气”。她是超越了善恶观念的女性生命的原生态之美。二佬傩送善良、刚勇、健美,是湘西青年男子的佼佼者。
    翠翠与二佬的爱,并没有什么惊心动魄、感天动地的事件。小说中翠翠跟二佬的接触像是只有四次,第一次是偶遇。两年前端午节划船、捉鸭竞赛,爷爷因喝酒忘了去接翠翠回家,二佬见天黑就派伙计送她回去,但翠翠却连二佬的模样都没看清。第二次是登门。二佬特地把爷爷的酒葫芦送回家中,翠翠把他当成“陌生人”,认不准是不是心中的“岳云”。第三次是相约。当年端午节,翠翠应二佬邀请到城里看赛事,却因听到“碾坊陪嫁”的事,堵气不理他,擦肩而过,失之交臂。第四次是路过。二佬沿河六百里寻找哥哥尸体而不得,后从川东押货回来路过渡口,“翠翠大吃一惊,同小兽物见到猎人一样,回头便向山竹林跑掉了。”
    当然,还有一种接触,是心灵碰触。二佬与天保赛歌,他晚上到碧溪崖上唱了半夜的歌。小说第十四节写到翠翠第二天醒来,跟爷爷说:“我昨天就在梦里听到一种顶好听的歌声,又软又绵,我跟了这声音各处飞,飞到对溪悬崖半腰,摘了一大把虎耳草。”这是心灵对心灵的歌唱,是无迹无痕的心神交融,翠翠梦中听歌,平添了小说诗的意趣。
    小说的设定,让二位主人公甚至连静静地坐下交换点内心真实念头的机会都没有,它只像一道清澈的溪涧,在生活中细细地从从容容地流来。沈从文为《边城》设下的基调是唯美的,二佬和翠翠的爱就像是一枚沾着晨露,迎着第一缕霞光,在山风中摇曳,欲开未放的花蕾。这也就是“诗化小说”特色所在、美之所在。
    沈从文摒弃了通常小说追求事件撞击的外在强度,而从人物心理角度展开细腻精到的叙述,着重于从内心写出翠翠感情的变化、漾动与发展。例如小说里,有一语象我们切不可忽略,即“大鱼会咬你”。第一次见面,二佬见天已黑,便叫翠翠到他家中去等爷爷来,翠翠以为他欺侮人,就轻轻地说了句:“你个悖时砍脑壳的!”二佬笑着说:“要耽在这儿,回头水里大鱼来咬了你,可不要叫喊救命!“回到渡口,爷爷叫她,她不理爷爷,却轻轻地说:“翠翠早被大河里鲤鱼吃去了。”“大鱼会咬你”深深地烙在了翠翠的心中,因为二佬话中的体贴关爱与善解人意,拨动了从未涉及爱河的少女的心弦。这句话实际上成了他二人的“爱”的隐语,在其后小说进展中多次重复出现。大鱼是“咬”住了翠翠的心,沈从文这个“咬”字用神了!
    沈从文作品之行文有着诗意之美,但也不是下笔成章、一挥而就的。黄永玉曾问过他,《边城》你改过多少遍?沈从文说,一百多遍吧。其呕心沥血、千锤百炼之甘苦,读者应细加体味。
    (摘编自俞兆平《沈从文的<边城>及其美学追求》)
    材料二:
    沈从文在谈及《边城》创作动机时曾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准确理解这段话是把握《边城》内蕴的一条重要线索。多数评论者在立论时往往对“不悖乎人性”视而不见而只抓住“优美”“健康”等亮丽的词以及作品所显现出来的美丽光环,得出《边城》所要表现的是一种“理想的人生形式”,所要赞颂的是“人性美”等论断。其实在沈从文的社会思想和美学思想中,“人性”是一个极重要的概念,是统领其小说内容的灵魂。正如作者所说:“我只想造希腊小庙……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他的“人性”的内涵也不仅仅是多数论者所理解的“美的人性”,而是一种“金子与沙子并存”的客观实在。他的作品所要表现的人生形式虽具有理想的特点但并没有完全理想化,而是一种现实的自由自在的人生形式——自然、美好而又杂有“沙子”的人生形式。
    当然仅仅根据创作来探讨作品的内蕴是不够的,诚如劳伦斯所说:“永远不要相信艺术家而要相信他笔下的故事。批评家的作用在于从创作故事的艺术家手中拯救故事。”批评的关键是以作品为依据,透过作品所提供的人生视景,特别是人物的性格心理等挖掘其内蕴。不可否认,《边城》以大量的篇幅对湘西人性美进行热情的描绘和讴歌,从而体现作家对理想的人生形式、对生命自由的追求,但这毕竟只是作家的美好意愿,不能代表作品的全部内蕴。事实是,《边城》的结尾是个出人意料的变奏,一个特定的结局却也是现实意义上的悲剧。诚如多数评论者所说,这个悲剧显示了人生在生命瞬间的不确定性。但这并不是作品的最终指归。这种不确定性既是偶然事件所致,也是主观的人为因素所致,即人物不自觉地、无意为之所产生的破坏性行为。作品故事的主干及结局旨在通过这种“命运的不确定性”揭露美好人性的阴暗面——深潜于民族心灵的痼疾。正是这种痼疾在关键时刻兴风作浪最终成为主宰人物命运的因素。沈从文是明了全部事变中的悲剧因素的,但他对“人性向善的发展”的追求又使其不忍心痛揭人性的阴暗面,他渴望笔下的小儿女能够获得一份合理的人生安排,因此不惜花费大量笔墨来表现人性美的一面。
    湘西的人生是沈从文小说着力表现的重要部分。对于下层人民,沈从文侧重表现蕴藏在他们身上的勤劳、勇敢、正直、善良而又纯朴的品德,努力挖掘他们身上的人性美,并在他们身上寄托着重塑民族品格的理想。他发掘了湘西乡村社会人性的金子,同时深谙这种处于原始自在状态的人性所具有的迷信、愚昧的缺陷。这种缺陷是美好人性的阴暗面,具有不可忽视的破坏性作用。当它发作时势必破坏人们自由自在的和谐状态,成为“人与自然契合”的阻力。《边城》的爱情悲剧正是这种缺陷作用的结果。至此,《边城》的内蕴所呈现出来的就不是单一的“证明人性皆善”或揭露人性的阴暗面。   
    (节选自《名作欣赏》)
    1.下列对《边城》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边城》故事并不复杂,没有矛盾冲突,没有什么惊心动魄、感天动地的事件,也没有黑白分明式的善恶判断。
    B.翠翠是青山秀水滋养出来的纯的生灵,有超越善恶观念的女性生命的原生态之美;翠翠与二佬傩送皆为善的化身。
    C.《边城》以大量的篇幅对湘西人性美进行热情的描绘与讴歌,体现了作家对理想的人生形式、对生命自由的追求。
    D.“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理解这段话有助于把握《边城》内蕴。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把主人公的爱情喻为沾着晨露、欲开未开的花蕾,旨在说明这种爱情终将无果。
    B.材料一的第七段以“大鱼会咬你”为例,分析论证了《边城》善用“语象”的写作特点。
    C.材料二中,作者特别以《边城》的结尾为例,意在论证人生在生命瞬间的不确定性。
    D.材料二从作者创作和作品本身的故事这两个角度来论证如何准确把握作品内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边城》称得上是一部诗化的小说,唯美的基调和悲剧的暗影,让人读来惆怅不已而又回味无穷。
    B.《边城》是沈从文呕心沥血之作,他曾把《边城》改过上百遍,读者只有细细品味才能理解作品蕴藏的美。
    C.沈从文侧重表现蕴藏在湘西边民身上的勤劳、勇敢、纯朴等美德,发掘湘西乡村社会人性的金子。
    D.《边城》的内蕴不是“证明人性皆善”,而是美好人性的阴暗面具有不可忽视的破坏性作用。
    4.文本一结尾提到“沈从文作品之行文有着诗意之美”,请结合材料谈谈《边城》中“诗意之美”的具体体现。
    5.汪曾祺说“《边城》是一个温暖的作品,但是背后隐伏着作者很深的悲剧感”,对于《边城》中爱情悲剧产生的原因,两则材料的作者各持什么观点。
    1.A
    2.D
    3.D
    4.(1)人物形象:翠翠与二佬是善的化身,身上闪耀着人性之美
    (2)情节特点:小说没有惊心动魄、感天动地的事件(摒弃通常小说追求事件撞击的外在强度)
    (3)叙述特色:注重人物心理角度展开细腻精到的叙述,着重写人物内心的感情变化。 5.(1)材料一认为是“不凑巧”,使发展中的事态充满了偶然性,实际上只是人性中善与“异化”初起时的两种力量在朦胧中碰撞,从而引发了悲剧的萌端。(2)材料二认为处于原始自在状态的人性所具有的迷信、愚昧的缺陷。这种缺陷是美好人性的阴暗面,具有不可忽视的破坏性作用。《边城》的爱情悲剧正是这种缺陷作用的结果。
    1.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没有矛盾冲突”说法错误。原文中说的是:“《边城》故事没有剑拔弩张式的矛盾冲突”,选项表述绝对。
    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论点论据的能力。
    A.“说明这种爱情终将无果”错误,目的是表明《边城》“唯美”“诗化”的特点,相关内容在第六段;
    B.“分析论证了《边城》善用‘语象’的写作特点”错误,结合该段开头的观点句可知应是分析论证“从人物心理角度展开细腻精到的叙述”;
