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人教统编版7 包身工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7 包身工
【夯实基础】
辨词义:将正确词语填在横线上。
1.报怨/抱怨
(1)目前,在实际工作中,部分人还存在糊涂观念,总认为政策是约束力量,不断_______体制掣肘发展,这种认识是极其错误的。
(2)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责任就是原则,应无畏无惧于因通报明察暗访结果而遭某些员工_______。
2.饲养/豢养
(1)1933年11月,为了教训邵本良这只日本侵略者_______的走狗,杨靖宇决定攻打三源浦这个邵本良的重要据点。
(2)1000多年前,萨米人开始_______驯鹿,成为游牧民族。养鹿的传统一直延续至今,但人们已不再随鹿群迁徙,而是定居下来。
3.毫不犹豫/不假思索
(1)此次调查中58.6%的大学生对新媒体新闻信息持接受态度,其中10.1%的大学生会_______地全盘接受。
(2)渐渐地,北京就成了我的第二故乡,在报考大学志愿时,我也_______地选择了北京的大学,并最终考上了中国政法大学。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有关专家认为,过度劳累会引起健康透支,最严重的问题不是加班,而是工作压力巨大导致休息时间也无法彻底放松心情所致。
B.国家将在“十二五”期间推进供养型、养护型、医护型养老,实现每千名老人拥有30张养老床位。
C.在世界各大民族中,中华民族是最重视伦理道德作用的民族之一,这个特点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的哲学和艺术。
D.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公司终于扭亏为盈,而且业绩有了近3.6%左右的增长,这都得益于公司新领导的大胆决策和上下的齐心努力。
5.与下面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
这是杨树浦福临路东洋纱厂的工房。长方形的、红砖墙严密地封锁着的工房区域,_____。
A.这狭长的两块是被一条水门汀的小巷划成的
B.一条水门汀的小巷将它划成狭长的两块
C.被一条水门汀的弄堂马路划成狭长的两块
D.一条水门汀的小巷使它划成狭长的两块
6.下列各项中,引号的作用与另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张老师改作文,确实有“点石成金”的功夫。
B.别有用心的人们强令他去瓜园“立功赎罪”,永远不准他再进麦地。
C.我看,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儿好。
D.在某些喜欢息事宁人的人看来,他们也许还算是“好人”。
7.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将一根稻草讲成金条”一句用了夸张手法,突出地表现了带工老板们到乡下用花言巧语哄骗包身工及其家长们的卑劣行径,把他们披着羊皮的豺狼本质揭示得活灵活现。
B.在保护人权的口号响彻全球、人道主义的旗帜插遍世界的今天,每当我说起包身工的故事,对他们悲惨命运的同情,对他们苦难遭遇的不平,对这种野蛮剥削制度的愤慨之情便油然而生。
C.对现在的青年人来说,包身工制度已经时过境迁,成为“历史的陈迹”了。但是我们不可忽视这篇课文深刻的教育意义。
D.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在上海经营的工厂里,还公然地保存着奴隶制度,肆无忌惮地对中国女工进行着巧取豪夺的剥削。
8.对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里的稀饭烧滚。
②她们是顺从地替带工赚钱的“机器”。
③于是老板娘……气哄哄地放在这些廉价的、不需要更多维持费的“机器”们面前。
④所以包身工是一种“罐装了的劳动力”,可以“安全地”保藏,自由地使用,绝没有因为和空气接触而起变化的危险。
A.借喻 暗喻 借代 借喻
B.借代 借代 双关 借喻
C.借代 暗喻 借喻 双关
D.借喻 借代 暗喻 双关
【提升能力】
9.下列对《包身工》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课文按照时间顺序,抓住包身工们一天生活的三个主要场景,从住、吃、劳动条件等方面描述了包身工的苦难生活。其间穿插典型的描述和精辟的议论,使文章内容丰富、线索清晰而且加强了批判的力度。
B.课文写包身工起床、吃粥、像放鸡鸭一般地走进工厂在工厂忍受各种威胁的情景时,作者都是先做一下概括性的叙述,并没有具体地刻画哪一个人物,而是速写式地描绘出人物的群像,描写她们的生活,通过一个个个体的速写,才能得到全面的表现。
