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精品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教案
【教学目标】
1.唯物史观:运用唯物史观,了解城市居住环境改善和公共设施完善的原因及表现,把握城市进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2.时空观念:通过运用多样性史料、图片进行情景化教学,立足时空观念,了解城市进化的演进。
3.史料实证:知道城市化的内涵是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服务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工业化推动了现代城市的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加速器。
4.历史解释:通过学习,了解近代以来城市进化过程中人们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及问题。
5.家国情怀:城市化适应了工业大规模集中生产的需要,促进工业化进程和经济的发展。
【教学重难点】
重点:城市化的演进;
难点:居住条件的改善与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
【教学方法】
1.教师利用教科书及其他相关备课资料进行前期课前准备。
2.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提前完成导学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Shopping Mall产生20世纪初,五六十年代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盛行,掀起商业经营方式新浪潮,并逐渐以购物、餐饮、休闲、娱乐、旅游等综合性经营模式与完美环境配套风靡欧、美、日及东南亚国家。
新课讲授:
一、城市化的演进
1.概念:
城市化又称城镇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聚集,乡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转变的过程。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和必然结果。
2.城市化发展的原因
课堂探究:依据下列材料,总结影响英国城市化发展的因素
大工厂,特别是从蒸汽机开始替代水力发动机的时候起,越来越多地开设在那里。据一个同时代的人说,在1786年,人们仅看到一个烟囱,即阿克赖特纱厂的烟囱矗立在屋上,十五年后,曼彻斯特约有五十个纱厂,大多数都拥有蒸汽机。那些赶忙建筑起来的、太小而不够人口居住的工人棚屋绵延在纱厂的周图,几乎把旧城围绕起来……设有商店的中心区域已经美化了。
——保 尔 ·芒图著 ,扬人根等译《十八世纪产业革命一英国近代大工业初期的概况》
六十年至八十年以前,英国和其他任何国家一样,城市很小,只有很少而且简单的工业,人口稀疏而且多半是农业人口。现在它和其他任何国家都不一样了:有居民达250万人的首都,有巨大的工厂城市,有向全世界供给产品而且几乎全部都是用极复杂的机器生产的工业,有勤劳智慧的稠密的人口,这些人口有三分之二从事工业。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
材料:16—19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表
①圈地运动的推行;
②工业革命的开展;
③经济结构的变动;
④生活观念的改变;
⑤城市生活的吸引。
课堂探究: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概括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的因素
材料: 中国城市告别传统城市形态走向近代是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的。中国的城市近代化发轫于西方资本主义的侵入,一批有别于传统封建市镇的近代城市首先在通商口岸崛起。……这些通商城市以贸易为中介,并通过强行建立租界等手段,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新的技术、城市建设与管理、文化样式及价值观念移植嫁接到传统城市之中,从而使这些城市走出乡村社会及文化的包围而开始了艰难的近代之旅。
——涂文学《中国近代城市化与城市近代化论略》
材料二:在此期间,城镇人口由1843年的2072万人,至1894年增至2351万人,从占总人口的5.1%上升至6%。至1949年增至5766万人,从占总人口的5.1%上升至10.6%……从五口通商始,至甲午战争前,全国通商口岸34个。这些口岸一直是被迫开放的……中国各地工厂有外资工厂、官办和商办工厂、民族资本主义工厂三大类。
材料三:时至今日,农村破产日益剧烈,农民痛苦日益深刻,……农民莫不纷纷离村,徙居城市。
(1)鸦片战争后,开启了近代中国城市化进程。
(2)新中国成立后,城市化进入新阶段
(3)1978年后,城市化进程加快。
(4)21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
课堂探究: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化发展趋势,结合所学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影响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因素?(材料见配套课件)
因素:
①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
②工业化迅速发展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
③国家对外开放政策的影响;
④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
⑤国家城市发展政策的正确导向。
二、居住条件的改善
1.背景:城市的发展;建筑技术的革新
20居住条件的改善
(1)19C50S,美国人发明电梯
(2)19C70S,比利时首次使用钢筋混凝土
(3)20C以来,集中供暖和制冷推广,私人卫生间快速普及。
3.生活服务更加便捷、丰富
(1)社区功能从慈善救济到教育、医疗、服务、娱乐、绿化。
(2)仓储式商场、超市、购物中心出现,并将商品销售、金融服务、餐饮和娱乐整合。
(3)娱乐休闲场所、体育中心、公园、广场设施逐渐增多,城市绿化面积越来越大。
(4)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体育场馆数量越来越多,文化娱乐生活更加丰富。
4.意义:为人们提供极大便利;提高生活质量;建设和谐人居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三、基础设施的发展
1.西方城市基础设施发展
(1)背景:城市经济发展、规模扩大以及功能的增加。
(2)西方城市基础设施完善的表现:
①19世纪以来,钢铁管道用于水网建设,自来水与排水系统逐渐普及到百姓家中。
②煤气灯、电灯相继出现,提供照明,创造了新的城市夜生活方式。
③电报、电话逐渐普及,便利了人们的通信联系。
④19世纪末,第一条地铁线在伦敦问世,铁路高架桥纳入交通网络。
⑤20世纪以来,电车、汽车、自行车得到普及。
2.中国城市化
(1)成就
①1864年,上海煤气公司成立。
②自来水、电力、公路、电报、电话等事业逐渐发展
③新中国成立后,自来水、天然气等通到家家户户,污水、垃圾处理标准化和环保化
④城市道路四通八达,人们可以乘坐公共汽车、电车、地铁等多种交通工具出行。
(2)特点
①近代发展缓慢、地区不平衡,受西方列强控制;
②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迅速、不断完善;许多领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四、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
1.环境污染
工业化之后,伦敦的工厂如雨后春笋,高大的烟囱林立,处处浓烟滚滚,能见度极低。……(其他城市)正如恩格斯说的,“凡是可以用来形容伦敦的也可以用来形容曼彻斯特、伯明翰、利兹,形容所有的大城市”。在19世纪后期的英国,呼吸系统的疾病,特别是肺结核、支气管炎、肺炎和气喘等,已成为非常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
……1873年、1880年和1892年,伦敦相继发生由燃煤造成的毒雾事件,先后夺去了1800人的生命。
2.贫富分化
工业化、城市化带来了巨大的社会财富,这些财富聚集在少数资本家手中,工人阶级生活贫困。
19世纪,城市的工人住房拥挤昏暗,条件恶劣,缺乏基本的生活设施和干净水源。
3.交通拥堵
私人汽车的普及,使交通拥堵成为城市的普遍问题。
随着城市的发展,居住区与工作区逐渐分隔,为解决远距离出行的交通问题,人们越来越依赖汽车。
4.发展中国家
2005年居住在平民窟的人口比例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达到62%,在南亚达到43%。人口的拥堵、贫富差距的悬殊,伴随的还有犯罪率的上升、失业者增加等社会问题。
发展中国国家同样经历着环境污染、交通拥堵、贫富矛盾等问题。与此同时,犯罪率上升、失业者增加等社会问题也日益突出。
课堂练习:见配套课件。
课堂小结:
中国和世界的城市化必由之路
1.与工业化协调发展。
2.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3.科学决策、统筹城乡规划。
4.以人为本,改善人居环境。
作业布置:
见配套作业。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本课可以联系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补充。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课堂导入,讲授新课,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新课讲授,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