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6 选择题之等值线强化训练(解析版)-备战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26 选择题之等值线强化训练(解析版)-备战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丙处日照率可能为,图中M的值最可能是,N港风速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26 选择题之等值线强化训练日照率为实际日照总时数占可照总时数的百分率,其中可照总时数指无任何遮蔽条件下日照时数的理论值,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年日照时数等值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甲、乙两地年日照时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 B.气候 C.地形 D.植被2.丙处日照率可能为A.60% B.70% C.80% D.90%【答案】1.B 2.C【解析】1.由题中图可以看出,甲地位于非洲北部的热带沙漠气候区,气候干旱,多晴朗天气,日照时间长;乙地位于赤道附近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多阴雨天气,日照时数少,可见,甲、乙两地日照时数的差异主要是由气候差异而形成。故选B。2.丙处位于赤道附近,每天的昼长非常接近12小时,因此年可照总时数≈365×12=4380小时。读图可知,丙处的实际日照总时数大于3400小时,日照率=3400÷4380≈78%,更接近80%,故选C。中纬度地区东西走向山脉的南北两侧,由于光照时间长短不同,出现了明显的温度差异,即阳坡温度高于阴坡。下图为中纬度某内陆地区等值线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3.若a为11℃等温线,则乙地气温的数值可能是A.10℃ B.9℃ C.7℃ D.4℃4.若m、n两条纬线相距55千米,不考虑迎风坡和背风坡影响,则甲、乙、丙、丁四处年太阳辐射总量最高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3.C 4.A【解析】3.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为山谷,向低处凸出为山脊;高度越高温度越低,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高度每升高100m温度下降0.6ºC;图中显示等高线向数值较低处弯曲,说明是山脊,依据等温线随高度上升而降低规律可判断图中a数值高于b,则在500米和1000米海拔上,山脊的北侧气温低于南侧,即山地的南坡气温高于北坡,而题中又提示该地位于中纬度,所以可以判读出该地位于北半球,同时甲、丙位于南坡且为向阳坡而气温较高;ab之间相差500米,气温相差约为3ºC,若a为11ºC,则b为8ºC,乙气温稍低于b,则可能为7ºC,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4.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气温随纬度的增加而递减;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天气(大气环流),海拔高度(地形),坡向等。纬度差1º约距离111千米;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所以等温线a>b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丙、丁海拔相同,但是丙>a,丁<a,所以丙是阳坡,丁是阴坡;同理甲、乙海拔相同,甲>b,乙<b,所以甲是阳坡,乙是阴坡,甲、丙都是南坡为阳坡,该山位于北半球中纬度;而m、n两条纬线相距55千米,亦即纬度差约为0.5°,说明因纬度差引起的年太阳辐射差很小,影响年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是地势和坡向,由前面分析可知甲、丙在阳坡,而甲地海拔更高,故其年太阳辐射总量最高,故A正确, BCD错误。故选A。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多年极值风速等值线分布图(单位:米/秒),据图完成下列问题。5.图中M的值最可能是A.26 B.27C.28 D.296.N港风速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①长江口的喇叭口形状 ②下游宽阔的江面 ③北部无山地阻挡 ④城市的热岛效应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7.下列关于本区域极值风速的说法正确的是A.沿长江河谷风速逐渐增大 B.P地风速受夏季风影响最大C.沿海地区的风速比内陆大 D.海岸带风速的变率比内陆大【答案】5.D 6.A7.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读图能力,熟悉等值线的分布规律,结合当地的地形条件,可以判断风速的大小。5.根据等值线的规律,M有可能是28或者是29,南京附近地势较高,风力较大,根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M最有可能是29,选择D。6.N位于长江口,长江口的喇叭口形状 和下游宽阔的江面利于台风和东南季风的进入,所以风力比较大;北部无山脉阻挡和城市热岛效应影响较小,选择A。