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北师大版栽蒜苗(一)学案及答案
展开北师大数学《栽蒜苗(一)》导学案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北师大数学《栽蒜苗(一)》导学案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北师大数学《栽蒜苗(一)》导学案学习目标
1、通过处理实验数据的活动,体会到统计图中一格表示多少个单位的必要性。
2、理解条形统计图上的数据所表示的意义。
3、将实验中所得的数据用条形统计图表示。
课前预习
精要点拨
本节的难点是1格表示多少个单位。这个问题要根据具体数据的多少来确定,通常是数据多,1格表示的单位数就多;如果数据少,1格表示的单位数就少。
个人活动
1、提前亲自栽一盘蒜苗。
2、记录好蒜苗15天的生长情况。
预习自测
看图回答问题。
某校教师退休人数统计表
1、一个方格代表几个人?()
2、哪年退休人数最多?()
3、哪年退休人数最少?()
4、退休最多的比最少的人数多多少人?()
5、五年共退休多少人?()
我的疑问
课内探究
探究点一 小组合作活动要求:
1、将个人观察、记录的蒜苗生长情况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
2、将组内同学记录的蒜苗第15天生长的数据填入统计表中,并制成条形统计图。
(阅读课本中本节内容,完成第94页练习)
3、想一想:条形统计图上,1格表示1厘米不够画怎么办?
探究点二从条形统计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条形统计图的优点:
当堂检测
1、看95页试一试第1题,完成相应练习。
(1)、你能说出各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吗?
项目舞蹈乐器体育科技数学
人数
(2)、根据统计图,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完成课本95页试一试第2题。
巩固训练
1、教材链接(完成数学课本第96页练一练)
、说一说你是怎样画条形统计图的。
、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2、教材链接 (完成《配套练习》第57页思维拓展第2题)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我的收获
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1 轴对称再认识(一)导学案: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1 轴对称再认识(一)导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知识链接,合作探究,达标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栽蒜苗(二)学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栽蒜苗(二)学案,共5页。
数学四年级下册六 数据的表示和分析栽蒜苗(一)导学案: 这是一份数学四年级下册六 数据的表示和分析栽蒜苗(一)导学案,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