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焦作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展开2022-2023学年(下)期末抽测试卷
七年级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用0.5毫米黑色签字水笔直接把答案写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6分)
几枚溜圆的鹅卵石,几片茸茸的青苔,置于陶盆,偏安于书桌一角,古朴、典雅,便有一股自然之趣(①)然而生。若能铺一沓宣纸,饱蘸香墨,( )兴题数行诗句,就再好不过了。笔下的字如绽开的花朵,活泼泼、水灵灵,摇曳生姿。末了,再印上艳艳的图章。青苔墨绿,宣纸嫩黄,诗句黛青,图章(③)红。润了眼,柔了心,不知是诗心惹了青苔,______,说不清了,心底只有满满的欢喜。
(1)文段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dá yè liǎo B.tà yè le C.dázhuài le D.tà zhuài liǎo
(2)依次在语段括号中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①油 ②既 ③嫣 B.①由 ②既 ③殷
C.①油 ②即 ③嫣 D.①由 ②即 ③殷
(3)请结合语段,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的北方民歌,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乐府双璧”,它是一首叙事诗,叙述了一个传奇女性花木兰的故事,塑造了一个既富有英雄气概,又充满女儿情怀的女性形象。
B.《资治通鉴》是由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事。
C.《登幽州台歌》出自《陈子昂集》,题目中的幽州台即“蓟北楼”,是战国时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所建。
D.《梦溪笔谈》是一部笔记作品,涉及了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梦溪笔谈》是北宋时期的科学家、政治家沈括的代表作。
3.古诗文默写。(10分)
(1)荡胸生曾云,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
(3)《木兰诗》中运用对偶写边塞夜景和军营苦寒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陆游在《游山西村》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感言困境中仍蕴含着希望的哲理。
(5)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刘禹锡吟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陋室铭》)那份不慕荣利的初心,让他身居陋室却安然自若;周敦颐笔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爱莲说》)借莲表明自己固守初心,绝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生态度。
4.名著阅读。(4分)
下面是两部名著的插图,请任选一幅,简述与画面内容相关的故事情节。
5.综合性学习。(6分)
七年级同学以“我的语文生活"为主题组织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任务。
(1)云台山是打造“山水焦作”的重要名片,吸睛的徽标就是最好的广告。下面三张徽标,你喜欢哪个?说说你的理由。(4分)
(2)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活的文化遗产,现在还普遍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下周的班会课要开展“国学经典诵读会”,会场已经有了上联,请你来补写下联。(2分)
上联:品读国学经典 下联: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16分)
拾荒
(1)深秋的凌晨,天气已经转凉,离天亮还有一个多小时,大街上冷冷清清的。昏黄的路灯.把王婆婆孤单的身影拉得又细又长,她沿街仔细翻找着每一个垃圾箱,将凡是能卖钱的东西统统装进那个用了多年的破旧编织袋。
