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考化学真题(含解析)
展开2023年牡丹江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化学试卷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90分钟;
2.全卷共五道大题,总分100分;
3.所有试题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Cu-64 Zn-65 Ag-108 Ba-137
一、判断与选择(本题共18小题,每题2分,共36分。1—15题每题各有一个正确选项;16—18题每题各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漏选一个只得1分,多选或错选不得分。请将正确选项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1. 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是
A. 张青莲 B. 屠呦呦 C. 钱学森 D. 侯德榜
【答案】D
【解析】
【详解】A、张青莲教授对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不符合题意;
B、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不符合题意;
C、钱学森是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不符合题意;
D、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是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符合题意。
故选D。
2. 如果空气成分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是
A. 氮气 B. 氧气 C. 稀有气体 D. 二氧化碳
【答案】A
【解析】
【详解】空气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
故选:A。
3. 加油站应张贴的消防安全图标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加油站内的空气混有可燃的汽油蒸气,为防止引燃混合气体发生爆炸,故要张贴一些禁火标志,如禁止吸烟、禁止烟火等。
【详解】A、图中所示标志是塑料制品回收标志,不符合题意;
B、图中所示标志是节约用水标志,不符合题意;
C、图中所示标志是腐蚀品标志,不符合题意;
D、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吸烟标志,符合题意;
故选D。
4. 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 氯化钠 B. 过氧化氢 C. 汞 D. C60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金属单质、部分非金属固态单质、稀有气体。
【详解】A、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汞是金属,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故C符合题意;
D、C60是由C60分子构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 下列关于“生命、健康”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香烟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尼古丁等多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符合题意;
B、糖类是六大营养元素之一,是人体供能的主要物质,拒绝糖类不利于人体健康。不符合题意;
C、碳酸饮料除水、糖类一般不含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且含有食品添加剂,部分添加剂过量摄入会影响人体健康,所以不能大量饮用碳酸饮料。不符合题意;
D、龋齿主要由缺氟引起,可以适量摄入氟元素从而预防龋齿。各类营养元素需要适量摄入,过量摄入也会危害人体健康,如钙元素摄入过多会导致高钙血症、结石等疾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 下列生活中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不锈钢 B. 一氧化碳 C. 自来水 D. 牛奶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不锈钢属于合金,含有铁、碳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B、一氧化碳的化学式为CO,只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符合题意;
C、自来水中含有水、消毒剂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D、牛奶中含有水、蛋白质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的是
A. 红磷
B. 木炭
C. 硫磺
D. 铁丝
【答案】C
【解析】
【详解】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错误。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故选项错误。
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正确。
D、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8. 规范操作是实验安全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 闻气味 B. 倾倒液体
C. 检查装置气密性 D. 稀释浓硫酸
【答案】C
【解析】
【详解】A、闻气体气味时,用并拢的手指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不要将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符合题意;
B、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朝向手心、试管口与试剂瓶口仅靠、试管略倾斜,不符合题意;
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导管置于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符合题意;
D、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热量尽快散发出去,不能将水注入浓硫酸中,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 下列生活中的做法正确的是
A. 用钢刷擦洗铝制锅具 B. 焚烧处理废弃塑料
C. 用洗洁精清洗带油污的餐具 D. 填埋处理废旧电池
【答案】C
【解析】
【详解】A、铝极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铝被腐蚀,故用钢刷擦洗铝制锅具会破坏铝表面的氧化膜,使铝易被腐蚀,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
B、焚烧处理废弃塑料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污染空气,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
C、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可以去油污,故用洗洁精清洗带油污的餐具,故C正确,符合题意;
