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语文第3课《雨的四季》精品实用高效教学设计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774597/0-169327146042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七上语文第3课《雨的四季》精品实用高效教学设计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774597/0-169327146046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七上语文第3课《雨的四季》精品实用高效教学设计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774597/0-169327146049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七年级上册雨的四季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上册雨的四季教案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学习目标,作者简介,读音释义,整体把握,合作探究,课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雨的四季》精品实用高效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雨,是一位神奇的乐手,一点一滴奏出美丽的旋律;雨,是一位优雅的画家,飘飘落落点染出生机盎然的万物;雨,更是一位充满浪漫情怀的诗人,扬扬洒洒浸润着人们的心灵。今天,让我们随着作者的脚步,走进四季,去感受雨的魅力!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笔下四季的雨不同的特点。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征多角度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学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在写景状物时的巧妙运用。3、体会作者对雨寄托的思想感情,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作者简介】 刘湛秋,1935生于安徽芜湖,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评论家。兼创作散文、报告文学、小说及编辑诗歌。其作品清新空灵,被大学生誉为“抒情诗之王”。代表作有《雨的四季》《随便为自己找个座位》《中国的土地》等。他的散文《雨的四季》、《伞》、《卖菱角的小女孩》等都曾被收录中学语文课本。 【读音释义】 ①静谧(mì):安静。②高邈(miǎo):高而远。邈,遥远。③莅(lì)临:来到,来临(多用于贵宾)。④造访:拜访,书面语。⑤吝啬(lìn sè):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不舍得给别人,也不舍得自己用。⑥淅淅沥沥:形容轻微的风声、雨声、落叶声等。⑦咄(duō)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⑧娇媚:妩媚。⑨粗犷(guǎng):粗豪;豪放。 【整体把握】 1、标题是“雨的四季”,文章具体写雨的四季情况的是哪几段?直抒胸臆的是哪几段?文眼是哪一句? 明确:具体写雨的是第2至第5段。直抒胸臆的第1和第6、7段。 文眼:她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 2、四季的雨各有什么特点,分别给大地带来了什么变化?请从文中找出关键词语。 明确:春雨:美丽、娇媚。驱走冬天,改变姿容。 夏雨:粗犷、热烈。丰满大地,展示诱惑。秋雨:端庄、沉静。产生情思,纯洁灵魂。冬雨:自然、沉静。降临温暖,带来蜜情。 3、划分层次结构。 明确:第一部分( 1 ):喜雨。第二部分(2-5):绘雨。第三部分(6-7):赞雨。 4、文章是按照什么结构布局的?线索是什么? 明确:结构:总分总。线索:对雨的喜爱、赞美之情。 【合作探究】 1、第1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内容上:直抒胸臆,表达了对雨的喜爱之情。 结构上:开门见山(开篇点题),总领全文,引出下文,为下文写四季的雨做铺垫,奠定了全文的情感基调,照应结尾。 2、第2段描绘了哪些具体的景物?这对春雨是直接描写还是间接描写? 明确:景物:树、水珠子、水雾、小草、空气等。 间接描写。这段文字通过描写万物经雨洗淋后的情态,从侧面烘托春雨的娇媚美丽和润物之功。 3、第2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比喻、拟人。赋予花、树以人的情态特征,将初春萌发的叶子比喻成起伏的波浪,把雨滴比喻成少女的眼泪,将小草比喻成蚯蚓,生动形象地写出春雨的温柔娇媚,表现了雨给大地带来的勃勃生机。 4、“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这几个句子是从什么感官角度写的? 明确:从视觉、听觉和嗅觉等角度描绘春天的美好景象和勃勃生机,表现了春雨的美丽、娇媚、润物。 5、“而夏天,就更是别有一番风情了”,第3段开头这句话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承上启下,吸引读者。 6、下面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1)你还来不及思索,豆粒的雨点就打来了。 明确:比喻。生动形象地突出了夏雨点之急、大,说来就来的特点。 (2)而荷叶铺满了河面,迫切地等待着雨点, 和远方的蝉声、近处的蛙鼓一起奏起了夏天的雨的交响曲 明确:拟人、比喻。将夏雨比作交响曲,而且是和“蝉鸣”、“蛙鼓”一起奏响的,从听觉的角度,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夏雨的热烈、粗犷。 7、作者是怎样写秋雨的? 明确:作者先总写秋雨的端庄、沉静,然后通过写放晴的田野侧面表现秋雨的端庄,再正面写秋雨的沉静。 8、说说下面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及作用。 (1)这时候,雨不大出门。 明确: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秋天不经常下雨。 (2)当田野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妇人,显得端庄而又沉静了。 明确:拟人、比喻,将秋雨比作出嫁生了孩子的妇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秋雨端庄而沉静的特点。 9、“但这时候,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第5段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拟人。把冬雨人格化,“化了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冬雨化雪后的美丽与妩媚;“飘然莅临人间”写出了冬雪降临的动态美,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 10、上文写雨,多用“她”或“它”,到了第6段为什么却改称“你”? 明确:第二人称,亲切自然,便于抒发强烈的情感。 11、“啊,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雨啊!”最后一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点明并深化主旨,抒发作者对雨的爱恋之情。 12、归纳主旨 明确:这篇抒情散文生动形象地描写了雨的美丽、可爱,表达了作者对雨的由衷喜爱和热情赞美,表现了作者对生命与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课堂检测】 1、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1)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 ( )(2)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 ( )(3)忽然,在一个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 ( )(4)但这时候,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 ) 答案:(1)比喻(2)比喻、拟人(3)排比(4)拟人 2、作者在描绘四季的雨时,采用了哪些手法? 答案:(1)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2)从听觉、视觉、嗅觉等感官角度描绘;(3)融情于景;作者笔下的雨生动可爱、富有灵性,不管是哪个季节的雨,都融入了作者的浓情厚意;(4)侧面描写:例如:文章在写春雨时主要描绘了春雨后的景观,侧面烘托了春雨的生机;在写夏雨时,写了夏雨给人的感受。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狼教学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学习目标,作者简介,背景链接,字音字形,朗读节奏,疏通文意,整体把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诫子书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学习目标,作者简介,背景链接,知识链接,读音停顿,疏通文意,整体把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学习目标,读音停顿,疏通文意,整体把握,合作探究,写作特色,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