    C.“意在论证人生在生命瞬间的不确定性”错误。文章第二自然段开头就提出“仅仅根据创作来探讨作品的内蕴是不够的”和“以作品为依据,透过作品所提供的人生视景,特别是人物的性格心理等挖掘其内蕴”的观点,紧接着就以《边城》结尾为例,说:“这个悲剧显示了人生在生命瞬间的不确定性。但这并不是作品的最终指归……结局旨在通过这种‘命运的不确定性’揭露美好人性的阴暗面——深潜于民族心灵的痼”,可见作者以《边城》的结尾为例,并不是为了论证“人生在生命瞬间的不确定性”,而是为了论证挖掘文章内蕴,要透过人生视景和人物的性格心理等这个观点。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D.“不是‘证明人性皆善’,而是……”错,原文为“《边城》的内蕴所呈现出来的就不是单一的‘证明人性皆善’或揭露人性的阴暗面”,选项曲解文意。
    故选D。
    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提取信息的能力。
    由“在沈从文的笔下,湘西‘一切充满了善’,生于斯、长于斯的男男女女皆为善的化身。翠翠是青山秀水滋养出来的纯的生灵,‘长得真标致,像个观音样子’,‘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怒,从不动气’。她是超越了善恶观念的女性生命的原生态之美。二佬傩送善良、刚勇、健美,是湘西青年男子的佼佼者”得出(1)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翠翠与二佬是善的化身,身上闪耀着人性之美。
    由“翠翠与二佬的爱,并没有什么惊心动魄、感天动地的事件。小说中翠翠跟二佬的接触像是只有四次,第一次是偶遇……第二次是登门……第三次是相约。……第四次是路过。……”“沈从文摒弃了通常小说追求事件撞击的外在强度”得出(2)情节特点:小说没有惊心动魄、感天动地的事件(摒弃通常小说追求事件撞击的外在强度)
    由“而从人物心理角度展开细腻精到的叙述,着重于从内心写出翠翠感情的变化、漾动与发展。例如小说里,有一语象我们切不可忽略,即‘大鱼会咬你’……”“大鱼会咬你”深深地烙在了翠翠的心中,因为二佬话中的体贴关爱与善解人意,拨动了从未涉及爱河的少女的心弦。这句话实际上成了他二人的“爱”的隐语,在其后小说进展中多次重复出现。大鱼是“咬”住了翠翠的心,沈从文这个“咬”字用神了!”得出(3)叙述特色:注重人物心理角度展开细腻精到的叙述,着重写人物内心的感情变化。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比较不同材料探究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1)由材料一第二段“正如沈从文自己对《边城》的解说:‘一切充满了善,然而到处是不凑巧。既然是不凑巧,因之素朴的善难免产生悲剧。’他告知我们,《边城》故事没有剑拔弩张式的矛盾冲突,也没有黑白分明式的善恶判断,而只是‘不凑巧’,发展中的事态充满了偶然性,实际上只是人性中善与‘异化’初起时的两种力量在朦胧中碰撞,从而引发了悲剧的萌端”得出答案。
    (2)由材料二结尾段“湘西的人生是沈从文小说着力表现的重要部分……他发掘了湘西乡村社会人性的金子,同时深谙这种处于原始自在状态的人性所具有的迷信、愚昧的缺陷。这种缺陷是美好人性的阴暗面,具有不可忽视的破坏性作用。当它发作时势必破坏人们自由自在的和谐状态,成为‘人与自然契合’的阻力。《边城》的爱情悲剧正是这种缺陷作用的结果。至此,《边城》的内蕴所呈现出来的就不是单一的‘证明人性皆善’或揭露人性的阴暗面”得出答案。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4届上学期期初考试押题卷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小行星撞地球是小概率事件,但它给地球生物带来的影响却可能是毁灭性的——据猜测,恐龙的灭绝很可能就是由小行星撞地球而引发。此前,人们已经能够测算出小行星的轨道,可以通过望远镜努力找出那些可能给地球带来威胁的“危险分子”;现在,人类保卫地球的能力再进一步:北京时间2022年9月27日,美国“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任务在距离地球约1100万公里处,以约6.3千米/秒的速度成功击中“狄迪莫斯”双小行星系统中的子星“狄莫弗斯”,这标志着人类第一次行星防御任务完成了最关键、难度最高的撞击动作。
    近地小行星是指轨道近日点距离在1.3Au(天文单位,等效日地平均距离,约1.496亿千米)之内的小行星。近地小行星在环绕太阳运行的过程中,受到木星等大行星引力牵引,存在撞击地球的风险。近地小行星撞击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威胁和长期挑战,一旦千米级尺寸的近地小行星撞击地球,不仅会带来巨大的撞击灾难,甚至还会引发气候环境灾变和物种灭绝等严重后果。
    根据科学家考证,地球历史上发生的22次不同规模的物种灭绝,至少10次与小行星撞击地球相关。有科学家认为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10千米的近地小行星撞击北美墨西哥湾地区。巨大的撞击在海底形成一个直径约180千米的陨石坑,大量海底物质被抛射到空中。炽热的撞击溅射物引发了全球森林大火,燃烧的灰烬和溅射尘埃云进入了平流层,遮挡了大部分太阳光,全球温度骤降,植物光合作用受到影响,引发了地球气候环境灾变,最终导致了包括恐龙在内全球70%的物种灭绝。
    这次撞击导致统治地球长达1.6亿年的恐龙退出地球“舞台”,是地球历史上白垩纪结束和新生代开始的分水岭。也正是这次撞击事件后,体型更小、消耗资源更少的哺乳动物逐渐适应了恶劣的环境,逐步走向地球“舞台中央”,从而发展出今天高度发达的人类文明。即使小尺寸近地小行星撞击地球也可能引发显著危害。2013年,一颗小行星“袭击了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地区,“肇事”小行里的直径仅约18米,但仍然导致了接近1500人受伤、3000栋房屋受损。像这样的近地小行星,在太阳系中有数百万颗,我们尚未发现的超过了99%。
    如何化解小行星撞地球的危险?这是全球天文学家们关注的焦点。“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任务无疑是近年来最具挑战性、也最成功的尝试。这一任务由美国行星防御协调办公室(PDOC)立项支持,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APL)实验室负责研制,总投资约3.9亿美元,其撞击器发射重量约为610公斤,于北京时间2021年12月24日搭乘猎鹰9号运载火箭发射。
    它的目标是通过在深空环境中实施动能撞击小行星试验,测试动能撞击防御小行星的技术,并通过评估撞击后小行星轨道偏转效果掌握小行星的轨道偏转规律,从而为未来应对近地小行星撞击风险任务设计提供依据。这是人类第一个行星防御验证任务,标志着人类开启行星防御时代,象征意义重大。
    难点有很多。“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任务设计最大的挑战之一就是如何准确评估撞击后小行星的轨道偏转效果。要知道,小行星主要由岩石和金属等材料构成,一般直径百米级的近地小行星的重量可达百万吨甚至千万吨,而人造撞击器的重量仅有数百公斤至数千公斤,两者重量相差6~7个数量级,尽管撞击速度接近10千米/秒,但撞击后对小行星的轨道速度改变量可能甚至不足1毫米/秒。以人类现有天文观测能力,还难以在千万公里之外的超远距离,分辨出毫米/秒量级的轨道速度改变量。因此,如何准确评估撞击后近地小行星的轨道偏转效果,进而认识小行星的轨道偏转规律,是动能撞击试验的关键难题。
    “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任务通过选择试验对象为“狄迪莫斯”双小行星系统巧妙地解决了撞击偏转效果评估难题。双小行星系统是太阳系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小行星构型,在直径超过300米的小行星中,大约15%是双小行星构型或者多小行星构型。在双小行星系统中,子星在主星引力作用下,运行在环绕主星的轨道上。毫米/秒量级的撞击速度改变量虽然不能显著改变小行星环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但足以改变子星相对主星的绕转轨道,并导致子星相对主星的绕转周期改变。而子星相对主星的周期性运动会改变其反射的太阳光通量,利用望远镜对双小行星系统开展持续观测,就可以测量双小行星系统亮度的周期性变化,进而精确评估出撞击后双小行星系统的周期变化量。
    “狄迪莫斯”双小行星系统中包括两颗小行星,主星“狄迪莫斯”直径约780米,子星“狄莫弗斯”直径约160米,两者距离约1.2千米,共同运行在环绕太阳的轨道上。子星“狄莫弗斯”像一台钟表一样,约每11.9小时环绕直径约780米的主星运行一圈。“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任务通过“迎头撞击”改变子星相对主星的绕转轨道,预期使其绕转周期缩短约10分钟。
