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1草原同步练习(部分有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778396/0-169335577931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1草原同步练习(部分有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778396/0-169335577936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1草原同步练习(部分有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778396/0-169335577938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草原课后复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草原课后复习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语言表达,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 1 草原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的“朋”字和其他三项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呼朋唤友 B.宾朋满座 C.诗朋酒友 D.硕大无朋2.下列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B.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C.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3.学习了《草原》这篇课文后,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本文的作者是老含,他是“人民文学家”。B.课文主要写了作者一行骑马来到草原的所见、所闻、所感。C.课文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讴歌了蒙汉同胞的民族情谊。D.课文在写景中融入了作者的感受,起到了画蛇添足的作用。4.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渲染(xuàn) 勾勒(lè) B.迂回(yū) 蒙古包(méng)C.羞涩(sè) 好客(hào) D.稍后(shāo) 陈列(chén)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翠色欲流 欲:想要,希望。 B.摇摇欲坠 欲:将要。C.馋涎欲滴 欲:将要。 D.欲言又止 欲:想要,希望。二、填空题6.通读文章,理清脉络。7.填空。课文《草原》中表达蒙汉情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该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该句的意思是: 蒙古族和汉族人民的情谊很深, 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 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 B. 这是全文的中心句, 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 C. 该句表达了作者希望各族人民团结起来, 希望大家的友谊天长地久, 永远在一起的思想感情。三、语言表达8.按要求写句子。(1).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 空气是那么清鲜, 天空是那么明朗。(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走了许久, 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仿写)过了许久, 远处的山峦上升起了一轮_____________________——月!9.句子七彩虹。(1)找出下列句子中的关联词,并且造句。①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种境界,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在课文中的具体体现(用原文来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这个句子运用了两个比喻,一个是把______比作绿毯,另一个是把____________比作大花。思考一下,“羊群”在大海上会比作___________,请用它来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现代文阅读课内赏析《草原》节选①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②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不大一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这时候,鄂温克族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点儿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③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还要骑一骑蒙古马。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是啊!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10.读节选的所有内容,用词组或短语给三个段落各拟一个小标题。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11.读节选的第①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1)作者写草原景色是按____________的顺序,而全文是按____________的顺序来写的,这样让文章层次分明。(单选,填文字:①从上而下 ②从下而上 ③由人及景 ④由景及人) (2)“一碧千里”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词概括出了草原美景有两大特点:一是草原_____________ ;二是草原____________。(3)读画横线的句子,第一句是直接写_______________,第二句是写______________,作者在写景中融入自己的感受,这样情景交融,生动感人。作者在抒写感受时用到了“惊叹”与“舒服”“愿久立”与“想坐下”,看起来十分矛盾实则真实和谐,正是这矛盾的笔触巧妙地刻画出了作者对草原___________之情。12.读节选的第②③自然段并联系全文, “________”这句话是全文的中心句,作者采用这样结尾的好处是__________(单选,填文字:①总结全文 深化主题 ②承上启下 引发思考 ③首尾呼应 点明中心)。“蒙汉情深”在第②自然段里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事例上。