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反应热的计算同步练习-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784476/0-169346797890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2反应热的计算同步练习-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784476/0-169346797895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2反应热的计算同步练习-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784476/0-169346797897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二节 反应热的计算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二节 反应热的计算练习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反应热的计算同步练习-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某反应由两步反反应A⇌B⇌C构成,它的反应能量曲线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A、B、C中,B的相对能量最大
B.两步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C.A与C的能量差为E2
D.A⇌B反应,反应时一定要加热
2.下列关于反应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Zn(s)+CuSO4(aq)=ZnSO4(aq)+Cu(s) ΔH=-216 kJ•mol-1,E反应物<E生成物
B.CaCO3(s)=CaO(s)+CO2(g) ΔH=+178.2 kJ•mol-1,E反应物<E生成物
C.HCl(g)=H2(g)+Cl2(g) ΔH=+92.3 kJ•mol-1,1 mol HCl(g)在密闭容器中完全分解后放出92.3 kJ的能量
D.将0.5 mol N2和1.5 mol 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 ΔH=-38.6 kJ•mol-1
3.天然气作为民生工程受到人们普遍关注。已知天然气不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3O2(g)+2CH4(g)=2CO(g)+4H2O(g) ∆H(单位:kJ/mol)。且O=O键的键能为a kJ/mol,C—H键的键能为b kJ/mol,C≡O的键能为c kJ/mol,O-H键的键能为d kJ/mol,则甲烷不完全燃烧的∆H为
A.3a+8b-2c-8d B.3a+8b-2c-4d
C.2c+8d-3a-4b D.2c+8d-3a-8b
4.已知: ; 则的等于
A.+1528.6 B.+1473
C.−1528.6 D.−1473
5.某反应由两步反应A⇌B⇌C,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曲线如图(E1、E3表示两反应的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A⇌B反应为吸热反应 B.加入催化剂不改变反应的焓变
C.整个反应的∆H= E1-E2 D.三种化合物的稳定性顺序:B<A<C
6.制备环氧丙醇的反应如下:
①
②
③
已知上述反应的焓变会随温度变化发生改变,焓变与温度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曲线a代表反应②的焓变
B.
C.曲线b在600C对应的
D.曲线c代表反应①的焓变
7.氢卤酸的能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相同条件下,的比的大
B.相同条件下,的与的相等
C.已知气体溶于水放热,则的
D.一定条件下,气态原子生成键放出能量,则该条件下的
8.已知化学反应A2(g) +B2(g)⇌2AB(g) 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ΔH=+(b-a) kJ·mol1
B.形成2molA—B键,吸收bkJ能量
C.该反应过程的活化能为a kJ·mol-1
D.断裂1molA—A键与断裂1molB—B键的键能相等,均吸收akJ能量
9.甲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化工生产,也可以直接用作燃料。
已知:CH3OH(l)+ O2(g)== CO(g) + 2H2O(g) △H = -443.64 kJ·mol-1
2 CO(g)+ O2(g)== 2CO2(g) △H = -566.0 kJ·mol-1
下列说法或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O的燃烧热 △H = -566.0 kJ·mol-1
B.2mol CO和1mol O2的总能量比2molCO2的总能量低
C.完全燃烧20g甲醇,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时放出的热量为908.3kJ
D.2CH3OH(l)+ 3O2(g)== 2CO2(g)+4H2O(g) △H = -1453.28 kJ·mol-1
10.物质的生成热可定义为:由稳定单质生成1mol物质所放出的热量,如CO2气体的生成热就是1molC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时放出的热量,已知下列几种化合物的生成热如表:
化合物
葡萄糖
H2O(1)
CO2
生成热/(kJ·mo1-1)
1259.8
285.8
393.5
则1mol葡萄糖在人体内完全氧化生成CO2气体和液态水,最多可提供的能量约为
A.3225kJ B.2816kJ C.2800kJ D.15556kJ
二、填空题
11.Ⅰ.回答下列问题:
(1)在微生物作用的条件下,NH经过两步反应被氧化成NO。两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图:
①第一步反应是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②1molNH(aq)全部氧化成NO(aq)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2)已知H2(g)+Br2(l)=2HBr(g) ΔH=-72kJ·mol-1,蒸发1molBr2(l)需要吸收的能量为30kJ,其他相关数据如表:
物质
H2(g)
Br2(g)
HBr(g)
lmol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kJ)
436
200
a
则表中a= 。
Ⅱ.工业生产硝酸的尾气中含有氮氧化物NOx(NO和NO2的混合物),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较大的威胁。
(3)工业上可用氨催化吸收法处理NOx,反应原理如下:4xNH3+6NOx(2x+3)N2+6xH2O。某化学兴趣小组模拟该处理过程的实验装置如图:
①装置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装置D中碱石灰的作用是 。
(4)工业上也常用Na2CO3溶液吸收法处理NOx。
已知:NO不能与Na2CO3溶液反应。
NO+NO2+Na2CO3=2NaNO2+CO2(Ⅰ)
2NO2+Na2CO3=NaNO2+NaNO3+CO2(Ⅱ)
当NOx被Na2CO3溶液完全吸收时,x的值不可能是 (填字母)。
A.1.3 B.1.6 C.1.8
12.(1)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C3H8(g)+5O2(g)═3CO2(g)+4H2O(l)△H=﹣2 220kJ•mol﹣1
H2O(l)═H2O(g)△H=44.0kJ•mol﹣1,试写出丙烷燃烧生成CO2和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
(2)已知:CH4(g)+H2O(g)═CO(g)+3H2(g)△H=+206.2kJ•mol﹣1;
CH4(g)+CO2(g)═2CO(g)+2H2(g)△H=+247.4kJ•mol﹣1;
以甲烷为原料制取氢气是工业上常用的制氢方法.CH4(g)与H2O(g)反应生成CO2(g)和H2(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13.(1)在25℃、101kPa下,1gCH4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56kJ。CH4的燃烧热ΔH= kJ·mol-1,表示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在一定条件下N2与H2反应生成NH3,已知拆开1molH—H键、1molN—H键、1mol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5.7kJ,则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3)已知:①2Zn(s)+O2(g)=2ZnO(s) ΔH1=-696.6kJ·mol-1
②Zn(s)+Ag2O(s)=ZnO(s)+2Ag(s) ΔH2=-317.3kJ·mol-1
则4Ag(s)+O2(g)=2Ag2O(s)ΔH= 。
14.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中和热的测定过程中,玻璃搅拌器的正确操作是 (填字母)
A.顺时针搅拌 B.逆时针搅拌 C.上下移动
(2)中和热的测定,倒入NaOH溶液的正确操作是 (填字母)
a.沿玻璃棒缓慢倒入 b.分三次倒入 c.一次迅速倒入
(3)若中和热的测定实验过程中,内筒未加杯盖,求得的中和反应反应热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向的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①浓硫酸;②稀硝酸;③稀醋酸。反应恰好完全,生成1mol水时的热效应分别为,则三者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5)已知:①
②
③
碳与水蒸气反应制氢气的总反应热化学方程式是 。
(6)图Ⅰ是和反应生成和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若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的变化是 ,(填“增大”、“减小”、“不变”,下同)。的变化是 。
15.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2H2(g)+O2(g)=2H2O(l) ΔH=﹣570
②2H2O(g)=2H2(g)+O2(g)ΔH=+483.6
③2C(s)+O2(g)=2CO(g)ΔH=﹣220.8
④C(s)+O2(g)=CO2(g)ΔH=﹣393.5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填写序号)。
(2)H2的燃烧热为 。
(3)燃烧10 g H2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 。
(4)CO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16.把煤作为燃料可通过下列两种途径:
途径I:C(s)+O2(g)=CO2(g) ΔH1<0
途径II:先制水煤气:C(s)+H2O(g)=CO(g)+H2(g) ΔH2>0 ①
再燃烧水煤气:2CO(g)+O2(g)=2CO2(g) ΔH3<0 ②
2H2(g)+O2(g)=2H2O(g) ΔH4<0 ③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常识告诉我们潮湿的煤炭燃烧时火焰更旺,就是因为有一氧化碳和氢气的生成。思考潮湿的煤炭燃烧时是否能够放出更多热量 ?
