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西省宜春市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西省宜春市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江西省宜春市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15.0分)1. 每年五月份的第3周是全民营养周,2023年全民营养周的主题是:合理膳食、食物是良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常吃新鲜果蔬,可预防坏血病 B. 肝脏分泌的胆汁,不含酶
C. 食物在胃中消化后,再进入胰腺中被消化 D. 馒头在口腔中越嚼越甜2.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产生的代谢废物会通过各种途径及时排出体外。下列结构中,不参与排泄的是( )A. 肾小球 B. 汗腺 C. 肺泡 D. 肛门3. 受伤的哺乳动物经常用舌头舔伤口,对伤口的愈合有一定作用。下列叙述中,免疫类型与之不同的是( )A. 皮肤和黏膜的屏障作用 B. 唾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C. 白细胞的吞噬作用 D. 人患过麻疹后就不再患麻疹4. 近期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健康中国行动2023年工作要点》,要点提出我国将开展第一批国家级消除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认证。要点提及的艾滋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除了母婴传播,它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传播( )
①血液传播
②饮食传播
③性传播
④蚊虫叮咬传播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5. 如图表示有关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选项中与甲、乙、丙、丁依次对应的是( )A. 血细胞、血浆、白细胞、血小板
B. 呼吸道、气管、支气管、肺泡
C. 神经元、细胞体、树突、轴突
D. 肾单位、肾小体、肾小管、肾小囊6. 以下选项,不能体现“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一观点的是( )A. 鼻腔黏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使冷空气变得温暖
B. 毛细血管管壁极薄、管腔最小、血流速度最慢——有利于物质交换
C. 肺泡壁仅由一层细胞构成——有利于肺内气体交换
D. 人体心脏左心室肌肉壁最厚——有利于将血液泵入肺7. 下列对人体异常生理状态的解释错误的是( )A. 呆小症是由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造成的
B. 青少年佝偻病是缺钙或缺维生素D导致的
C. 醉酒时,人东倒西歪是因为酒精麻醉了脑干
D. 病人发高烧时出现消化不良现象,原因是体温过高影响了各种消化酶的活性8. 如图为人体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示b状态,即呼气时,膈顶下降,胸腔容积缩小
B. 2、3两处的气体交换,通过呼吸运动实现
C. 人体在运动时,呼吸频率会降低
D. 氧气进入组织细胞后,参与分解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9. 治疗心力衰竭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心脏移植,现在更倾向于为心脏安装心室辅助装置,如图所示,在图示的血泵内装有一个单向“阀门”。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移植的外源心脏对心脏病患者来说相当于抗原
B. 血泵内的单向“阀门”相当于心房与心室之间的瓣膜
C. 图中管道①内的血液来自左心室,血管②的血液进入主动脉
D. 通过血泵泵出的血液是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10. 如图是人体内某些生理活动的示意图,字母和箭头表示生理活动及方向。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 若A是肺泡,则经过物质交换后,血液含氧量升高
B. 若A是肾单位,在尿液形成过程中,b表示的生理过程是重吸收作用
C. 若A是组织细胞,a过程中的二氧化碳主要由血液中的血浆运输
D. 若A是胰岛,a过程中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引发糖尿病,可以注射胰岛素治疗
11. 学校进行消防逃生演练活动中,某同学作出的部分反应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X是感受器,位于人体的鼓膜中
B. 若传出神经②受到损伤,则肌肉无法收缩
C. 该逃生行为的神经中枢在脊髓
D. 逃生行为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12. 今年6月1日,我国首个获批的mRNA新冠疫苗在上海市徐汇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打,最新mRNA新冠疫苗主要用于18岁以上人群加强免疫,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新冠疫苗属于传染源
B. 新冠疫苗进入人体后,会刺激吞噬细胞产生抗体
C. 注射疫苗后人体获得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D. 从预防传染病角度看,注射新冠疫苗属于切断传播途径13. 如图为某传染病流行期间的三类人群,甲、乙为健康人,乙体内含有该病的相应抗体,丙是该传染病的患者。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甲、乙为该传染病的易感人群
B. 过程2最有效的办法是接种疫苗
C. 假设图示为甲型流感传染病,戴口罩、勤洗手可切断过程1
D. 过程3是指患者的痊愈过程14. 对下列相关实验或探究活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分解作用时,温度可设置在0℃
B. 将人血的永久涂片放到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看到数量最多的是白细胞
C. 利用演示实验模拟人体呼吸运动时,气球模拟的是肺
D. 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可观察到静脉血管血流速度最快15. 下列关于健康生活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购买食品一定要关注保质期
B. 动脉出血,血液喷射而出,应在远心端止血
C. 吸烟对健康的危害不大,青少年可进行尝试