C.课文以时间为线索,围绕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和做工来组织材料,中间穿插一些背景材料和作者的议论。作者把散乱的不完整的材料,像剪辑电影一样,高度集中地组织在包身工从清晨到黄昏放工一天的时间里。如此安排,叙议结合,层次清楚。
D.本文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是包身工与带工老板在住、吃、穿着打扮、收入等方面的对比,另一方面是包身工与“外头工人”的对比。通过这些对比,真实地刻画出包身工奴隶一般的境地。
E.《包身工》之所以具有如此的震撼力,主要在于作者通过描写当时的实际状况,曲折地反映社会黑暗,表现了作者毫不畏惧的社会良知和社会责任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包身工制是旧社会工厂中的雇佣制度。这一制度在日资纱厂中屡见不鲜。包身工多系农村贫苦少女,通过包身契包给“带工”的工头。包工头付给女工家庭低微的包身费,一般为二三十元。包身期限一般为3年。包工头唯利是图,在此期间,女工工资收入均归包工头所有,包工头供给包身工的生活费微乎其微。(_______);在厂外的一切行动则受包工头的严密监视,绝无人身自由。她们过着惨不忍睹的生活,许多人未满期就被折磨而死,是旧社会处境最为悲惨的工人。
包身工制曾在旧社会的一些工厂,特别是纱厂实行。1932年,在上海的纱厂中,包身工约占女工的1/3,在日资纱厂中包身工约占一半。包身工制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的奴役制度。由于工人群众的斗争和社会舆论的谴责,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和革命形势的发展,包身工制趋于消失。
10.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资本家和工头在厂里欺压包身工,他们劳动繁重
B.在厂里资本家和工头欺压包身工,包身工劳动繁重
C.在厂里劳动繁重,包身工受资本家和工头的欺压
D.包身工在厂里受资本家和工头的欺压,劳动繁重
11.概括文段的主要信息,提取四个关键词。
【核心素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文本一:
一
“明天不准停工。”
这是端午节的前一天。在下午将要放工的时候,C厂一间机器隆隆的屋子外面,庄严的写字间的对面墙上——叫工人发抖的布告处,张贴了这样一张新的布告。
拿着血汗去兑换工银的工人,经过长时间劳作之后,面色都呈现银灰如死的惨容,凝滞无光的双目更是冷涩不堪。他们疲乏不支的躯体,一个个都被棉花灰裹着,远看去就好像都穿了白花飞絮的花衣。悲鸣的汽笛第三次拉放之后,这些流血冒汗的动物(从他们的生活状况上想,根本就不能说是“人”)都陆续从花絮飞舞、浊气蒸发的车间(工人工作的地方)里面没精打采地很狼狈地走出。出了车间,首先呈现在他们眼前的,就是厂主新贴的赫赫布告,在“不准停工”的字样之前,放工的伴侣们都不知不觉地呆立着。一些教育权在先天就被褫夺了的工人,张望了一会儿,不觉就一致发出了“又是什么”的疑问。少数略微认得几个字的看后,即垂头丧气地发出了微微的叹息,从幽怨不平的叹息声中,可以听出“明天——不准停——工”的断句。探看亲友、打牌、休息的幻想和计划,都在这“明天——不准停——工”的断续声中化为轻烟——缥缈而不可触摸了。这些被榨取了血汗的工人,现在心坎里都起了异样的感触。他们失望而又沉默地经过管门的挨次严厉的搜索之后,各自回到自己的暗淡而又简陋,且不经风雨的贫民窟里去了。
二
“隆隆……”“隆……隆……隆……”常动不息的机器,仍旧不断地旋转着。
“呜——”早晨第一次的汽笛响了,提了饭篮,拿了衣包,一个个工人依然照例陆续走进那数千劳动者的总压榨机关内去拼滴血汗。
花絮依旧飞舞着,浊气依旧蒸发着,机器依旧转动着……这正是“不准停”的“明天”——旧历端午节。又是汽笛一声,上午十二时放工的信号悲鸣了。
车间里的机器不停地转动,花絮不停地飞舞,工人们在车轮转动花絮飞舞中,各自拿了饭篮,在机器旁的气管中吸取那黄色的带有强性锈质的蒸汽水,将饭泡热,用他们的午餐。花絮不时地落入碗内,随之就进了他们的口腔;纱头不时地断脱,饭碗便时常离开手而去从事工作。——这是每日的经常情形;不过在今天,各车间里都似乎表现出一种异样的哀怨、悲愤、沉闷、凄惨的情景来。
沉默着……只有机器的转动声……
一张字数较多的公告,又出现在黑色的魔鬼似的牌子上了:
“王阿三、张小毛、李定国、胡小妹、余国香朱长富、卫炳生、刘阿桂、张翠芝等九人,不服命令,擅自停工,着即开除,以警将来,此布。”
第三次汽笛呜咽了,工人们机械似的又走出车间,拥挤到黑牌子旁边张望。
