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专题04 地理事项判读类选择题之地质构造的判读(解析版)-备战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

    专题04 地理事项判读类选择题之地质构造的判读(解析版)-备战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第1页
    专题04 地理事项判读类选择题之地质构造的判读(解析版)-备战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第2页
    专题04 地理事项判读类选择题之地质构造的判读(解析版)-备战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04 地理事项判读类选择题之地质构造的判读(解析版)-备战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4 地理事项判读类选择题之地质构造的判读(解析版)-备战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共11页。
    专题04 地理事项判读类选择题之地质构造的判读【方法指导】  常见的地质构造有褶皱和断层两种形式。其中褶皱又分为背斜和向斜两种基本形态,不同的地质构造形成的地貌形态不同,同一种地质构造也会形成不同的地貌,其判断方法和对地貌的影响列表如下:1.常见地质构造判断方法 地质构造褶皱断层背斜向斜从形态上岩层一般向上拱起岩层一般向下弯曲岩层受力断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图示2.地质构造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地质构造褶皱断层背斜向斜未侵蚀地貌常形成山岭常形成谷地或盆地侵蚀后地貌(内、外力共同作用)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产生裂隙,常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致密,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图示3.主要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构造名称实践意义原因或依据背斜石油、天然气埋藏区岩层封闭,常有“储油构造”,最上面为天然气,中间为石油,下面为水隧道的良好选址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且利于排水顶部地带适宜建采石场,不适合建水库大坝裂隙发育,岩石破碎向斜地下水储藏区,常有“自流井”分布底部低凹,易汇集水,承受静水压力断层泉水、湖泊分布区;河谷发育岩隙水易沿断层线出露;岩石破碎易被侵蚀为洼地,利于地表水汇集铁路、公路、桥梁、水库等的回避处岩石不稳定,易诱发断层活动,破坏工程;水库水易渗漏 【拓展练习】地质工作者对某河流的一个断面开展科学考察,并借助现代技术推测出该断面河流水位及地层(沉积岩)的上升过程。地层上升过程中河流水位保持相对稳定。下图示意根据推测结果绘制的坐标,其中实线表示河流水位随时间的变化,虚线表示甲、乙、丙三个地层顶部表面高度的时间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该断面河流水位保持相对稳定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季节、年际变化小 B沉积岩透水性能差C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 D流水下切侵蚀明显2关于甲、乙、丙地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岩层拱起,背斜构造 B甲地层形成时间最晚C乙地层形成时间最长 D丙地层岩性硬度最大【答案】1D 2B【解析】1.本题考查影响河流水位的内外力作用。图中甲、乙、丙岩层不断上升造成该断面附近地层上升的主要作用为地壳的上升运动;在上升过程中水位却没有上升,反而相对稳定,说明地壳在上升过程中河流的下切侵蚀不断进行,使河流水位相对稳定,D正确。故选D2.本题考查岩层的判断。根据题图无法判断甲、乙、丙岩层是否为背斜构造,A错误。沉积岩层中,通常下面的沉积层形成的早,上面形成的晚,故甲地层形成的时间最晚,丙地层形成时间最早,形成时间长短无法判断,B正确,C错误。题目和图像没有体现丙地层岩性硬度最大,D错误。故选B【点睛】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方法:1)沉积岩:位置越靠下,岩层越老。2)看断层:断层形成晚于被断裂的岩层。3)看岩浆岩:岩浆岩(侵入岩和喷出岩)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4)看变质岩:变质岩受岩浆岩影响而形成,变质岩的形成晚于其相邻的岩浆岩。