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秋高二开学摸底考试检测卷 化学 参考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780280/1-169337928697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秋高二开学摸底考试检测卷 化学 参考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780280/1-169337928700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秋高二开学摸底考试检测卷 化学 参考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780280/1-169337928704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秋高二开学摸底考试检测卷 化学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780280/2-169337928906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秋高二开学摸底考试检测卷 化学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780280/2-169337928910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秋高二开学摸底考试检测卷 化学 答题卡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780280/0-169337928473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秋长沙一中高二化学开学摸底考试检测卷及参考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秋长沙一中高二化学开学摸底考试检测卷及参考答案,文件包含2023年秋高二开学摸底考试检测卷化学参考答案doc、2023年秋高二开学摸底考试检测卷化学doc、2023年秋高二开学摸底考试检测卷化学答题卡pdf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秋高二开学摸底考试检测卷化学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汽油是石油分馏得到的,不是可再生能源,B错误。2.答案:D解析:的结构式为,A错误;是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为,B错误;的质子数为17,核外电子数为18,其结构示意图为,C错误;电离时产生和,即电离方程式为,D正确。3.答案:B解析:根据题目中描述“惟黄金不化水中,加盐则化”,可知该方法所造“强水”为硝酸,Au的金属活动性很弱,硝酸不能将其氧化,加盐后,“强水”中含“王水”成分,Au可溶于“王水”,故“盐”指NaCl,B正确。4.答案:A解析:由题图可知。设C—H键键能为,则,解得,A正确。5.答案:C解析:用排水法收集应使从短管进、长管出,A错误;盐酸与纯碱样品中的反应生成的与饱和溶液继续反应,使测得的体积不准确,B错误;铁粉与反应产生的能排出装置中的空气,再加入NaOH溶液,可制备,C正确;观察钾的焰色应透过蓝色钴玻璃,D错误。6.答案:D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含量最多的是氯化钠,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钠离子,D符合题意。7.答案:C解析:转化过程中酶、光触媒均作催化剂,A错误;能量转化形式为光能→化学能,B错误;该装置是将和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正确;每产生1 mol转移的数目为24,D错误。8.答案:C解析:由题给转化关系可知,X为,Y为,Z为,W为。与互为同分异构体,与不互为同分异构体,C错误。9.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放热反应,A正确;由图可知,Fe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性质保持不变,故其作催化剂,催化剂不能改变热量变化,B不正确,C正确;由图可知,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放热反应,D正确。10.答案:A解析:溶液与四种离子均不反应,四种离子在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A正确;氯水中能氧化,与反应生成和而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无色透明溶液中不能含,C错误;溶液中与反应生成,又与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11.答案:D解析:图中曲线的斜率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显然段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最快,A错误;标准状况下测得生成的体积为:点收集到的体积为224 mL,点收集到的体积为672 mL, 点收集到的体积为784 mL,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则点收集到的量最多,B错误;图中曲线的斜率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段反应速率是最快的,但段不是最大的,则影响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可能是温度,该反应放热,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C错误;三段中,时间相同,气体体积之比等于反应速率之比,则用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之比为224 mL:(672 ml-224 mL):(784 mL-672 mL)=2:4:1,D正确。12.答案:B解析: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通入燃料氢气的a极为电池的负极,氢气在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A正确;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通入氧气的b极为电池的正极,氧气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B错误;氢氧燃料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与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一致,都是,C正确;由氢氧燃料电池总反应为可知,电池工作时生成水,生成物无污染,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绿色电源,D正确。13.答案:A解析:由表中数据可知,甲、乙两种有机化合物互溶,但二者的沸点不同,可利用蒸馏分离甲、乙两种物质,A符合题意。14.答案:B解析: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总数的一半,且X的原子序数较小,则X为Be;由Y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之和为零,可知Y位于第ⅣA族,为C或Si;Z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最内层电子数之和等于次外层电子数,则Z是S;Q在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则Q为Cl。由金属性:Be<Mg,可知常温时,Be单质不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A错误;或分子中均只含极性共价键,B正确;非金属性:C或Si<S<Cl,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C错误;第五周期与Cl同主族元素的单质是碘,在常温常压下呈固态,D错误。