只有“唉……唉……”“王阿三、张小毛……开除了”“开除了九个”的低微叹息声,在死的沉默中颤动着……
一切依然继续着——飞絮的白花,出门时严密的搜索,疲乏躯体的挣扎……
(选自吴振鹏《端午节》,有删改)
文本二:
在《包身工》这篇报告文学中,作家不动声色地运用了古典主义戏剧中的“三一律”理论——创作必须遵守时间、地点和行动的一致,即只允许有一个故事线索;发生的时间不能超过一天,即24小时;必须只有一个地点。《包身工》正是基于时间、地点、情节的高度统一,搭建了作品严谨真实、集中凝练的艺术结构,为展现底层苦难人物和唤醒民众的宏大主题提供了戏剧化平台。
文学的生命在于“画魂灵”,戏剧的特长在于塑造舞台上“活的魂灵”。夏衍作为享誉中外的著名戏剧作家,将戏剧艺术投射到报告文学作品之中,突出地运用“人像展览式”形象刻画技巧一是善于选取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进行人像展览。作品描绘的人物群像极具典型意义,如清晨四点一刻包身工们在破口大骂中起床;胡乱地踏在别人身上,半裸开门,拎着裤子争夺马桶。而作品描绘的典型人物又极具“展览”价值,如“芦柴棒”“小福子”,人物形象悲惨得不忍直视二是善于运用特写式描摹进行细节展览。作品写包身工的身体素质时突出了三个细节:“手脚像芦柴棒一般地瘦,身体像弓一样地弯,面色像死人一样地惨!”细节的真实,让读者对身处地狱的人物形象过目难忘。三是善于采取极具冲击力的技法进行立体展览。作品在画面感、形象感、音乐感方面的塑造极具冲击力。如给家里写信求救的无名小姑娘遭受非人摧残的场景。从群体到个体,作家如同一位布展大师,把最典型、最直观、最具摄人心魄的形象勾勒出来,直击观者的心灵。
(摘编自孔林玥《报告文学〈包身工〉中的戏剧元素》)
文本三:
就像真实是新闻的底线一样,真实也是报告文学的底线。报告文学的真实性,指的是事实的真实,是可以经由实际验证的事实真实,而不像小说创作中要求的那种“艺术的真实”,即那种虽在情理中,事实上却不一定存在过的“艺术真实”。报告文学离开了新闻的这种事实的真实性,它的文学性就没有了立足的基础。事实的真实性要求,对于报告文学创作来说是一个基本的原则,不能有任何的突破。
(摘编自白玉红《新闻视野中的报告文学》)
12.下列对文本一中加粗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赫赫”写出了布告的显眼,布告一下子出现在人们的面前,令人惊讶。
B.“褫夺”表明工人的受教育权已被贫困的生活强力剥夺了,也暗示作者能接受教育的幸运。
C.“缥缈”“不可触摸”表明端午节放假的想法已经被彻底打碎了。
D.“黑牌子”代指布告,表明其常给人带来坏消息,不是节假日加班,就是开除工人。
13.下列对文本一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汽笛声显示时间的推移,渲染环境气氛,表现工人们牲畜般的悲惨生活。
B.文章通过写工人们的悲惨生活,表现了作者对他们的同情和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无奈。
C.文章最后一段,照应前文对工人们的生活的描写,表现了工人们被压迫之深。
D.《端午节》这篇报告文学和《包身工》一样,在创作过程中均运用了“三一律”理论。
14.下列对文本二、三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夏衍在报告文学《包身工》的创作中,借鉴戏剧的特长,以“人像展览式”形象刻画技巧塑造出文字中“活的魂灵”。
B.无论是群体还是个体,《包身工》都极力去展示那最典型、最直观、最具摄人心魄的形象,从而给读者带来极大的冲击力。
C.只有在遵从像新闻事实一样的真实性的基础上,报告文学的文学性才能有所作为,因为真实是报告文学创作不能逾越的底线。
D.同是讲求真实,但报告文学和小说却是截然不同的,前者要求事实是能经实际验证的,后者必须是事实不存在且符合情理的。
15.《端午节》和《包身工》同属于报告文学,这两篇文章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请分别找出来并加以比较分析。
16.请结合文本二和文本三,谈谈文本一是如何体现报告文学的真实性的。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1)抱怨;(2)报怨
解析:“抱怨”和“报怨”都有"对人心中不满”的意思。“抱怨”指心中不满,数说别人不对;埋怨。侧重于口头说的方面。“报怨”指对所怨恨的人做出反应。如以德报怨。侧重于行动。“抱怨"词义较轻,“报怨"词义较重。“目前,在实际工作中, 部分人还存在糊涂观念,总认为政策是约束力量,不断_______体制掣肘发展,这种认识是极其错误的”中,突出“部分人口头表达不满”,应用“抱怨”。而“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责任就是原则,应无畏无惧于因通报明察暗访结果而遭某些员工_______”强调“对所怨恨的人做出反应”,故用“报怨”。
