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教师用书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五章地球上的水与水的运动第一节水循环和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教师用书
展开第一节 水循环和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一、水循环(一)水循环的类型与过程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用箭头完成上图水循环的过程。提示:绘图略。2.根据图示内容连线。3.海水淡化即利用海水脱盐生产淡水,该工程的淡水生产过程类似于哪种水循环过程?城市生产和生活的取水、用水过程相当于哪个水循环环节?提示:相当于海水蒸发后经过水汽输送环节到达陆地上空形成降水,与海陆间循环类似。 径流输送。(二)归纳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2.“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3.“联系”——海陆间的主要纽带。4.“塑造”——地表形态。二、陆地间水体的相互关系(一)陆地水体类型及补给关系读下图,完成以下问题。1.(图示)陆地水体的主要补给方式是什么?具体有哪几种补给来源?提示:大气降水。大气降水、冰川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湖泊水、地下水。2.哪些陆地水体之间存在相互补给关系?提示:河流水与湖泊水之间、河流水与地下水之间、湖泊水与地下水之间。3.以“河流水”和“地下水”为例,说明二者之间的相互补给关系。归纳其主要影响因素。提示:河流处于丰水期时,水位高,河流水补给地下水;河流处于枯水期时,水位低,地下水补给河流水。这种互补关系主要取决于水位的高低。(二)河流的补给类型读下列不同地区的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填表。代号河流主要补给水源主要影响因素我国分布补给特点甲大气降水降水量的多少;降水量的季节变化;降水量的年际变化普遍,尤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水量季节变化较大乙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太阳辐射;气温变化;积雪和冰川储量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补给在夏季,水量较稳定丙季节性积雪融水气温高低;积雪多少;地形状况东北地区补给在春季,水量变化较和缓丁湖泊水湖泊与河流的相对位置;湖泊水位高低普遍对于河流有调节作用,水量较稳定地下水地下水补给区降水量;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的相对位置普遍一般与河流有互补作用,水量较稳定命题视角(一) 水循环的环节及应用分析演绎法学习一、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自然因素1.影响蒸发的因素2.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风、距海远近、地形阻挡。3.影响降水的因素:充足的水汽、强烈上升的大气运动、凝结核。4.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影响因素对地表径流的影响年降水量决定地表径流量大小的最主要因素,二者呈正相关流域面积(支流数量)与地表径流量呈正相关植被涵养水源,起到“削峰补枯”的作用地质条件(土壤质地)河流流经喀斯特地貌区、沙质土壤区,河水易下渗,地表径流量减少蒸发主要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对地表径流影响大5.影响下渗的因素6.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可参考影响地表径流及下渗的因素,并重点考虑喀斯特地貌,因为喀斯特地貌区地下溶洞、地下河流众多,能储存大量地下水。二、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1.有利影响修建水库能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枯水期径流量;同时水面面积的扩大和下渗增多使地下水位提高,可增加蒸发量和降水量跨流域调水能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也可以使蒸发量增加,大气中水汽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植树造林,保护湿地能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使下渗增多,地表径流减少2.