(2)ΔH1、ΔH2、ΔH3、ΔH4的数学关系是 。
(3)将煤转化为水煤气的优点有哪些 ?
正误判断
17.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只代表物质的量,不代表分子数。(_______)
18.对于可逆反应,热化学方程式后的ΔH代表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对应物质的量的物质完全反应时的热效应。(_______)
19.正逆反应的ΔH相等 。(_______)
20.反应条件(点燃或加热)对热效应有影响,所以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注明反应条件。(_______)
21.比较ΔH大小,只需比较数值,不用考虑正负号。(_______)
22.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与ΔH成正比。(_______)
23.物质的状态不同ΔH的数值也不同。(_______)
24.当反应逆向进行时,其反应热与正反应热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_______)
25.2H2O(l)=2H2(g)+O2(g) ΔH>0。(_______)
26.C(石墨,s)=C(金刚石,s) ΔH>0,说明石墨比金刚石稳定。(_______)
27.生物天然气是一种生物质能,它是由秸秆、杂草等废弃物经微生物发酵后产生的,主要成分为。回答下列问题:
(1)甲烷燃烧时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甲烷是一种清洁能源
B.甲烷完全燃烧时,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热能
C.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若1mol水蒸气转化为液态水放热44kJ,则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3)利用催化还原,可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
已知:①
②
若将还原为,整个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为867kJ,则 。
(4)甲烷可用于生产合成气,其反应为 ,已知断裂1mol相关化学键所需的能量如下表:
化学键
键能/
436
465
a
1076
则a= 。
28.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H2(g)+O2(g)=H2O(l) ΔH=−285.8 kJ∙mol−1
②H2(g)+O2(g)=H2O(g) ΔH=−241.8 kJ∙mol−1
③C(s)+O2(g)=CO(g) ΔH=−110.5 kJ∙mol−1
④C(s)+O2(g) =CO2(g) ΔH=−393.5 kJ∙mol−1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填序号)
(2)CO的燃烧热为 ,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
(3)在25℃、101kPa下,1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4)已知拆开1mol H−H键,1molN−H键,1mol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则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9.工业上制硫酸的主要反应之一为2SO2(g)+O2(g)2SO3(g),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1)由图可知该反应的正反应为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后,图中E1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E3 。
(3)已知:2H2S(g)+O2(g)==2S(s)+2H2O(g) △H=-442.4kJ•mol-1;
S(s) +O2 (g)==SO2 (g) △H=-297.0kJ•mol-1。
则H2S(g)与O2(g)反应产生SO2(g)和H2O(g)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三、实验题
30.实验室用50mL0.50mol/L盐酸、50mL0.55mol/LNaOH溶液和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中和热的测定实验,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次数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t2/℃
盐酸
NaOH溶液
1
20.2
20.3
23.7
2
20.3
20.5
23.8
3
21.5
21.6
24.9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 。
(2) (填“能”或“不能”)用Ba(OH)2和硫酸代替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3)如果改用60mL1.0mol/L盐酸跟50mL1.1mol/L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反应,则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热量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所求中和热数值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4)经数据处理,t2-t1=3.4,则该实验测得的= (溶液密度按1g/cm3计算,反应后混合溶液的比热容按4.18J/(g·℃)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5)若用0.50mol/L盐酸与NaOH固体进行实验,则实验测得的反应热 (填“>”“<”或“=”)。