2.答案:(1)豢养;(2)饲养
解析:豢养:喂养(牲畜), 比喻收买并利用。饲养:喂养(动物)。两者都有“喂养"之意。“豢养"可用于人,多含有贬义;“饲养"只能用于动物。“1933年11月,为了教训邵本良这只日本侵略者_______的走狗,杨靖宇决定攻打三源浦这个邵本良的重要据点”中,用以形容“日本侵略者的走狗”,应用贬义词“豢养”。“1000多年前,萨米人开始_______驯鹿,成为游牧民族。养鹿的传统一直延续至今,但人们已不再随鹿群迁徙,而是定居下来”一句中,用以动物身上,应用“饲养”。
3.答案:(1)不假思索;(2)毫不犹豫
解析: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毫不犹豫:形容人在处理事情上非常果断,没有片刻迟疑。两者都有“不迟疑、迅速"之意。“不假思索"有“懒于思考,不负责任地办事"的意思。“毫不犹豫”强调经过缜密思考后,判断迅速。“此次调查中58.6%的大学生对新媒体新闻信息持接受态度,其中10.1%的大学生会_______地全盘接受”一句中,形容“大学生对新媒体新闻信息接受时迅速的态度”,应用“不加思考”。“渐渐地,北京就成了我的第二故乡,在报考大学志愿时,我也_______地选择了北京的大学,并最终考上了中国政法大学”一句中,强调的是“经过缜密思考后,判断迅速”的做出决定,应用“毫不犹豫”。
4.答案:C
解析:A.句式杂糅,“导致……所致”属句式杂糅,可去掉“所致”;B.成分残缺,“实现”后缺宾语,可在“床位”后加“的目标”;C.没有语病;D.不合逻辑,“近3.6%左右”不合逻辑,可去掉“左右”。故选C。
5.答案:C
解析:本语段大意是:上海杨树浦福临路东洋纱厂的工房用红砖墙严密地封锁着,被一条水门汀的弄巷马路划成狭长的两块。其中,“长方形的、红砖墙严密地封锁着的工房区域”是一个偏正短语,中心语是“工房区域”,它后面应该出现谓语,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陈述“工房区域”的情况。而A、B、D项都是完整的句子,都有主语,如果选择这三个选项,与前一句“工房区域”不能搭配,而且前一句也就没有了谓语,就是病句中的中途易辙。故选C。
6.答案:A
解析:这也是国家考试中心公布的样题之一,考查的是引号。BCD三项中的引号实际是反语,引用的目的恰恰是其反面。A则是重点强调。
7.答案:A
解析:A.活灵活现:形容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像亲眼看到一般。句意强调“深刻”,错误。B.油然而生:自然地产生(某种思想感情)。正确。C.时过境迁: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发生变化。正确。D.肆无忌惮:非常放肆,一点没有顾忌。正确。故选A。
8.答案:C
解析:①借代,“芦柴棒”代指“瘦成芦柴棒的包身工”。②暗喻,比喻词是“是”,把“她们”比作“机器”。③借喻,没有本体和比喻词,把“包身工”比作“机器”。④双关,“安全”一语双关,一是指包身工和外界无接触,很安全;二是指使用包身工是安全自由的。故选C。
9.答案:BE
解析:本题考查综合分析文本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的能力。B项,“通过一个个个体的速写”分析不当,本文描写的是包身工群体形象,应为“通过整体速写”。E项,“曲折地反映社会黑暗”分析不当,本文是一篇报告文学,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上海纺织厂里包身工的情况。文章以铁的事实、精确的数据,真实地描述了包身工的苦难生活,揭露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相互勾结、压榨中国人民的罪行。应为“直面社会黑暗”。故选BE。
10.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根据括号后面的分号及其后的内容可知,此处的陈述对象是“包身工”,所以括号内所填语句的主语应该是“包身工”,据此排除A、B两项。根据逻辑顺序,应是“资本家和工头的欺压”在前,包身工“劳动繁重”在后,排除C项。故选D。
11.答案:【示例】包身工制、女工(农村贫苦少女)、奴役、消失。
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提取关键词,首先要概括文本信息,第1段可以概括为:包身工制是旧社会的一种雇佣制度;包身工多为农村贫苦少女,包身费低微,受尽奴役和剥削。第2段可概括为:包身工制是剥削阶级奴役工人的制度;包身工制由于种种原因趋于消失。在以上概括信息的基础上,可提取关键词为“包身工制、女工(农村贫苦少女)、奴役、消失”。