不利影响滥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平时会减少蒸腾,空气中水汽减少,导致降水量减少;降雨时,下渗减少,地表径流汇聚加快,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围湖造田会减少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其防洪抗旱能力,也会减弱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城市路面硬化会增加地表径流,减少下渗,减小地下径流,使地面蒸发量减少,易造成城市内涝用水不当河流上游地区过度引水灌溉,会导致下游水量减少,甚至出现断流;对地下水过量开采和使用,地下水位下降,会使有泉水出露的地方出现断流,绿洲地区出现生态恶化和土地荒漠化命题点全训题点(一) 厘清水循环环节及影响因素下图示意黄土高原天然林区多年平均径流深与森林覆盖率之间的关系。读图完成1~2题。1.图中曲线①②③依次代表( )A.总径流量、地下径流、地表径流B.总径流量、地表径流、地下径流C.地表径流、地下径流、总径流量D.地下径流、地表径流、总径流量2.在黄土高原地区退耕还林可以( )A.增加总径流量 B.增加地表径流量C.减少地下径流量 D.减少土壤侵蚀解析:1.A 2.D 第1题,读图可知,①径流深最大,约等于②③之和,故①为总径流量。随着森林覆盖率提高,森林涵蓄水源功能增强,地下径流会增多,地表径流会减少,故②为地下径流、③为地表径流。故选A。第2题,在黄土高原地区退耕还林可以提高森林覆盖率。读图可知,随着森林覆盖率增加,总径流量减少、地下径流量增加、地表径流量减少,从而可以减少土壤侵蚀。故选D。题点(二) 掌握水循环原理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山地城市的沟谷绿地位于雨水径流过程的下游,对雨水有终端处理的作用,因此可将沟谷绿地中的自然洼地或水塘与调蓄水塘、人工湿地和多功能调蓄水池等人工雨水终端处理构筑物建设相结合,建立良好的入渗场地,接纳山地城市其他海绵绿地以及城市用地中的雨水径流。根据功能不同设置边缘区、缓冲区和蓄水区(如下图)。据此完成3~4题。3.边缘区设置预处理前池,底部布置大卵石,主要目的是降雨初期( )A.防止前池水分蒸发B.削减雨水径流量C.沉降径流污染物质D.净化雨水有机质4.与相等区域平原城市比较,山地城市的沟谷绿地蓄水区( )A.面积和深度增加 B.面积减小,深度增加C.面积和深度减小 D.面积增加,深度减小解析:3.C 4.A 第3题,降雨初期云量多,蒸发弱,为防止前池水分蒸发而建立预处理前池没必要;降雨初期雨量小,底部布置大卵石,削减雨水径流量意义不大;降雨初期径流挟带大量地表污染物,需要将其沉降后再经过缓冲带将比较清洁的径流汇入蓄水区;雨水有机质颗粒较小,易被径流挟带至蓄水区,主要目的不是净化雨水有机质。故选C。第4题,平原城市地表平坦,汇水速度慢,下渗多,地表径流量较小。山地城市坡度大,汇水速度快,下渗少,地表径流量较大,流水侵蚀力强,挟带泥沙和污染物多,因此山地城市的沟谷绿地蓄水区面积和深度增加,A正确。命题视角(二) 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归纳法学习[典例] 下图示意某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完成(1)~(2)题。(1)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a中的(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2)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 )A.河道淤积 B.河谷变宽C.湖泊分流 D.湖水补给量减小[解题指导][答案] (1)D (2)C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是由横、纵坐标组成的坐标图,它表述了河流径流的特征和运动的基本规律,是河水的空间来源和时间变化的总体反映。[常见图示] [判读技巧]1.识别图中横、纵坐标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单位,特别是纵坐标代表几个地理事物、各个地理事物是用什么形式表示的等。如图3中的纵坐标代表气温、降水量和径流分配。 2.以横坐标的时间变化为主线,分析其水文特征,如流量大小、汛期及流量的季节变化、冰期及断流情况、流量的年际变化情况等。(1)阅读图中流量过程曲线,依据纵坐标中流量数据(绝对值或相对值)推断河流全年流量(或多年平均流量)的大小。(2)分析图中流量过程曲线弯曲的变化幅度,可以确定河流枯水期(枯水年)、丰水期(丰水年)的时间段,丰水期和枯水期流量的差值大小,是否有断流,断流出现在哪几个月份等,说明河流流量年内季节变化规律(或流量的年际变化规律)。3.流量过程曲线反映的主要内容。(1)流量的大小。(2)从曲线变化幅度了解流量的季节变化。(3)从曲线高峰区了解汛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4)从曲线低谷区了解枯水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4.从流量过程曲线图中分析河流补给。(1)洪水期出现在夏、秋两季,枯水期出现在冬、春两季的河流,一般多为雨水补给,但地中海气候区河流刚好相反。(2)汛期出现在夏季的河流,除有雨水补给外,还可能有冰川融水补给。(3)春季和夏季出现两个汛期的河流,除有雨水补给外,还可能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4)河流在冬季断流可能是河水封冻的缘故,内流河断流往往是由于气温低、冰川不融化、没有冰川融水补给所致。