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八上语文第14课《背影》精品实用高效教学设计

    八上语文第14课《背影》精品实用高效教学设计第1页
    八上语文第14课《背影》精品实用高效教学设计第2页
    八上语文第14课《背影》精品实用高效教学设计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语文背影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背影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学习目标,作者简介,读音释义,整体把握,合作探究,拓展延伸,课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背影精品实用高效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一直以来,文人墨客都喜欢歌颂无私的母爱,父爱似乎总被人忽视。其实,父爱无言,它默默生成,慢慢积淀,静静流淌……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朱自清,与他一同注视背影,体会父爱的深沉与伟大。 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2、学习文章通过细节描写和朴实深情的语言表现主题的方法。3、把握文中“我”的情感态度的变化,深入理解课文。4、体会父爱的深沉与伟大,珍爱亲情,增进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学会关爱他人。 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91948),字佩弦,号秋实。江苏省扬州市人,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46年朱自清为反对美蒋反动派的罪恶行径,“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他创作成就最大的是散文,细腻清丽、意境隽永,于朴素中见真情,洋溢着一股清新气息。主要作品有《朱自清散文集》。我们熟知的作品有《匆匆》、《春》、《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读音释义①狼藉:乱七八糟的样子。②赋闲:失业在家。③踌躇(chóu chú):犹豫。④迂(yū):言行守旧,不合时宜。⑤颓(tuí)唐:颓废败落。⑥琐屑(suǒ xiè):细小而繁多的事。⑦祸不单行:不幸的事接连发生。⑧蹒跚(pán shān):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⑨不能自已: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已,停止,这里是控制的意思。 整体把握1找出本文的文眼。 明确:“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2“背影”在文章中共出现了几次?请从课文中圈画出来并加以概括。 明确:共出现了四次。①惦记背影——思念父亲(1)②刻画背影——望父买橘(6)③惜别背影——父子分别(6)④再现背影——别后怀念(7) 3文中写了作者几次流泪?每次流泪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明确:四次流泪。①悲哀之泪:祖母去世,父亲失业;②感激之泪:望父买橘,父子离别;③惜别之泪:背影远去,依依惜别;④怀念之泪:再现背影,泪光莹莹。 4划分结构层次。 明确:一(1):思念父亲,点出背影。二(2-6):回忆往事,描绘背影。三(7):思念父亲,怀念背影。 合作探究11段有什么作用?文章开头运用了什么记叙方式? 明确:结构上点题,引出下文对背影的回忆,设悬念,吸引读者;内容上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    记叙方式:倒叙。 2“我”与父亲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见面的?写这些有什么作用? 明确:在祖母去世、父亲失业,祸不单行、家境惨淡的背景下见面的。    这一背景为写“背影”渲染了悲凉的气氛,为突出父亲的爱子之情作铺垫。也表现了作者对父亲无微不至关照的感动。 3在送行的过程中,父亲为儿子做了哪些事?体现了父亲的什么特点? 明确:①亲自送行。②照看行李。③讲定价钱。④送子上车。⑤选定座位。⑥叮嘱儿子。⑦嘱咐茶房。⑧为子买橘。体现父亲:细心关照,周到入微。 4“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作者为什么一再说自己“聪明过分”“太聪明”? 明确:“聪明”是反语,表现不理解父爱的自责之情。在此是褒词贬用,是自作聪明,糊涂的意思。    父亲讲价钱,嘱托茶房,都是出于爱心,可是自己对父爱竟理解不到,自以为是,觉得比父亲还高明,实在是太傻了! 5“望父买橘”这一部分具体涉及到哪些传神的细节描写? 明确:1)父亲的穿戴:黑、深青——家境不好,心情忧伤。黑色给人压抑沉重的感觉,这是一个沉重的背影!2)走路的姿势:蹒跚——年纪较大,腿脚不方便。这是一个蹒跚的背影!3)爬月台的动作:探、攀、缩、倾一一行动不便,步履艰难。   “探”,体胖动作不灵便,下铁道小心翼翼;“攀”,既写出月台的高度,又可以想象父亲爬月台的吃力;“缩”,把两脚无处可放怎样爬写得更细致;“倾”,爬上月台虽然十分艰难,但又十分努力的样子——这是一个艰难的背影!    这些动作描写,生动描绘出父亲买橘的艰难,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心、体贴、爱护之情。 6文中父亲为儿子买橘子来回穿铁道爬月台,举动很艰难,作者却写他“心里很轻松似的”,应如何理解?试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父亲尽到关怀照顾儿子的心意,感到满足和欣慰;也可理解为故作轻松,宽慰儿子。  7为什么第二次背影写得这样详细? 明确:“望父买橘”的背影最能体现父爱这一中心,所以写得详细。 8除了外貌、动作描写,作者还运用语言描写刻画父亲的形象。请找出父亲说的话,加以体会。 明确:1)“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这句话是父亲对儿子的劝解和安慰,家境困难,身心最艰难的便是父亲,而父亲却依然坚强并回过头来安慰“我”,这在表现父亲坚强的同时也表现了对“我”的关怀、体贴。 