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 专题01 三角形的高线和角分线结合-【微专题】2022-2023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常考点微专题提分精练(人教版) 试卷 1 次下载
- 专题03 三角形折叠求角-【微专题】2022-2023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常考点微专题提分精练(人教版) 试卷 1 次下载
- 专题04 多边形截角多算少算角问题-【微专题】2022-2023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常考点微专题提分精练(人教版) 试卷 0 次下载
- 专题06 两外角平分线问题-【微专题】2022-2023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常考点微专题提分精练(人教版) 试卷 0 次下载
- 专题07 与三角形角度有关的新定义问题-【微专题】2022-2023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常考点微专题提分精练(人教版) 试卷 0 次下载
专题02 与三角形中线有关的面积问题-【微专题】2022-2023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常考点微专题提分精练(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2 与三角形中线有关的面积问题-【微专题】2022-2023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常考点微专题提分精练(人教版),文件包含八年级数学上册专题02与三角形中线有关的面积问题原卷版docx、八年级数学上册专题02与三角形中线有关的面积问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2 与三角形中线有关的面积问题
类型一 一条中线问题探究
1.如图,在中,是上的一点,且与的面积相等,则线段为的
A.高 B.角平分线 C.中线 D.不能确定
【答案】C
【解析】
【分析】
表示出与的面积,可推导出,即可解答.
【详解】
解:过点作于,
∵与面积相等,
∴,
∴,
∴,
即线段一定是的中线.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中线,掌握三角形的中线分成的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是解题关键.
2.如图,在中,已知,边cm,cm,点为边上一动点,点从点向点运动,当点运动到中点时,的面积是( )cm2.
A.5 B.10 C.20 D.40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列出算式可解答.
【详解】
解:∵点运动到中点,cm,
∴ ,
∵,cm,
∴ .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面积,属于基础题,学生认真阅读,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
3.如图,中,,,,,若动点P从点C开始,按的路径运动,回到C点时运动结束,已知点P的速度为每秒,运动的时间为t秒.
(1)当_____时,把的周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
(2)当_____时,把的面积分成相等的两部分?
(3)当t为何值时,的面积的6?
【答案】(1)6;(2)5.5;(3)11秒或秒
【解析】
【分析】
(1)先求出△ABC的周长为24cm,所以当CP把△ABC的周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时,点P在AB上,此时CA+AP=BP+BC=12cm,再根据时间=路程÷速度即可求解;
(2)根据中线的性质可知,点P在AB中点时,CP把△ABC的面积分成相等的两部分,进而求解即可;
(3)分两种情况:①P在AC上;②P在AB上.
【详解】
解:(1)△ABC中,∵AC=8cm,BC=6cm,AB=10cm,
∴△ABC的周长=8+6+10=24cm,
∴当CP把△ABC的周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时,点P在AB上,
此时CA+AP=BP+BC=12cm,
∴2t=12,
解得:t=6;
(2)当点P在AB中点时,CP把△ABC的面积分成相等的两部分,
此时CB+BP=6+5=11(cm),
∴2t=11,
解得:t=5.5;
(3)分两种情况:
①当P在AC上时,
∵△BCP的面积=6,
∴×6×CP=6,
∴CP=2,
∴2t=6+10+6,解得:t=11;
②当P在AB上时,
∵△BCP的面积=6=△ABC面积的,
∴BP=AB=,即2t-6=,
解得:t=,
故t为11秒或秒时,△BCP的面积为6.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三角形的周长与面积,三角形的中线,难度适中.利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是解(3)题的关键.
类型二 两条中线问题探究
4.如图,已知AD是△ABC的边BC上的中线,CE是△ADC的边AD上的中线,若△ABD的面积为16cm2,则△CDE的面积为( )
A.32 cm2 B.16cm2 C.8cm2 D.4cm2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角形的中线把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解答即可.
【详解】
解:∵AD是△ABC的边BC上的中线,△ABD的面积为16cm2,
∴S△ACD=S△ABD=16cm2,
∵CE是△ADC的边AD上的中线,
∴S△CDE=S△ACD=8cm2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面积的求法和三角形的中线有关知识,熟练掌握三角形的中线把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AC、BC边上的一点,AD=2DC,BE=EC,若△DBE的面积为1,则△ABC的面积等于( )
A.4 B.6 C.8 D.10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BE=EC,可得△BDE与△DEC的面积相等为1,△BDE的面积是2,AD=2DC,则△ABD的面积是△BDC的2倍,再计算即可.
【详解】
∵ BE=EC,
∴,
∴,
∵AD=2DC,
∴
∴,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中线与面积的关系,等高不同底的三角形面积与底边长成正比,熟练掌握是关键.
