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冀教版数学三上 6.2-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冀教版数学三上 7.1-认识质量单位吨 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冀教版数学三上 7.3运输方案 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冀教版数学三上 8.1气球装饰方案 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冀教版数学三上 8.2简单的组合 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数学三年级上册2 选择恰当的质量单位表示物品的质量精品教学设计
展开1、经历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以及对质量单位进行回顾与整理的过程。
2、能选择恰当的质量单位计量常见物体的质量;掌握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质量单位换算。
3、感受质量单位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丰富、提升生活经验。
4、能积极参加数学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5、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问题意识,积累生活经验。
6、结合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意识,感受学习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重点
1、让同学们学会选择恰当的质量单位表示物品的质量,能熟练地进行判断。
2、进行数学问题的解决,让同学们经历自主探索选择恰当的质量单位表示物品的质量的过程。
3、结合现实生活,利用数学解决在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学难点
1、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在生活的情境中进行熟练的运用,并在此基础上将其运用于日常生活中。
2、掌握选择恰当的质量单位表示物品的质量,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3、能积极参加数学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数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
(一)趣味引入
教师出示PPT,复习回顾。请同学们完成计算题,然后请同学们自己纠错。先经过小组讨论,然后邀请几位同学分享他们的答案,为之后选择恰当的质量单位表示物品的质量的学习做铺垫。
(二)新知讲解
(1)教师出示PPT,展示图片,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并思考,提出问题“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说一说计量下面这些物品应选用什么质量单位。”然后请同学们自己试着算一算,把你的想法和同学交流一下,之后请几位同学分享答案。
(2)教师出示PPT,问题讲解。
一篮水果用“千克”作单位。
一袋糖用“克”作单位。
一大袋糖也可以用“千克”……
(3)教师出示PPT,展示图片,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并思考,提出问题“我们学过哪些质量单位,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然后请同学们自己试着算一算,把你的想法和同学交流一下,之后请几位同学分享答案。
(4)教师出示PPT,问题讲解。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相邻质量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
(三)课堂练习
邀请几位同学分享他们的答案,如果出现错误,请同组内的成员纠正。
课后小结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相邻质量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
(五)课后作业
完成课后习题“练一练”
板书设计
65吨=( 65000 )千克 8000千克=( 8 )吨
因为1吨=1000千克,所以65吨就是65个1000千克,即65000千克;8000千克就是8个1000千克,也就是8个1吨,即8吨。
七、教学反思
针对本课中教学工作存在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着重抓好以下几点:
本节课淡化教师教的痕迹,突出学生学的过程。新课的导入和展开都先让学生自己尝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当学生走进数学课堂时,他们的头脑并不是一张白纸——对数学有着自我的认识和感受。教师不能把他们看着“空的容器”,按照自我的意思往这些“空的容器”里“灌输数学”这样常常会进入误区,因为师生之间在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经验、兴趣爱好、社会生活阅历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使得他们对同一个教学活动的感觉通常是不一样的。要想多“制造”一些供课后反思的数学学习素材,一个比较有效的方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的把学生头脑中问题“挤”出来,使他们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暴露出来。
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给他们充分的时间空间思考、交流、探究。这样设计一方面便于教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找准教学起点,使本节课的重点从学生会解决问题,调整为学生自主发现规律,总结方法;另一方面,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学会数学的思考,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世界。而对于教师来说,他还要从“教”的角度去看数学,他不仅仅要能“做”,还应当能够教会别人去“做”,因此教师对教学概念的反思应当从逻辑的、历史的、关系的等方面去展开。
教师应尽力创设情景、创造条件,将课堂与学生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激发思维。
数学五年级上册七 土地的面积获奖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数学五年级上册七 土地的面积获奖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七 垂线和平行线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冀教版四年级上册七 垂线和平行线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
小学数学七 表内乘法和除法(二)公开课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七 表内乘法和除法(二)公开课教案,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