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专用】 高中思想政治 高教版第五版 《哲学与人生》 13.1 正确处理利己与利他的关系 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4/9/14777128/0-169330742995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中职专用】 高中思想政治 高教版第五版 《哲学与人生》 13.1 正确处理利己与利他的关系 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4/9/14777128/0-169330742998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中职政治 (道德与法治)高教版哲学与人生(第五版)第五单元 在社会中发展自我 创造人生价值第十三课 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教案及反思
展开教学课题 | §13.1 正确处理利己与利他的关系 | ||
教 学 内 容 |
一、人生发展不能损害他人的利益 二、人的本质是社会的人 三、在服务社会关爱他人中实现利己与利他的统一
| ||
教 学 目 标 |
1.认知目标: 了解人的自然属性,理解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理解利己和利他、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2.情感态度观念目标: 把握人的本质,积极融入社会,正确处理利己与利他的关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运用目标: 能运用所学知识在生活中正确处理好利己与利他、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服务社会、关爱他人中实现人生的发展。
| ||
重 点 |
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 正确处理利己和利他的关系 | ||
难 点 |
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 ||
教 法 |
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 学 法 |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
强 化 措 施 |
利用典型案例材料,创设情境,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探究,由具体到抽象,帮助学生感悟,提高认识。 |
教学过程 | ||||
时间分配 | 主要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1'
5'
8'
12'
| 组织教学
创境激趣
探究明理
| 教师问好
Ppt显示案例(略),提出问题: 如果车上只能坐一个人,你会选择谁呢?为什么?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总结引出本课主题: §13.1正确处理利己与利他的关系 一、人生发展不能损害他人的利益 活动一 Ppt显示面试案例,提出问题: 假如你是面试官你会录用小李吗?为什么?
活动二 Ppt显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损人利己的图片,教育学生自己利益的实现不能以损害他人利益为前提。
活动三 Ppt展示两个案例,探究: 两个案例共同说明了什么? 明确:利已与利他是统一的。 二、人的本质是社会的人 活动一 Ppt显示:“狼孩的故事”、“鲁查努的故事” | 学生问好
阅读案例
思考回答问题
阅读案例 思考问题 积极发言,发表自己的见解。
看图片 倾听老师讲解。
阅读案例,探究并回答两个案例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阅读两个故事 | 贯彻课堂礼仪常规
利用案例,激发学生兴趣,创设问题情境,引出新课内容。
通过案例,激发学生兴趣,说明并教育学生人生发展不能损害他人的利益。
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图片,集中学生注意力,教育学生实现自己利益不能损害他人利益。
利用两个案例,调动学生思维,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由具体到抽象说明利已与利他是统一的,便于学生理解。
通过狼孩和鲁查努的故事,激发学生兴 |
教学过程 | ||||
时间分配 | 主要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10'
|
| 要求学生对比狼孩和鲁查努的故事回答问题: (1)劳拉和鲁查努都是人,为什么不能像人一样生活呢? (2)劳拉和鲁查努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 点评学生发言,总结并强调说明:人具有社会性,人的本质是社会的人。
活动二 结合实例说明人还具有自然属性,它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延续的前提条件,是人与其他动物的相似或相通之处。
活动三 在学习上述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教师讲解说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归根到底是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而后,展示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图示,教师引领学生分析二者的关系。 在理解二者关系的基础上引出: 三、在服务社会关爱他人中实现利己与利他的统一 展示丛飞的感人事迹,带领学生分析出:作为社会的人,仅仅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是不够的,还要发扬助 |
学生之间思考、交流两个问题 分享自己的答案
倾听、感悟
倾听老师讲解人的自然属性。
在教师的引领下,结合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图示,分析二者的关系。
阅读丛飞的感人事迹,在教师的带领下 | 趣,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并说明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人不能脱离人类社会孤立地存在。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简单化,便于学生理解。有效突出重点。
通过教师的讲解,帮助学生了解人的自然属性。
利用直观的图示,引领学生分析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实现师生互动,帮助学生逐步理解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
从具体案例入手,引领学生分析出利己与 |
教学过程 | ||||
时间分配 | 主要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3'
1' |
总结提升
课后拓展
| 人为乐的精神,热情地关心、帮助他人,积极地服务社会,这不只是个人应尽的社会责任,也是个人自身发展所必须。
活动二 Ppt展示案例:“两个钓鱼高手”,要求学生结合案例,说一说在现实生活中,应该如何处理利己与利他的关系?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明确: 1.关爱他人,服务社会 2.维护个人的正当利益 3.反对损人利己
引导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与感悟,而后教师强调并寄语学生。
布置作业: 《学习指导》P113-114 选择题与理解说明1、2题。 | 分析利己与利他的关系及如何正确对待和实现二者关系。
阅读案例 讨论交流问题 分享自己的见解
倾听
思考、分享自己的收获与感悟。
| 利他的关系及如何正确对待和实现二者关系,实现师生的互动交流,避免教师空洞的说教。
利用案例,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通过学生探究交流,结合教师的讲解,帮助学生掌握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处理利己与利他的关系。
了解学生对本课的领悟情况,培养学生概括表达能力。强化认识,内化情感。
|
中职政治 (道德与法治)高教版哲学与人生(第五版)第十四课 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教案: 这是一份中职政治 (道德与法治)高教版哲学与人生(第五版)第十四课 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人生没有不劳而获,劳动是社会财富的源泉,诚实劳动,创造人生价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教版哲学与人生(第五版)第十三课 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教版哲学与人生(第五版)第十三课 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正确处理公与私,树立正确的义利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职政治 (道德与法治)高教版哲学与人生(第五版)第十一课 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中职政治 (道德与法治)高教版哲学与人生(第五版)第十一课 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理想不能是空想和幻想,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在奋斗中将理想转化为现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