D、填埋处理废旧电池,电池中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会对土壤造成污染,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 下判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可燃物接触氧气就能燃烧 B. 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后灭火
C. 室内着火立即打开门窗 D. 图书、档案失火用干粉灭火器扑灭
【答案】B
【解析】
【详解】A、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还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A错误;
B、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以防触电,然后再灭火,故B正确;
C、室内着火不能立即打开门窗,以防空气流通,造成火势蔓延,故C错误;
D、二氧化碳汽化会吸收大量的热,所以二氧化碳灭火器可用于扑灭图书、档案等贵重物品的失火,不能用干粉灭火器扑灭,以免产生的水损坏图书、档案,故D错误;
故选B。
11. 如图是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 氟属于非金属元素
B. 氟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
C. 化学反应中氟原子易得电子
D. 氟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00g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氟是“气”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B、元素周期表一格中,左上角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所以氟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不符合题意;
C、从氟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氟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不符合题意;
D、元素周期表一格中,最下方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g”,氟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00。符合题意;
故选D。
12. 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 铜的导电性好——作导线 B. 氧气支持燃烧——作燃料
C. 金刚石硬度大——作钻探机钻头 D.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作保护气
【答案】B
【解析】
【详解】A、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作导线,故选项性质和用途对应正确;
B、氧气具有助燃性,没有可燃性,不能作燃料,故选项性质和用途对应不正确;
C、金刚石是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可作钻探机钻头,故选项性质和用途对应正确;
D、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反应,可作保护气,故选项性质和用途对应正确。
故选B。
13. 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A. 用火柴梗比较蜡烛火焰各层温度 B. 用燃烧法鉴别羊毛线和腈纶线
C. 用紫甘蓝、酒精自制酸碱指示剂 D. 用食盐水除去铁钉表面的铁锈
【答案】D
【解析】
【详解】A、将火柴梗放在火焰上,通过不同地方的炭化程度,可比较火焰各层的温度,A选项正确;
B、羊毛成分主要是蛋白质,燃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腈纶没有,可用燃烧法区别腈纶和羊毛,B选项正确;
C、紫甘蓝中的色素能够溶于酒精,因此可以用紫甘蓝和酒精制作酸碱指示剂,C选项正确;
D、氯化钠不能和铁锈中的氧化铁反应因此不能用食盐水除铁锈,D选项错误。
故选:D。
14. 归纳总结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下列归纳总结正确的是
A. 显碱性的物质都能治疗胃酸过多 B. 含有氧元素的物质都是氧化物
C. 具有挥发性的药品都需密封保存 D. 催化剂都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答案】C
【解析】
【详解】A、显碱性的物质不一定都能治疗胃酸过多,如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但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治疗胃酸过多,选项错误;
B、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都是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才是氧化物,选项错误;
C、具有挥发性的药品都需密封保存,防止药品挥发到空气中,选项正确;
D、由催化剂的概念可知,催化剂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一定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选项错误,故选C。
15. 如图是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KNO3的溶解度NaCl的溶解度大
B. 降温能使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 t2℃时,K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
D. KNO3溶液中混有少量NaCl,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KNO3
【答案】B
【解析】
【详解】A、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没有指明温度无法比较两物质的溶解度,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根据图示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则降温能使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
C、未指明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则无法比较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选项说法错误;
D、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小,则KNO3溶液中混有少量NaCl,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KNO3,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16.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B. 足量的铝和锌分别与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
C. 向硝酸铜、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