6.如图,△ABC的两条中线AM、BN相交于点O,已知△ABO的面积为4,△BOM的面积为2,则四边形MCNO的面积为( )
A.4 B.3
C.4.5 D.3.5
【答案】A
【解析】
【分析】
应用三角形中线平分面积的性质得结论;
【详解】
∵AM和BN是中线,
∴S△BNC=S△ABC=S△ABM,
即S△ABO+S△BOM=S△BOM+S四边形MCNO,
S△ABO=S四边形MCNO,
∵△ABO的面积为4,
∴四边形MCNO的面积为4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解题的关键是利用中线找出三角形面积关系.
7.如图,△ABC的中线AD、BE相交于点P,四边形与△ABP的面积分别记为S1、S2,则S1与S2的大小关系为( )
A.S1>S2 B.S1=S2 C.S1<S2 D.以上都有可能
【答案】B
【解析】
【分析】
连接DE,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性质得到DE∥AB,求得S△ABD=S△ABE,根据三角形的一边的中线分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
解:连接DE,
∵△ABC的中线AD、BE相交于点P,
∴DE∥AB,
∴S△ABD=S△ABE,
∴S△PBD=S△PAE,
∵S△ABE=S2+S△PAE=S△BCE=S△PBD+S1,
∴S1=S2,
∴S1与S2的大小关系为相等,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正确的识别图形是解题的关键.
8.如图,在中,是边上的点,是边上的点,且,,若的面积为1,则的面积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连结AF,由,得,推出
,的面积为1,求出,由,同理求出由面积和得.
【详解】
连结AF,
∵,
∴,
∴,
设S△ACD=,S△AFD=,
∴,,
∴,
的面积为1,
,
由,
同理,
∴,
.
故选择:D.
【点睛】
本题考查面积比问题,掌握同高情况下面积比等于底的比,推出两对同底的面积差的比等于低的比是解题关键.
9.如图,△ABC中,D为边BC上的一点,中线BE与线段AD交于点F,且DF=AD,△ABD的面积为2,则△ADC的面积为___.
【答案】4
【解析】
【分析】
如图,连接,根据已知条件,先求得, ,设, 进而求得,四边形,,根据,求得,由即可求得△ADC的面积;
【详解】
如图,连接,
,,
,
,
BE是的中线,
,
,
设,
则,四边形,,
,
, ,
,
,
,
,
,
即,
,
.
故答案为4.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中线的性质,根据等高不等底的三角形之间的关系,换算三角形的面积,掌握三角形中线是解题的关键.
类型三 三条中线问题探究
10.如图所示,在△ABC中,D、E、F分别为BC、AD、CE的中点,且S△ABC=16cm2,则阴影部分(△BEF)的面积等于( )
A.2cm2 B.4cm2 C.6cm2 D.8cm2
【答案】B
【解析】
【分析】
三角形的一条中线分三角形为两个三角形,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根据以上内容求出每个三角形的面积,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
解:∵S△ABC=16cm2,D为BC中点,
∴S△ADB=S△ADC= =8cm2,
∵E为AD的中点,
∴S△BED==4cm2,S△CED==4cm2,
∴S△BEC=S△BED+S△CED=4cm2+4cm2=8cm2,
∵F为CE的中点,
∴S△BEF= S△BEC=4cm2,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中线平分面积,能求出各个三角形的面积是解此题的关键.
11.如图,是的中线,点、分别为、的中点,若的面积为,则的面积是______.
【答案】12
【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角形的中线把三角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解答即可.
【详解】
∵ F是CE的中点,
∴ ,
∵ E是BD的中点,
∴ , ,
∴ ,
∴△ABC的面积=.
故答案为:12.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主要利用了三角形的中线把三角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原理为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12.如图,△ABC中,D是BC边上的一点(不与B,C重合),点E,F是线段AD的三等分点,记△BDF的面积为S1,△ACE的面积为S2,若S1+S2=3,则△ABC的面积为______
【答案】9
【解析】
【分析】
根据点E,F是线段AD的三等分点,可得到S△ABD=3S1,S△ADC=3S2,代入即可求出△ABC的面积.
【详解】
解:∵点E,F是线段AD的三等分点,
∴DF=AE=AD,
∴S△ABD=3S1,
同理可知:S△ADC=3S2,
∴S△ABC=S△ABD+S△ADC
=3S1+3S2
=3(S1+S2)
=3×3
=9.
故答案为:9.
【点睛】
此题考查了三角形面积,解题的关键是 同底等高三角形面积之比等于对应底边之比.
13.如图,分别是的边上的中点,连接交于点,,的面积为,设的面积为,的面积为,则_______.
