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3 地理过程形成类选择题之天气系统的形成过程(原卷版)-备战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774353/0-169327116127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13 地理过程形成类选择题之天气系统的形成过程(原卷版)-备战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774353/0-169327116129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13 地理过程形成类选择题之天气系统的形成过程(原卷版)-备战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774353/0-169327116130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13 地理过程形成类选择题之天气系统的形成过程(原卷版)-备战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13 地理过程形成类选择题之天气系统的形成过程(原卷版)-备战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共11页。
专题13 地理过程形成类选择题之天气系统的形成过程【方法指导】 1.锋面系统的类型及天气特征锋面类型冷锋暖锋准静止锋概 念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冷、暖气团势均力敌,或遇地形阻挡,移动缓慢或很少移动的锋符 号剖面示意图气团位置冷气团密度大,在锋下;暖气团密度小,在锋上锋面坡度较大较小很小雨区位置天气特征过境前单一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单一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过境时暖气团被冷气团抬升,常出现较大的风,云层增厚,并出现雨、雪天气暖气团沿冷气团徐徐爬升,云层加厚,多形成连续性降水暖气团抬升或爬升,形成阴雨连绵的天气过境后冷气团占据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气压上升,气温下降,天气转晴暖气团占据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2.锋面类型辨析(1) 看箭头方向若冷气团的运动方向只是朝向暖气团,说明冷气团势力强,应为冷锋;若冷气团遇到暖气团时有回转运动,则说明暖气团势力强,为暖锋。(2) 看雨区范围及位置 (3)看符号三角为冷锋,半圆为暖锋。符号所指的方向为锋前进的方向。(4)看温压变化 3. 低气压(气旋)、高气压(反气旋)与天气比较内容气旋反气旋气压状况低气压(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高气压(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水平气流与风向平面示意图(北半球)风向北半球逆时针向中心辐合顺时针向四周辐散南半球顺时针向中心辐合逆时针向四周辐散垂直剖面图过境前后气压变化曲线天气状况多阴雨天气多晴朗干燥天气我国典型的天气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夏季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冬季我国的寒潮天气4.锋面气旋图的判读气旋伴随锋面,形成锋面气旋。(1)确定锋面位置锋面出现在低压槽中,锋线往往与槽线重合。(2)确定风向依据风向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偏转关系可确定各点风向。如图中F、G处为偏北风,E、H处为偏南风。(3)确定气流(气团)的性质图中F、G都在锋面的北侧,风从北方吹来,来自高纬度地区,而E、H正好相反,故F、G处气温比南面的E、H处气温低,确定F、G处为冷气团,E、H处为暖气团。(4)确定锋面性质锋面应随气旋一起呈逆时针方向移动。由此可确定锋面AB是冷气团F主动向暖气团E移动形成的,为冷锋;同理可知,CD为暖锋。一般来说,无论是北半球还是南半球,气旋中心东侧的低压槽处形成暖锋,西侧的低压槽处形成冷锋,即“左冷右暖”。只不过南、北半球冷锋和暖锋的锋前、锋后相反而已。(5)确定锋面气旋控制地区的天气由图中可知,气旋的右方低压槽为暖锋控制,故在锋前G处等地出现宽阔的暖锋云系及相伴随的连续性降水天气;气旋的左方低压槽为冷锋控制,故在锋后F处等地出现比较狭窄的冷锋云系和降水天气。冷锋与暖锋之间为暖气团控制。(6)左右手记忆气旋、反气旋的水平气流方向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大拇指朝向表示垂直气流方向,其余四指弯曲表示水平气流方向。 【拓展练习】 下图为2020年12月某日两个时刻我国某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受某种常见天气系统的影响,该区域局部有降水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当日2时至14时,下列地点中风向变化最小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2.