D. 向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答案】BD
【解析】
【详解】A、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减少,装置的压强不断减小,当氧气耗尽,装置内压强不变,图示错误;
B、足量的铝和锌分别与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金属是过量的,盐酸完全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的氢气来源于酸中的氢元素,所以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锌强,铝反应速率快,反应完全所需时间短,图示正确;
C、向硝酸铜、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铁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每56份质量的铁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小;铁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每56份质量的铁置换出216份质量的银,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小;故溶液质量会减小,当反应完全后,溶质质量不变,图示错误;
D、向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氢氧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随着反应的进行,溶质氢氧化钡逐渐减小,当完全反应后,溶质变为稀硫酸,继续滴加,溶质稀硫酸的质量逐渐增加,图示正确。
故选BD。
17.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择的方法正确的是
序号
物质
杂质
除杂方法
A
CO2
H2O
将气体通过足量的浓硫酸
B
NaCl
泥沙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
O2
N2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D
KCl溶液
K2CO3
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过滤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CO2(H2O):将气体通过足量的浓硫酸,浓硫酸不与二氧化碳,具有吸水性将水分吸收,杂质被除去,且未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选择的方法正确,符合题意;
B、NaCl(泥沙):加水溶解,NaCl溶于水,泥沙不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泥沙,选择的方法不正确,应溶解、过滤、蒸发,不符合题意;
C、O2(N2):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铜与氧气反应,不与氮气反应,违背除杂原则“所选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选择的方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D、KCl(K2CO3):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氯化钡不与氯化钾反应,与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钾,碳酸钾被除去,但引入新杂质过量的BaCl2,违背除杂原则“不能引入新杂质”,选择的方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8. 有一种CaO样品,可能含有MgO、CuO或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杂质,现取5.6g该固体样品,加入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蓝色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样品中一定含有CuO B. 样品中可能含有MgO
C.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水的质量为94.5g D. 样品的组成有三种组合方式
【答案】AC
【解析】
【分析】100g稀盐酸中有HCl的质100g×7.3%=7.3g。
,,
因为5.6g氧化钙恰好消耗7.3gHCl,所以杂质不能仅有一种。杂质一定有MgO,至少有CuO、NaCl中的一种。得到的溶液为蓝色,则溶液中含有铜离子,说明一定有氧化铜。
【详解】A、得到的溶液为蓝色,所以一定含有氧化铜,正确;
B、根据分析样品中一定含有氧化镁,错误;
C、加入稀盐酸中水的质量为100g-7.3g=92.7g,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7.3gHCl生成水的质量为1.8g,则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水的质量为92.7g+1.8g=94.5g,正确;
D、根据分析可知,样品中一定含有氧化铜和氧化镁,可能含有氯化钠,则样品的组成有两种情况,错误;
故选AC。
二、填空与简答(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25分)
19.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硅元素______;
(2)铁离子______;
(3)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答案】(1)Si (2)Fe3+
(3)
【解析】
【小问1详解】
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硅的元素符号是:Si;
【小问2详解】
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铁离子表示为Fe3+;
【小问3详解】
五氧化二磷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则磷元素的化合价为+5,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则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
20. 水是生命之源,我们的生活与水息息相关。
(1)应用水。水常用作溶剂,把少量的①面粉 ②豆油 ③蔗糖 分别投入水中,可以形成溶液的是______(填序号)。
(2)净化水。家庭净水器中的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是因为其具有______的结构,生活中通过______降低水的硬度。
(3)珍惜水,生活中你节约用水的具体做法是______(写一条)。
【答案】(1)③ (2) ①. 疏松多孔 ②. 煮沸##加热煮沸
(3)淘米水浇花等(合理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面粉、豆油不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蔗糖能溶于水,能形成溶液,所以形成溶液的是③蔗糖。
【小问2详解】
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所以活性炭具有吸附性,生活中通过煮沸降低水的硬度,因为在煮沸的过程中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转变为沉淀,从而降低水的硬度。
【小问3详解】
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方法有:淘米水浇花或使用节水用具等。