阅读《草原》节选,完成下列各题。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13.选段按照 顺序来描写草原的景物。仔细阅读选段,根据提示补全下图的内容。(小标题)14.选段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______比作“无边的绿毯”,把________比作“白色的大花”,充满画面感。由作者的描写想开去,我还能想到:草原上的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15.读【】中的句子,用直线画出直接描写草原景色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描写作者感受的句子。这种在写景中融入感受的写法好处是( ) (填序号)A.赋予景物人的思想感情,使描写生动形象B.情景交融,把作者第一次见到草原时的惊喜、赞叹之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16.这段话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来写草原景色的。由这句话想开去,我联想到了诗句“天苍苍,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展现的画面。
参考答案:1.D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字词解释,结合词语的特点和含义进行辨析和理解。本题中意思不相同的是D项。A项:呼朋唤友:意思指招引意气相投的人。此处“朋”的意思是朋友。B项:宾朋满座:意思是宾客朋友坐满了席位。形容宾友聚会。此处“朋”的意思是朋友。C项:诗朋酒友:意思是作诗饮酒的朋友。此处“朋”的意思是朋友。D项:硕大无朋:意思是指大得没有可以与之相比的。形容极大。此处“朋”的意思是比。2.A 【详解】考查对修辞的辨析。A项,单纯写了羊群的活动。B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将骏马和大牛人格化。C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小丘的线条比作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3.C 【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的理解能力。A项错误。本文的作者是老含,他是“人民文学家”。 《草原》这篇是一篇散文,作者是老舍。老舍,原名舒庆春,主要作品有《龙须沟》、《猫》、《四世同堂》等,他被称为“人民艺术家”。B项错误。课文主要写了作者一行开车来到草原的所见、所闻、所感。 C项正确。课文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讴歌了蒙汉同胞的民族情谊。 D项错误。课文在写景中融入了作者的感受,起到了画蛇添足的作用。这篇课文记叙了老舍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围绕一个“美”字,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表现了蒙古族同胞的纯朴、热情、好客 ,以及蒙汉两族人民团结互助的深情厚谊。写景融入作者的感受,是为了更好地写出作者的感受,并不是画蛇添足。4.B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B项,蒙古包:měng gǔ bāo。5.A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字词意思的识记、理解能力。根据所给的提示,结合语境以及自己的理解进行解答。翠色欲流:翠绿的颜色好像就要流淌出来一样,形容绿到了极致。出自老舍的《草原》。摇摇欲坠:摇摇:摇动,摇晃;坠:落下。 形容十分危险,很快就要掉下来,或不稳固,很快就要垮台。馋涎欲滴:涎:口水。馋得口水都要滴下来了。形容极其贪馋的样子。也形容非常眼红。欲言又止:想说又停止不说。 形容有难言的苦衷。6.远道迎客 亲切相见 联欢话别翠色欲流 襟飘带舞 纵情歌唱 【详解】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出自老舍的《草原》,主要内容:文章主要描绘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和主客联欢图这三幅生动的画面。 本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通过写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依次描绘了草原的美丽风光、蒙古族人民热情迎客的场面与主客饮酒联欢的场面。通过这些画面的刻画,表现了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7. 蒙汉情深何忍让,天涯碧草话斜阳。 C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理解与填空,联系课文内容分析。“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表达蒙汉情深,意思是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因此c项,“该句表达了作者希望各族人民团结起来, 希望大家的友谊天长地久, 永远在一起的思想感情”理解不正确,故选C。8. 雨后的荷塘比烈日下的更美丽,荷叶是那么碧绿鲜亮,荷花是那么风姿绰约。 光亮的圆如车轮的玉盘 【详解】1.本题考查用加点词语造句。“那么”意思是用来形容事物性质,也泛指行为和动作。 “那么”后面的内容是要突出前面景物的特点。仿写时按照这一特点去作答即可。2.本题考查仿写句子。题目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河”比喻为“玻璃”。比喻就是打比方。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和它有相似点的事物或道理打比方。也就是把一个事物比喻成另一个事物,使之更加形象。仿写时注意要有“如”字。9. 那么……那么…… 月亮是那么皎洁,是那么明亮。 既……又…… 秋天既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又是一个凉爽的季节。 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 草原 羊群 浪花 羊群就像大海上的浪花一会儿卷到这里,一会卷到那里。 【详解】(1)本题考查找关联词及造句。①本小题的关联词是“那么……那么……”;“那么”后面接形容词;造句示例:夏天的夜晚,是那么宁静,那么美丽。②本小题的关联词是“既……又……”;“既……又……”表示并列结构,前后的词可以互换。示例:秋天既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又是一个凉爽的季节。(2)本题考查寻找关键句子。“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蒙古族与汉族百姓之间的情谊深厚,怎么忍心进行分别呢,人们在这遥远的无边无际的草原上互相惜别直至夕阳落下。根据意思可知文中“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是这句话的具体体现。(3)本题考查了对句子的分析、理解能力以及比喻的修辞手法。阅读句子可知,本句话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草原比作绿毯,把羊群比作白色的大花,据此解答即可。