(2)她有些吃力地拖着那个鼓鼓囊囊沉重的袋子,从垃圾桶旁直起佝偻的身躯,用一只手握成拳头用力地捶打着酸痛的腰。这时隐隐约约听到一阵断断续续、细小而无力的哭声,她循着声音,目光不由自主地瞄到了不远处路灯杆下的一个小纸箱,以及被几件旧衣物包裹着只露出一个头的婴儿。环顾四周,除了阴冷的风吹着地上的落叶到处乱跑,鬼影子都没有一个。她小心翼翼地抱起婴儿,发现婴儿脸色青紫,气若游丝,柔弱得像一只筋疲力尽的流浪猫。
(3)王婆婆解开自己的衣襟,把婴儿贴身捂在怀里,一股透心的凉从皮肤瞬间直达五脏六腑,她不禁打了一个寒颤,内心涌起一丝悲凉。
(4)全家人的生活被这个从天而降的弃婴彻底打乱了,本来就过得十分拮据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不到一周,儿媳就给她下最后通牒:"“这日子没法过了,要么你把婴儿扔了,要么我走,人家亲生父母都不愿养,你操哪门子心,说不定孩子有什么绝症。”
(5)“好歹也是一条命啊!”王婆婆叹息着,但面对争吵,最后还是不得不妥协,带着弃婴寄居到一个拾荒老乡那儿。
(6)好景不长,真应了儿媳的那句话,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得赶紧做手术。王婆婆摸了摸缝在贴身衣兜里的两千块钱,这可是她这些年来起早贪黑拾荒换来的棺材钱啊!可一看到孩子那清澈的眼神,她心一横牙一咬,撕开了衣兜,双手颤抖着揭开一个用塑料布一层又一层包裹着的小袋子,就像一层层剥开自己的心。
(7)倾其所有,只够三天。第四天,医院通知续费,说手术费还差得多。王婆婆打电话给儿子,可还没说完,儿子就不耐烦地说:“我看你是吃饱了撑的,没事找事。”
(8)王婆婆抱着婴儿独自一人精神恍惚地坐在医院悠长的走廊上,不禁老泪纵横。一束阳光从窗户里斜射进来,像舞台上的追光灯,正好打在她蓬乱、花白的头发上。这一场景,引起了一个年轻人的注意,他悄悄举起相机,迎着走廊的侧逆光,按下了快门。
(9)第二天,当地晚报发出了一条《七旬拾荒老人拾弃婴,身患疾病盼救助》的新闻报道。随后,电台记者来了,电视台也扛着摄像机来了,越来越多的陌生人来了……铺天盖地的爱心向老人和这个弃婴涌来。短短一周,30多万元的爱心捐款就送到了王婆婆的手上。
(10)然而,这浓浓的爱心并没有挽留住孩子幼小的生命。一个月后,在付出10多万元的医疗赀之后,孩子还是走了。
(11)在王婆婆心痛欲绝的时候,儿子儿媳来医院找到她,态度诚恳地向她承认错误,还把她接回了家,破天荒地做了一大桌丰盛的菜肴,并不停地往她碗里夹菜。饭后,儿媳向她诉起苦来:“妈,你看孩子们渐渐大了,长期租房也不是个事儿,听说下月房租又要涨了,我看不如我们直接买一套60平方米的房子吧,首付也就10多万元,你那儿不是还剩……”
(12)王婆婆没有说话,苦笑了一下,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家门。
(13)一年后,老家大山深处的那所乡村小学新教学楼落成,孩子们兴高采烈地从四面漏风的危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教室。王婆婆依然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拖着一个破旧的编织袋,捡拾垃圾以及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的某些东西……
6.本文的故事波澜起伏,请说说文章讲述了王婆婆的哪几件事?(4分)
7.结合上下文,说说第(1)(2)段中划线的两个句子,作者的用意是什么?(4分)
8.作者塑造王婆婆儿媳这一形象,目的是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
9.文章为什么用“拾荒"作题目?请简要分析。(4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12分)
一棵树的智慧
(1)我喜欢这片黑槐林。它就在我们学校四百米跑道内的操场绿地里。一棵连着一棵。排着有序的队列,像出操的莘莘学子。我更喜欢把它们比做宁静的港湾,它们随着跑道成弧形排列,真的很像静谧的怀抱。早晨或者傍晚,它们沐着阳光而肃立,我就静静地站在某棵树的下面,看它的绿意葱茏,看它的枝繁叶茂,看它的子女成群。看它的舍家幸福,常常看得我满心欢喜。
(2)我最喜欢的是看黑槐树开花。黑槐树开不出惊世骇俗的艳绝丽绝之花,它的花很小、很白,一蓬蓬,一穗穗,那么小心,那么内敛,那么自得,默默地开着自己的花。不争艳,不媚俗,只开自己心喜之花,只做自己的白衣仙子。然后,会结英子,名曰槐角,字连墩。清清爽爽开花,利利落落做树,可以与他人无关,确实与他人无关。
