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 8.25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导学案
展开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导学案
一、教学目标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影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及影响;以张謇为代表的兴办实业,实业救国等;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及影响
二、重难点
1、重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影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2、难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三、课前预习(学生自主学习)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模块一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时间: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时间: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模块二
1、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代表:
2、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短暂春天”时间:
3、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
模块三
1、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受挫时间:
2、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受挫的原因:
模块四
1、压迫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三座大山:
2、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著名企业家:
模块五
1、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2、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
3、交通工具的变化及传入:
模块六
1、风俗习惯变化的原因:
2、风俗习惯变化的表现:
3、饮食、娱乐方式的变化:
4、社会生活变化的特征:
5、(1)中国近代铁路之父: ;(2)京张铁路总工程师:
参考答案
模块一
1、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甲午中日战争后
3、外国人纷纷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模块二
1、张謇、荣氏兄弟(荣宗敬、荣德生)、卢作孚、侯德榜
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内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外因)
模块三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民族工业除了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外,还遭到官僚主义的摧残
模块四
1、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主义
2、张謇、荣氏兄弟(荣宗敬、荣德生)、卢作孚、侯德榜
模块五
1、总体落后,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2、西方的文化、器物大量涌现,深刻改变了中国人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3、西方发明的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人中国
模块六
1、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颁布革除社会陋俗的法令
2、
时期 | 辛亥革命前 | 辛亥革命后 |
剪辫 | 男子剃发留辫 | 强令男子剪掉辫子 |
放足 | 女子缠足 | 劝禁女子缠足 |
礼节 | 跪拜礼 | 鞠躬、握手礼 |
称谓 | 老爷、大人 | “先生”,体现自由平等 |
3、日益开放,出现了崇洋逐新的趋向(西餐、洋酒、洋烟等流行,公园、咖啡等风行)
4、新旧并程、多元发展
5、(1)詹天佑(2)詹天佑
四、巩固提升练习
一、选择题
1.张謇说:“天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若遗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腐朽。”张謇创办的“有用事业”是( )
A.安庆内军械所 B.汉阳铁厂 C.轮船招商局 D.大生纱厂
2.下表显示,到 1913 年中国通商口岸进出船只、进口贸易价值和机器设备进口价值均得到增长。这可以说明( )
项目 | 1895年 | 1913年 |
通商口岸进出船只(吨) | 29 737 | 93 335 |
进口贸易价值(千两) | 171 679 | 570 163 |
机器设备进口价值(海关两) | 200万 | 700万 |
A.中国机器工业发展显著B.中国传统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C.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发展 D.一战刺激中国民族工业发展
3.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年均注册工厂(家)出现如下图所示变化的原因包括( )
①清政府的推动 ②辛亥革命的鼓舞 ③“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④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4.某人物传记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孙中山先生的一生。在该书中,描写1912年时中国社会习俗发生变化的现象是( )
①女子缠足 ②男子剪掉辫子 ③穿翎顶补服 ④跪拜礼 ⑤鞠躬、握手礼 ⑥“老爷”“大人”等称呼 ⑦“先生”“君”等称呼
A.①②③④ B.②⑤⑦ C.③⑤⑥⑦ D.①③⑤
5.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近代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近代交通工具的传入,对中国产生的影响包括( )
①使人们的出行速度加快 ②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③有利于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④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近代交通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6.下图反映的是我国某时期社会习俗的变化,它主要表明( )
A.封建传统等级观念已彻底废除B.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国民人格平等的观念逐渐形成D.新文化运动推动习俗改革
7.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促使中国社会文化生活开始走向近代化的因素有( )①经济的发展 ②政治的变革 ③教育的变革 ④中西文化交汇碰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洋务运动,从经济上讲,是近代中国的一次“求强”和“求富”的运动。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陆续兴办了19个近代军用工业和近40个近代民用工矿交通企业,至1894年为止,这批洋务企业的资本达到了263 443元,占当时近代企业资本总额的45.22%。然而,洋务运动最终没能使中国经济走向近代化。
材料二 民国初期历年新注册厂数(不包括矿山,单位:家)
年份 | 1912年 | 1913年 | 1914年 | 1915年 |
工厂数 | 17 | 37 | 37 | 50 |
年份 | 1916年 | 1917年 | 1918年 | 1919年 |
工厂数 | 33 | 34 | 29 | 23 |
材料三 1915年,荣氏兄弟集资30万银元在上海创办申新纺织公司,建立申新纺织第一厂,荣氏兄弟占股60%,由荣宗敬任总经理。后来公司不断发展,从1家厂逐步扩大到9家厂,但随后遭受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政府的双重压榨,濒临瘫痪。新中国成立后,该厂曾成立过股份公司,1955年实行公私合营。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洋务运动在经济上有什么积极作用。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洋务运动最终没能使中国经济走向近代化的主要原因。
(2)依据材料二,分析当时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及其原因。
(3)依据材料三,归纳概括出荣氏家族企业的发展轨迹。并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艰难曲折的主要原因。
(4)通过上述材料及问题,谈谈你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认识
参考答案
1.D 解析:状元实业家张謇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到家乡创办了大生纱厂,故选择D项。
2.C 解析:观察图表,从1895—1913年,通商口岸进出船只、进口贸易价值和机器设备进口价值都呈现大幅度增长的趋势。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人纷纷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故选择C项。
3.D 解析:清政府对民族工业并未采取推动措施,①不符合题意,A、B、C三项排除,故选择D项。
4.B 解析: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劝禁缠足等革除社会陋俗的法令;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的称谓,代之以“先生”的称呼。①③④⑥是辛亥革命之前的陋俗,故选择B项。
5.A 解析:近代交通工具的传入,使人们的出行速度加快,促进了商品的流通,有利于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也刺激了中国近代交通的发展,故选择A项。
6.C 解析: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废除了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的称谓,代之以“先生”的称呼,体现出自由平等的新风尚,故选择C项。
7.A 解析: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是政治、经济、教育、列强入侵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故选择A项。
8.(1)诱导了一批地主、官僚、商人投资近代企业,客观上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只学习技术而不改变制度(没有触动封建根基)。
(2)民族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原因: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辛亥革命的促进作用;有识之士的倡导;“实业救国”成为思潮。
(3)轨迹:创办—发展—衰落—再发展。主要原因: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内受封建主义、外受帝国主义的压迫。(4)民族工业的发展具有曲折性;民族工业的发展是中国近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工业要发展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