    望远镜获取的大量宝贵的视频和图像资料表明,“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任务撞击器成功击中了目标,撞击试验产生了大量高速溅射物,双小行星系统的亮度瞬间增加10倍以上,在撞击后小行星形成了一条类似彗星“彗尾”的长达上万千米的溅射物“尾巴”,表明撞击试验取得了高度成功,产生了较好的试验效果。持续跟踪监测表明,撞击试验后,双小行星系统的绕转轨道周期从11小时55分缩短至11小时23分,显著超出了预期目标。除了开展行星防御试验,“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任务还有其他收获——突破了超远程高速撞击制导控制、非合作目标高精度自主导航,暗弱小天体探测识别等关键技术,开展了先进离子推进、卷轴式太阳能帆板等大量新技术试验,具有极强的技术牵引性和带动性、将推动深空探测、空间操作等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任务成功实施动能撞击小行星试验,开启了人类行星防御征程的第一步,但距离人类能够成功防御小行星撞击尚有很大差距。
    (摘编自李明涛《主动防御,给地球加点“保险”》,《光明日报》2022年11月17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危险分子”指的是太阳系中体积比较小的可能碰撞地球的近地小行星。
    B.走向“舞台中央”是指哺乳动物战胜恐龙,占据了地球上的统治地位。
    C.“袭击”“肇事”说明了2013年这颗近地小行星撞击地球的突然性与破坏性。
    D.“迎头撞击”告诉我们“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任务撞击器的撞击方式。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科学考证结果显示,地球历史上发生的22次不同规模的物种灭绝,至少10次与小行星撞击地球相关,这些撞击最终导致全球70%的物种灭绝。
    B.由于木星等大行星的引力作用,无数近地小行星在环绕着太阳运行过程中常常会撞击地球,使得地球无时无刻不处于危险之中。
    C.由美国立项并在高校负责研制的“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任务,是全球天文学家们为化解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危险设计的,如今危机已解除。
    D.“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任务是人类对动能撞击技术的首次测试,利用航天器偏转小行星进行行星防御,绕转轨道周期结果显著超出了预期目标。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次撞击试验取得成功,产生了较好的试验效果,标志着人类对地球所受到的威胁不再是束手无策,而是可以靠科技的力量去解决问题。
    B.撞击器击中目标后,双小行星系统在瞬间增亮10倍以上,小行星形成一条类似彗星的“彗尾”,可以推断彗星也是由天体撞击而形成的。
    C.这次测试任务选择“狄迪莫斯”系统为撞击对象,是因为这种小行星系统在太阳系中广泛存在,具有典型性,且有助于撞击偏转效果的评估。
    D.撞击试验成功是动能撞击偏转小行星轨道技术的全面演示,但太阳系中还有绝大多数近地小行星未被发现,行星防御的攻坚之路还很漫长。
    4.这次“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撞击试验取得成功的重要意义是什么?请根据文本内容简要概括。
    5.本文是关于最新科技成果的新闻综合报道,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这一次举世瞩目的撞击试验,作者主要是从哪些角度行文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1.B
    2.D
    3.B
    4.①“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撞击试验标志着人类开启行星防御时代。②通过评估撞击后小行星轨道偏转效果,可以掌握小行星的轨道偏转规律。③通过撞击试验获得相关数据,可以对未来小行星撞击地球事件做好有效防范。④这次撞击试验将推动深空探测、空间操作等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5.①新闻角度,距离“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太空撞击成功不久,作者就对这一真实的科技热点事件进行了及时、客观的综合性报道。
    ②传播角度,确保科技热点的传播范围以及效果,例如引用恐龙灭绝的话题,引人关注;通过打比方、做比较等,让读者对近地小行星的危害性和测试任务的艰巨性有了具体感受,通俗易懂。
    ③现实角度,关注科技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性。例如本文谈到近地小行星给地球带来的灾难和潜在危险,从而让人关注“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任务的原因、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后续影响。
    ④科技角度,确保科学性和严谨性。例如本文运用了较多的科学术语介绍这次测试任务;通过列数字、举例子使近地小行星的危害性更有说服力,关于科学判断的陈述上用语严谨,客观公正。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哺乳动物战胜恐龙”错,恐龙退出地球“舞台”,哺乳动物逐渐适应了恶劣的环境,逐步走向地球“舞台中央”,是生物进化的结果,没有“战胜”之说。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这些撞击最终导致全球70%的物种灭绝”错,原文有科学家认为“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10千米的近地小行星撞击北美墨西哥湾地区”,是这次撞击“最终导致了包括恐龙在内全球70%的物种灭绝”。
    B.“常常会撞击地球,使得地球无时无刻不处于危险之中”错,原文是说“存在撞击地球的风险”。
    C.“如今危机已解除”错,“任务成功实施动能撞击小行星试验,开启了人类行星防御征程的第一步,但距离人类能够成功防御小行星撞击尚有很大差距”说明还处在试验阶段。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B.“可以推断彗星也是由天体撞击而形成的”于文无据,原文“在撞击后小行星形成了一条类似彗星‘彗尾’的长达上万千米的溅射物‘尾巴’”是说形成的溅射物的形状类似彗星的“彗尾”,并没有说彗星也是由天体撞击而形成的。
    故选B。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
    结合“这是人类第一个行星防御验证任务,标志着人类开启行星防御时代,象征意义重大”可知,“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撞击试验标志着人类开启行星防御时代。
    结合“如何准确评估撞击后近地小行星的轨道偏转效果,进而认识小行星的轨道偏转规律,是动能撞击试验的关键难题”“子星相对主星的周期性运动会改变其反射的太阳光通量,利用望远镜对双小行星系统开展持续观测,就可以测量双小行星系统亮度的周期性变化,进而精确评估出撞击后双小行星系统的周期变化量”可知,通过评估撞击后小行星轨道偏转效果,可以掌握小行星的轨道偏转规律。
    结合““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任务通过‘迎头撞击’改变子星相对主星的绕转轨道,预期使其绕转周期缩短约10分钟”“持续跟踪监测表明,撞击试验后,双小行星系统的绕转轨道周期从11小时55分缩短至11小时23分,显著超出了预期目标”可知,通过撞击试验获得相关数据,可以对未来小行星撞击地球事件做好有效防范。
