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上册观沧海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上册观沧海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学习目标,作者简介,文体知识,背景链接,读音停顿,整体把握,合作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观沧海》精品实用高效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这样评论《三国演义》中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此人一生,政治上最得意的一笔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军事上最成功的一战是官渡之战,后果最严重的一次疏忽是放走刘备,失败得最惨的一战是赤壁之战,最受肯定的是他的才略,最受指责的是他的人品,最有争议的是他的历史功过,最没有争议的是他的文学成就。”这个饱受争议的人物就是曹操,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首被传诵千古的诗歌《观沧海》,体会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 【学习目标】 1、了解诗人曹操及其作品,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2、学习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3、体会诗人博大的胸怀和远大的抱负,激发为理想而奋斗的豪情壮志。 【作者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建安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他是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其诗歌《步出夏门行》《蒿里行》诸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对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也有所反映。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在文学上都有较高的成就,对当时的文坛影响较大,后人将他们合称为“三曹”。 【文体知识】 乐府诗 “乐府”原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官署,其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 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的套语,跟诗的正文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背景链接】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竭石山。他跃马扬鞭,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心潮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触景生情写下这首壮丽的诗篇。诗作融会自己昂扬奋发的精神,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 【读音停顿】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jié)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dàn),山岛/竦峙(sǒng zhì)。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sè),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zāi),歌以/咏志。 【整体把握】 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其中哪些诗句是实写,哪些诗句是虚写?从哪里可以看出是虚写景象? 明确:景物:海水、山岛、树木、百草、秋风、洪波、日月、星汉。 实写: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虚写: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是虚写景象,这是诗人的想象。 【合作探究】 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运用什么表达方式?交代了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明确:记叙。交代了登临的方位、地点、目的。开篇点题,统领全篇。 2、实写部分是怎样运用动静结合手法的? 明确:“水何澹澹”写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竦峙”写山岛耸立,是静态,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浩瀚和威严。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是静态;而“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是动态,显示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以山岛草木来点染烘托,就把大海写得生机勃发、欣欣向荣,使人感觉大海不仅浩瀚壮阔,而且美丽多姿。 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绘出怎样的景象?表现了作者怎样的胸怀? 明确:对偶、互文、夸张;描绘出了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作者博大的胸怀和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宏大抱负。 4、读完这首诗,你觉得作者是用什么方式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又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借景抒情。“诗言志”,但作者希望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并没有在诗中直接表露,而是将这种感情蕴含在景物描写当中。 5、归纳主旨 明确:这首诗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写作特色】 (1)借景抒情。(2)虚实结合。(3)动静结合。 【课堂检测】 1、按要求写出诗句。(1)《观沧海》中点出诗人登临碣石山的目的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2)《观沧海》中描写风大浪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3)《观沧海》中虚写诗人想象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观沧海》中《观沧海》中展现海岛生机勃勃的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5)《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6)《观沧海》中最能展示曹操博大胸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2)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4)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5)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6)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2、曹操的诗风一贯是豪气开阔的,这种豪气在《观沧海》里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呢? 答案:“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诗人借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象来不得建功立业的远大理想。其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可见一斑。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狼教学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学习目标,作者简介,背景链接,字音字形,朗读节奏,疏通文意,整体把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动物笑谈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学习目标,作者简介,读音释义,整体把握,合作探究,拓展延伸,课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诫子书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学习目标,作者简介,背景链接,知识链接,读音停顿,疏通文意,整体把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