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专题07 选择题训练(导学案)-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阅读鉴赏重点过关练(教师版)

    专题07  选择题训练(导学案)-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阅读鉴赏重点过关练(教师版)第1页
    专题07  选择题训练(导学案)-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阅读鉴赏重点过关练(教师版)第2页
    专题07  选择题训练(导学案)-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阅读鉴赏重点过关练(教师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07 选择题训练(导学案)-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阅读鉴赏重点过关练(教师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7 选择题训练(导学案)-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阅读鉴赏重点过关练(教师版),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考查实质,诗歌鉴尝选择题常见设误角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三语文学科导学案教师版编号    007   使用时间             编制人                授课内容(1课时) 班级             姓名                 小组学习目标                          诗歌鉴赏之选择题   导学流程学习目标:1、了解高考诗歌鉴赏选择题的设题角度、设题陷阱。2、探究高考诗歌鉴赏选择题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自主学习:一、考查实质:1、鉴赏形象人物、景物、事物 2、赏析语言练字、炼句、诗眼、语言风格 3、鉴赏表达技巧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 4、理解诗歌内容背景、题材、作者 5把握作者情感态度二、诗歌鉴尝选择题常见设误角度1.语言语风类错误:或故意译错实词虚词;或对诗歌的语言风格判断错误。2.意境意象类错误:对诗歌的意象寓意判断错误;或对意境的概括错误3.技巧手法类错误:对诗歌运用的写作技巧的类型或作用判断错误。4.思想情感类错误:拔高情感(对诗歌中描写情感故意妄加引申,添上某种光圈);或转移情感5.观点内容类错误:扩大范围(把作家的某一具体作品风格用其整体作品风格来代替诗歌)。三.七大设误陷阱曲解文意、无中生有、以偏概全、夸大缩小、张冠李戴、偷换概念、关系混乱四.方法小结:1.审清题目明要求。2.细读诗歌是前提。(关注标题、作者、注释、关键词等)。3.切分信息是关键。(根据逗号,判定一个选项有几个知识点需要判断。)4细读选项划敏感。5正选排除巧妙用。6正确答案自分明。五.需关注敏感点:1选项中的意谓状写描绘写出等词。2回归文本,从整体上把握写作对象。3景物描写时节、地点、特点,4事件、人物、动作或评价。5选项中的语言“”“表达抒发等词。6对意境、氛围、基调的判定,7·要探究诗人写作意图,抓准情感。8注意结合注释分析。9选项中的手法判定合作探究:落叶修睦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只应松自立,而不与君同。(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首联的重重表示落叶之多,不禁让人想到杜诗无边落木萧萧下关键词语理解B、颌联以比喻的手法生动地描摹了落叶思绪翻飞和对春日的无比向往。修辞手法分析C、尾联借景抒情,说自己要像青松那样傲然挺立,四季常青,而不做落叶,随风飘荡,任意西东。表现手法D作者借落叶来寄托自己的的情志,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分析E全诗运用了虚实相生的笔法,既有眼前之景,也有想象之景,相得益彰。表现手法分析答案:BC尾联诗人再次转折,将落叶对比,落叶飘零,而青松挺且直,面对秋风甚至寒冬,而依然翠绿如常! 翻思肯信只应二句的议论抒情,均为虚笔视角、笔法的变化,使诗歌变化多姿,增强了诗歌的艺术魅力,值得借鉴。译文一场秋雨过后,庄稼已经收割了,闲置着的田地显得格外空旷,只见深红色的落叶脱离树干,层层叠叠地在半空里飞舞。落叶思绪翻飞,一心向往着春日,哪里肯相信自己在凭借秋风而飞舞呢。有的翻飞着随流水而去,有的在暮色苍茫的河边盲目地飘荡。自己要像青松那样傲然挺立,四季常青,而不做落叶,随风飘荡,任意东西。                                                                      当堂训练: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陶渊明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弹。感彼柏下人,安得不为欢。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未知明日事,余襟良已殚。A.清吹鸣弹天气佳相呼应,以声写静,渲染欢乐的氛围。  B.柏下人表明所游地点在墓地的柏树下,生与死的对照引人感慨。C.清歌”“绿酒写集会时朋友之间或唱歌奏乐或饮酒作乐的场景。   D.余襟良已殚以自述口吻交代了诗人为欢作乐时完全放松的状态。   E.本诗将个人与诸人对照,结伴出游之欢乐反衬个人内心无尽的悲哀。答案: A E 解析A项以声写静分析不当;E项反衬个人内心无尽的悲哀不恰当,与陶渊明此时的内心境界不吻合。