大海上有白帆和浪花,把“羊群”比作白帆或者浪花写一句比喻句即可。 10. 草原美景(或草原风光图) 款待(或主宾相见图) 联欢(或依依话别图 )11. 从上而下 由景及人 一眼望去全部都是绿色,形容在一个十分广阔的范围内全是绿色 碧绿 草原辽阔 草原景色 作者感受 对草原美景的无尽赞美与热爱之情12.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总结全文 深化主题 倒上奶茶,摆上奶豆腐,端来手抓羊肉,主宾敬酒、唱歌 10.考查拟小标题的能力。阅读短文,从第①自然段可知,作者描写了草原的美丽景色,表达了对草原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可概括为“草原美景(或草原风光图)”;阅读短文,从第②自然段可知,描写了蒙古人民接待客人时热情好客的情景,展示了民族风情,可概括为“款待(或主宾相见图)”;阅读短文,从第③自然段可知,作者描写了饭后联欢,太阳已经偏西了,蒙古朋友不肯离去,相互倾诉这惜别,难分难舍,体现了蒙汉之间的深情厚谊,可概括为“联欢(或依依话别图 )”11.考查短文内容理解。(1)从句子“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可知,作者写草原景色是按照从天空到地面的顺序来写到的,即“从上而下”的顺序。阅读文段第①②自然段可知,作者先写了草原的景色,再接着写主宾相见、联欢的情景,故全文是按由景及人的顺序来写的。(2)一碧千里,意思是一眼望去全部都是绿色,形容在一个十分广阔的范围内全是绿色。从句子“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可知,写出了草原的碧绿和辽阔。这句话描述了广阔的草原,绿色的特点。(3)阅读句子“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可知,作者第一句写了草原美丽景色,第二句写了作者看到草原的感受,表达了对草原赞美与热爱之情。12.考查文章结构。阅读短文,句子“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是说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能忍心马上分别呢?于是,大家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这句话既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同时给读者以回味的余地。从迎客、联欢到话别,处处洋溢着“蒙汉情深”。采用这样结尾的好处是总结概括全文,深化主题。从句子“不大一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这时候,鄂温克族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点儿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等中的倒上奶茶,摆上奶豆腐,端来手抓羊肉,主宾敬酒、唱歌这些事例上体现了“蒙汉情深”。13.空间草原风光图 天空 四面的小丘、移动的羊群、欲流的翠色、静立的骏马和大牛14. 草原 羊群 马群 天使的指尖飘在参差的草丛间15.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B16.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13.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概括。选段按照空间顺序,自上而下描写了草原美丽的景色。可概括为“草原风光图”。“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写了草原的天空是明朗的。接着写作者初到草原,草原地面上的景物:草原一碧千里,小丘线条柔美,羊群多而自由,骏马、大牛有时静立不动,像陶醉在这美景中一样。14.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草原比作“无边的绿毯”,将羊群比作“白色的大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草原上鲜明的颜色,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展开想象,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将草原上的事物比作另一相似的事物即可。如:草原上的小河像一条淡绿的绸带,柔美秀丽。15.本题考查查找关键句子以及句子的理解。“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句话直接写草原的景色。“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这句话是看了美丽的景色后人的感受。这是情景交融,把作者第一次见到草原时的惊喜、赞叹之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文中描写了草原的景色同时写出作者的感受,这种写法为情景交融,这样写的好处就是景中含情,寓情于景,情与景浑然一体,使文章内容丰富,情感强烈。16.本题考查查找中心句。“中心句”就是“中心思想”,能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句子就是“中心句”。文段写了作者初到草原看到了天空、草原、小丘、羊群、骏马、大牛。这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清鲜,天空明朗,草原一碧千里,小丘线条柔美,羊群多而自由,骏马、大牛有时静立不动,像陶醉在这美景中一样。所以这段话是围绕“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来写草原景色的。“碧”是形容青草很绿。“千里”指草原的范围辽阔无边。“一”是“全”和“都”的意思。总起来是说整个草原全是碧绿碧绿望不到边的青草。这句话写出草原辽阔、碧绿的特点。放眼望去,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但不因空旷而显得苍茫。这句话也是这一段的中心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句诗的意思是:天空苍苍茫茫,草原辽阔无边,一阵风儿吹过,草原上的野草都被吹弯了腰,正在吃草的羊群就映入人们的视野之中。这句诗出自《乐府诗集》中的《敕勒歌》。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草原课后测评,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看拼音写词语,按查字典的方法填空,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阅读课内片段, 完成练习,妙笔生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草原一课一练,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草 原,指事过之后,慢慢回想体会,选文向我们描绘了一幅的画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草原课堂检测,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答案】, 【答案】示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