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上第三单元第二课时《周长的认识与计算》教学设计
展开苏教版三上第三单元第二课时《周长的认识与计算》教学设计
课题 | 周长的认识与计算 | 单元 | 三 | 学科 | 数学 | 年级 | 三 |
学习 目标 | 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测量以及计算等活动认识周长的含义,并能把对周长的认识应用于现实生活。 2、使学生在认识周长的过程中,丰富对现实空间和平面图形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 3、在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学会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体会“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 4、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图形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 ||||||
重点 | 理解周长的含义。 | ||||||
难点 | 会测量并计算出平面图形和简单多边形的周长。 |
教学过程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导入新课 | 一、复习导入: 1、哪只小羊能逃出牢笼?为什么? 教师总结:⑤号小羊能逃出牢笼,它待的牢笼不是封闭的。由多条线段组成的闭合图形叫封闭图形。 2、它们都是封闭图形。 教师谈话:今天我们来研究封闭图形的周长。 |
指名说一说。
|
通过说一说,感知封闭图形的概念。 |
讲授新课 | 二、学习新知: 周长的认识与计算。 1、出示例题2: 你能指一指每张书签一周的边线吗? 提出问题:画边线的时候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 教师总结:从起点开始,到起点结束。 (2)认一认,说一说。(教师讲解) 书签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它的周长。 数学书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3)小讨论:什么是周长?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2、学习测量物体的周长。 (1)测量规则物体的周长。 ①怎样知道下面图形的周长? 教师总结:用尺子量一量每边的长度,再加起来。这种方法叫尺测法。 ②量出每边的长度,计算出图形的周长。 教师总结:5+4+3=12(厘米) 3+2+3+1=9厘米 (3)测量不规则物体的周长。 出示试一试: ①小组合作, 想办法测量一片树叶的周长。 教师总结:先用绳子围一周,再量一下绳子的长度。 测量不规则物体或图形周长的方法——绳测法。 ②小组合作测量树叶的周长。 教师总结。 (3)测量有方格纸的图形周长方法——数格法。 输出下面图形的周长: 教师总结:这个图形的周长是16 厘米 3、小讨论:测量周长的方法有哪些? 教师总结: (1)不规则物体----绳测法。 (2)规则物体----尺测法。 (3)带方格纸的----数格法。 二、巩固练习 师谈话:本领我们学会了,本领我们学会了,现在我们进行闯关练习,看看我们把知识掌握得怎样。第一关:画出下面两个小动物的周长。
第二关:小熊跑过的是操场的周长吗?为什么? 第三关:数一数,下面图形的周长分别是多少厘米?。 第四关:我是包青天。 ( )这两条线段的长都是3厘米,这个图形的周长是6厘米。 ( )电视屏幕的屏面没有周长。 ( ) 这个图形是一个封闭图形,它有周长。 ( )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和就是它的周长。 第五关:哪只蚂蚁爬过的距离长? 第六关: 你能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吗? 我们连闯六关,说明大家都认真学习了,你们真棒。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 |
学生指一指,说一说。
学生认真听讲。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
指名说一说。
学生合作完成。
指名说一说。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
学生独立数一数。
学生小组讨论,展示汇报。
学生独立完成。 |
通过指一指,说一说,初步感知周长的含义。
通过听讲总结周长的概念。
通过讨论,总结周长的概念。
通过说一说,知道规则图形求周长的方法是尺测法。
通过合作测量、计算,体会规则图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同时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通过合作完成,体会不规则图形的测量方法。
通过数格,感受方格纸上图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通过讨论,总结测量各种图形的周长的方法。
通过闯关练习,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
|
|
|
|
课堂小结 |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 1、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2、 测量物体周长的方法有绳测法、尺测法和数格法。 | 指名说一说。 | 通过学生的说一说,总结本课所学内容。从而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板书 | 周长的认识与计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