21.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多方面了解了发展中的牡丹江,增强了对家多的关注和热爱。
(1)“点绿成金”,发展林下绿色经济。种植的黑木耳、大榛子、滑子蘑、蓝莓等绿色食品中,蓝莓富含营养素是______。
(2)“产研一体”,打造雪城石墨全产业链。石墨的用途广泛,请你写出一条______。
(3)“稳粮扩豆”,实施大豆振兴工程。豆类食物中含铁和锌,这里的“铁”“锌”是指______(填“元素”或“原子”或“单质”);为防止大豆生长时出现倒伏现象,需要施加适量的______肥。
【答案】(1)维生素 (2)作电极(合理即可)
(3) ①. 元素 ②. 钾##K
【解析】
【小问1详解】
蓝莓是一种水果,富含的营养素是维生素;
【小问2详解】
石墨具有导电性可以用作电极,同时石墨硬度低还可以用来制作铅笔芯;
【小问3详解】
豆类食物中含铁和锌,这里的“铁”“锌”指主要是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铁、锌”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钾肥可以促进植物茎秆生成,故为防止大豆生长时出现倒伏现象,需要施加适量的钾肥。
22. 我国正在深海、深空、深地、深蓝等领域积极抢占科技制高点。
(1)“深海勇士号”载人深潜器布放了中国第一个由钛合金打造的深海沉船考古永久测绘基点。钛合金属于______材料,放入海水中数年仍光亮如初,体现其具有的优良性能是______。
(2)中国空间站利用再生技术,可将航天员排出的二氧化碳、水汽和尿液等废弃物回收,转化成氧气、水和食物等生命必需品。其中将CO2转化为O2的过程属于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深地一号·顺北油气基地”成功勘探出全球最深的油气田,获取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其中天然气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5G基站的建立是深蓝网络空间领域数字基础的有力支撑。5G铁塔表面的冷喷锌涂层能隔绝______,达到防止生锈的目的;基站配有的铅酸蓄电池在放电时,可将______能转化为电能,确保基站设施不间断供电。
【答案】(1) ①. 金属 ②. 抗腐蚀性
(2)化学 (3)
(4) ①. 空气和水##氧气和水 ②. 化学
【解析】
【小问1详解】
钛合金属于金属材料,钛合金放在海水中数年,取出后仍光亮如初,这说明金属钛具有很强的抗腐蚀性;
【小问2详解】
将CO2转化为O2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小问3详解】
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4详解】
5G铁塔表面的冷喷锌涂层能隔绝空气和水;电池放电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23. 请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科研团队研发了一种纳米“蓄水”膜反应器(如下图所示),内部封装了特定催化剂,该催化剂能够实现在温和条件下(3MPa,240℃)二氧化碳近100%高效稳定的转化。纳米“蓄水”膜反应器的壳层具有高选择性,反应后,能保证生成的水集中到内部而乙醇溢出。
二氧化碳不仅能制造乙醇,还能制造淀粉、蛋白质、甲醇、尿素、纯碱、灭火剂等,我国化学工作者正在围绕绿色、低碳、环保、高效的主题,继续推进碳捕捉、碳中和,以实现二氧化碳资源的高价值利用。
(1)图中“ ”表示的物质属于______(填“有机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
(2)壳层的优点是______。
(3)纳米“蓄水”膜反应器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该技术的研发有利于缓解______问题(写一条)。
【答案】(1)有机化合物
(2)高选择性 (3)
(4)温室效应增强
【解析】
【小问1详解】
有机化合物主要是指由碳元素、氢元素组成,一定是含碳的化合物,但是不包括碳的氧化物和硫化物、碳酸、碳酸盐等;根据图示可知,该物质为C2H5OH,则属于有机化合物;
【小问2详解】
壳层可以让乙醇分子通过,其他分子不得通过,能够分离出乙醇,则优点为:具有高选择性;
【小问3详解】
根据图示可知该反应为CO2与氢气在3MPa,240℃与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乙醇,则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小问4详解】
该技术可以消耗CO2,则能够降低空气中CO2的浓度,从而缓解温室效应增强的问题。
24. 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某石灰石(含少量Fe2O3)为原料制备高纯CaCO3的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酸溶”前为使反应物接触更充分,应对石灰石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2)“沉钙”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的化学式为______。
(3)“沉钙”中,其他条件相同,当温度高于35℃时CaCO3产率会明显下降,其主要原因:一是氨水挥发和分解速率加快,二是______。
(4)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______(写一种)。
【答案】(1)粉碎 (2)H2O
(3)CO2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4)NH3(或“H2O”)
【解析】
【小问1详解】
为了使石灰石和盐酸接触更充分,可以对石灰石进行粉碎。
【小问2详解】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有一个钙原子,两个氯原子,两个氮原子,六个氢原子,一个碳原子,两个氧原子;反应后有一个钙原子,两个氯原子,两个氮原子,八个氢原子,一个碳原子,三个氧原子;故可得出X中含有二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即X的化学式为H2O。
【小问3详解】
CO2随着温度升高,在液体中溶解度不断减小,造成CaCO3产率明显下降。
【小问4详解】
由流程图中可得,开始有投入,后续有产出的非产品的物质可循环利用,循环利用的物质有NH3、H2O。
三、分析与推断(本题每空1分,共5分)
25. 如图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都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D是红棕色粉末,F是炉具清洁剂主要成分,F、G属于同种类别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表示反应关系,“→”表示转化关系)。
(1)B的化学式为______,H的俗称为______。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反应①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______。
(4)G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是______(写一条)。
【答案】(1) ①. ②. 生石灰
(2)
(3)复分解反应 (4)改良酸性土壤
【解析】