当日2时至14时,下列地点中阴晴变化最明显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某月10~12日有一自东向西移动的天气系统,下图分别示意该天气系统在海洋和陆地的海平面气压状况(单位:百帕),读图回答下列小题。3.该气压系统出现的月份及c、d处的风向分别是( )A.2月份 西北风、西南风B.8月份 东北风、西南风C.1月份 西北风、东南风D.7月份 西南风、西北风4.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12日甲出现在大陆上,10日乙出现在海洋上②10日甲出现在海洋上,12日乙出现在大陆上③造成ab两地风向偏转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摩擦力④造成ab两地风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下图为亚洲东北部地区冬季某日高空天气形势图,在经历了一次天气剧烈变化过程后,L附近形成如下图所示的锋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图中甲、乙两点的风向分别为( )A.东北风、西北风 B.西北风、西南风 C.东北风、东北风 D.东南风、西南风6.图中L处锋面为( )A.低压槽—冷锋系统 B.低压槽—暖锋系统 C.高压脊—冷锋系统 D.高压脊—暖锋系统7.L处锋面形成前经历的天气剧烈变化过程为( )A.出现强对流 B.气旋过境 C.寒潮爆发 D.沙尘暴过境下图是北半球某地区近地面天气模式示意图。乙是甲图中虚线部分的大气运动状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8.M地的风向是( )A.西南风 B.西北风C.东南风 D.东北风9.此时,M、N两地的一般天气状况是( )A.M、N两地都晴 B.M、N两地都有雨C.M地有雨,N地晴 D.M地晴,N地有雨10.下图中,正确反映该天气系统过境期间,N地气压变化过程的是( )A. B.C. D. 在中纬度地区五千至一万米高空盛行着波状的西风气流。我国华北某气象测站放飞探空气球进行大气观测,并记录气球从地面上升到万米高空时与气象测站之间水平漂移距离,下图为多年平均水平漂移距离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11.测站在冬季冷锋过境后进行一次放飞气球观测,记录气球从地面上升到万米高空过程中的漂移轨迹。下图最接近此次气球放飞过程的地面投影轨迹是( )A. B.C. D.12.符合该测站万米高空冬、夏季气球漂移方向及水平气压场的是( )A.A B.B C.C D.D 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时段某天气系统活动路径和强度变化,完成下面小题。13.该天气系统会使( )A.甲国早情得到缓解 B.乙国沿海爆发山洪C.海峡轮渡被迫中断 D.丙国植被干枯减少14.该天气系统在通过海峡时强度增大的主要原因是( )A.海域水深浅 B.海域水温高C.海域面积小 D.海域盐度高巨大的地面温差造成高空水平气压梯度力大,从而使得上层空气快速流动,称为急流。急流可以驱动近地面天气系统的移动。温带急流位于高层中纬西风带,其位置和强度随季节变化而变化,而且其移动路径越弯曲,大气运动越强烈。下图示意某时段北美温带急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与夏季相比,冬季北美大陆温带急流( )A.位置偏北 风速偏大 B.位置偏北 风速偏小C.位置偏南 风速偏大 D.位置偏南 风速偏小16.图中温带急流的路径由蜿蜒波动发展为平直移动,往往象征着( )A.台风形成 B.寒潮结束 C.沙尘肆虐 D.对流加剧17.现代商用飞机可利用温带急流加速,适宜利用温带急流加速的航线是( )A.北京飞往乌鲁木齐 B.香港飞往堪培拉C.东京飞往莫斯科 D.旧金山飞往纽约雷暴天气一般有热雷暴、锋雷暴和地形雷暴三种类型,其中热雷暴是空气强烈上升形成的对流天气,它的形成与下垫面的湿度和太阳辐射有关,多发生在单一气团内部。热雷暴所产生的热雷雨范围小,常常是先雷后雨,持续时间短,民间有“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的熟语,我国雷州半岛一年四季均有雷暴天气,午后热雷暴占雷暴天气的大多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影响雷州半岛热雷雨强度的直接因素是近地面单位空间范围内大气( )A.温度年较差 B.温度日较差 C.垂直温度差 D.水平压强差19.雷州半岛热雷雨最集中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20.据统计近年来雷州半岛冬半年雷暴天气天数呈减少趋势,推测其原因可能是当地( )A.水田的面积下降 B.气候变暖C.汽车普及率提高 D.地势抬升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37 地理过程类综合题之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原卷版)-备战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共8页。
这是一份专题37 地理过程类综合题之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解析版)-备战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共13页。
这是一份专题17 地理过程形成类选择题之城市化过程(原卷版)-备战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共6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