(5)曲线变化和缓,多系地下水补给,也可能是热带雨林气候区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河流。命题点全训降水形成的水流,从水流产生的地点向流域出口断面的汇集过程,称为汇流过程。据此完成1~2题。1.若右图示意某一流域不同暴雨中心位置对流域汇流的影响,图中①~④ 曲线表示暴雨中心发生在上、中、下游区域和暴雨均匀分布时的汇流过程,则暴雨中心发生在下游区域时,对应的曲线应是( )A.① B.② C.③ D.④2.不同的流域形状与水系特征对汇流过程的影响不同。下图中的甲、乙、丙分别表示不同的流域形状与水系特征。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甲、乙、丙分别对应的汇流过程应是( )A.甲—③ 乙—① 丙—②B.甲—① 乙—③ 丙—②C.甲—② 乙—③ 丙—①D.甲—① 乙—② 丙—③解析:1.A 2.D 第1题,若暴雨中心发生在下游区域,汇流过程所需时间最短,读图可知,①曲线所用时间最短。第2题,读图可知,乙所示流域河流的流程长、支流错开,流域形状狭长,支流对河流径流的天然调节作用强,在汇流过程中,河流流量的变化较小,对应②图;丙所示流域河流的流程最短,中下游地区河流交汇,汇水集中,因而汇流过程所需时间最短,对应③图。命题视角(三) 河流特征的分析演绎法学习1.河流特征特征表现特征描述影响因素(特征成因)水文特征流量流量大(小);流量季节变化大(小)补给类型、流域面积(正相关)、人类活动水位水位高(低);水位季节变化大(小)汛期汛期长(短)、早(晚);汛期出现在夏季(或其他季节)河流的补给方式含沙量含沙量大(小)植被覆盖状况、土质状况、地形、坡度、降水强度和人类活动结冰期有(无)结冰期,结冰期长(短);有(无)凌汛现象最冷月均温低于0 ℃才会有结冰期。河流出现凌汛的条件:河流必须有结冰现象;河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水文特征流速(水力)流速快(慢);水力(能)资源丰富河流落差(地形起伏)水系特征长度多大江大河;河流短小等陆地面积、地形流域面积流域面积大(小)支流支流多(少)地形、地转偏向力、河岸组成物质等弯曲度河道弯曲(平直)水系形状扇形水系、向心状水系、放射状水系、树枝状水系2.河流特征应用(1)根据河流水文特征判断地理环境特征①河流含沙量大,说明上游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如黄河。②若我国某河流有结冰现象,说明其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地区。③若河流出现两次汛期,一次是春汛,一次是夏汛,说明该河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或俄罗斯的西伯利亚等地区。(2)根据河流水系特征判断地形①根据河流流向可判断地势高低。例如,图甲中,河流的干流与支流之间成锐角(顺着河流流向),可以判断河流是由北向南流,进而确定该地区的地势是北高南低。②根据水系形状可判断地形类型:向心状水系,地形为盆地(图乙);辐射状水系,地形为山地(图丙);若河流平行排列,则地形为山河相间分布。③根据河床宽度及河道弯曲度可判断地形类型:若河流河床较宽,河道也比较弯曲,则说明该河流流经平原地区。④根据河流与交通线的关系可判断地形类型:如果河流与交通线交叉较多,地形为平原;如果大多数交通线沿河流分布,地形为山地。 命题点全训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横贯关中平原的渭河全长787千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它滋润了八百里秦川。关中平原是中国历史上农业最富庶的地区之一,也是目前陕西省城市最多、人口密度最大、经济最发达的地带。下图为渭河流域地理简图。(1)概括渭河干流的主要水文特征。(2)目前渭河河道淤积严重。根据南、北两侧支流的特征,分析该问题产生的原因。解析:第(1)题,渭河干流主要流经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于7、8月份,年降水量较少,河流径流量较小,汛期一般出现在7、8月份;主要流经渭河平原,流速较稳定;其支流多来自黄土高原,河流含沙量大;冬季寒冷,有结冰期。第(2)题,图示渭河北侧支流多而长,主要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带来大量泥沙,且7、8月份多暴雨,北侧支流来沙是渭河的主要沙源。渭河南侧多发源于秦岭山区,支流短,水流急,易于带来泥沙。答案:(1)河流径流量较小;流速较稳定;汛期一般出现在7、8月份;河流含沙量较大;有结冰期。 (2)渭河北侧:支流多而长,流经黄土高原,带来大量泥沙,尤其是每年7、8月份暴雨多,水土流失更加严重,带来的泥沙更多。渭河南侧:多发源于秦岭山区,支流短,水流急,易带来泥沙。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下图中甲国降水较为丰富,年平均降水量为1 180 毫米,3—5月及9—11月为雨季,其余为旱季。该国东北部地区属于低降水区,年平均降水量为735毫米;南部维多利亚湖周边地区属于高降水区,年平均降水量为1 863毫米。概括图示河段白尼罗河的水文特征。