    结合“突破了超远程高速撞击制导控制、非合作目标高精度自主导航,暗弱小天体探测识别等关键技术,开展了先进离子推进、卷轴式太阳能帆板等大量新技术试验,具有极强的技术牵引性和带动性、将推动深空探测、空间操作等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可知,这次撞击试验将推动深空探测、空间操作等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体裁特点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①新闻角度。结合“2022年9月27日,美国‘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任务在距离地球约1100万公里处,以约6.3千米/秒的速度成功击中‘狄迪莫斯’双小行星系统中的子星‘狄莫弗斯’”和本文写作时间“《光明日报》2022年11月17日”可知,距离“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太空撞击成功不久,作者就对这一真实的科技热点事件进行了及时、客观的综合性报道。
    ②传播角度,确保科技热点的传播范围以及效果。例如“这次撞击导致统治地球长达1.6亿年的恐龙退出地球‘舞台’,是地球历史上白垩纪结束和新生代开始的分水岭”引用恐龙灭绝的话题,引人关注;“一般直径百米级的近地小行星的重量可达百万吨甚至千万吨,而人造撞击器的重量仅有数百公斤至数千公斤,两者重量相差6~7个数量级,尽管撞击速度接近10千米/秒,但撞击后对小行星的轨道速度改变量可能甚至不足1毫米/秒”通过打比方、做比较等,让读者对近地小行星的危害性和测试任务的艰巨性有了具体感受,通俗易懂。
    ③现实角度,关注科技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性。例如“近地小行星撞击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威胁和长期挑战,一旦千米级尺寸的近地小行星撞击地球,不仅会带来巨大的撞击灾难,甚至还会引发气候环境灾变和物种灭绝等严重后果”“即使小尺寸近地小行星撞击地球也可能引发显著危害。2013年,一颗小行星‘袭击’了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地区,‘肇事’小行里的直径仅约18米,但仍然导致了接近1500人受伤、3000栋房屋受损。像这样的近地小行星,在太阳系中有数百万颗,我们尚未发现的超过了99%”本文谈到近地小行星给地球带来的灾难和潜在危险,从而让人关注“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任务的原因、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后续影响。
    ④科技角度,确保科学性和严谨性。例如“行星防御时代”“毫米/秒量级”“子星”“主星”“离子推进”“卷轴式太阳能帆板”本文运用了较多的科学术语介绍这次测试任务;“10千米/秒”“300米”“大约15%”“2013年,一颗小行星‘袭击’了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地区,‘肇事’小行里的直径仅约18米,但仍然导致了接近1500人受伤、3000栋房屋受损”通过列数字、举例子使近地小行星的危害性更有说服力,关于科学判断的陈述上用语严谨,客观公正。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学情调研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材料一:
    空灵,是中国艺术追求的崇高境界,也是中国艺术的重要范畴。在西方没有这样相似的美学观念,这是东方民族独特的美学思想。中国艺术追求的境界如高山大川之间的一朵幽兰,它似有若无,无人注意,自在开放。这样的美淡而悠长,空而海涵,小而永恒,其最大的妙处在于:它在“空”中增加人们玩味的空间,在于其空灵中的实有,静穆中的崇高。
    中国人认为天地自然都由一气化生,面对气化流荡的世界,他们发现了虚实的奥秘,发现了“有形但为无形造”的哲学原理。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结合。在虚实二者之间,中国艺术对虚更为重视,唯有虚,才能给欣赏者提供“对物象产生距离”的载体,在赏画、读诗、游园中获得空灵的美的享受。
    “计白当黑”“无画处皆成妙境”,欣赏中国画,不仅要看画在画面上的,而且要看不在画面上的东西,通过画面的有限形式,想象到无形的世界。诗也如此,诗要沉着,更要空灵,沉着与空灵并重,才会有悠然的韵味;诗要有言外之意,意外之韵,含不尽之意如在言外。在中国园林艺术中,虚空的世界永远在造园和品园者心中存在着,他们得诗画“空”之精髓,故有灵气往来。
    中国园林创造就是引一湾溪水,置几片假山,来引领一个虚空的世界,创造一个灵动的空间。我们目之所见的世界,在虚空的氤氲中显示出意义。如果赏园者只是停留在视觉观察中,就有可能错失小园中所包裹的万般景致。在中国园林中,假山不是山,却有山的巍峨;溪涧不是海,却有大海的渊深。回廊是狭窄的,它却可以引领人走向宇宙纵深;小桥曲折,却将人度向另外一个世界。至于云墙偎依着篱落,曲曲地在丛树中逶迤,真把人的心牵向更远。
    亭在园林中有着独有的地位,园林无水不活,也可以说,因无亭不灵。亭子是实用的,它可以供人休憩。亭子又在园林中起到收摄众景的作用,松散的景物,往往通过亭子的收摄成为一个整体。而更重要的是,亭子是为人的心灵所特别设立的景现,古人所说的"江山无限景,都聚一亭中”“惟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全”,就是就此而言的。因为它“空”,所以它“有”;"空"通过我们的心灵变成了一个蕴涵丰富的世界。
    (摘编自朱良志《曲院风荷·空山》)
    材料二:
    艺术心灵的诞生,在人生忘我的一刹那,即美学上所谓“静照”。静照的起点在于空诸一切,心无挂碍,和世务暂时绝缘。这时静观万象,万象如在镜中,光明莹洁,而各得其所,呈现着它们各自充实的、内在的、自由的生命,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苏东坡诗云:“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空明的觉心,容纳着万境,万境浸入人的生命,染上了人的性灵,所以周济说:“初学词求空,空则灵气往来。”灵气往来是物象呈现着灵魂生命的时候,是美感诞生的时候。
    所以美感的养成在于能空,对物象造成距离,使自己不沾不滞,物象得以孤立绝缘,自成境界。舞台的帘幕,图画的框廓,雕像的石座,建筑的台阶、栏干,诗的节奏、韵脚等,都是在距离化、间隔化条件下诞生的美景,一如李商隐词:“画檐簪柳碧如城,一帘风雨里,过清明。”
    风风雨雨是造成间隔化的好条件,一片烟水迷离的景象是诗境。然而这还是依靠外界物质条件造成的“隔”。更重要的还是心灵内部方面的“空”,精神的淡泊,是艺术空灵化的基本条件。欧阳修说得最好:“萧条淡泊,此难画之意,画家得之,览者未必识也。故飞动迟速,意浅之物易见,而闲和严静,趣远之心难形。”萧条淡泊,闲和严静,是艺术人格的心襟气象。这心襟、这气象能令人“事外有远致”,艺术上的神韵油然而生。
    (摘编自宗白华《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
    材料三:
    众人说着,进入石洞来。只见佳木茏葱,奇花烂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俯而视之,则青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池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桥上有亭。贾政与诸人上了亭子,倚栏坐了,因问:“诸公以何题此?”……宝玉道:“有用 ‘泻玉'二字,则莫若 ‘沁芳'二字,岂不新雅?”贾政拈髯点头不语。众人都忙迎合,赞宝玉才情不凡。贾政道:“匾上二字容易。再作一副七言对联来。”宝玉听说,立于亭上,四顾一望,便机上心来,乃念道: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贾政听了,点头微笑。众人先称赞不已。(节选自《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怡红院迷路探曲折》)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中国艺术依照“有形但为无形造”的哲学观,在艺术创作中为了使欣赏者获得空灵的美的享受,特别注重“虚”的创造。
    B. 中国艺术推崇的“虚”在绘画、诗词、造园等各种艺术中都有所表现,其中造园艺术的“虚”最能体现“空”的精髓。
    C. “静照”只有在断绝世务后才能空诸一切,心无挂碍,从而静观万象获得充实、内在、自由的生命,诞生艺术的心灵。