D. 处方药无需处方可随意购买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分)16.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作为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历经千年岁月淘洗,传承至今,凝结着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端午节习俗。
吃粽子: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食品之一,通常用糯米、瘦肉、豆沙等馅料包裹在粽叶内蒸或煮。馅料因地域不同而有区别。北方多是糯米里面包含大枣,或者豆沙。南方则馅料丰富,里面还有咸肉,火腿等。
赛龙舟:龙舟赛是最具代表性的端午节活动之一,源于纪念屈原及渔民救援屈原的传说。龙舟由20人~80人组成,人们齐声高呼、快速荡桨,竞赛到终点。
(1)粽子通常用糯米、瘦肉、豆沙等馅料包裹在粽叶内经过蒸煮制成,由此可知粽子主要富含淀粉、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其中的蛋白质最终在人体 ______ (填器官名称)被彻底消化为 ______ 。
(2)龙舟比赛过程中,随着发令声响起,选手们便迅速整齐划一地开始荡桨,按照反射的类型,选手们的反应属于 ______ (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 ______ (填“脊髓”或“大脑”)。
(3)两岸的人们观看着激烈的赛龙舟比赛,看着龙舟迅速靠近,又迅速离开。两岸的人们始终能看清远近不同的龙舟,是因为人体眼球中 ______ 的折射作用。17. 人的生活离不开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还要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人体是一个统一整体,各系统之间密切联系。如图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吸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 ______ (填“收缩”或“舒张”),气体进入肺,随后进入血液,通过 ______ (血细胞)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
(2)临床上给病人“打点滴”一般采用静脉注射,输入的“点滴”随血液循环,首先到达图中心脏的 ______ (填序号)。
(3)人体内的尿素、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主要通过泌尿系统排出,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______ 。正常人的尿液是不含蛋白质的,若出现蛋白尿,很可能是图中的 ______ (填序号)出现病变。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18. 脑功能损伤,可能会引起多种疾病。研究者对疾病的发病机理与治疗方法展开了研究。阿尔茨海默症(AD)俗称“老年痴呆”,其患病率逐年升高,该病的症状之一就是记忆力的减退。为研究灵芝多糖能否缓解阿尔茨海默症症状,研究人员进行实验。
如图1所示,水迷宫是用来检测空间记忆的常用实验方法。小鼠在水迷宫装置中游泳疲劳后会寻找到平台暂时休息。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撤去平台,小鼠每次游泳疲劳仍会游到原有平台位置。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______ ?
(2)实验设置中的A组在本实验中起 ______ 作用;B组应饲喂 ______ 。 组别实验动物处理方法A健康小鼠饲喂普通饲料BAD小鼠饲喂CAD小鼠饲喂含灵芝多糖的饲料(3)图2为摄像机记录的小鼠的游泳轨迹,分析图2、图3可知,饲喂灵芝多糖的AD小鼠找到平台所需时间 ______ (少于/多于)AD小鼠找到平台所需时间。
(4)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灵芝多糖 ______ (填“能”或“不能”)缓解阿尔茨海默症症状。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中富含维生素C,能够预防坏血病。A正确。
B、肝脏能够分泌胆汁,胆汁不含消化酶,对脂肪具有乳化作用。B正确。
C、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所以食物在胃中消化后,再进入小肠中被消化,胰腺是消化道外的腺体。C错误。
D、口腔中的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初步分解为麦芽糖,所以馒头在口腔中越嚼越甜。D正确。
故选:C。
1、食物中含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水等六大类营养物质。
2、食物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口腔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转化成麦芽糖,胃中的胃液初步消化蛋白质,小肠中有肠液、胰液、胆汁,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最终在小肠内,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淀粉分解成葡萄糖,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掌握食物的消化及维生素C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2.【答案】D 【解析】解:出汗、呼吸、排尿等是排泄的途径。一部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以汗的形式由皮肤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有肺参与);绝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有肾脏参与)。而人体内食物残渣叫做粪便,它从肛门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不属于排泄。
故选:D。
排泄是指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的过程。排遗是排出体内的食物残渣。考查排泄的概念和途径,注意与排遗的区别。肛门参与排遗。
解题关键是掌握排泄的途径,区分排遗和排泄。
3.【答案】D 【解析】解: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结合分析可知:“受伤的哺乳动物经常用舌头舔伤口”、“皮肤和黏膜的屏障作用”、“唾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和“白细胞的吞噬作用”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而“人患过麻疹后就不再患麻疹”属于特异性免疫。