5)根据海底岩石形成和扩张过程判断:如果是海底岩石,则离海岭越近,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晚,离海岭越远,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早;或者说离海沟越近,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早,离海沟越远,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晚。(6)根据生物进化规律判断:由于生物进化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因此保存复杂、高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总比那些保存简单、低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新。(7)①若出现大面积成层岩石(堆积作用形成岩层),说明地壳处于下沉运动中。②若上覆岩层发生侵蚀(岩层被侵蚀),说明地壳处于上升运动中。 记住:岩层上升容易会被侵蚀,岩层下沉会被堆积。 ③若某个年代的岩层缺失,说明该年代该地区地壳上升没有接受沉积,或者说明该年代地壳下沉形成了沉积岩,后来该地地壳上升,形成的岩层又被侵蚀掉。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是国内唯一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复合区,是在中生代的陆地地层—“红层”上形成的。景区内地貌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地貌之一。下图为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组成张掖丹霞陆地地层的主要岩石类型是(   A花岗岩 B流纹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4张掖彩色丘陵区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地质过程是(   A断裂抬升—风化侵蚀—水平挤压—固结成岩B水平挤压—固结成岩—风化侵蚀—断裂抬升C风化侵蚀—固结成岩—水平挤压—断裂抬升D固结成岩—水平挤压—断裂抬升—风化侵蚀【答案】3C 4D【解析】3.由图可知,组成张掖丹霞陆地地层的主要岩石为泥岩、砂岩和砾岩,该岩层属于沉积岩,C正确。故选C4.张掖彩色丘陵区地质构造主要是沉积岩层、褶皱、断层和向斜成山,所以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地质过程是沉积物先经过固结成岩,产生沉积岩层,后受水平挤压出现褶皱,后褶皱岩层受力断裂,断裂部分相对抬升,岩层表面受外力风化侵蚀,形成向斜山及丘陵,D正确。故选D河套平原是阴山山脉与鄂尔多斯高原间的断陷冲积平原,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微倾。河套平原河流河曲发育。随着河流越来越弯曲,导致河流自然裁弯取直,原来弯曲的河道废弃后形成了众多湖泊,形似牛轭,被称作“死河筒”。下图为河套平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形成河套平原的地质作用是(   A地壳断裂下陷、风力沉积 B地壳隆起抬升、风力沉积C地壳断裂下陷、流水沉积 D地壳隆起抬升、流水沉积6导致黄河在磴口折向东流的直接因素是(   A地转偏向力 B气候C地形地势 D地质作用7形成河套平原“死河筒”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侵蚀 B流水搬运C流水堆积 D风力侵蚀【答案】5C 6C 7A【解析】5.根据材料可知,河套平原是阴山山脉与鄂尔多斯高原间的断陷冲积平原,可知该地地质作用是地壳断裂下陷,形成地堑构造;河套平原河流河曲发育,可知黄河流经平原地区,河流流速变慢,泥沙堆积,形成河套平原,C正确,ABD错误。故选C6.据图可知,黄河流经磴口后,受到北部阴山山脉的阻挡;由材料中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微倾,可知黄河穿过阴山山脉与鄂尔多斯高原之间的低地后,折向东流所以地形地势的影响。C正确;与地转偏向力、气候、地质作用无关,ABD错误。故选C7.据图可知,死河筒的形成原因主要与当地的地形条件、河流的外力作用有关。