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四节 化学反应的调控课时作业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四节 化学反应的调控课时作业,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4化学反应的调控同步练习-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一定条件下,将TiO2和焦炭放入密闭真空容器中,反应TiO2 (s)+C(s)Ti(s)+CO2 (g)达到平衡,保持温度不变,缩小容器容积,体系重新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平衡常数减小 B.TiO2的质量不变
C.CO2的浓度不变 D.Ti的质量增加
2.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0.3 mol A、0.1 mol C和一定量的B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甲所示[阶段未画出]。图乙中四个阶段各改变一种不同的条件。已知,阶段为使用催化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则在时间段用C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004
B.B的起始物质的量为0.02 mol
C.阶段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升高温度
D.阶段的K等于阶段的K
3.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调控措施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硫酸工业中,为使黄铁矿充分燃烧,可将矿石粉碎
B.硝酸工业中,氨的氧化使用催化剂是为了增大反应速率,提高生产效率
C.合成氨工业中,为提高氮气和氢气的利用率,采用循环操作
D.对于合成氨的反应,如果调控好反应条件,可使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达到100%
4.下列叙述符合工业合成氨生产实际的是
A.V2O5做催化剂 B.NH3循环利用
C.将N2和H2从体系中分离出去 D.反应温度由催化剂决定
5.对于可逆反应2A(s)+3B(g)⇌C(g)+2D(g) ΔHv(逆)
6.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Cl2
B.加压有利于合成氨反应
C.冰镇的啤酒打开后泛起泡沫
D.对2NO2⇌N2O4平衡体系增加压强使颜色变深
7.已知:2N2O5(g) ⇌4NO2(g) +O2(g) ∆H= +Q kJ·mol-1(Q>0),某温度下,向2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N2O5,部分实验数据见表:
时间/s
0
500
1000
1500
n(N2O5)/mol
10.0
7.0
5.0
5.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500s内,N2O5 分解速率为6 ×10 -3 mol·L-1·s-1
B.在1000s时,反应恰好达到平衡
C.在1000s内,反应吸收的热量为2.5Q kJ
D.在1500s时,N2O5的正反应速率等于NO2的逆反应速率
8.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新制的氯水在光照下颜色变浅
B.合成氨时,加催化剂,使和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
C.由和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D.增大压强,有利于与反应生成
9.已知烯烃和H2O2在磺酸树脂()作用下可以生成二元醇,其反应历程的示意图如下(R1、R2、R3、R4均表示烃基或H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整个过程的总反应为H2O2+
B.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操作时温度不能过高或过低
D.过程③中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10.反应X(g)+Y(g)2Z(g) ΔH<0,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减小容器体积,平衡不移动,X的转化率不变
B.增大c(X),X的转化率减小
C.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同时充入0.1 mol X和0.2 mol Y,X的转化率增大
D.加入催化剂,正反应速率增大,Z的产率增大
二、填空题
11.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CO与合成甲醇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将一定量的CO和充入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测得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相同时间内CO的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催化效果最好的催化剂是 (填“Ⅰ”“Ⅱ”或“Ⅲ”),该反应在a点达到平衡状态,a点的转化率比b点的高,其原因是 。
(2)利用CO和水蒸气可制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将不同量的CO(g)和分别通入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上述反应,得到的三组数据如下表所示:
温度/℃
起始量
达到平衡
n(CO)/mol
CO转化率
时间/min
650
4
2
1.6
6
900
3
2
3
①该反应的正反应为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②900℃时,0~3min内反应的平均速率 ,达到平衡时 。(保留2位小数)
(3)丙烯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聚丙烯、丙烯腈、环氧丙烷等。以丁烯和乙烯为原料反应生成丙烯的方法被称为“烯烃歧化法”,反应为。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为V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和发生上述反应。tmin时达到平衡状态,此时容器中,,,且占平衡总体积的,该时间段内的反应速率 (用含a、V、t的式子表示)。
12.将CH4(g)与H2O(g)通入聚集太阳能反应器,发生反应:CH4(g)+H2O(g) CO(g)+3H2(g)。将等物质的量的CH4(g)和H2O(g)充入1 L恒容密闭反应器,某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K=27,此时测得CO的物质的量为0.10 mol,求CH4的平衡转化率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3.由γ-羟基丁酸()生成γ-丁内酯()的反应为:
(1)上述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写出γ-羟基丁酸中官能团的名称
(2)在25℃时,溶液中γ-羟基丁酸的初始浓度为0.200mol/L,随着反应的进行,测得γ-丁内酯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所示。
t/min
21
50
80
100
120
160
220
∞
c(mol/L)
0.024
0.050
0.071
0.081
0.090
0.104
0.116
0.132
①该反应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 移动(填“正向”“不”或“逆向”)。
②在50min时,γ-羟基丁酸的转化率为
③为提高平衡时γ-羟基丁酸的转化率,除适当控制反应温度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是
④25℃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在25℃时,当γ-丁内酯与γ-羟基丁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保持不变时,反应 达到平横(填“一定”或“不一定”)
14.催化还原CO2是解决温室效应及能源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研究表明,在Cu/ZnO催化剂存在下,在CO2中通入H2,二者可发生以下两个平行反应:
反应Ⅰ CO2(g)+3H2(g)CH3OH(g)+H2O(g) ΔH1=-53.7 kJ·mol-1
反应Ⅱ CO2(g)+H2(g)CO(g)+H2O(g) ΔH2=+41.2 kJ·mol-1
某实验室控制一定的CO2和H2初始投料比,在相同压强下,经过相同反应时间测得如下实验数据(其中“甲醇选择性”是指转化的CO2中生成甲醇的百分比):
反应序号
T/K
催化剂
CO2转化率/%
甲醇选择性/%
①
543
Cu/ZnO纳米棒
12.3
42.3
②
543
Cu/ZnO纳米片
10.9
72.7
③
553
Cu/ZnO纳米棒
15.3
39.1
④
553
Cu/ZnO纳米片
12.0
71.6
(1)CO2的电子式是 。
(2)反应Ⅰ的平衡常数表达式是K= 。
(3)对比①和③可发现:同样催化剂条件下,温度升高,CO2转化率升高, 而甲醇的选择性却降低,请解释甲醇选择性降低的可能原因 ;
对比①、②可发现,在同样温度下,采用Cu/ZnO纳米片使CO2转化率降低, 而甲醇的选择性却提高,请解释甲醇的选择性提高的可能原因 。
(4)有利于提高CO2转化为CH3OH平衡转化率的措施有 。
a.使用Cu/ZnO纳米棒做催化剂
b.使用Cu/ZnO纳米片做催化剂
c.降低反应温度
d.投料比不变,增加反应物的浓度
e.增大CO2和H2的初始投料比
15.二氧化氮可由NO和O2生成,已知在2L密闭容器内,800℃时反应:2NO(g)+O2(g)2NO2(g) ΔH,n(NO)、n(O2)随时间的变化如表:
时间/s
0
1
2
3
4
5
n(NO)/mol
0.200
0.100
0.080
0.050
0.050
0.050
n(O2)/mol
0.100
0.050
0.040
0.025
0.025
0.025
(1)已知:K800℃>K1000℃,则该反应的ΔH 0(填“大于”或“小于”),用O2表示0~2 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
(2)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容器内气体颜色保持不变 b.2v逆(NO)=v正(O2)
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d.容器内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3)为使该反应的速率增大,提高NO的转化率,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应采取的措施有 。
(4)在题述条件下,计算通入2molNO和1molO2的平衡常数K= 。
(5)在题述条件下,若开始通入的是0.2molNO2气体,达到化学平衡时,NO2的转化率为 。
(6)煤燃烧产生的烟气含氮的氧化物,用CH4催化还原NO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
①CH4(g)+4NO(g)2N2(g)+CO2(g)+2H2O ΔH Y >X
(2) 1600 a>0.01
17. K= 氮气与氢气反应的限度(或化学平衡常数)远大于氮气与氧气反应的限度 40% 加了催化剂 因为加入催化剂能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但化学平衡不移动,所以①②两装置达到平衡时N2的浓度相同 温度升高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达到平衡的时间缩短,但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③中到达平衡时N2的浓度高于①
18.(1)增大氧气浓度,提高成本较高的SO2的转化率
(2)温度较低时,催化剂活性低,反应速率慢;温度过高,SO2的平衡转化率会降低
(3)在常压及400~500 ℃时,SO2的转化率已经很高;若加压会增加设备、增大投资和能量消耗
19. 升高温度 a a 调节CO初始体积百分数为左右、控制温度在左右等 取上层清液,滴加几滴KSCN溶液,若无明显现象,则已消耗完,若溶液变红则没消耗完 空气
20.(1)B
(2) 减小
(3) > =
21. 0.013 1.0 催化剂 > > > 40%
22. C2H4+H2SO4= C2H5OSO3H; C2H5OSO3H+H2O=C2H5OH+ H2SO4; -45.5 污染小,腐蚀性小等 0.07(MPa)-1 P1< P2< P3< P4 反应分子数减少,相同温度下,压强升高,乙烯转化率提高 将产物乙醇液化转移去 增加n(H2O):n(C2H4)的比
23. 2H2O2 2H2O+O2↑ 探究反应物的不同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探究在不同酸碱性条件下,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0.775 0.575 随反应的不断进行,H2O2溶液的浓度逐渐降低,反应速率减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四节 化学反应的调控课时训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化学反应的调控同步练习题,100 ml/L,则c=0,6kJ/ml,3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四节 化学反应的调控习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化学反应的调控同步练习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四节 化学反应的调控课时训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化学反应的调控同步练习题,2 ml/L、0,8,则x = 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