解析: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要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从流量、汛期、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描述。答案:水位季节变化较大;河流含沙量小;无结冰期;汛期较长,出现在3—5月及9—11月。[课时跟踪检测]一、选择题降雨到达地表后,转化为地表径流Q1、壤中流Q2(在土壤空隙中流动的水)和浅层地下径流Q3。三种径流成分汇集到河道中形成河流径流,最后流出流域出口。如图为一次暴雨后某流域出口处河流径流量变化过程图。据此完成1~2题。1.该流域地表径流恰好全部流出流域出口的时刻是( )A.T1 B.T2 C.T3 D.T42.流域内植被覆盖率提高后,发生同样的降雨会导致( )A.Q1减少,Q2增加 B.Q2减少,Q3增加C.Q1增加,Q2减少 D.Q2增加,Q3减少解析:1.B 2.A 第1题,解此题的关键有两点,一是读懂示意图的含义,二是明确设问问的是“地表径流”,不是全部径流。题图中实曲线表示径流总量,曲线下面表示某一时刻不同类型径流的结构组成,由题图可知T1之前地表径流在不断增加,T1~T2地表径流在不断减少,直至T2时刻地表径流为0,即恰好全部流出流域出口。第2题,植被覆盖率提高,会使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多,下渗增多,即Q1减少、Q2增加、Q3增加。位于中亚的某内陆咸水湖,拥有较丰富的湿地和动植物资源,该湖泊近60年水量变化显著。湖滨地下水与湖泊互为补给,但补给量较少。下图示意该湖泊1961—2020年各时期入湖地表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的变化。据此完成3~5题。3.引起该湖泊近60年水量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气温 B.降水量C.蒸发量 D.地表径流量4.推测湖滨地下水补给该湖泊较多的时期是( )A.1961—1979年 B.1970—1989年C.1980—1999年 D.2000—2020年5.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2000年以来该湖泊湖岸地区( )A.沙尘天气增多 B.灌溉面积扩大C.湖岸线较稳定 D.绿洲面积增加解析:3.D 4.B 5.C 第3题,读图可知,该湖泊的降水量和蒸发量变化不大,但入湖地表径流量变化明显,材料信息表明,湖滨地下水与湖泊互为补给量较少,根据湖水收支变化状况判断,引起该湖泊近60年水量变化的主导因素是地表径流量,不是气温、 降水量、 蒸发量,D正确。第4题,材料信息表明,湖滨地下水与湖泊互为补给,补给方向取决于两者的水位高低,读图可知,1961—1969年,入湖径流量与降水量之和大于蒸发量,湖水水位应上升,此时湖水补给湖滨地下水;1970—1989年,入湖径流量与降水量之和小于蒸发量,湖水水量明显减小,水位明显下降,此时湖滨地下水补给湖水明显;1990—2020年,入湖径流量与降水量之和略大于蒸发量,湖水水位缓慢上升,此时湖滨地下水与湖水之间相互补给量不大。因此湖滨地下水补给该湖泊较多的时期是1970—1989年,B正确。第5题,读图可知,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2000年以来该湖泊蒸发量、降水量和入湖地表径流量的变化不大,使得湖岸地区湖岸线较稳定,C正确。某城市公园在河道或沟渠边坡建造植草沟来处理雨水。下图为该公园植草沟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6.在河道或沟渠边坡建造植草沟可以( )A.增加降水 B.减缓地表径流C.减少下渗 D.增加水汽输送7.推广此类公园对城市环境的主要影响有( )①缓解热岛效应 ②构建生态景观 ③塑造地表形态 ④增大气温日较差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解析:6.B 7.A 第6题,在河道或沟渠边坡建造植草沟能增加坡度的粗糙度,能减缓地表径流,故B正确。第7题,此类公园增加,使城市河道或沟渠边坡植被增加,能缓解热岛效应,使河道或沟渠边坡生态景观变得美观,①②正确。故A正确。下图为黄河上游刘家峡水库多年平均各月蓄水变化量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8.该水库的水位最高的月份是( )A.3月 B.6月 C.8月 D.9月9.进入该水库的河水有两个汛期,其主要补给为( )A.季节性积雪融水和雨水B.冰雪融水和雨水C.地下水和冰雪融水D.地下水和雨水解析:8.D 9.A 第8题,图中数据为水库多年平均各月蓄水的变化量,则正数表明水量增加,负数表明水量减少,如果为0应是水量最大值或最小值;图示9月正处于水量由盈余转为亏损时,水量最大而水位最高。第9题,从水库的蓄水量变化可知有两个高峰:3月和7—9月。3月气温升高,而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较多,7—9月黄河上游降雨较多,而补给量较大。读水库调洪蓄洪功能示意图,完成10~11题。10.随着水库中泥沙淤积不断增多,a、b的变化特点是( )A.a延长,b增大 B.a缩短,b增大C.a缩短,b减小 D.a延长,b减小11.