(6)若将NaOH溶液改为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氨水,测得反应热为,则 (填“>”“<”或“=”) ,理由是
31.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量筒量取50 mL 0.50 mol/L盐酸倒入小烧杯中,测出盐酸温度;②用另一量筒量取50mL 0.55 mol/L NaOH溶液,并用同一温度计测出其温度;③将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设法使之混合均匀,测得混合液最高温度。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所用NaOH溶液要稍过量 。
(2)倒入NaOH溶液的正确操作是 (填序号)。
A.沿玻璃棒缓慢倒入 B.分三次少量倒入 C.一次迅速倒入
(3)使盐酸与NaOH溶液混合均匀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填序号)。
A.用温度计小心搅拌
B.揭开硬纸片用玻璃棒搅拌
C.轻轻地振荡烧杯
D.用套在温度计上的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地搅动
(4)现将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稀氢氧化钙溶液、稀氨水分别和1 L 1 mol/L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反应热分别为ΔH1、ΔH2、ΔH3,则ΔH1、ΔH2、ΔH3的大小关系为 。
(5)假设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都是1 g·cm-3,又知中和反应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 J·g-1·℃-1。为了计算中和热,某学生进行实验并通过实验数据计算,该实验测得中和热的数值为57.3 KJ/moL。写出中和热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
(6)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ΔH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32.实验室利用如图装置进行中和热的测定。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还缺少一个玻璃仪器,名称为: 。
(2)现将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稀氢氧化钙溶液、稀氨水分别和1L1mol·L−1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反应热分别为∆H1、∆H2、∆H3,则∆H1、∆H2、∆H3的大小关系为 。
(3)用50 mL0.50 mol/L盐酸和50 mL 0.55 mol/LNaOH溶液反应,实验中测得起始温度为20.1℃,终止温度为23.4℃,反应后溶液的比热容为4.18 J/(g·℃),盐酸和NaOH溶液的密度都近似认为是1g·cm3,则计算出的中和热∆H = 。
参考答案:
1.A
2.B
3.A
4.D
5.C
6.C
7.D
8.C
9.D
10.B
11.(1) 放热 (aq)+(g)=(aq)+2H+(aq)+H2O(l) =-346kJ/mol
(2)369
(3) 4NH3+6NO5N2+6H2O 干燥NO和NH3的混合气体
(4)A
12. C3H8(g)+5O2(g)=3CO2(g)+4H2O(g)△H=﹣2044kJ•mol﹣1 CH4(g)+2H2O(g)=CO2(g)+4H2(g)△H=+165 kJ•mol﹣1
13. -896 CH4(g)+2O2(g)=CO2(g)+2H2O(l)ΔH=-896kJ/mol N2(g)+3H2(g)=2NH3(g)ΔH=-92.3 kJ/mol -62 kJ·mol-1
14.(1)C
(2)c
(3)偏大
(4)
(5)
(6) 减小 不变
15. ② 285 kJ/mol 1425 kJ CO(g)+O2(g)CO2(g) =-283.1kJ/mol
16.(1)不能。碳燃烧的最终产物是二氧化碳,该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反应热是相同的
(2)ΔH1=ΔH2+(ΔH3+ΔH4)
(3)减少SO2和烟尘对大气的污染;燃烧效率高;便于输送等
17.正确 18.正确 19.错误 20.错误 21.错误 22.正确 23.正确 24.正确 25.正确 26.正确
27.(1)AC
(2)
(3)
(4)415.1
28.(1)①②③④
(2) 283.0 kJ∙mol−1 CO(g)+ O2(g)=CO2(g) △H =−283.0 kJ∙mol−1
(3)CH3OH(g)+ O2(g)=CO2(g)+2H2O(l) △H=−725.8 kJ∙mol−1
(4)3H2(g)+N2(g) 2NH3(g) △H =−92 kJ∙mol−1
29. 放热 减小 不变 2H2S(g)+3O2(g)=2SO2(g)+2H2O(g) =-1036.4kJ•mol-1
30.(1)玻璃搅拌器
(2)不能
(3) 增加 不变
(4)-56.8 kJ·mol-1
(5)<
(6) > 一水合氨电离吸热
31.(1)确保盐酸被完全中和
(2)C
(3)D
(4)ΔH1=ΔH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二节 反应热的计算练习,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二节 反应热的计算综合训练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二节 反应热的计算课堂检测,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