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1.4 测量平均速度 同步练习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1.4 测量平均速度 同步练习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1页
    1.4 测量平均速度 同步练习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页
    1.4 测量平均速度 同步练习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巩固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巩固练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4 测量平均速度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1.一辆汽车在60min内的平均速度是72km/h,根据以上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能求出汽车在60min内通过的路程        B一定能求出汽车在前30min内通过的路程C一定能求出汽车在90min内通过的路程     D以上结果均能求出2.中央气象台播报,有一较大台风以36 km/h的速度向某城区移动,现台风距该地区中心180km,则该地区从接到预报到做好预防准备的时间为:(  A3hB5hC4hD10h3.小华同学的家附近有一共享单车站点,他经常骑公共自行车去上学,某一次从家到学校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则小华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是 (  )  A.由图可知小华去学校先经过上坡路段,再经过一段平路,再上坡就到校了B.由图可知小华先加速后匀速再加速运动C.小华在5~10min内的速度为 3.5m/sD.小华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2.25m/s4.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速度比2:1,甲、乙通过的路程比4:1,则甲、乙两物体运动时间之比为A8:1 B1:8 C1:2 D2:15.周日做完作业,小明和小芳同学在风景如画的柳叶湖畔骑自行车,如图所示是他们在某段路面上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A010s两人所通过的路程相等B.以湖畔的垂柳为参照物,小芳总是运动的C.第10s末,两人的速度相等D.小芳做匀速直线运动6.水平直行路面上的甲、乙两辆汽车,其路程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作用的是(    A甲车 B乙车 C两车都是 D两车都不是7.甲同学骑自行车去看望乙同学,得知消息后,乙同学步行去迎接,接到后同车返回。整个过程他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可知(  )A.两同学在t=15min时相遇 B.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4C.相遇后乙的速度是原来的1.5 D.整个过程甲的平均速度是乙的28.如图是某家用轿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过程中,用相机每隔 0.5s曝光一次得到的照片。照片与实际大小比例为1:500,则拍照过程中,轿车的平均速度最接近于(  A30km/hB55km/hC70km/hD90km/h9.为了测定某辆轿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速度,小宇同学拍摄了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图中所附的刻度是均匀的,如果每隔1 s拍摄1次,轿车本身总长4.5 m,那么这辆轿车的速度约为(  )A15 m/s B10 m/sC6.75 m/s D2.5 m/s10.如图是某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的s-t图像,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物体在02s内做变速运动B.物体在24s内运动速度是5m/sC.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相等D.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是2.5m/s 二、填空题11.小明同学骑自行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第1s内通过的路程是3m,前2s内通过的路程是6m,第3s内通过的路程是6m,那么小明同学在第2s内的平均速度是       m/s,前3s内的平均速度是       m/s12.如图所示,在用斜面和木块做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时,将带刻度的木板一端垫高做成斜面,小明用频闪照相机记录了木块沿斜面下滑的运动过程。频闪照相机每隔0.5s拍一张照片,照片记录的木块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分析可知AF的运动时间为      s,木块从A运动到F的平均速度是      cm/s13.如图是小球从空中落入水中的频闪照片,每块瓷砖高为6cm,每隔0.1s拍摄一次,小球下落过程中,以小球为参照物,瓷砖是      (选填静止向上运动向下运动)的,经过C点的速度为      m/s14.打点计时器是测量时间的工具,某同学用该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有6个点,如图所示,A~F间的时间间隔为             秒。图中从A点到C点与从D点到F点所用时间间隔            (选填相同不同)。15.甲、乙两小车在长木板上做直线运动,它们拖动纸带打出的点如图所示,分析如图两条纸带,你认为     小车的运动是匀速直线动,(a)这条纸带上第一个点到最后一个点所用的时间是     16.刘东和罗西准备测量步行街的长度.一天,刘东先测出罗西平均每步的距离是0.6 m,然后测出罗西从步行街一端到另一端共走了600步,用时5 min,则步行街全长约为    m,罗西走路的平均速度约为    m/s 17.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同向运动,如图所示,分别为两物体运动的vt图像,由图像可知,04s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为      m/s;经过      s后,甲、乙两物体相遇。18.一列车正以18km/h的速度由东向西在雨中行驶,坐在窗口的乘客看到雨正好竖直下落至地面。这一现象说明车窗外刮的是           风,风速是           m/s 三、作图题19.某运动物体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表达式为s10tm),请在图甲中画出小车运动的s-t图像,在图乙画出v10m/s小车匀速运动的v-t图像。 四、实验题20.暑假,小赵去水上游乐场游玩,从滑道上冲下来的感觉太刺激了,他知道物体从斜面上下滑时的速度怎样变化,于是他利用带有刻度的斜面、小车和电子秒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1)该实验的原理是           2)该实验用到金属挡板,则下列不属于金属挡板的作用是           A.使斜面保持一定的角度B.让小车在一定的位置停下来C.与小车相碰发出声音,便于测出小车行驶相同路程的时间3AB段距离sAB=           AB段时间tAB=           ,小车在AC段平均速度vAC=           m/s4)实验中,对于如何获取下半程s3的平均速度v3,下列方法最好的是           A.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BC所用的时间t3与路程s3,计算得到v3B.小车从A点由静止释放,经过B点开始计时,到达C点后测得时间t3,再测量路程s3,计算得到v3C.不测量,利用已有数据求得t3=t1-t2s3=s1-s2,再计算得到v35)实验中全程s1的平均速度v1,上半程s2的平均速度v2,下半程s3的平均速度v3,三者间的大小关系是           6)如果不小心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会           (填偏大偏小不变) ;7)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经过路程sAB中点时的速度为v1,经过时间tAB中点时的速度为v2,则v1           v2(填“>”“<”“=”) 。
    参考答案:1A2B3D4D5A6C7D8B9A10D11     3     412     1.5     313     向上运动     0.614     0.1     相同15          0.12s16     360     1217     2.5     23.518          51920          A     4.0dm     2s     0.3     C          偏大     > 

    相关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精练: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精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课后复习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 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33m/s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相关试卷 更多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