若我国某大河(外流河)中上游修建多座以调洪蓄洪功能为主的水库,则( )A.枯水期下游流水搬运能力下降B.三角洲面积增速减缓C.下游流量季节变化增大D.防洪标准降低解析:10.C 11.B 第10题,图中a表示受水库的调节,推迟了洪峰出现的时间;b表示受水库库容的影响,洪峰流量降低。随着泥沙不断淤积,水库的库容不断减少,其削峰补枯的能力下降,b变小,洪峰出现的时间在缩短,a缩短。第11题,若该大河中上游修建多座水库,则泥沙大量淤积库区,河口泥沙淤积量减少,三角洲面积增速将减缓,B正确。2021年1月7日,山东省青岛市清晨气温骤降到-15.9 ℃,附近海面因气温显著低于海水温度,水汽上升迅速凝结成小冰晶,仿佛是飘着热气的温泉一般,烟雾袅袅,出现了罕见的“海浩”奇观(如图)。据此回答12~13题。12.从水循环角度看,“海浩”现象( )A.发生在海水蒸发环节B.改变了水汽输送方式C.促进了海上内循环D.减弱了海陆间循环13.使青岛出现“海浩”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洋流性质C.大气环流 D.海水密度解析:12.A 13.C 第12题,所谓“海浩”,其规范的名称应该是平流蒸发雾(或蒸汽雾)。这种大气现象发生的必要条件是比海水温度低得多的寒冷空气流经温暖的海面,引起海水强烈蒸发,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后迅速凝结为小冰晶,飘浮于海面附近,A正确。第13题,“海浩”的形成与大气环流相关,海水蒸发为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后迅速凝结为冰晶。纬度位置、洋流性质、海水密度对“海浩”的形成没有影响,C正确。二、非选择题1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鹿特丹位于欧洲大陆西北端北海沿岸,城市90%的区域低于海平面,频繁的暴雨导致该城市内涝严重。当地设计了具有下沉空间的“水广场”(如图)。平时,广场是人们休憩、运动的公共场所。降雨时,雨水经净水系统过滤后,收集并储存在广场里,直到可以被排至附近的水体。(1)简述鹿特丹城市内涝严重的原因。(2)说明“水广场”在鹿特丹城市建设中的作用。(3)在图中绘制该区域的水循环示意图。解析:第(1)题,鹿特丹是荷兰的沿海港口城市,地势低平,受西风影响降水较多,且多暴雨,雨水集中,城市硬化,下渗少,排水不畅,易于发生城市内涝问题。第(2)题,由题目信息可以看出建设水广场主要是为了解决城市内涝的问题,这样把雨水收集到一起能很好地减少雨水汇集造成的内涝,所以这一设施能够很好地延缓或减少地表径流形成;“水广场”能增加下渗量,改善城市水质;“水广场”还有美化环境、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调节气候的作用。第(3)题,根据水循环相关环节的特点并结合图示绘图即可。答案:(1)多暴雨,降水量集中;地势低平;城市硬化,下渗少,排水不畅。 (2)滞留洪水(或减缓地表径流),减少城市内涝;改善城市水质;构建城市景观,建设宜居的公共空间;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调节局地气候。(3)如图所示。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伏尔加河和乌拉尔河是里海的主要水源,伏尔加河和乌拉尔河春季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比重均超过50%。里海的水位7月最高,2月最低。卡拉博加兹湾(图中甲湖)是里海东部的一个潟湖。它被沙洲与里海主体分隔开,沙洲中部有一狭窄水道与里海相通。湾内的水量随里海水位的季节变化而变化,含盐量极高。这里曾一直是苏联食用盐的重要来源。(1)说明伏尔加河春季径流量占年径流量比重高的原因。(2)说出卡拉博加兹湾水位的季节变化特点。(3)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卡拉博加兹湾含盐量高的自然原因。解析:第(1)题,原因主要从流域气候特征和河流补给水源两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由材料可知,卡拉博加兹湾的水源来自里海,里海的水位主要取决于伏尔加河和乌拉尔河的径流量,伏尔加河和乌拉尔河春季径流量最大,里海水位7月最高,2月最低,故卡拉博加兹湾的水位春季快速上升,夏季水位高,秋季水位回落,冬季水位最低。第(3)题,卡拉博加兹湾含盐量高的自然原因可从里海湖水性质、区域气候特征、海湾封闭程度和沿岸河流数量等方面分析。答案:(1)伏尔加河流域大部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补给水源主要为季节性积雪融水;流域冬季气温低,积雪量大,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径流量大。 (2)水位季节变化大;春季水位快速上升,夏季水位高;秋季水位降低,冬季水位最低。 (3)里海为咸水湖,里海是卡拉博加兹湾最主要的补给来源;该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该地区夏半年气温高,全年风力强劲,蒸发旺盛;海湾较封闭,与里海水体交换缓慢;沿岸无河流注入,盐度得不到稀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