黄河流经河套平原,流速变慢,导致河流侧蚀作用加强,河道愈来愈弯曲,河流自然裁弯取直,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由于黄河河套段流量的不稳定性,河道常向南、北迁移,侧蚀属于流水侵蚀,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以河套平原示意图为载体,主要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貌形态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第1小题,河套平原是地壳断裂下陷,形成地堑构造;后在流水沉积作用下形成平原;第2小题,从图中可知是由材料及图例中的海拔得出答案;第3题,河套平原死河筒的主要外力作用流水的侧蚀。下图为山西南部部分地区地质构造及其发育的地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8该图所示的地质构造是(   A山谷 B断层 C山岭 D背斜9因两侧地层陷落,紫金山地区相对突起,导致汾河改道,其流向(   A由向东流变成向南流 B由向北流变成向西流C由向西流变成向北流 D由向南流变成向西流【答案】8B 9D【解析】8.可以看到图中的岩层有明显的位移断裂,该图所示的地质构造是断层,是地垒山,B正确,ACD错误,故选B9.因两侧地层陷落,紫金山地区相对突起,导致汾河改道,其流向由向自北向南,改成自东向西流,D正确,ABC错误,故选D 读某区域地质构造及等高线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0关于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a段地质构造为背斜 B图中河流流向自东北向西南C③、④两地的最大高差约200米 Db段构造地貌为向斜谷11从地形和岩层新老关系看,下列与④处最接近的是(   A陕西砂岩大峡谷 B新西兰瑙鲁赫伊火山C云南石林风景区 D挪威峡湾国家公园【答案】10B 11B【解析】10.7根据岩层④→①→②→③由新到老,a段岩层中间新,两翼老,是向斜,A错。 根据图中的指向标可知,图中河流流向为自东北向西南,B正确。 图中等高距是50米,③点有河流流经,故高度范围是300--350米,④的高度范围是400--450米之间,两地高差范围是50--150米之间,最大接近于150米,C错。 根据岩层④→①→②→③由新到老,b段岩层中间老,两翼新,是背斜,在地貌上为谷地,D错。故选B。11.从等高线来看,④处应当是山地,该处岩层较新,应为内力作用下形成,从地形和岩层新老关系看,下列与④处最接近的是新西兰瑙鲁赫伊火山,B正确。陕西砂岩大峡谷,为外力流水作用,A错。云南石林属于外力喀斯特地貌,C错。挪威峡湾为外力冰川侵蚀作用,D错。故选B。下图为我国某局部地区地形及地表岩层分布情况示意图,该地的地下岩层也均成层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2图示地区A山脉大体上呈南北走向 Ba处受外力堆积作用明显Cb处可以开采到地下水 Dc处岩层受挤压形成向斜13若a和e两地自然植被类型不同,则d名山最可能是A长白山 B华山 C泰山 D黄山【答案】12C 13B【解析】12根据图文材料可知,该地山脉大体上呈东西走向;根据地表岩层的新老关系,a处为老岩层,受外力侵蚀后出现在地表,b处岩层中心新,地貌表现为山地,故b为向斜山,地下可储存地下水;c处受外力侵蚀形成背斜谷。据此分析本题选C13dn处地形为陡崖,且de间缺失岩层34,所以n处存在断层构造,说明d山为断块山,题干条件“a e两地自然植被类型不同”,说明图示山地位于自然带的分界线上。华山位于秦岭山脉且为断块山。长白山、泰山和黄山的南北两侧山麓自然带是相同的,位于据此分析本题选B【点睛】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指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的变形和变位。是内力作用下形成。1、地质构造类型:褶皱(包括背斜和向斜)、断层(包括地垒和地堑)等。2、可用如下歌谣来区分背斜向斜:背上拱,成山岭,中间老,两翼新;向下弯,成谷盆;两翼老,中间新。背斜顶,受张力,易侵蚀,成谷地;向斜槽,物致密,抗侵蚀,成山岭。3、地质构造与工程建设的关系:背斜岩层封闭,是良好的储油构造,易于储油、储气;背斜呈拱形,结构稳定,不易储水,是隧道的良好选址地;背斜顶部受张裂作用,裂隙发育,岩石破碎,顶部可建采石场。向斜岩层向下凹,易集水,是地下水的储藏区。断层岩层不稳定,容易诱发断层活动,破坏工程;水库水易渗漏,故断层是铁路、公路、桥梁、隧道、水库等的回避处。地下水沿着断层线出露;岩石破碎,这里易被侵蚀为洼地,有利于地表水汇集,所以,断层是泉水、湖泊的分布地且多河谷发育。下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关于图中地层形成年代正确的是(   A④晚于⑤ B③晚于E C①晚于② DE晚于①15有关a、b、c、d地地貌特征及形成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a地为背斜山,受外力作用常常会形成谷地B图中b地为火山,地表由坚硬的花岗岩组成C图中c地为河谷,河流水量大,可建坝发电D图中d地山高谷深,地表河网密布【答案】14C 15A【解析】14.