12.答案:B
解析:并没有暗示作者能接受教育的幸运。
13.答案:B
解析:不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无奈,而是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吃人的罪恶本质的控诉和声讨。
14.答案:D
解析:“必须是事实不存在”错误,原文说“小说创作中……虽在情理中,事实上却不一定存在过”,选项说法过于绝对。
15.答案:(1)相同之处:二者都属于报告文学,两篇文章的思想内容是一致的,作者都以饱蘸血泪的笔触描绘了旧中国劳苦大众的悲惨生活,控诉和声讨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吃人的罪恶本质。
(2)不同之处:①《包身工》写作上的主要特点是将横断面的描写与一般情况介绍相结合,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既有文学性,又具有新闻性。《端午节》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连缀了一系列场面,并注意环境氛围的渲染烘托。②《包身工》截取包身工从清晨起身到夜晚放工这样一个横断面;《端午节》描写了纺织工人端午节前一天下午及端午节这天的主要生活、劳动过程。
解析:解答这种比较类试题,要整体把握两篇文章的大意,然后根据题干要求进行比较,指出异同。对于本题来说,可以从文章主旨、写作手法、行文线索等角度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可知,两篇文章都是在描绘旧中国劳苦大众的悲惨生活,控诉声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而两者的不同点在于,《包身工》写的是包身工从清晨起身到夜晚放工的整个过程,注重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端午节》写的是端午节前一天下午和端午节当天两个时间点发生的事情,注重环境气氛的渲染烘托。
16.答案:①截取旧中国纺织工人群体典型的日常生活中的若干典型片段,真实展现他们的生活境况,控诉和声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吃人的罪恶本质。②突出细节的真实。抓住旧中国纺织工人的生活细节,突出其生活的悲惨,体现“控诉和声讨”这一主旨。③像新闻那样忠实地描写旧中国纺织工人的生活,为读者展现真实的生活,揭示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
解析:作答本题时,首先要明白写作报告文学应如何体现真实性。文本二第一段中提到了“《包身工》正是基于时间、地点、情节的高度统一,搭建了作品严谨真实……戏剧化平台”,第二段中提到了“善于选取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进行人像展览”,意味着可以选取个体或群体的典型代表,截取他们一天日常生活中的若干典型片段,以真实再现他们的工作生活;第二段中提到了“细节的真实,让读者对身处地狱的人物形象过目难忘”,启示我们写作时可突出细节,从而突出主旨;文本三“就像真实是新闻的底线一样,真实也是报告文学的底线”,提到了要像新闻报道的真实性那样创作报告文学。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文本一是如何体现报告文学的真实性的即可。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3.4 *树和天空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3.4 *树和天空课堂检测,共9页。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3.3 自己之歌(节选)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3.3 自己之歌(节选)课时作业,共7页。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13 (迷娘(之一)*致大海 自己之歌(节选)*树和天空)13.2* 致大海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第四单元13 (迷娘(之一)*致大海 自己之歌(节选)*树和天空)13.2* 致大海课时练习,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