    D. 心灵内部的“空”比依靠外界物质条件造成的“隔”更为重要,它能产生萧条淡泊、闲和严静的艺术人格和艺术上的神韵。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材料一通过中西方美学观的比较,突出了“空灵”是中国艺术追求的崇高境界。
    B. 材料二中引用苏东坡的诗句,论证“物象呈现灵魂生命”的观点,增强论证说服力。
    C. 材料一与材料二论证的中心都指向“空灵”,但是二者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论述。
    D. 中国戏曲中“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雄会万师”体现了“空”的艺术特点。
    3. 下列选项,不符合“空灵”特点的一项是( )(3分)
    A.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B. 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水中之月,镜中之象。(严羽《诗话》)
    C. 轩楹高爽,窗户虚邻,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计成《园冶》)
    D. 道中迷雾冰滑,蹬几不可登。(姚鼐《登泰山记》)
    4. 如果你是一位欣赏者,怎样才能做到“对物象造成距离”,获得美的享受?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4分)
    5.材料三描绘的“大观园”景致具有空灵的特点,请结合材料一、二的观点加以分析。(4分)
    1. A 2. B 3. D
    4. ①要能通过有限形式,想象到无形的世界(或:要能体会创造者营造“空”的匠心);②静观万象时要能放“空”心灵,淡泊精神,感受物象的灵魂生命。 (每点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赋分。)
    5. ①大观园中曲折泻于石隙的“清流”创造出一个灵动的空间;②大观园中“沁芳亭”能收摄众景于一体,引领出一个虚空的世界;③大观园中“飞楼插空”“石磴穿云”等景致形成“隔”,使物象造成距离,创设了“空”的美境。(一点2分,答对两点得4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赋分。)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造园艺术的‘虚’最能体现‘空’的精髓”错,材料一“在中国园林艺术中,虚空的世界永远在造园和品园者心中存在着,他们得诗画‘空’之精髓,故有灵气往来”并没有与绘画、诗词比较。
    C.“‘静照’只有在断绝世务后才能空诸一切,心无挂碍,从而静观万象获得充实、内在、自由生命”错,材料二“静照的起点在于空诸一切,心无挂碍,和世务暂时绝缘”说的是“静照的起点”,“呈现着它们各自充实的、内在的、自由的生命”是说万物的状态。
    D.“它能产生萧条淡泊、闲和严静的艺术人格和艺术上的神韵”错,材料二“精神的淡泊,是艺术空灵化的基本条件”强调是“基本条件”,选项说法绝对。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论证‘物象呈现灵魂生命’的观点”错,材料二引用苏东坡的诗句是为了论证“万物静观皆自得”。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D.“道中迷雾冰滑,蹬几不可登”实写泰山山路冰滑,登山艰辛。而“空灵”要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要忘我,放空心灵。本项不符合“空灵”特点。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结合材料一“欣赏中国画,不仅要看画在画面上的,而且要看不在画面上的东西,通过画面的有限形式,想象到无形的世界”可知,要能通过有限形式,想象到无形的世界(或:要能体会创造者营造“空”的匠心);
    结合材料二“静照起点在于空诸一切,心无挂碍,和世务暂时绝缘”“灵气往来是物象呈现着灵魂生命的时候,是美感诞生的时候”“所以美感的养成在于能空,对物象造成距离,使自己不沾不滞,物象得以孤立绝缘,自成境界”可知,静观万象时要能放“空”心灵,淡泊精神,感受物象的灵魂生命。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结合材料一“中国园林创造就是引一湾溪水,置几片假山,来引领一个虚空的世界,创造一个灵动的空间”和材料三“只见佳木茏葱,奇花烂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可知,大观园中曲折泻于石隙的“清流”创造出一个灵动的空间;
    结合材料一“亭子是实用的,它可以供人休憩。亭子又在国林中起到收摄众景的作用,松散的景物,往往通过亭子的收摄成为一个整体”“亭子是为人的心灵所特别设立的景现”和材料三“桥上有亭。贾政与诸人上了亭子,倚栏坐了,因问:‘诸公以何题此?’……”可知,大观园中“沁芳亭”能收摄众景于一体,引领出一个虚空的世界;
    结合材料二“所以美感的养成在于能空,对物象造成距离,使自己不沾不滞,物象得以孤立绝缘,自成境界”“依靠外界物质条件造成的‘隔’”和材料三“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俯而视之,则青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池沿”可知,大观园中“飞楼插空”“石磴穿云”等景致形成“隔”,使物象造成距离,创设了“空”的美境。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华罗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夏令营学习能力测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材料一:
    回溯到商、周交替之际,一个文明较高的商朝,被文明较低的周朝所取代,这件事情本身必会使当时的知识分子有一种反省。他们还免不了会问自己,究竟是什么缘故使得这么强大,而且主导北方中国的商王国,居然被小小的周国灭亡了?他们的回答是:周人取得了天命,而天命是唯道德为依归的,所谓“天命靡常,惟德是亲”。这可说是第一次将道德的意义超越人类力量的命运。
    “天命”的观念帮助周人肯定了自己的统治,也帮助周人说服了许多商人的后代与他们合作,将商周文化体系扩张到整个中国北方。《易经》中所谈的命运,不完全是盲目的,人类本身对自己的命运有相当程度的掌握,人类自己所做的种种抉择,会改变命运发展的方向。这个观念与天命具有道德意义是相互配合的。
    等到西周覆灭,周人的封建系统在礼坏乐崩的情况下,不再有过去那样的自信,也不再有过去那样主宰的力量,天命的意义必须要有新的解释。在《论语》里面,孔子所说的天命是每一个个人的天命,而不是一个朝代的政治天命。在孔子承受同时代人的迫害时,他曾经说:“天给了我这个天命。天生了我,给了我一个任务。有了这样的任务,迫害我的人又能拿我怎么样呢?”在这种情况下,天命已经不是政治的使命,而是每一个人都能从超自然、超现实的秩序之中,找到自己应当执行的使命。
    汉代编辑成书的《礼记》,其中的《中庸》篇曾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过去,我们对《中庸》这段话并不是十分理解。最近在湖北荆门市郭店出土的战国文书,其中有两句话似乎正是阐释“天命”与“性”的关系。郭店文书《性自命出》说:“性自命出,命自天降。”这里的“天”,不一定是一个有意识的主宰神,似乎是宇宙间各种力量的总和:在这个宇宙力量的总和之中,每一个人有天生的禀赋,也就是“性”。“命”和“性”是相配合的名词。
    如果孔子所理解的命和性,正如郭店文书所说,那么人类全体具有一种特别的使命,而每一个个人也有特定的性,也就是禀赋。只有在这种背景之下,我们也许才能够理会孔子为什么找出“仁”这个字作为他思想最主要的中心。孔子赋予它一个新的意义,“仁”这个字相当于整个的人性。这一个命题,应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假设。
    如孔子所说,仁作为个人的禀赋,可以表现每一个人所具有的人性,那么怎样发抒人性才使人有资格成为“仁人君子”?仁是每个人都拥有的,仁是人性的本质,也是一个人性格成长的种子。由《论语》来看,孔子的学说是以仁为中心,但是孔子很少触及群体的仁,很少从群体的角度来看仁。孔子盼望的是每个人找到自己的仁,使仁能得到充分发挥的机会,也使得这个人成为“仁人君子”。理论上,有许多个别的仁人君子时,社会应当是一个美好的社会,甚至是符合最高人心的社会。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材料二:
    在儒家看来一个人不可能什么事都不做,因为每人都有应当去做的事情,但他去做这些事情时,并不是为了其他的什么目的,一个人做所当做的事情,其价值就在做之中,而不在于达到什么外在的结果。
    孔子自己的一生就是这种主张的例证,他出生在一个社会政治动乱的时代,竭尽己力去改造世界,像苏格拉底那样周游列国,与各种各样的人交谈;虽然一切努力都没有结果,他从不气馁,明知不可能成功,却仍然坚持不懈。
    《论语·宪问》篇里记载孔子论到自己时说:“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他尽了己力之所及,而把事情的成败交付给命。“命”字通常译作“命数”“命运”或“天意”。就孔子来说,这个字的含义是“天命”或“天意”;换句话说,这是朝着一定目标前去的一股力量。到了后期儒家,“命”的含义是宇宙间一切存在的条件和一切在运动的力量。我们从事各种活动,其外表成功,都有赖于各种外部条件的配合。但是外部条件是否配合完全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因此,人所能做的只是:竭尽己力,成败在所不计。这种人生态度就是“知命”。按照孔子的看法,“知命”是做君子的一个重要条件,因此他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论语·尧曰》)”
    这就是说,要认识世界存在的必然性,这就是“知命”,就是个人对外在的成败利钝在所不计。如果这样行事为人,在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就永不失败。这是说,如果我们做所当做的,遵行了自己的义务,这义务在道德上便已完成,而不在于从外表看,它是否得到了成功,或遭到了失败。
    (摘编自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命惟德”的理念使得周人解决了自己统治的合理性问题,这也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将道德看得比命运更重要。
    B. 人类所做的种种抉择有道德因素的参与,这会改变命运的走向,由此可见《易经》对命运的理解不完全是盲目的。
    C. 尽管孔子认为“仁”是个人的禀赋,可以表现每人所具有的人性,但成为“仁人君子”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D. 孔子将“道”能否施行与“天命”“天意”相联系,表明个人的力量大于天命的力量,个人努力了,就永不失败。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子对天命作出了重新解释,在《论语》中它不是政治天命而是个人天命,这也许是理解为何“仁”是孔子思想核心的基础。
    B. 郭店文书对我们进一步研究儒家思想有重要意义,因为《性自命出》中“天”含义与后期儒家“命”的含义相同。
    C. 不顾个人承受的不公正对待,想要竭尽己力改造世界而不计个人成败利钝,这是孔子等先贤“不知命”的表现。
    D. 冯友兰认为,“知命”的人当仁不让地遵行了自己的义务本身就意味着在表象上的成功,这样行事就永远不会失败。
    3. 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 “是非穷通皆有定”
    C. “尽其在我,听其在天” D.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儒家对命、性、仁三者关系的理解。
    5. 德国思想家叔本华在《论命运》中说:“那种深藏不露,甚至可以控制外在影响的力量,归根到底植根于我们神秘的内在,因为所有存在之谜确实最终就在我们自身。”请结合材料,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1. D 2. A 3. C
    4. ①命是天命,是上天给人的使命;性是个人天生禀赋,从天命而来;仁是人性的本质。②人只有乘承了天命,找到并发挥人性中的仁,才可能成为仁人君子。
    5. ①“深藏不露,甚至可以控制外在影响的力量”可以理解为是材料中的“天命”;②“我们神秘的内在”“我们自身”则是指个人的禀赋个性以及努力;③全句是说命运是外在的,不能为人力所左右,但是个人可以在顺应必然性的同时掌控个性,做出选择,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从而形成道德上的完善。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D.“表明个人的力量大于天命的力量”错误,根据原文“他出生在一个社会政治动乱的时代,竭尽己力去改造世界”“竭尽己力,成败在所不计”可知,孔子承认天命的力量,也肯定个人努力的作用,但并不能说明个人的力量大于天命的力量;“个人努力了,就永不失败”错误,文中说“就是个人对外在的成败利钝在所不计。如果这样行事为人,在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就永不失败”,所谓的永不失败是建立在“个人对外在的成败利钝在所不计”的基础之上,且是“某种意义上说”,并非努力了“就永不失败”。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性自命出》中‘天’的含义与后期儒家‘命’的含义相同”错,根据材料一“郭店文书《性自命出》说:‘性自命出,命自天降。’这里的‘天’,不一定是一个有意识的主宰神,似乎是宇宙间各种力量的总和”和材料二“到了后期儒家,‘命’的含义是宇宙间一切存在的条件和一切在运动的力量”可知,两者含义不完全一致。
    C.“……这是孔子等先贤‘不知命’的表现’”错误,根据原文“人所能做的只是:竭尽己力,成败在所不计。这种人生态度就是‘知命’”可知,“不顾个人承受的不公正对待,想要竭尽己力改造世界而不计个人成败利钝”这是“知命”的表现。
    D.“在表象上的成功”错,根据原文“如果我们做所当做的,进行了自己的义务,这义务在道德上便已完成,而不在于从外表看,它是否得到了成功,或遭到了失败”可知,这里的成功是道德层面的成功,不是世俗所说的外表上的成功。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关系的能力,
    根据材料二“但他去做这些事情时,并不是为了其他什么目的,一个人做所当做的事情,其价值就在做之中,而不在于达到什么外在的结果”“人所能做的只是:竭尽己力,成败在所不计”可知,材料二强调要竭尽己力,成败在所不计。
    A.是强调大自然的运行有其自身规律。与观点无关。
    B.只强调了人之命运是固定的。与观点不一致。
    C.是说凡事个人尽到最大努力,然后听凭命运安排。与观点一致。
    D.是说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与观点无关。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观点态度的能力。
    根据“在《论语》里面,孔子所说的天命是每一个个人的天命,而不是一个朝代的政治天命”“在这种情况下,天命已经不是政治的使命,而是每一个人都能从超自然、超现实的秩序之中,找到自己应当执行的使命”可知,“命”是天命,是上天给人的使命;根据“天命之谓性”“性自命出”“在这个宇宙力量的总和之中,每一个人有天生的禀赋,也就是‘性’”可知,性是个人天生禀赋,从天命而来;根据“‘仁’这个字相当于整个的人性”“仁作为个人的禀赋,可以表现每一个人所具有的人性”可知,仁是人性的本质。
    根据“性自命出,命自天降”“‘命’和‘性’是相配合的名词”“如果孔子所理解的命和性,正如郭店文书所说,那么人类全体具有一种特别的使命,而每一个个人也有特定的性,也就是禀赋。只有在这种背景之下,我们也许才能够理会孔子为什么找出‘仁’这个字作为他思想最主要的中心”“孔子盼望的是每个人找到自己的仁,使仁能得到充分发挥的机会,也使得这个人成为‘仁人君子’”可知,性从命出,而命从天来,而“仁”是每个人都有的,我们需要找到自己的仁并让仁发挥出来,所以人只有秉承了天命,找到并发挥人性中的仁,才可能成为仁人君子。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句子含义以及筛选文本信息的能力。
    叔本华这句话中的关键词是“深藏不露,甚至可以控制外在影响的力量”“我们神秘的内在”“我们自身”,事实阐述的是天命、个人禀赋、努力之间的关系。
    根据材料一“这里的‘天’,不一定是一个有意识的主宰神,似乎是宇宙间各种力量的总和”,材料二“‘命’的含义是宇宙间一切存在的条件和一切在运动的力量。我们从事各种活动,其外表成功,都有赖于各种外部条件的配合,但是外部条件是否配合完全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可知,“那种深藏不露,甚至可以控制外在影响的力量”可以理解为是材料中的“天命”。