译文:今日天气多美好,管乐清吹鸣琴弹。感慨柏下长眠者,人生怎能不为欢?清歌一曲发新声,新酒使人开笑颜。未知明日生死事,快意当前且尽欢。   这首诗就内容看,当是陶渊明归田以后的作品。篇幅简短,内容平凡,但却博得很多人的赞赏,当有其不平凡的所在。说平凡,如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弹。”“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写在某一天气候很好的日子里,和一些朋友结伴出游,就地开颜欢饮,或唱清歌,或吹管乐和弹奏弦乐以助兴。这都是很普通的活动,诗所用的语言也很普通。说不平凡,因为所游是在人家墓地的柏树下,要为欢偏又选择这种容易引人伤感的地方。在引人伤感的地方能够为欢的人,不是极端麻木不仁的庸夫俗子,应该就是胸怀极端了悟超脱,能勘破俗谛,消除对于死亡的畏惧的高人。渊明并不麻木,他明显地感彼柏下人死后长埋地下所显示的人生短促与空虚;并且又从当日时事的变化,从自身的生活或生命的维持看,都有未知明日事之感。在这种情况下,还能为欢;还能做到余襟良已殚,即能做到胸中郁积尽消,欢情畅竭,当然有其高出于人的不平凡的了悟与超脱。西村   陆游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黄昏。                注释: 耿:微明的样子。2下列对本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到西村叩门求浆,是在清风吹拂、新月初现的黄昏时。B.初转马小乔初嫁了中的都是”“刚刚的意思。C.茂林风送幽禽语意谓清风送来茂林深处的鸟鸣,衬出西村的幽静。D.坏壁苔侵醉墨痕意谓残壁上青苔侵蚀了昔日醉后留下的字。答案:A解析:抓住关键词往岁”“记今夕可判断出时间的不同,因此选A 。译文:在群山深处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宛如世外仙乡,往年我曾在那里找水解渴,因此留下美好的印象。跨上马转过一道山梁,几株高柳环绕在桥旁,傍山临水几户人家,便是一个小小的村庄。微风吹过茂密的丛林,送来鸟儿的欢唱,残破的墙壁上青苔斑驳,仿佛是醉墨琳琅。我要写下一首清丽的小诗,记住这难忘的时光,几缕微云,一钩新月,点缀着山里人的梦乡。   奉陪郑驸马韦曲杜甫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春。石角钩衣破,藤枝刺眼新。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注: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未果。禁:消受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首句和辛弃疾的最喜小儿无赖两处无赖都传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B.三四句意谓韦曲的满眼春色,让自感老去的诗人也觉得应该借酒释怀,消受春光。C.五六句通过石角钩衣藤枝刺眼的细致描写,状写韦曲春去夏来的美景。D.此诗运用了反言,如恼煞人,实际是爱煞人,正话反说,有相反相成之趣。答案:C解析:本诗所写明显是春日景色,并非夏日。 4诗家常借韦曲寓兴亡之感。下列诗句寓有兴亡之感的两项是
    A.杜甫诗中韦曲花,至今无赖尚家家。(唐·罗隐《寄南城韦逸人》)
    B.当年燕子知何址,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宋·张炎《高阳台》)
    C.莫夸韦曲花无赖,独擅终南雨后青。(元·虞集《题南野亭》)
    D.花气上林春浩渺,酒香韦曲晚氤氲。(明·胡应麟《寄朱可大进士》)
    E.韦曲杜陵文物尽,眼中多少可儿坟。(清(此当作明,出题人有误)·王象巽《游曲江》)答案:BE解析:兴亡盛衰之感往往是通过描绘眼前的物是人非而起,当年燕子知何处韦曲杜陵文物尽均是在感慨当初繁华如今已经不再,因此答案容易获得,余下三句均为袭用杜甫原句进行单纯的景物描写。译文无赖:可爱。恼:惹人喜爱,撩拨。千杯绿酒何辞醉,一面红妆恼杀人。”——李白《赠段七娘》。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干。”——王安石《夜直》绿樽:盛满美酒的酒杯,这里代指美酒。绿酒:美酒,醇酒,呈碧绿色,也称绿蚁。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白居易《问刘十九》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晏殊《清平乐》竹丛:竹林,隐士居住的地方。乌巾:古代多为隐居不仕者的帽子。韦曲这里的花开的这样美丽可爱,家家户户都是满园春色,实在是惹人心动到了极点。杯中盛满了绿色的美酒,一定要整日痛饮才尽兴,头发花白了更要好好享受这美丽的春色。我一心欣赏美景,顾不得山石尖锐的棱角勾破了我的衣服,藤梢刚刚长出来的嫩芽,颜色那么嫩绿新鲜,直刺人的眼睛。面对这样的美景,我不由得感慨:什么时候我也能够住在竹林里,头戴着隐士的黑头巾,过着悠闲淡泊的隐逸生活啊! 冬至留滞舒州有怀岁旦泊舟平江门外曹彦约舒郡惊冬节,吴门忆岁时天寒城闭早,冻合水行迟。再拜为兄寿,同声念母慈。穷年终是客,至日始题诗。【注】舒州:位于安徽省西南部、皖河上游。岁旦:一年的第一天。曹彦约:南宋大臣、诗人,江西人。吴门:指苏州或苏州一带,即诗题中的平江门外。岁时:每年一定的季节或时间,此指春节。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诗歌标题中的冬至交代了诗人写这首诗的时间,留滞舒州点明了这首诗的写作地点及缘由。B、诗歌第三、四句写诗人回忆去年在吴门时,城门早早关闭,江面结冰,回家的行程被延误的情景。C、诗歌第五句中的再拜是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是指拜两次,诗中表达的是诗人对兄长的敬意。D、最后两句写诗人想到自己身在异乡,又处于贫寒之  中,无暇思念故乡,冬至时思念之情顿起,写下了这首诗。