故选:D。
人体有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皮肤、黏膜及分泌物(唾液、胃液),阻挡杀死病原体,清除异物,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是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属于特异性免疫。
本题考查了免疫类型的相关知识,属理解层次,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对选项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
4.【答案】B 【解析】解: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与已感染的伴侣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静脉注射吸毒:与他人共用被感染者使用过的、未经消毒的注射工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HIV传播途径;母婴传播:在怀孕、生产和母乳喂养过程中,感染HIV的母亲可能会传播给胎儿及婴儿;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等,与艾滋病患者一起进食、握手不会被感染。因此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①血液传播、③性传播。
故选:B。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简称,是人类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免疫缺陷,后期发生一系列并发症及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的综合征。目前,艾滋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世界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1981年,人类首次发现HIV.目前,艾滋病已经从一种致死性疾病变为一种可控的慢性病。
此题考查了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5.【答案】D 【解析】解:A、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不符合图中概念关系。
B、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的通道。肺泡不属于呼吸道,不符合图中概念关系。
C、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包括树突和轴突,轴突的末端形成树枝样的小分支叫神经末梢,不符合图中概念关系。
D、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符合图中概念关系。
故选:D。
甲包含乙、丙、丁,乙、丙、丁是并列关系。
熟练把握相关基础知识是解答的关键。
6.【答案】D 【解析】解:A、鼻黏膜分泌黏液可黏住灰尘,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清洁;黏液还可使空气变得湿润;黏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A正确。
B、毛细血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比较薄,官腔最小、血流速度最慢,有利于物质交换,B正确。
C、肺的功能定位是肺泡,肺泡数量多,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C正确。
D、左心室的心壁之所以厚的原因是它与将血液泵向全身且射血路程长的功能相适应的,D错误。
故选:D。
(1)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2)毛细血管的有三个: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极慢。
(3)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4)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心脏各腔壁的厚薄与其收缩输送血液的距离有关。
此题属于综合题,灵活运用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7.【答案】C 【解析】解:A、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呆小症。A正确。
B、钙是构成人体牙齿和骨骼的重要成分,维生素D能够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幼年时期缺钙或缺维生素D,易患佝偻病。B正确。
C、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醉酒时,人东倒西歪是因为酒精麻醉了小脑。C错误。
D、酶的活性需要适宜的温度,病人发高烧时出现消化不良现象,原因是体温过高影响了各种消化酶的活性。D正确。
故选:C。
1、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
2、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掌握脑的各部分功能、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及消化酶的活性等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8.【答案】D 【解析】解:A、b状态时,表示呼气,此时膈肌舒张,膈肌顶部上升,胸腔容积缩小,A错误。
B、图中2、3分别表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组织细胞与血液的气体交换,二者均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B错误。
C、人体在运动时,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都会增加,C错误。
D、肺泡内的氧气交换到毛细血管的血液中,随着血液循环运输到身体的各处组织细胞内,在细胞的线粒体里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D正确。
故选:D。
人体呼吸的全过程包括: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间气体交换。图为人体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中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2肺泡内的气体交换,3组织细胞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4表示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据此解答。