【分析】D是红棕色粉末,所以D为氧化铁,氧化铁反应生成A,A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B,B生成C,而C能与氧化铁反应,所以A为水,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气,即B为氧气,氧气与碳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即C为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F是炉具清洁剂主要成分,所以F为氢氧化钠,E既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又能与氧化铁反应,所以E为酸,因A~H都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即氧元素,所以E为硫酸;F、G属于同种类别物质,且G能与水相互转化,所以G为氢氧化钙,水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酸反应生成水,所以H为氧化钙。
【小问1详解】
B为氧气,化学式为;H为氧化钙,氧化钙的俗称为生石灰。
小问2详解】
反应②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反应①是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与水,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所以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中的复分解反应。
【小问4详解】
G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四、实验与探究(本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24分)
26. 下图是实验室常见的几种仪器,请回答问题:
(1)溶解、过滤、蒸发操作中均用到的仪器是______(填序号)。
(2)用于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是______(填序号)。
(3)使用仪器③正确读数的方法是______。
【答案】(1)① (2)④
(3)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解析】
【小问1详解】
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过滤时用玻璃棒引流,蒸发时用玻璃棒搅拌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体飞溅,则溶解、过滤、蒸发操作中均用到的仪器是玻璃棒,即①;
【小问2详解】
烧杯用于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故填:④;
【小问3详解】
仪器③是量筒,量筒正确读数的方法是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27.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请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用C装置收集氧气时,当______时开始收集。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收集二氧化碳可选用的装置是______(填字母),验满的方法是______。
(4)F装置可用于排水法收集气体,收集时气体应从______口进入(填字母)。
【答案】(1)锥形瓶 (2) ①. A ②. ③. 气泡连续均匀放出
(3) ①. ②. D ③.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CO2已收集满
(4)a
【解析】
【小问1详解】
器①的名称是锥形瓶。
【小问2详解】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条件是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该反应化学方程式:。用C装置收集氧气时,排水法收集氧气,当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开始收集。
【小问3详解】
实验室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收集二氧化碳可选用的装置是D,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验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CO2已收集满。
【小问4详解】
F装置可用于排水法收集气体,收集时气体应从a口进入,因为气体的密度比水小,气体从a端通入,集气瓶中的水从b端流出。
28. 兴趣小组同学开展跨学科实践活动,进行了“无形变有形”的创新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部分仪器省略)。
(1)图1中,打开塑料瓶瓶盖,同时打开氧气传感器开关,得到了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AB段氧气体积分数逐渐降低,从微观角度解释其原因是______,BC段氧气体积分数快速下降,BC段对应的实验操作是______(写一种)。
(2)图2中,打开弹簧夹,向试管Ⅰ中加入一定量稀盐酸,关闭弹簧夹(保持导管口在液面以下)。观察到试管Ⅰ中有大量气泡产生且有液体流入试管Ⅱ中,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反应结束后,试管Ⅱ中的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且无沉淀生成,试管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试管Ⅱ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除酚酞以外)。
【答案】(1) ①. 分子不断运动 ②. 用手捂住塑料瓶
(2) ①. 试管Ⅰ中镁和盐酸反应产生氢气,压强增大 ②. ③. MgCl2和NaCl
【解析】
【小问1详解】
分子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AB段氧气体积分数减小,说明氧气减少,从瓶内逸出,微观解释为分子不断运动,氧气分子运动到塑料瓶外。BC段氧气体积分数快速下降,则说明氧气逸出速度加快,即分子运动速度加快,则可能是用手捂住塑料瓶,使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加快。
【小问2详解】
Ⅰ中推入稀盐酸后,盐酸和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加入的稀盐酸没过导管,气体无法通过导管排出,则试管内压强增大,将试管内液体沿导管压入Ⅱ试管中。所以产生试管Ⅰ中有大量气泡产生且有液体流入试管Ⅱ中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试管Ⅰ中镁和盐酸反应产生氢气,压强增大。
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则进入Ⅱ中的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氯化镁可能有盐酸。氯化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钠,无沉淀产生则说明没有发生该反应。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说明消耗完了氢氧化钠,而没有发生氯化镁和氢氧化钠的反应,则进入Ⅱ中的溶液中溶质一定含有盐酸,Ⅱ中发生了盐酸和氢氧化钠的反应,且盐酸将氢氧化钠全部消耗,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试管Ⅱ中溶液的溶质中一定含有不反应的氯化镁、生成的氯化钠,一定不含氢氧化钠,可能含有HCl。
29. 实践活动课中,同学们对膨松剂能使油条膨胀这一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于是围绕膨松剂的成分和原理进行了如下项目式探究。
【查阅资料】①某膨松剂配料表成分:碳酸氢钠、磷酸二氢钙[Ca(H2PO4)2]、玉米淀粉。
②玉米淀粉是一种填充剂,不参与反应。
任务一 揭示膨松剂使油条膨胀的原理
【指出问题】使油条膨胀的气体是如何产生的?
