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商务星球版第六章 北方地区第三节 黄土高原教案
展开
|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学设计 |
课标 |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黄河的特点,举例说明其对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
教材解读 |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是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河流的第三课时内容。正文以上游、中游、下游的问题与开发为逻辑展开,最后展示治理结果。侧重点在于中游水土流失问题原因与治理。在认识黄河各河段生态问题及成因时,了解地理环境中各要素的联系,是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非常重要的内容。 |
学情分析
|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他们通过一年的地理学习,具备了基本的读图能力,能够从地图中获取有用的地理信息,初步学会利用地理思维方式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但是空间想象能力较差,不能够顺利完成知识的迁移,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也有待提高,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具体形象,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突出学习的主体地位。 本节课是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河流的第三课时内容。学生在前面中国的地形、气候的学习中已了解地形及气候对河流的影响,并且对我们的母亲河黄河或多或少已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本节课对教材的处理方面,学生已知的内容就无需重复讲解。而对于学生不熟悉或不了解的内容,教师提供资料、合理置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合作学习,最后达到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为目的,使每一位学生通过积极动脑,或多或少都能说出些自己的看法与建议。 |
教学目标 | 1、区域认知:运用地图,说出黄河流经的省区、地形区、干湿地区、上中下游分界点及支流。 2、综合思维:结合材料分析黄河中游含沙量大、下游地上河的成因、危害及治理方法。 3、地理实践力:根据地形图、干湿地区分布图分析黄河各河段的水文特点。 4、人地协调观:通过中游水土流失成因分析,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地观。 |
重难点 | 教学重点: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及影响。 教学难点:黄河现存问题及治理黄河的措施。 |
板书 | |
| 导入:文明古国的诞生都有一个共同的故事模式——大河孕育,黄河就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黄河流域进行实地考察,足迹遍布黄河流经的九个省区。 (教师活动)展示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的足迹图,习总书记指出,要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今天让我们跟随总书记的脚步走进母亲河——黄河。 设计意图:结合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的考察和叮嘱的时事新闻,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了解时事热点,关注国家发展。同时结合总书记对黄河的重视,以及在黄河流域的考察讲话,激发学生探索黄河的欲望。 (教师活动)【小组PK,激发动力】希沃小游戏,课堂采用小组竞赛模式,促进同学之间团结互助与合作探究。 【结合足迹,推进新课】 一、跟随总书记脚步访黄河-了解黄河概况(自主思考) (学生活动)利用填图及课本49-50内容,完成学案第一部分——“黄河概况”。 (教师活动)投影展示自主思考情况。 (学生活动)三名学生分别展示 生1:黄河发源地、注入海洋、长度、流域面积和形状及流经的省区 生2:流经的地形区、干湿地区 生3:分段及支流 【回顾旧知,培养思维】 (教师活动)回顾河流水文特征(径流量、含沙量、流速、结冰期)的影响因素,并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上节课内容,巩固知识,加深印象,也让学生了解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 (承转过渡)结合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因素,运用黄河流域图、中国地形图、温度带分布图、干湿地区分布图,掌握黄河各河段的水文特征。 二、掌握黄河各河段的水文特征 (学生活动)完成学案第二部分--黄河各河段的水文特征 (教师活动)利用“随机点名”功能,选取同学回答问题 (学生活动)回答黄河水文特征 生1:回答黄河上游水文特征,并找出水利枢纽分布位置的特点,说出地势与河流流速之间的关系,了解“塞上江南”的成因,讲述黄河对上游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生2:回答黄河中游水文特征,结合阅读内容说出小浪底水利枢纽位置和功能。 生3:回答黄河下游水文特征。 设计意图: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运用地图资料分析河段水文特征,提升读图能力,提升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通过位置分布,加强区域认知。采用随机点名功能,激发学生兴趣。 (承转过渡)2019年8月-2020年5月,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总书记就4次考察黄河流域。 (教师活动)展示总书记在上游兰州、中游山西、下游郑州段考察黄河的新闻照片和讲话。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总书记在黄河各河段考察时的目光,思考目光中透露出怎样的信息?(担忧、期盼) (三)追随总书记的目光看黄河--黄河忧患 (教师活动)结合总书记在黄河流域中游及下游的讲话,总结黄河忧患的主要表现(中游水土流失、下游地上河) (教师活动)利用材料,简易演示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实验。提前录制实验过程,多媒体展示。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结合实验的变量和实验现象,并利用相关地图和材料,小组讨论探究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完成导学案活动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措施”。小组代表上台展示。其他同学补充 (教师活动)评价及小结:总书记说“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 中游水土流失的治理很重要。经过多年的努力,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已渐渐披上了绿装。(展示总书记两次在黄土高原的照片) 设计意图:现场演示水土流失实验,激发学生求知欲;通过小组合作,读图、分析材料、交流知识,分析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增强学生课堂的主动性,促进全面发展,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承转过渡)中游的水土流失,使得黄河含沙量激增,这些沙去往了何处?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 (教师活动)播放地上河视频,提供相关资料,引导学生思考地上河的成因及危害,并说出治理措施。倒计时4分钟。 (学生活动)认真观看地上河视频,结合地上河成因思维导图,小组讨论,完成导学案活动二“地上河的成因与危害”。小组代表抢答并上台展示。 (教师活动)对学生回答进行评价,适当时候进行引导。中游的水土流失与下游地上河形成息息相关。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设计意图:通过倒计时功能,提醒学生把握时间。利用课堂抢答,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与主动性。 (承转过渡)在降水少的冬春季节,黄河某些河段也会出现河水决堤泛滥现象,这是为何呢? (教师活动)播放凌汛视频,引导学生总结凌汛发生条件。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了解凌汛发生条件,思考并小组合作探究完成导学案“预防凌汛” (教师活动)查看学生答题情况投屏并请一位同学担任“老师”进行点评。 设计意图:通过材料学会分析问题成因,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同步展示学生学习情况,便于了解学生课堂学习效果,分析学生学习难点。 (学生活动)结合黄河的忧患分布图及下方治理措施,将治理措施与问题相对应 设计意图:及时总结各河段问题与治理措施,促进知识结构化。 (四)黄河十年巨变 (教师活动)展示十年间黄河的各项数据变化(水土流失面积减少、生态绿线推进)、黄河各河段的景观图片十年前后对比 (学生活动)自豪、鼓掌 设计意图:通过黄河流域统计数据和景观图,展现黄河流域的治理成效,激发同学的爱国情感,为祖国的强大和黄河流域的改善自豪。 |
小结 | 今天我们追随总书记的足迹了解来黄河,并为黄河流域的发展建言献策。滔滔黄河奔腾不息,华夏文明绵延不绝。在党的领导和各族人民的努力下,新中国成立以来,黄河再也没有出现过改道与决口。如今的黄河岁岁安澜,河清海晏,相信总书记殷殷叮嘱的“让黄河成为造福百姓的幸福河”就在不远的明天。 |
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节 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a href="/dl/tb_c95110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五节 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教学设计</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第八章 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第五节 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教案: 这是一份湘教版<a href="/dl/tb_c95110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八章 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第五节 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教案</a>,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自然地理概况,传统生活的转变,区域发展与生活质量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a href="/dl/tb_c95002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学设计</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课前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