熟知气体交换的过程以及正确识图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9.【答案】B 【解析】解:A、移植心脏对于心脏病患者来说是外来物体,相当于抗原,A正确。
B、如图所示,血泵内的单向“阀门”相当于心室与动脉之间的瓣膜,B错误。
C、图中管道①内的血液来自左心室,左心室与主动脉相连,血管②的血液进入主动脉,C正确。
D、左心室内流动脉血,如图所示,通过血泵泵出的血液是含氧丰富的动脉血,D正确。
故选:B。
血液循环的途径是: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心脏的结构和血液循环的途径。
10.【答案】B 【解析】解:A、假如A是肺泡,ab表示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根据图示箭头方向可知a是氧气,b是二氧化碳,A正确。
B、假如A是肾单位,在尿液形成过程中,a表示的生理过程是重吸收作用,b表示的生理活动是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B错误。
C、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动脉血流到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氧气扩散到组织细胞里,组织细胞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血液里,因此若A是组织细胞,a过程中的二氧化碳主要由血液中的血浆运输,C正确。
D、假如A是胰岛,胰岛分泌胰岛素,胰岛素的作用是降低血糖浓度,若胰岛素分泌不足会患糖尿病,得了糖尿病,要注射胰岛素制剂,D正确。
故选:B。
(1)人体的呼吸包括四个过程:肺的通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细胞内的气体交换。
(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
(3)胰岛素的作用是降低血糖浓度,若胰岛素分泌不足会患糖尿病。
解题关键是掌握人体气体交换、尿的形成、组织细胞气体交换过程等相关知识点。
11.【答案】D 【解析】解:A.由分析可知:X是感受器,报警声属于声音,所以外界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听觉中枢),这样就产生了听觉。可见,接受声音的听觉感受器在耳蜗内,A不符合题意。
B.分析可知,图中有两条反射弧:即X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①→肌肉、X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②→内分泌腺,当传出神经①受到损伤时,则肌肉无法收缩,B不符合题意。
C.该逃生行为属于复杂(条件)反射,所以其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C不符合题意。
D.神经调节是指神经系统调节身体的各个器官、系统的活动,使之相互配合,协调一致,使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是激素通过血液的传送,对人和动物体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所进行的调节。据图可见:逃生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D符合题意。
故选:D。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若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在结构或功能上受损,反射就不能完成。
(2)分析可知:X是感受器。
掌握听觉的形成过程及反射的产生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12.【答案】C 【解析】解:A、病原体是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生物。可见,新冠疫苗属于病原体,不是传染源,A错误;
B、新冠疫苗属于抗原,进入人体后,会刺激免疫细胞(不是吞噬细胞)产生抗体,B错误;
CD、疫苗通常是用失活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后,可刺激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即抗体。故从人体免疫角度分析,注射的新冠疫苗属于抗原。该抗体能与新冠病毒的结合,可以促使新冠病毒被吞噬细胞清除或使它失去致病性。但该抗体只对新型冠状病毒有作用,对其它病原体没有作用,故接种疫苗产生的免疫能力属于特异性免疫。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故给人群进行接种疫苗,这属于预防传染病一般措施中对健康人的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C正确、D错误。
故选:C。
传染病是由细菌、病毒或寄生虫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有的还具有季节性和地方性的特点。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因此,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本题考查了传染病的概念和特点、预防措施等相关知识,属理解层次,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13.【答案】A 【解析】解:A、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甲为该传染病的易感人群。乙体内含有该病的相应抗体,对某种传染病具有抵抗能力,不属于易感人群,A错误;
B、疫苗能够刺激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一种特殊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叫抗体。抗体具有专一性,只针对某一特定的抗原起作用。可见,过程2最有效的办法是接种疫苗,B正确;
C、传播途径是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切断传播途径就是采取一定的措施,阻断病原体从传染源转移到易感宿主的过程,从而防止疾病的发生。假设图示为甲型流感传染病,戴口罩、勤洗手可切断过程1,C正确;
D、3过程表示由传染源到产生抗体的过程,所以,3过程是指患者的痊愈过程,D正确。
故选:A。
(1)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2)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叫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
解题关键是掌握传染病具备的三个环节。
14.【答案】C 【解析】解:A、试管放在37℃的温水中,是因为唾液淀粉酶在此温度下活性最强,错误。