7.沿长江河谷风速先增大后缩小在增大的过程,A错; P地位于南方地区,受夏季风影响时间长,风速受夏季风影响最大,B对;有些沿海地区的风速比内陆大 ,有些沿海地区的风速比内陆小,C错; 有些海岸带风速的变率比内陆大,有些海岸带风速的变率比内陆小,D错。如图,a、b、c为三条等值线,间距相等,虚线AB为等值线弯曲度最大地方的连线。读图完成下列问题。8.如果图中等值线为等高线,且a>b>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处为山谷,AB线为集水线,可发育河流B.此处为山脊,AB线为分水岭C.此处为山谷,AB线为分水岭D.此处为山脊,AB线为集水线,可发育河流9.如果图中等值线为海平面等压线,且a<b<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处为高压区,天气晴朗 B.此处为低压区,天气阴雨C.此处为低压区,天气晴朗 D.此处为高压区,天气阴雨10.如果图中等值线为等温线,且a<b<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处地形可能为山脊, B.甲处气流上升,天气晴朗C.甲处气压较高,天气阴雨 D.图中风向可能为东南风【答案】8.B 9.B 10.A【解析】8.a、b、c为三条等值线,间距相等,虚线AB为等值线弯曲度最大地方的连线,此处为山脊,AB线为分水岭。据此选B。9.图中等值线为海平面等压线,且a<b<c,此处为低压区,天气阴雨,据此选B。10.图中等值线为等温线,且a<b<c,则甲处为低温中心,其地形可能为较高的山脊,据此选A正确。【点睛】等值线(面)图判读的一般规律:(1)读数据(注意等值距) ① 读等值线(面)上的点规律一:一般,在同一幅等值线图中,相邻两条等值线的差值相同或者为零。② 读等值线之间或闭合等值线内的点规律二:一般,等值线两侧的数值不同。(2)比大小:根据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判读等值线(面)的大小。 (3)看疏密(比较值差)规律三:同一幅等值线图上,等值线越密,说明该地理要素的地区分布差异越大。 (4)析弯曲(判断地理要素的影响因素)规律四:等值线向数值大方向弯曲的地方数值小,向数值小方向弯曲的地方数值大。规律五:等值线的弯曲反映了地理要素的分布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等值线的弯曲程度反映了弯曲处数值与平直处数值的差别程度。(5)判方向:主要是在等高(深)线上判断坡向,在等压线上判断风向。规律六:坡向由高处指向低处,垂直于等高线。近地面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与等压线斜交,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下图表示我国某地季节性积雪融化完毕日期等值线及水系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积雪融化完毕日期最晚的是A.① B.②C.③ D.④12.等值线在①处明显向南弯曲,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海陆位置 B.山地地形C.平原地形 D.洋流【答案】11.A 12.B【解析】11.考查等值线的判读。据图可知,自南向北季节性积雪融化完毕日期越来越晚,图中四地①的日期最晚,介于4月10日到4月15日之间,故A项错误。12.等值线在①处明显向南弯曲,说明积雪融化时间较晚,气温较低,影响因素主要是海拔较高,山地地形,故B项正确,C项错误;该地海陆位置差异不大,故A项错误;该地没有位于沿海地区,故D项错误。【点睛】等值线(面)图判读的一般规律:(1)读数据(注意等值距) ①读等值线(面)上的点规律一:一般,在同一幅等值线图中,相邻两条等值线的差值相同或者为零。 ②读等值线之间或闭合等值线内的点 规律二:一般,等值线两侧的数值不同。 (2)比大小:根据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判读等值线(面)的大小。 (3)看疏密(比较值差) 规律三:同一幅等值线图上,等值线越密,说明该地理要素的地区分布差异越大。 (4)析弯曲(判断地理要素的影响因素) 规律四:等值线向数值大方向弯曲的地方数值小,向数值小方向弯曲的地方数值大。 规律五:等值线的弯曲反映了地理要素的分布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等值线的弯曲程度反映了弯曲处数值与平直处数值的差别程度。 (5)判方向:主要是在等高(深)线上判断坡向,在等压线上判断风向。 规律六:坡向由高处指向低处,垂直于等高线。近地面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与等压线斜交,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交通通达性是指一个地方能够从另一地方到达的容易程度,它可以用空间距离、旅行时间、旅途距离或运输费用等来衡量。高铁建设将普遍改善我国城市间的通达性。读2020年我国部分地区高铁通达性等值线图(图中数值为预测值,数值大小与交通通达性呈负相关),完成下面小题。13.影响甲城的旅行时间等值线向北弯曲的直接因素是( )A.东北平原地形平坦B.所在地区的降水多C.农业发达运输量大D.高铁线的分布与走向14.2020~2025年随着东北交通通达性的进一步提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民航客运没有影响B.10小时等值线范围将变小C.甲处等值线的数值将变小D.