2)“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父亲担心茶坊照顾不周,还是自己去放心。体现出了父亲对儿子的关怀。 3)“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担心儿子,怕他渴,怕他累。他还生怕儿子跟着出来,忘了行李,又叮嘱儿子不要走动。让读者看到一位慈父对儿子周到、细心的照顾。 4)“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惦念路途平安,要等到儿子回到北京来信报平安,才能放心。 5)“进去吧,里边没人。”    ——表明父亲担心行李的安全,又怕天冷冻着儿子。细心关照,无微不至。     这些话,很质朴,但一言一语间又无不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关心体贴,这就是细腻而伟大的爱。 9“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中的“再”好在何处?“找不着”能否换成“看不见”?为什么? 明确:“再”字表明“我”一直目送着父亲,表达“我”对父亲的恋恋不舍。    “找不着”不能换成“看不见”,因为“找不着”写出“我”一直盯着父亲的背影看,直到再也找不到了,表现了“我”对他的感激、牵挂和难舍之情。而“看不见”则没有这样的效果。 10“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课文最后又写到父亲的背影,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个“背影”寄托着作者对父亲的深沉的思念,写思念,是为了烘托父亲的爱子之情,同时也抒发了儿子对于父亲的理解与感激。    深化主题,呼应开头。 11、归纳主旨 明确:这篇散文主要通过对父亲背影的描写,于叙事中表现了父亲关心疼爱儿子,儿子感激思念父亲,父子情深。 12文章以《背影》为标题有什么好处? 明确:①起线索作用;②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③新颖别致,给人想象,吸引读者;④“背影”代表着父亲,代表着父爱,暗示中心。 拓展延伸这篇文章对我们写作文有哪些启示? 明确:①作文开头方法:开篇点题、引出下文。②作文结尾方法:照应开头、深化中心。③选材要突出文章中心。④叙事要详略得当。⑤写作文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⑥作文中写人时要运用描写方法:例如:外貌、心理、动作、语言等。 课堂检测1、“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祸不单行”具体指什么事? 答案: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 2、“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第4段用了两个“终于”,两个“踌躇”,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案:用两个“终于”和两个“踌躇”写出了父亲矛盾的心理,父亲虽然事忙,但又对“我”不放心,更突出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 3、找出父亲买橘的动词,并说说这些动词的表达作用。 答案:探、穿、爬、攀、缩、倾;    作用:生动描绘出父亲买橘的艰难,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心、体贴、爱护之情。 4、父亲的衣着和“我”的“紫毛大衣”有什么关系? 答案:对比。父亲因家境只能穿着简陋,却让儿子穿着昂贵的紫毛大衣去求学。反衬出父亲对儿子的关怀与慈爱。 5、“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两个“怕”,各怕什么? 答案:怕父亲见了伤心;怕被车内人笑自己软弱,没有男子汉气概。 6、“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桔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从用词的角度赏析这个句子。 答案:“一股脑儿”表明父亲毫无保留地把橘子全给了儿子,“扑扑”表明父亲爬月台地辛苦,“很轻松似的”表明父亲的轻松是强装给儿子看的。表现父亲对儿子爱是毫无保留的。 7、第6段最后一句“我的眼泪又来了”中的“又”字用得好,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说明理由。 答案:从结构方面来看照应文中“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从内容方面,表明是第二次流泪,同时突出了作者和父亲离别时对父亲依恋、感激和敬爱之情。 8、文中“我”对父亲的情感态度有怎样的变化? 答案:从不理解到理解、体谅、感激、思念。  

    相关教案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6 诗词五首春望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6 诗词五首春望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学习目标,作者简介,背景链接,读音停顿,整体把握,合作探究,课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八年级上册周亚夫军细柳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上册周亚夫军细柳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学习目标,作者简介,作品简介,读音停顿,疏通文意,整体把握,合作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部编版蝉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蝉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学习目标,作者简介,作品简介,读音释义,整体把握,合作探究,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