B、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其中数量最多的是红细胞,错误。
C、利用演示实验模拟人体呼吸运动时,玻璃管模拟气管,橡皮筋模拟膈肌,气球模拟的是肺,正确。
D、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可观察到动脉血管血流速度最快,错误。
故选:C。
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以及对照实验的特点。
15.【答案】A 【解析】解:A、购买食品时要注意保质期,产品的保质期是指产品的最佳食用期,产品的保质期由生产者提供,标注在限时使用的产品上,A正确;
B、动脉是血液从心脏流向全身各处的血管,动脉出血应按压近心端,B错误。
C、吸烟是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多种疾患的主要危害因素,吸烟已成为继高血压之后的第二号全球健康杀手,青少年禁止吸烟,C错误;
D、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不能随意购买,错误。
故选:A。
1、凡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我们称之为药品。药品具有两面性,既可以驱除病魔、造福人类,又有危害人类健康的毒副作用。也就是说药品与毒物之间无明显界限,滥用药品可以给人体造成很大的危害。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药品,科学、合理地使用药品,保证药品安全。
2、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解答此题要掌握食品、药品的安全、急救和吸烟的危害等知识。
16.【答案】小肠 氨基酸 条件 大脑 晶状体 【解析】解:(1)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蛋白质经过消化系统的消化,在胃中初步分解,最终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成氨基酸。
(2)龙舟比赛过程中,随着发令声响起,选手们便迅速整齐划一地开始荡桨,该反射是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属于条件反射。
(3)晶状体似双凸透镜,对光线有折射作用,可以使远近不同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都能落在视网膜上,赛龙舟时两岸的人们始终能看清远近不同的龙舟,是因为人体眼球中晶状体的折射作用。
故答案为:(1)小肠;氨基酸
(2)条件;大脑
(3)晶状体
(1)蛋白质的初始消化部位是胃,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
(2)非条件(简单)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掌握食物的消化过程、视觉的形成、反射的类型是解题的关键。
17.【答案】收缩 红细胞 ① 肾脏 ⑤ 【解析】解:(1)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肋骨上提,胸骨向上、向外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这时,胸廓扩大,肺随着扩张,肺的容积增大,肺内气压下降,外界空气就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气体进入肺,随后进入血液,通过红细胞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
(2)临床上给病人“打点滴”一般采用静脉注射,输入的“点滴”随血液循环,药物经过上下腔静脉流回心脏的①右心房。
(3)肾脏是尿液形成的器官。尿液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或滤过)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若肾小球有炎症,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原本不能过滤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进入了原尿,而肾小管又不重吸收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因此尿液中会出现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所以,若出现蛋白尿,很可能是图中的⑤肾小球出现病变引起的。
故答案为:(1)收缩;红细胞
(2)①
(3)肾脏;⑤
如图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图中心脏的结构:①右心房;②右心室;③左心房;④左心室。肾单位的结构:⑤肾小球;⑥肾小囊;⑦肾小管。
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人体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以及泌尿系统等相关知识。
18.【答案】灵芝多糖能否缓解阿尔茨海默症症状 对照 普通饲料 少于 能 【解析】解:(1)本实验探究的问题:灵芝多糖能否缓解阿尔茨海默症症状?
(2)本实验中A组对变量未做任何处理,故A组为对照组,起对照作用;根据本实验探究的问题“灵芝多糖能否缓解阿尔茨海默症状”,可知变量为食物中是否含有灵芝多糖,所以B组应喂养普通饲料。
(3)分析图2可知,AD小鼠的游泳轨迹,在平台附近出现的次数很少,表示小鼠在平台附近出现的次数较少。分析图3,由柱形图很容易得到三组小鼠中找到平台所用的时间由多到少依次为饲喂普通饲料的AD小鼠>喂食灵芝多糖的AD小鼠>健康小鼠。
(4)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服用灵芝多糖能缓解阿尔茨海默症症状,但并未达到健康小鼠的水平。
故答案为:(1)灵芝多糖能否缓解阿尔茨海默症症状
(2)对照;普通饲料;
(3)少于;
(4)能;
1、设计探究实验的基本原则:对照原则(对照实验--除探究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一般有实验组和对照组之分)、单一变量原则(科学探究要求一组对照实验只有一个实验变量)、重复性原则(设计的实验要可重复实验)。
2、根据“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撤去平台,小鼠每次游泳疲劳仍会游到原有平台位置”判断,小鼠的这种行为是学习行为。小鼠的记忆里越强,找到平台(学习行为)所需时间就越短。
掌握对照实验的相关知识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西省宜春市丰城九中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八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党的二十大指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