单位时间出行距离将会减少【答案】13.D 14.C【解析】13.甲城的旅行时间等值线向北弯曲表示甲城旅行所需时间比周边时间短,这是因为甲地地处东北平原、交通状况较好所致,据此选D。14.根据材料,图中数值为数值预测值,数值大小与交通通达性呈负相关,2020—2025年随着东北交通通达性的进一步提高,会对民航客运产生一定影响;0小时等值线范围将变大;甲处等值线的数值将变小;单位时间出行距离将会增大,选C。读图“某国樱花开放日期等值线图”,完成下列小题。15.据图判断128°经线附近等值线向北凸出主导因素可能是( )A.暖流影响 B.地势地平C.大河流经 D.人类活动16.影响该国樱花开放日期早晚的主要因素有( )①降水②地形③太阳辐射④土壤⑤洋流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答案】15.B 16.C【解析】1.读图可知,128°经线附近等值线向北樱花开放日期较晚方向凸出,说明该处樱花开放日期较早,气温较高,因此可能是该处地势较地平的原因,B对。该区域距海较远,受暖流影响不大,A错。该区域为朝鲜半岛,面积小,地形起伏大,没有大河流经,C错。人类活动对樱花开放日期影响较小,D错。故选B。2.樱花开放日期不同主要受温度影响,东西部樱花的开放日期不同,主要是受地形影响;南北开放日期不同主要受太阳辐射影响;东岸南北部与同纬度内陆不同,主要受洋流影响,北部受寒流,南部受暖流影响;②③⑤正确。而降水和土壤对樱花开放日期早晚影响不大,①④错误。故选C。 降雪初始日期等值线数值等于实际降雪初始日期与同一年度9月1日之间的日数 ,降雪终止日期等值线数值等于同一年度8月31日与实际降雪终止日期之间的日数。降雪初始日至降雪终止日为雪季。图示意1962-2012年青海省平均降雪初始、终止日期等值线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图中青海省四地中,雪期最短的是A.五道梁B.冷湖C.贵德D.格尔木18.影响冷湖雪季长短的主导因索是A.大气环流B.纬度位置C.距海远近D.地形地势【答案】17.B 18.D【解析】17.由材料可知,降雪初始日期数值越大表示初始日期越迟,降雪终止日期数值越大表示终止日期越早;五道梁的降雪初始日期数值介于0~10之间,降雪终止日期数值介于0~15之间,在四地中,降雪初始日期最早,降雪终止日期最迟,雪期最长;而冷湖降雪初始日期在90~100之间,降雪终止日期在150,故雪期最短,答案选B。18.由前述分析可知,冷湖的降雪初始日期较迟、降雪终止日期较早,雪季较短;由于冷湖地处柴达木盆地,海拔较低,气温较高,且盆地较封闭,水汽不易进入,降雪少,雪期较短,故影响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地势,选项D正确。下图是某地区河流封冻日数等值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9.造成M、N两地河流封冻日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①冬季风的影响强度 ②纬度位置 ③水流速度 ④海拔高低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20.甲、乙两地的数值最可能是( )A.甲为160 乙为140 B.甲为140 乙为160C.甲为120 乙为180 D.甲为160 乙为16021.下列要素的等值线分布与图中河流封冻日数等值线分布较为相似的是( )A.冬季等温线 B.等降雪量线C.等太阳辐射线 D.等冬季风风速线【答案】19.C 20.B 21.A【解析】19.读图,M处封冻日数比N处多。图中M、N纬度相同,因此纬度位置不是影响的主要因素,②错;排除BD;结合经纬度和河流分布可知,M位于三江平原,海拔低,N地处大兴安岭附近,海拔高,气温低,所以海拔高低也不是主要影响因素,④错;N处受西侧山地阻挡,冬季风的影响强度较小,封冻日数少;M处位于平原,冬季风的影响强度大,封冻日数多;N处落差大,水流速度快,封冻日数少,M处流速慢,封冻日数多,①③正确,故选C。20.甲乙两处都位于平原地区,由于甲位置偏南,相对乙地封冻期较短,乙地封冻期较长。但它们为闭合等值线,分布在140和160之间,因此甲为140,乙为160,故选B。21.河流封冻与气温有直接的关系,因此与河流封冻日数等值线分布较为相似的是冬季等温线分布,A正确;其他等值线均不是与河流等封冻日数线最为相似等值线。故选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29 选择题之比较类强化训练(解析版)-备战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与点对点模式相比,枢纽模式,铺设废旧轮胎的主要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28 选择题之计算类强化训练(解析版)-备战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昆仑站与中山站的直线距离约为,M和N两点的实地距离约是,下列现象可信的是,如果在图中AB处修建水坝,坝长,照片上遮盖的日期,可能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27 选择题之排序类强化训练(原卷版)-备战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形成该地貌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是,推测“水上雅丹”的演化顺序,不属于该段河道向南摆动的原因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