(3)所以,我一直在等黑槐林的黑槐开花。从第一片叶子,到叶满枝头,再到浓荫铺地,我天天都去观望。有布谷路过,鹊鸟登枝,却没有看到黑槐开花。走过春,走过夏,黑槐林一直沉默着,没有开花。如果不是因为太心伤,我相信它们是不会这样做的。它们在无声地抗议着什么。
(4)去年7月,那是一幅多么美丽的景象。黑槐林里每一棵黑槐树都约好了似的憋满了槐米,串串篷篷,喜气洋洋。那真是个夏天的样子啊。再过些时日,就会有白色的小米粒样的花开,然后那些叫槐连墩的娃娃们便会跑出来,吹着淡淡的药香,浸润着整个林子。
(5)那个时候学校已经放假,静寂的林子是鸟鹊们的天堂。清晨或者傍晚,我还是常常踱过去。享受清闲宁静。有一天,暮色四合时,我踱过去,突然发现一地残枝断叶,抬头望,一树槐米皆被乡里街坊们尽数采去,原来密不透风的叶盖已经稀稀疏疏;透天望月。
(6)枝折花去,满地凄凉。饱受磨难的它们抗议是应该的,就像那倔强骄傲的牡丹。
(7)三年前,有个女学生从自家牡丹园里移了一棵叫“洛阳红"的牡丹给我。欣喜之余,我忙买了一个超大号的白瓷花盆栽种。那“洛阳红"在田里已长多年,年年花开如酒,香醇香艳无比。学生送我时,它已有花蕾待放。我精心呵护,时时察看,期待它硕大的花朵开放。有个朋友对这棵“洛阳红”也垂涎得很,天天过来探望,并请求我分些给她。手起刀落,我在花盆里切了半株牡丹,连根带叶带花蕾送给了她。一个月后,朋友告诉我,那半株牡丹花没开便好端端地死去了。我的何尝不是?我留下的半株牡丹虽然成活,但自缩花蕾,不再开花。秋来时,它早早褪下叶子,关了家门。
(8)三年过去了,任我怎样浇水施肥,它也只是长些绿叶,不见开花。移了它的魂,切了它的骨,它变成了冷美人,不给花貌,不给笑容。它静默着抗议,用不开花的方式。
(9)所以,我想,今年黑槐林拒绝开花已成定局。去年断枝断骨,妻离子散,换了谁都会抗议。
(10)又是暑假,学生离校,林子寂静。前两天清晨,我去黑槐林做瑜伽,猛抬头,看到有树头顶小小黄黄的花蕾,一锥锥,一蓬蓬。槐米!我惊呼。接下来的几天里,它们都次第捧出各自的花蕾,整个黑槐林黄绿绿地静默着。
(11)痛,谁也不会忘记。但黑槐们和牡丹不同,它们选择了继续开花,并且用开得更好更美的方式去抗议往年的不公,同是用静默抗议,牡丹贞洁,千年冷漠,誓死不理;黑槐智慧,漠视痛苦,淡泊宁静。它默默地活好在自己的季节里,尽职尽责,按时开花,活好在当下,用最自然最朴素的方式。
(12)我惊叹一棵树的智慧。
10.“我想,今年黑槐林拒绝开花已成定局”,“我”作出这一判定的依据是什么?(4分)
11.品味语言。(4分)
①黑槐树开不出惊世骇俗的艳绝丽绝之花,它的花很小、很白,一蓬蓬,一穗穗,那么小心,那么内敛,那么自得,默默地开着自己的花。(从修辞角度赏析)
②所以,我一直在等黑槐林的黑槐开花。从第一片叶子,到叶满枝头,再到浓荫铺地,我天天都去观望。有布谷路过、鹊鸟登枝。(从词语运用角度赏析)
12.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文章结尾“我惊叹一棵树的智慧”这句话的理解。(4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
(一)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10分)
卖油翁
【宋】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3.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 )
A.尝射于家圃 尔安敢轻吾射 陈康肃公善射
B.睨之久而不去 何陋之有 但微颔之
C.以钱覆其口 以我酌油知之 则以一平板按其面
D.但微颔之 但手熟尔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14.把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15.一个生动的故事中,必然有一个鲜明的人物形象。请说说你眼中的陈尧咨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16.本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启示?(3分)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4分)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7.如何理解诗中的“浮云”?(2分)
18.请任选角度赏析“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2分)