【答案】2
【解析】
【分析】
借助三角形中线平分三角形的面积和等高的三角形面积之比等于底之比可求得图中六个小三角形(△ADG,△BDG,△BEG,△AFG,△FCG,△ECG)面积相等,由此可得解.
【详解】
解:∵D,E,F分别是△ABC的边AB,BC,AC上的中点,
∴AD=DB,AF=CF,BE=EC,
∴△BDG的面积=△ADG的面积,△CFG的面积=△AGF的面积,△BEG的面积=△ECG的面积.
∵AG=2GE,
∴△ABG的面积=2△BEG的面积,△ACG的面积=2△ECG的面积,
∴△ADG,△BDG,△BEG,△AFG,△FCG,△ECG的面积相等,
∴S1+S2=•S△ABC=2,
故答案为:2.
【点睛】
本题考查三角形中线有关的面积计算.理解等高的三角形面积之比等于底之比是解题关键.
14.如图,已知△ABC,现将边BA延长至点D,使AD=AB,延长AC到点E,使CE=2AC,延长CB至点F,使BF=3BC,分别连接DE,DF,EF,得到△DEF,若△ABC的面积为2,则阴影部分的面积=_______________.
【答案】34
【解析】
【分析】
分别连接、、,利用与等底同高,求出.然后利用与等底同高,求出.从而求得,,,,,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分别连接、、.
与等底同高,.
与等底同高,,.
.,,,,,,阴影部分的面积.
故答案为34.
【点睛】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三角形面积的理解和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分别连接、、,求出各三角形的面积.
15.如图,△ABC的面积是1,AD是△ABC的中线,AF=FD,CE=EF,则△DEF的面积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中线的性质即可求出S△ACD,然后根据等高时,面积之比等于底之比,即可依此求出S△CDF,S△DEF.
【详解】
解:∵△ABC的面积是1,AD是△ABC的中线,
∴S△ACD=S△ABC=,
∵AF=FD,
∴DF=AD,
∴S△CDF=S△ACD=×=,
∵CE=EF,
∴S△DEF=S△CDF=×=,
故选:D.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面积关系,掌握中线的性质和等高时,面积之比等于底之比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16.阅读下面资料:
小明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对面积为a的△ABC逐次进行以下操作:分别延长AB、BC、CA至A1、B1、C1,使得A1B=2AB,B1C=2BC,C1A=2CA,顺次连接A1、B1、C1,得到△A1B1C1,记其面积为S1,求S1的值.
小明是这样思考和解决这个问题的:如图2,连接A1C、B1A、C1B,因为A1B=2AB,B1C=2BC,C1A=2CA,根据等高两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底之比,所以==2S△ABC=2a,由此继续推理,从而解决了这个问题.
(1)直接写出S1= (用含字母a的式子表示).
请参考小明同学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下列问题:
(2)如图3,P为△ABC内一点,连接AP、BP、CP并延长分别交边BC、AC、AB于点D、E、F,则把△ABC分成六个小三角形,其中四个小三角形面积已在图上标明,求△ABC的面积.
(3)如图4,若点P为△ABC的边AB上的中线CF的中点,求S△APE与S△BPF的比值.
【答案】(1)19a;(2)315;(3).
【解析】
【分析】
(1)首先根据题意,求得S△A1BC=2S△ABC,同理可求得S△A1B1C=2S△A1BC,依此得到S△A1B1C1=19S△ABC,则可求得面积S1的值;
(2)根据等高不等底的三角形的面积的比等于底边的比,求解,从而不难求得△ABC的面积;
(3)设S△BPF=m,S△APE=n,依题意,得S△APF=S△APC=m,S△BPC=S△BPF=m.得出,从而求解.
【详解】
解:(1)连接A1C,
∵B1C=2BC,A1B=2AB,
∴,,,
∴,
∴,
同理可得出:,
∴S1=6a+6a+6a+a=19a;
故答案为19a;
(2)过点作于点,
设,,
;,
.
,即.
同理,.
.
.①
,,
.②
由①②,得,
.
(3)设,,如图所示.
依题意,得,.
.
,
.
,
,
.
.
.
【点睛】
此题考查了三角形面积之间的关系.(2)的关键是设出未知三角形的面积,然后根据等高不等底的三角形的面积的比等于底边的比列式求解.
类型四 多条中线问题探究
17.如图,△ABC的面积为1,沿△ABC的中线截取的面积为,沿的中线截取的面积为.按上述方法依次截取的三角形的面积分别为,…,则所截取的三角形的面积之和为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角形中线的性质和三角形面积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
解:∵沿△ABC的中线AD1截取△ABD1的面积为S1,△ABC的面积为1,
∴△ABD1的面积S1=,
∵沿△AD1C的中线AD2截取△AD1D2的面积为S2.
