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同步训练(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同步训练(含答案),共7页。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图为某APP的启动画面。这颗“蓝色弹珠”采用的是1972年12月7日由阿波罗17号太空船宇航员拍摄的地球照片。据此,完成1-2题。1.在中学生科普交流会上,小强对这颗“蓝色弹珠”的描述,你认为有误的是( )A.它的平均半径大约6371千米B.它的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C.它最南的点称为南极点D.它有一根巨大的地轴2.人类首次证实地球是球体的事件是( )A.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 B.郑和下西洋C.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D.人类登上月球 下图是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并完成3-4题。3.下列各点的位置正确的是( )A.A(40°S,140°W) B.C(0°,160°E)C.D(40°N,160°E) D.E(40°N,140°E)4.图中各点既位于东、西半球又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线上的是( )A.C B.D C.E D.AC下图为近六届冬季奥运会举办城市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冬奥会举办城市( )A.分布在西半球 B.均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C.多位于热带地区 D.集中于北半球中纬度6.我们利用经纬网的目的是( )A.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 B.更好的认识地球的形状C.了解半球是怎样划分的 D.认识经纬线长短的变化 图为地球光照图,读图完成7-9题。7.图示北半球节气为(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8.以下节日与图示日期最接近的是( )A.元旦节 B.劳动节 C.儿童节 D.国庆节9.下列关于图中四地的描述,错误的是( )A.此时A地即将经历日落 B.当日B地昼短夜长C.C地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 D.当日D地有极昼现象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学习电子地图的使用时,特意搜索了德江县城区略图并截图打印作为“地图的阅读”课外学习对象,请据图回答10-11题。10.王帅同学用直尺量得德江县政府与德江客运总站的图上距离为4cm,他利用图上的比例尺计算出二者的实际距离应该是( )A.800米 B.80千米 C.8千米 D.80米11.该小组同学乘坐出租车从县政府出发,想要前往德江体育馆观看篮球比赛,司机告诉他们体育馆在县政府的东北方向。司机叔叔说的对吗?( )A.不对,应该在东南方向 B.不对,应该在西北方向C.不对,应该在东北方向 D.对,确实在东北方向 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2-13题。 12.李村所处的地形( )A.高原 B.盆地 C.丘陵 D.山地13.下面关于图中标志的山顶①海拔高度,最可信的是( )A.495m B.525m C.445m D.605m 读下图,回答14-15题。14.图中D所在的地形部位是( )A.山顶 B.山谷 C.陡崖 D.鞍部15.图中所示小河B的流向大致是( )A.自西向东 B.自北向南 C.自东北向西南 D.自东南向西北 二、解答题16.读经纬网示意图,回答:(1)读出A点的经纬度:经度:__________纬度:____________(2)A、B、C、D四点中,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____,地处中纬度地区的是________。17.图为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移动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太阳太阳直射点总是在____线之间移动,丹阳市位于32°N,____(有/无)太阳直射。(2)当地球运行至冬至日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____,这一天丹阳白昼最____(长/短),____(北极/南极)有极夜现象。(3)国庆节期间,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向____(南/北)移动,丹阳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18.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鞍部,E________。(2)H点与G点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米。(3)沿B虚线和C虚线登山,较容易的是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4)山顶M与A,较高的是________。
参考答案1-15 DCBAD ADADC ABBCC16.(1) 20°W 60°N(2) B D17.(1) 南北回归 无(2) 南回归线 短 北极(3) 南 昼短夜长18.(1) 山峰 山脊 山谷 陡崖(2)200(3) B 等高线稀疏,坡度缓,爬山容易(4)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