    根据材料一“天命之谓性”“性自命出”“在这个宇宙力量的总和之中,每一个人有天生的禀赋,也就是‘性’”,材料二“虽然一切努力都没有结果,他从不气馁,明知不可能成功,却仍然坚持不懈”“人所能做的只是:竭尽己力,成败在所不计”可知,“我们神秘的内在”“我们自身”是指个人的禀赋个性以及努力。
    根据材料二“要认识世界存在的必然性,这就是‘知命’,就是个人对外在的成败利钝在所不计。如果这样行事为人,在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就永不失败,这是说,如果我们做所当做的,遵行了自己的义务,这义务在道德上使已完成,而不在于从外表看,它是否得到了成功,或遭到了失败”可知,全句强调要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个人可以在顺应必然性的同时掌控个性,做出选择,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从而形成道德上的完善。
    江苏省盐城市建湖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学情检测(一)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江南”是一个历史形成的复杂概念,不同时代、不同人群对江南的地理内涵与文化意义都有不同的理解与阐释。从历史上看,“江南”这个词至少包括四个方面的含义:即地理江南、政区江南、经济江南与文化江南。
    首先是地理的江南,唐代以前,古人对江南的看法基本上是地理意义上的。先秦及秦人眼中的“江南”,主要指长江中游以南的地区,即楚地(今湖南、湖北)。汉人眼中的“江南”包括的地域更有扩大,指长江以南除四川盆地之外的广大地区,实际就是字面意义的“长江之南”。晋室南渡以后,“江南”地理概念所指的中心,逐渐由西向东,向长江中下游地区转移。其次是政区的江南,从唐代开始,江南逐渐演变为一个行政区。安史之乱之后,作为监察专区的“道”逐步实体化,成为州县之上的行政区。宋代改道为路,设有江南东、西路。元代之后,江南主要是作为经济区的江南。明清之后,环太湖地区的东南区域成为备受国家倚重的经济区,所指就是“八府一州”之地,即当时最为富庶的苏南、浙西地区。
    三国孙吴立国,特别是永嘉南渡之后,作为一个文化“区域”的江南渐次形成。周振鹤在《释江南》中指出,江南具有地域、经济和文化三层内涵。如果说地理、政区、经济的“江南”,其核心在物理空间、经济产业与政治运作体系,是对“何处是江南”的探求;那么想要理解“文化江南”,似乎更应当去关注人们在何种意义或期待上去看待江南,也就是“江南是什么”。
    历史地理学家张伟然先生认为在唐人心目中,江南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区。作为独特的文化区域,“江南”是“佳丽地”,是“好山水”,江南的山、水、特有的物产植被以及经济地位是形成其特有文化品格的重要因素,也是唐代人心目中这个文化区域所独有的特点。美学研究者刘士林先生则认为“诗情”与“审美”是江南文化的本质特征。笔者认为,“文化江南”应当由山、水、诗、书四个维度构成。这里的“诗”是指广义的文学,“书”则是指与书籍撰写、制作、流通、存藏有关的技术、产业与运作制度。
    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文化江南”的形成过程,就是江南山、水不断对象化、审美化、人文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诗”与“书”是山、水审美化、人文化的重要推动力;与此同时,作为审美对象与自然禀赋的山水,也为江南文学的发展与书籍产业的勃兴提供了滋养与资源。山水与诗书互相形塑,造就了风格独特的“文化江南”。作为客体的自然山、水与作为主体创造物的文学、书籍互相成就,互相促进,而作为主体人的实践活动即是这种互相交融的原动力。“文化江南”的形成过程是作为主体的人发现、创造江南的山、水、诗、书的过程,也是江南山、水、诗、书滋养、形塑“人”的过程。
    晋室南渡之后,陶渊明在九江发现了田园;谢灵运、孙绰则在浙东发现了山水的价值。“庄老告退,山水方滋”,诗人将山水客体化为认识的对象,发现了山水的价值,而山水融入了主体,成为诗人生命的一部分。宋代词人辛弃疾在信州所写“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则更是将山水主体化,让人处于客体的位置,人成了山水的对象。
    对于山水与诗(文学)的关系,刘勰《文心雕龙》提出文学“得江山之助”的命题。中古以降的诗人文士对此多有阐发,认为山、水不仅提供了文学创作的素材,也形成了文人独有的风格特征。浙江省近年也提出“以诗(诗词曲赋)串文”“以路(水系古道)串带”,分别绘就浙东唐诗之路、大运河诗路、钱塘江诗路、瓯江山水诗路“四条诗路”,正是走在历史的延长线上。这一计划为文化浙江,也为文化江南提供了经济一体化之外的文化一体化的尝试。然而,作为重要文化符号的“书”的研究与开发,还有不小的空间。
    书籍是中华文明的载体。中国的书籍不断向东亚与世界传播,对世界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江南自中古以降即是书籍生产、流通、存藏的重要区域,造纸、制墨、制笔以及活字印刷、饾版工艺的产生与改进皆与江南地区紧密相连。从这个意义上说,“书”又是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文化元素,对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江南地区与书籍生产的相关行业及书籍行业至迟在南朝就非常发达。为何江南书籍业如此繁盛?当然也与江南的山、水、诗有关。一方面,书籍生产依赖于造纸,江南繁茂的竹、木、藤为造纸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材料,江南的水资源也是造纸、印刷业所必需;另一方面,文化、文学创作的繁荣也为书籍业的发展提供了文化资源。
    同时,书籍业的勃兴也造就了大量的文化人与文化世家,江南地区也成为藏书之地,文献乡邦。乾隆年间,四库七阁,江南独有其三既是朝廷对文化江南的肯定与表彰,同时也刺激了江南文化的发展。除此之外,江南还是书籍东传的重要枢纽。我国的书籍通过江南这个区域向整个东亚传播,远传日本、韩国,形成了王勇先生所说的“东亚书籍之路”。
    唐代诗人殷文圭《题吴中陆龟蒙山斋》:“万卷图书千户贵,十洲烟景四时和。花心露洗猩猩血,水面风披瑟瑟罗。”说明在唐代人眼中,江南吴中的代表元素便是“万卷图书”与“十洲烟景”。乾隆年间朱象贤《闻见偶录》云:“专以鬻书为业者谓之书坊,江南、江西、浙江省有之,他处则无,偶有店铺,亦此三省人也。”此皆足以说明,无论是实际的情形,还是在人们的认知与期待中,“书”都是“文化江南”的组成元素与重要表征。
    (摘编自冯国栋《江南的山水与诗书》)
    1. 下列对材料加点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江南”是一个历史形成的包含地理、政区、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含义的复杂概念。
    B. “书”在文中是构成文化江南的一个维度,是与书籍相关的技术、产业与运作制度。
    C. “尝试”在文中指浙江省“以诗串文”“以路串带”,绘就“四条诗路”的实际做法。
    D. “阐发”指中古后的诗人文士在刘勰之后对山水与文学的关系做出的进一步的阐释。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汉人眼中的“江南”包括长江以南除四川盆地以外的广大地区,就是字面意义上的江南,但是地域要比先秦、秦人眼中的大。
    B. 文化江南在孙吴立国、永嘉南渡后渐次形成,其过程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就是江南山、水不断对象化、审美化、人文化的过程。
    C.从书籍与文明的关系以及江南与“书”的关系看,“书”是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文化元素,对推动长三角一体化有重要意义。
    D. 辛弃疾说“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这里他把山水当成了客体,而人仍然是主体,但人成为了山水对象。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理解“文化江南”首先要探求“何处江南”,然后再去关注人们在何种意义或期待上去看待江南,也就是“江南是什么”。