【作出猜想】Ⅰ、碳酸氢钠能与磷酸二氢钙反应产生气体;
Ⅱ、碳酸氢钠受热会分解产生气体。
【实验探究】
(1)设计实验方案并完成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磷酸二氢钙于试管中,加水充分溶解,测定溶液的pH
pH<7
磷酸二氢钙溶液呈______性。
猜想Ⅰ成立
向盛有膨松剂的试管中加入水
______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猜想Ⅱ成立。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得出结论】使油条膨胀的气体即来自发面、醒面过程中碳酸氢钠与磷酸二氢钙的反应,又来自油炸过程中碳酸氢钠的受热分解。
【提出问题】碳酸钠与碳酸氢钠都能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碳酸钠适合作膨松剂吗?
任务二 探究碳酸钠能否作膨松剂
【实验探究】
(2)设计实验方案并完成如下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分别取等浓度的NaHCO3溶液
和Na2CO3溶液,测定pH
NaHCO3溶液的pH=8
Na2CO3溶液的pH=11
Na2CO3溶液碱性太强,
影响食物口感
相同条件下,______,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为______。
【得出结论】碳酸钠不适合作食品的膨松剂。
【讨论交流】
(3)同学们认为若想得出上述结论,还需要补充的实验是______。
【拓展延伸】
(4)“臭粉”(主要成分为NH4HCO3)也是膨松剂中的一种,其受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的同时,也产生氨气,放出的气体量大,膨松效果好,但氨气极易溶于水。制作下列食品时,不适合用臭粉作膨松剂的是______(填字母)。
A. 油炸面食 B. 烘焙饼干 C. 蒸馒头
(5)存放膨松剂时的注意事项是______(写一条)。
【答案】(1) ①. 酸 ②. 大量气泡产生 ③.
(2) ①. 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更多##甲比乙产生的气体多 ②.
(3)碳酸钠受热是否能分解生成气体 (4)C
(5)保持干燥
【解析】
【小问1详解】
取少量磷酸二氢钙于试管中,加水充分溶解,测定溶液的pH<7,说明溶液呈酸性,猜想Ⅰ成立;
向盛有膨松剂的试管中加入水,碳酸氢钠能与磷酸二氢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可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
故填:酸;有大量气泡产生;
【小问2详解】
实验结论是猜想Ⅱ成立,碳酸氢钠受热会分解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即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小问3详解】
由图可知,甲装置中气球膨胀较大,说明相同条件下,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更多,甲装置中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更多或甲比乙产生的气体多;;
【小问4详解】
碳酸钠是否适合作食品的膨松剂,还需要补充的实验是碳酸钠受热是否能分解生成气体,故填:碳酸钠受热是否能分解生成气体;
【小问5详解】
制作下列食品时,臭粉可作油炸面食、烘焙饼干膨松剂,但蒸馒头时产生的水气使氨气极易溶于水,膨松效果不佳,且会留有氨味,不适合蒸馒头。
膨松剂溶于水会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因此存放膨松剂时的注意事项是保持干燥;
故填:C;保持干燥。
五、计算与应用(本题共2小题,30题3分,31题7分,共10分)
30. 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农业生产上,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选种,现要配制100kg这种溶液,需要氯化钠______kg,需要水______kg。
(2)在SO2和SO3组成的混合物中,硫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为3:7,混合物中SO2和SO3质量的最简比为______。
【答案】(1) ①. 16 ②. 84
(2)8:5
【解析】
【小问1详解】
现要配制100kg这种溶液,需要氯化钠质量为:100kg×16%=16kg,需要水的质量为:100kg-16kg=84kg;
【小问2详解】
设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分子数分别是x、y;则,解得:x:y=2:1,则混合物中SO2和SO3质量的最简比为。
31. 兴趣小组做了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定量实验,向192g硫酸铜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所加氢氧化钠溶液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______g。
(2)请计算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3)请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1)9.8 (2)解:设CuSO4质量为x,则
解得x=16g
答: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6g。
(3)解:设生成Na2SO4质量为y,则
解得y=14.2g
则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质质量分数为5%。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为9.8g。
【小问2详解】
见答案。
【小问3详解】
见答案。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2023年中考化学试题(附真题解析):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牡丹江市2023年中考化学试题(附真题解析),共18页。
2022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考化学真题: 这是一份2022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考化学真题,共10页。
2023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考化学真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考化学真题(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时间90分钟;,全卷共五道大题,总分100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