E、这首诗采用化虚为实的手法,将对往事的回忆和现实的担忧融为一体,扩大了诗歌的内涵。答案: B D解析B项回忆去年在吴门时说法错误,三、四两句写的是眼前滞留舒州的景象,诗人担心江面结冰,回家的行程被延误D项又处于贫寒之中望文生义,穷年指一整年。 译文:回家的船停泊在舒州城外,听说今天是冬至,心头一紧:离春节又不远了!不禁回忆起了去年春节泊舟平江门外的情景。北风呼啸,城门早早的关闭,江面也冻结了,真担心船无法航行,回家的行程会因此被延迟。回忆去年春节给兄长拜年时,共同思念远方的母亲的情景。想到自己一年到头都是客居他乡,一直到现在才写下这首诗真是感慨万千!赴洛道中作陆 机远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广。 振策陟崇丘,案辔遵平莽。夕息抱影寐,朝徂衔思往。顿辔倚嵩岩,侧听悲风响。清露坠素辉,明月一何朗。抚枕不能寐,振衣独长想。[注] 陆机:西晋文学家。出身东吴名门,东吴灭亡后退居家乡,闭门勤学,后被迫离开家乡前往京城洛阳。 案辔:案,同。按辔,手抚驭马的缰绳,任马慢步行走。6下列有关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远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广紧扣诗题,概括写自己远游中历经了艰辛的跋涉。B.振策陟崇丘,案辔遵平莽写诗人行程的风尘仆仆,流露出漫漫行程之后的释然。C.夕息抱影寐,朝徂衔思往采用互文手法,写出了朝夕均不能排遣的孤独和忧伤。D.顿辔倚嵩岩,侧听悲风响句用来修饰风,突出诗人情感中的孤寂和落寞。E.全诗写赴洛途中所见,借嵩岩、悲风、清露、明月等来表达身在旅途的独特感受。设误角度  情感分析不当,技巧确认不准分析  B项,情感分析不当(无中生有)。在风尘仆仆、高山莽原之中,并没有提到释然之情,只有孤独和忧愁。C项,技巧确认不准。互文错误,应是”“对比,两相呼应。译文: 离家远游过山川,山山水水长又宽。挥鞭策马登峻岭,提缰徐行过平原。夜宿形影自相伴,晨起含悲又向前。收缰驻马悬崖下,侧耳倾听悲风响。露珠坠下闪清辉,明月皎皎多晴朗。抚几久久不能寐,披衣独自心怅惘。醉翁操苏 轼  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醉翁啸咏,声和流泉。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时而童巅,水有时而回川,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注] 据本词序,欧阳修喜爱琅琊幽谷的山川奇丽、泉鸣空涧,常把酒临听,欣然忘归。后沈遵作琴曲《醉翁操》,崔闲记谱,请苏轼填词。蒉:草筐。《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③童巅:山顶光秃,山无草木曰童。徽:琴徽,系弦之绳。此处代指琴。7.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响空山与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空山,都写出了山的空寂。B.荷蒉两句以《论语》中荷蒉者对孔子击磬的评价,赞赏醉翁懂得鸣泉之妙。C.醉翁去后两句描写醉翁离开琅琊后,作者空对流泉,以吟诵表达思念之情。D.词作最后三句是说醉翁虽已离世,声和流泉的美妙意境却仍然得以留存人间。设误角度  情感分析不当(曲解文意)分析  C项,情感分析不当(曲解文意)。本词主要借对流泉声音的描写来赞美欧阳修在琅琊山寄情山水、感受天籁的悠然自得之情。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是说醉翁离开滁州,流泉失去知音,只留下自然声响,但此自然声响,朝夕吟咏,似带有怨恨情绪,并不是表达思念之情。译文飞瀑似珠玉叠串琅琅鸣泉,高山推出明月,清朗团圆。我问:是谁?琴弦轻响,优美的旋律,回荡空山,无人应答,静寂塞满广大空间。只有醉翁理解这天上的琴弦。这是大自然的音籁,美妙呵,难以言传。明月中天,清风把琴声送出很远,露水似真珠,眨着笑眼。此时此刻,谁能安恬入眠?背负草编筐篓的人,走过山前,大声高呼:有心人才能如此这般!         
     

    相关学案

    专题05 表达技巧(导学案)-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阅读鉴赏重点过关练(学生版):

    这是一份专题05 表达技巧(导学案)-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阅读鉴赏重点过关练(学生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体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5 表达技巧(导学案)-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阅读鉴赏重点过关练(教师版):

    这是一份专题05 表达技巧(导学案)-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阅读鉴赏重点过关练(教师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体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4 思想感情(导学案)-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阅读鉴赏重点过关练(教师版):

    这是一份专题04 思想感情(导学案)-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阅读鉴赏重点过关练(教师版),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参考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