四、作文(50分)
19.根据要求作文。(50分)
在温热的夏天,花落在温热的石阶上,院墙那边是萤火虫,和少年的欢笑。年少的我们,要学会去感受身边无处不在的温暖。
请以“身边的温暖”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写出真情实感;
②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相关信息。
2022-2023学年(下)期末抽测试卷
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1)(2分)A(2)(2分)C(3)(2分)还是青苔触动了诗心
2.(2分)B
3.(10分)(1)决眦入归鸟(2)烟笼寒水月笼沙(3)朔气传金标,寒光照铁衣(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5)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4分)①在大西洋留卡斯群岛附近的海域,“鹦鹉螺号”遭到章鱼的袭击。“鹦鹉螺号”被迫浮出海面,众人在尼摩船长的带领下,用斧子刀叉和章鱼展开血战。战斗中一名船员惨死,尼德·兰也遭遇危险,幸为尼摩船长所救,经过持续一刻钟的战斗,众人终于打败了章鱼。②北平城外军阀开始了混战,百姓也不得安宁,大兵到处抓人抓车。一天,有人要去清华,祥子心里清楚去那里风险很大,但因为客人出的价钱高,他和一个年轻的光头矮子抱着侥幸的心理揽下了这桩生意,结果还没到目的地,就被十几个大兵捉了去。祥子的鞋帽、洋车,甚至系腰的布带,都被匪兵抢了去。(任选一幅,描述事件完整可得4分)
5.(4分)(1)示例:我喜欢图一。因为图一采用简笔画的形式,寥寥几笔勾勒出山间云雾缭绕的景象,符合云台山的名字特色。三座山峰象征云台山连绵的群山,山下弧线既像环抱群山的流水,又像山下静美的池潭,体现云台山风景区高山流水之美。云台山的“台”字采用繁体字,寓意云台山富有中华传统文化特色,彰显历史人文底蕴。徽标外侧圆圈和内部弧线,像环绕山间的公路,引人入胜,吸引游客前往云台山的山水奇境探奇。
示例二:我喜欢图二。因为图二徽标富有画面美。画面上方群山耸峙,山下云雾环绕,体现云台山名字中“云”的特色,展现云台山云雾缭绕的山间美景。整个图标汉字和图画和谐统一,构成云台山的“台”字,既有美感,又有创意。徽标由拼音和汉字组成,下方的汉字凸显云台山的名字,让人印象深刻;上方的汉语拼音像放射的光芒,将云台山美景沐浴在霞光之中。文字画面和谐统一,富有意境美,像一朵盛开的花,展现云台山既有云雾环绕山间的胜景,也有遍野开花的烂漫。
示例三:我喜欢图三。因为图三体现了山水和谐的意境美。画面中三座山峰代表云台山群山连绵,山下连绵的曲线,似灵动的流水,又似环绕山间的云雾,体现云台山山水相依、云蒸霞蔚的美景,展现云台山名字寓意。整体构图中间是云台山山水美景,上方是“云台山”字样,文字居中,下方拼音成半环绕分布,画面灵动优美,设计富有创意。徽标像睁开的眼睛,眼睛里是山水美景,寓意游客探访云台美景,目光所及皆是青山绿水的如画美景,也有希望游客像珍爱眼睛一样爱护云台山生态环境之意。(构图要素齐全,有序表达,言之成理即可)
(2)(2分)示例:弘扬传统文化。点亮智慧人生。夯实文化根基。汲取民族智慧。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6.(4分)①王婆婆凌晨拾荒,捡到了一个弃婴,并决定收养。②王婆婆与媳妇发生了争执后妥协,带着弃婴寄居到拾荒老乡那里。③王婆婆发现弃婴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为救弃婴,倾其所有。④王婆婆收养弃婴被报道,收到了爱心捐款。⑤王婆婆拒绝了儿子儿媳的要求,离开了家(走出了家门)。⑥王婆婆用余款据捐建了学校,依然拾荒。(一件事1分,写出四件事可得4分)
7.(4分)环境描写。(1分)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在深秋的凌晨,王婆婆捡拾弃婴地点是在清冷的大街上。(1分)为弃婴的出现渲染一种悲凉的气氛,为王婆婆与弃婴之间的故事营造了氛围,奠定了基调。(1分)深秋的天气,阴冷的风,空无一人的街道,触使王婆婆捡起并收养弃婴,推动了情节的发展。(1分)
8.(4分)从情节看,儿媳的最后“通牒”为下文弃婴有病,救治弃婴埋下伏笔,也推动了王婆婆带着弃婴寄居到老乡家这一情节的发展,使情节有波澜。从人物形象看,儿媳拒绝收养弃婴,在弃婴离世后又惦记救治弃婴剩下的捐款,与王婆婆收养弃婴,对患病的弃婴倾其所有、捐助爱心捐款的余款给乡村小学形成对比,突出王婆婆的善良仁爱。(一点2分,两点4分)