    B. 唐代诗人殷文圭《题吴中陆龟蒙山斋》一诗可说明,在人们的认知与期待中,“书”是“文化江南”的组成元素与重要表征。
    C. 如果陶渊明没有发现田园,谢灵运、孙绰没有发现山水的价值,山水有可能融入不了主体,也就不能成为诗人生命的一部分。
    D. 在介绍了历史地理学家张伟然和美学研究者刘士林的观点之后,作者对文化江南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且观点与两人毫无二致。
    4. 江南为什么会成为“书籍东传的重要枢纽”?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5.本文是一篇社科类学术文章,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4分)
    1. C 2. D 3.B
    4. ①从地理位置看,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江南东传书籍方便快捷。
    ②从书籍资源看,江南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使书籍生产的相关行业及书籍行业非常发达,有丰富的书籍资源。
    ③从传播效果看,江南是藏书之地、文献乡邦,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认同度高,书籍自江南出更易为人接受。
    5. ①论点明确。先从江南的概念解释引出文化江南的概念,然后明确提出文化江南由山、水、诗、书四个维度构成的观点。
    ②论证思路清晰。全文紧扣题目中的“江南”“山水”“诗”“书”展开论述。
    ③采用总分的论证结构。先总说文化江南由山、水、诗、书构成,接着分别论述江南山水与人,江南山水与诗,江南山水与书的关系。
    ④主要采用引证法。作者在文中对前人论述、文献资料、相关诗句信手拈来,旁征博引,论证充分。
    ⑤语言严谨周密。如解释概念时用“至少“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从这个意义”,说时间用“至迟”等。
    1题详解】
    C.“绘就‘四条诗路’的实际做法”错,据原文“这一计划为文化浙江,也为文化江南提供了经济一体化之外的文化一体化的尝试,可知这是一个计划,不是实际做法。故选C。
    【2题详解】
    D.“把山水当成了客体,而人仍然是主体”错误。原文“则更是将山水主体化,让人处于客体的位置,人成了山水的对象”,可知山水是主体,人是客体。故选D。
    【3题详解】
    A.据原文“如果说地理、政区、经济的‘江南’,其核心在物理空间、经济产业与政治运作体系,是对‘何处是江南’的探求:那么想要理解‘文化江南’,似乎更应当去关注人们在何种意义或期待上去看待江南,也就是江南是什么’”,可知理解“文化江南”并不需要先去探求“何处是江南”,属强加关系。
    C.“山水有可能融入不了主体,也就不能成为诗人生命的一部分”错误。原文“陶渊明在九江发现了田园;谢灵运、孙绰则在浙东发现了山水的价值。‘庄老告退,山水方滋,诗人将山水客体化为认识的对象,发现水的价值,而山水融入了主体,成为诗人生命的一部分”,可知选项说法于文无据。
    D.“且观点与两人毫无二致”错,据原文第4段相关内容可知作者观点与张、刘两人的观点是有不同的,非“毫无二致”。故选B。
    【4题详解】
    题干中“东传”“枢纽”两词,提示答题应首先从江南的地理位置考虑,结合第2段对“地理江南”的相关叙述“明清之后,环太湖地区的东南区域成为备受国家倚重的经济区,所指就是‘八府一州’之地,即当时最为富庶的苏南、浙西地区”及所学知识可概括出:从地理位置看,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江南东传书籍方便快捷。
    问题中的“书籍”提示答题要结合文中叙述江南书籍业发达的相关内容组织答案,从第9段“江南地区与书籍生产的相关行业及书籍行业至迟在南朝就非常发达……江南的水资源也是造纸、印刷业所必需;另一方面,文化、文学创作的繁荣也为书籍业的发展提供了文化资源”可归纳出:从书籍资源看,江南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使书籍生产的相关行业及书籍行业非常发达,有丰富的书籍资源。
    据第10、11段可知江南文化底蕴深厚且广为人知,认同感高,所以书籍自江南出更容易为人接受,可归纳出:从传播效果看,江南是藏书之地、文献乡邦,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认同度高,书籍自江南出更易为人接受。
    【5题详解】
    论证特点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答题时要依据材料内容从中心论点、论证结构、论证思路、论证方法、论证语言等方面考虑,然后分析归纳出答案要点。
    论点明确。
    结合“‘江南’是一个历史形成的复杂概念,不同时代、不同人群对江南的地理内涵与文化意义都有不同的理解与阐释。从历史上看,江南’这个词至少包括四个方面的含义:即地理江南、政区江南、经济江南与文化江南”“‘文化江南’应当由山、水、诗、书四个维度构成”等分析可知,先从江南的概念解释引出文化江南的概念,然后明确提出文化江南由山、水、诗、书四个维度构成的观点。
    论证思路清晰,采用总分的论证结构。
    结合“‘文化江南’应当由山、水、诗、书四个维度构成”“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文化江南’的形成过程,就是江南山、水不断对象化、审美化、人文化的过程”“江南地区与书籍生产的相关行业及书籍行业至迟在南朝就非常发达。为何江南书籍业如此繁盛?当然也与江南的山、水、诗有关”“同时,书籍业的勃兴也造就了大量的文化人与文化世家,江南地区也成为藏书之地,文献乡邦”等分析可知,全文紧扣题目中的“江南”“山水”“诗”“书”展开论述。先总说文化江南由山、水、诗、书构成,接着分别论述江南山水与人,江南山水与诗,江南山水与书的关系。
    主要采用引证法。
    结合“周振鹤在《释江南》中指出,江南具有地域、经济和文化三层内涵”“‘庄老告退,山水方滋’,诗人将山水客体化为认识的对象,发现了山水的价值,而山水融入了主体,成为诗人生命的一部分”“中古以降的诗人文士对此多有阐发,认为山、水不仅提供了文学创作的素材,也形成了文人独有的风格特征”等分析可知,作者在文中对前人论述、文献资料、相关诗句信手拈来,旁征博引,论证充分。
    语言严谨周密。
    结合“从历史上看,‘江南’这个词至少包括四个方面的含义”“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文化江南’的形成过程,就是江南山、水不断对象化、审美化、人文化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书’又是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文化元素,对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江南地区与书籍生产的相关行业及书籍行业至迟在南朝就非常发达”等分析可知,如解释概念时用“至少“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从这个意义”,说时间用“至迟”等。


    相关试卷

    河北省部分地区2024届高三8月语文期初检测试卷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

    这是一份河北省部分地区2024届高三8月语文期初检测试卷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共24页。

    江西省部分地区2024届高三8月语文期初检测试卷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

    这是一份江西省部分地区2024届高三8月语文期初检测试卷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共34页。

    山东省部分地区2024届高三8月语文期初检测试卷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

    这是一份山东省部分地区2024届高三8月语文期初检测试卷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共30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