15.答案:(1) (2)明矾 (3)(4)b解析:(1)化石燃料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酸性氧化物,这些物质溶于水后生成显酸性的物质,当雨水的pH<5.6时,形成酸雨。(2)明矾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铝离子能够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氢氧化铝胶体吸附水中的细小悬浮颗粒,使其聚集成较大颗粒沉淀而与水分离达到净水的目的。(3)在催化剂作用下,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与一氧化氮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a项中的标志是节约用水标志,不符合题意;b项中的标志是可回收标志,符合题意;c项中的标志是禁止燃放鞭炮标志,不符合题意。16.答案:(1)②313 10 1.0 ③探究硫酸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2)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增大同质量铁的表面积(或加入少量硫酸铜,构成原电池)(3)反应速率趋向于零(反应速率趋向于停止) 常温下,铁与浓硫酸发生钝化(4)二氧化硫、氢气 解析:(1)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作对比实验时要求其他条件要完全相同,所以从表中数据可分析得出实验②的数据,温度是313 K,铁的质量和硫酸的浓度应和实验①相同,分别为10 g、1.0;实验③中只有硫酸的浓度与实验①不同,得出的实验目的是探究硫酸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2)实验①和②对比的是温度,所以实验①、②表明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要加快反应速率,方法有增大铁的表面积或加入少量硫酸铜,构成原电池。(3)常温下,当硫酸浓度为18.4 时,反应发生了改变,因为铁和浓硫酸发生钝化,不再产生氢气,反应速率趋向于零(反应速率趋向于停止)。(4)常温下,铁和浓硫酸发生钝化,加热后钝化失效,由于浓硫酸的强氧化性,铁和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为,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变成稀硫酸,铁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17.答案:(1)酒精灯 (2)碱石灰 (3)蓝色 碱性 (4)白烟 (5)吸收多余的氨气 (6)0.1 (7)红色 还原性 (8)制化肥解析:(1)装置(Ⅰ)中根据仪器a的构造可知其为酒精灯。(2)装置(Ⅱ)的目的是干燥氨气,食盐不具有吸水性,碱石灰为固体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具有很好的吸水性,可用于干燥氨气。(3)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装置(Ⅲ)中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不变色,然后滴加水,因为氨气可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为弱碱,电离产生氢氧根离子显碱性,红色石蕊试纸遇碱会变蓝色。(4)装置(Ⅲ)中胶头滴管中若改装浓盐酸,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滴加浓盐酸,氯化氢与氨气反应生成固体氯化铵,在试剂瓶中可以看到白烟,相应的反应为。(5)氨气是有毒气体,挥发到空气中,可污染环境,因此装置(Ⅳ)中稀硫酸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氨气,防止污染空气。(6)用0.1 mol与足量反应,根据元素守恒可知,理论上可生成的物质的量是0.1mol。(7)已知,把装置(Ⅲ)换为如图所示的装置,当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黑色的氧化铜固体变为红色的铜单质,在这过程中转变成,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表现出还原性。(8)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与酸反应产生铵盐做氮肥使用。18.答案:(1)过滤 (2)(3)①4 5 NO 4 ②AC (4)1.5 (5)NaCl溶液;盐酸解析:(1)Au(金)、Ag和Cu经酸溶后得到金、铜离子和银离子的混合物,将固体和液体分开的操作是过滤。(2)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溶解1mol Cu消耗的物质的量为;铜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溶解1mol Cu消耗的物质的量为4mol,则消耗物质的量少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铜与稀硝酸的反应。(3)①根据化合价的变化规律可知,金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3价,作还原剂,硝酸作氧化剂,N元素的化合价从+5价降低到+2价,产物有一氧化氮生成,根据质量守恒可知,生成物中还有水,化学方程式为。②溶金过程中硝酸中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具有强氧化性,利用了的氧化性,故A正确;王水中(浓硝酸):(浓盐酸)=1:3,金遇浓硝酸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王水中浓盐酸提供了氯离子,利于生成四氯合金离子,即利于金与硝酸的反应,其主要作用是增强硝酸的氧化性,故B错误;与王水[V(浓硝酸)):V(浓盐酸)=1:3]溶金原理相同,则用浓盐酸与也可使Au溶解,故C正确。(4)由于,若用Zn粉将溶液中的1 mol 完全还原,中金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被锌还原为0价,锌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2价,设参加反应的Zn的物质的量,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2=3,则=1.5 mol,即参加反应的Zn的物质的量是1.5 mol。(5)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向含有铜离子和银离子的溶液中加入试剂1后得到的是物质1和物质3,向物质3中加入试剂3后得到的是,则试剂3是氨水,物质3是氯化银,试剂1是NaCl溶液,物质1是氯化铜;向氯化铜中加入过量铁粉得到铜和亚铁离子,经过试剂2,过滤后得到铜单质,则试剂2是盐酸,除去过量的铁粉,经过还原可以得到银单质,实现了铜和银的分离。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秋长沙一中高一化学开学摸底考试检测卷及参考答案,文件包含2023年秋高一开学摸底考试检测卷化学参考答案doc、2023年秋高一开学摸底考试检测卷化学doc、2023年秋高一开学摸底考试检测卷化学答题卡pdf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秋长沙一中高一化学开学摸底考试检测卷及参考答案,文件包含2023年秋高一开学摸底考试检测卷化学参考答案pdf、2023年秋高一开学摸底考试检测卷化学pdf、2023年秋高一开学摸底考试检测卷化学答题卡pdf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秋长沙一中高二化学开学摸底考试检测卷及参考答案,文件包含2023年秋高二开学摸底考试检测卷化学参考答案pdf、2023年秋高二开学摸底考试检测卷化学pdf、2023年秋高二开学摸底考试检测卷化学答题卡pdf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