9.(4分)表层含义:“拾荒”是主人公王婆婆捡拾废品的日常,收养的弃婴也是在拾荒的过程中遇到的。(2分)深层含义:王婆婆是心灵的拾荒者,她拾起了婴儿父母丢掉孩子的责任,拾起了儿子儿媳拒绝收养救助弃婴而丢掉的善良本性,拾起了儿子儿媳想将爱心款据为己有的失去的纯真、淳朴。(2分)
(二)10.(4分)一是因为去年七月,一树槐米皆被乡里街坊们尽数采去,原来密不透风的叶盖已经稀稀疏疏,我猜想黑槐树在经历了断肢断骨,妻离子散之痛会抗议;二是因为作者此前养的“洛阳红”在受了伤害后,选择“不给花貌,不给笑容”,永不开花的方式来抗议,我以为黑槐树也会采取同样的方式。
11.(4分)(1)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黑槐不争艳、不媚俗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黑槐的喜爱之情。(2分)(2)示例一:“等”“观望”等动词,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我等黑槐开花的迫不及待,写出了我对黑槐开花的期待,表达了我对黑槐的喜爱。示例二:从“到”“再到”“天天”写出了我期盼黑槐开花时间之久及期盼之深,表现了我对黑槐的喜爱。(2分)
12.(4分)黑槐去年受到了伤害,今年竟依然能够静默地开出“一锥锥,一蓬蓬”的花朵。(2分)它这种漠视痛苦,淡然宁静,尽职尽责的品质让人惊叹。它这种活好在当下,自然朴素,坚守自己的生存智慧的宽厚让人惊叹。(2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
(一)13.(2分)B
14.(2分)用(将)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然后)慢慢地用勺舀起油滴人葫芦,油从铜钱的方孔注入,而铜钱没有被沾湿。
15.(3分)“善射”“当世无双”写出陈尧咨的才能出众,技艺高超;“公亦以此自矜”“忿然”看出他恃才傲物,骄矜暴躁的个性;对卖油翁的态度,从最初的“忿然”到后面的“笑而遣之”的变化,可以看出他的通达爽快,知错能改。(一点1分,共3分)
16.(3分)本文告诉我们熟能生巧的道理。(1分)启示:勤学苦练,熟能生巧,不可自傲,要精益求精,知错能改……(言之成理即可得2分)
(二)17.(2分)“浮云”在古代诗歌中常用来借代奸佞小人,这里比喻当时的保守势力或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
18.(2分)示例---:虚实结合,“塔”是实写,“闻说”写传闻之景,即站在高塔上能看到旭日东升的灿烂景象,是虚写,虚实结合,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做铺垫。示例二: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千寻”借写峰上的古塔之高,暗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示例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千寻”正面写峰高、塔高,“鸡鸣”即“见日升”,从侧面衬托出峰高、塔高。(任选一个角度,赏析合理即可)
四、作文(50分)
19.根据要求作文。
参照2022年河南省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进行评分,满分不少于5%。
河南省焦作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焦作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古诗文默写,名著阅读,综合性学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焦作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焦作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焦作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抽测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焦作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抽测语文试卷,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