据图可知,地层④、⑤都属于沉积岩,是外力作用形成的岩石,岩层④位于⑤岩层之下,④形成要早于⑤ ,A错误。③岩层为变质岩,形成后随地壳上升,上部受到侵蚀,后地壳下降,上部形成沉积岩层,然后岩层整体发生断裂出现断层E,所以③形成早于断层E,B错误。从图中可知,①属于喷出岩形成的火山锥,岩浆穿透图中整体沉积岩层,发生在沉积岩形成后;②为侵入岩,指侵入下部沉积岩层,形成在上部沉积岩沉积之前,所以①晚于②,C正确。E断层出现后,岩层出现位移,表面被外力侵蚀形成侵蚀面,后发生岩浆喷发,岩浆在侵蚀面堆积形成火山锥,所以断层E出现的要早于火山锥①,D错误。故选C。15..由图可知,图中a地为背斜山,由于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较破碎,易被侵蚀而成为谷地,A正确。图中b地为火山,地表由坚硬的玄武岩组成,B错误。图中c地为河谷,河流水量大,但由于是断裂带,地质条件差,不可建坝发电,C错误。图中d地是喀斯特地形,难以储存地表水,下渗多,地下河广布,D错误。故选A。 为了调查东南丘陵某地地质构造状况,地质工作者钻孔获得了该地某岩层顶部的埋藏深度数据,下图为该地等高线地形和部分钻孔位置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该地地貌是(   A背斜谷 B向斜谷 C背斜山 D向斜山17能正确表示图中剖面线地形和地质构造状况的(   A BC       D【答案】16B 17C【解析】16.图中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中间低,两侧高,为谷地地形,CD错误。根据海拔-地层埋深=地层海拔可知,沿MN线地层海拔中间低,两侧高,应为向斜,A错误,B正确。故选B17.根据以上分析,沿MN线为向斜谷,图A中地层向上拱起,属于背斜,A错误。读图可知,钻孔探测地层的顶部海拔应为100多米,而图B中岩层顶部的海拔高度在400米左右,B错误。沿XY线,地表靠近X一侧低,Y一侧高,钻孔探测地层海拔Y一侧低,X一侧高,地表海拔和钻孔探测地层海拔高度正确,C正确,D错误。故选C读我国南方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图示地区(   A③处是背斜山 B岩层中可能存在化石C②处适合修建水库 D①处地质构造是良好的储水构造19推断图示地质演变过程的先后顺序是(   A沉积-褶皱-断层-侵蚀-沉积 B沉积-褶皱-沉积-断层-侵蚀C褶皱-沉积-断层-侵蚀-沉积 D沉积-断层-褶皱-侵蚀-沉积20如果图中①河、②河为同一条河流,结合其堆积物等图上信息判断A①河段自西向东流 B②河段自东向西流C该河从图中③山岭东侧绕过 D该河从图中③山岭西侧绕过【答案】18B 19A 20C【解析】18据图可知③处岩层向下弯曲,山地地形,是向斜山,故A错,岩层具有层里构造,属于沉积岩,可能存在化石,故B正确,②处是断层,不适合修建水库,故C错,①处岩层向上弯曲,是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故D错。19该岩层层里分明,早期应该发生过沉积,随后地层弯曲,②处是断层出现在地层弯曲之后,且500米处有侵蚀痕迹,最后又产生沉积,故A正确。20图中河流沉积物在①河段中位于南侧,说明河流自东向西流,故A错,在②河段中位于北侧,说明河流自西向东流,故B错,该河从图中③山岭东侧绕过,故C正确,D错。  

    相关试卷

    专题10 地理事项判读类选择题之荒漠化(原卷版)-备战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

    这是一份专题10 地理事项判读类选择题之荒漠化(原卷版)-备战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共7页。

    专题10 地理事项判读类选择题之荒漠化(解析版)-备战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

    这是一份专题10 地理事项判读类选择题之荒漠化(解析版)-备战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共10页。

    专题06 地理事项判读类选择题之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解析版)-备战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

    这是一份专题06 地理事项判读类选择题之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解析版)-备战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共13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