∴△AD1D2的面积S2=,
同理可得:S3=,S4=,Sn=,
∴S10=,
所截取的三角形的面积之和==,
故答案为:.
【点睛】
此题考查三角形的面积,关键是根据三角形的中线把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18.设△ABC的面积为1,如图①将边BC、AC分别2等分,BE1、AD1相交于点O,△AOB的面积记为S1;如图②将边BC、AC分别3等份,BE1、AD1相交于点O,△AOB的面积记为S2;……, 依此类推,则S5的值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
如图1,连接OC,由、分别将边BC、AC2等份,,所以,即,根据等底同高的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可得
所以,即可求得,所以;
如图2,连接OC,OD1,OE2,由图(1)的方法可得
,
所以
,
同样的方法可求得,以此类推可得.故选D.
点睛:本题是规律探究题,主要考查等底同高的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能从图中观察,并能适当添加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
19.如图1,正的面积为1,把它的各边延长一倍得到新正,再把正的各边延长一倍得到正(如图2),如此进行下去,......,则(1)正的面积为______;(2)正的面积为______(用含有的式子表示,为正整数).
【答案】 7
【解析】
【分析】
先根据已知条件求出及的面积,再根据两三角形的倍数关系求解即可.
【详解】
解:△ABC与△A1AB1底相等(AC=AA1),高为1:2(AB1=2AB),
∴面积比为1:2,
∵△ABC面积为1,∴.
同理可得,的面积=的面积=2
∴的面积=的面积+的面积+的面积+的面积=2+2+2+1=7;
同理可证的面积=7的面积=49,
∴如此下去,则正AnBnCn的面积=7n.
故答案为:7,7n.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的面积,根据题意得出找出规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0.如图,中,AH为BC边上的高,记为S,AH的垂直平分线交边AB于点,交边AC于点,连接,得到第一个三角形,作边BC上的高;作高的垂直平分线交边AB于点,交边AC于点,连接,得到第二个三角形,作边BC上的高;……依次这样作下去,则第2020个三角形的面积为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连接A1H,依据垂直平分线的的性质以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A1是AC的中点,进而得出△A1BC的面积=S△ABC=S,同理可得△A2BC的面积=S,△A3BC的面积=,根据规律即可得出第2020个三角形△A2020BC的面积.
【详解】
如图所示,连接A1H,
∵AH的垂直平分线交边AB于点B1,交边AC于点A1,
∴AA1=HA1
∴∠HAC= ∠AHA1,
又∵AH⊥BC,
∴∠HAC+∠C=∠AHA1+∠CHA1=90°,
∴∠C=∠CHA1,
∴HA1=CA1,
∴AA1=CA1,
∴A1是AC的中点,
∴△A1BC的面积=S△ABC=S,
同理可得,A2是A1C的中点,
∴△A2BC的面积== S,
同理可得,△A3BC的面积= = ,
∴第2020个三角形 △A2020BC 的面积为:,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垂直平分线的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面积,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掌握:三角形的中线将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21.【数学经验】三角形的中线能将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经验发展】(1)面积比和线段比的联系:如果两个三角形的高相同,则它们的面积比等于对应底边的比,如图1,的边上有一点,请证明:
【结论应用】(2)如图2,的面积为1,,求的面积;
【拓展延伸】(3)如图3,的边上有一点,为上任意一点,请利用上述结论,证明:
【迁移应用】(4)如图4,中,是的三等分点,是的中点,若的面积是1,请直接写出四边形的面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见解析;(2)12;(3)见解析;(4)
【解析】
【分析】
[经验发展]过作于,依据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即可得到结论;
[结论应用]连接,依据“如果两个三角形的高相同,则他们的面积比等于对应底边的比”,即可得到与面积之间的关系;
[拓展延伸]依据“如果两个三角形的高相同,则他们的面积比等于对应底边的比”,即可得到与面积之间的关系;
[迁移应用]连接,设,即可得出,,,进而得到.
【详解】
解:[经验发展]如图1,过作于,
,,
,即.
[结论应用]如图2,连接,
,
,
又,
,
,
又的面积为1,
的面积12.
[拓展延伸]如图3,是上任意一点,
,
是上任意一点,
,,
,
即.
[迁移应用]如图4,连接,
是的三等分点,
,
是的中点,
,
设,则,,,
,,
.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属于三角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以及三角形的中线的性质的运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掌握三角形的中线能将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如果两个三角形的高相同,则他们的面积比等于对应底边的比.
专题02 与三角形中线有关的面积问题
类型一 一条中线问题探究
1.如图,在中,是上的一点,且与的面积相等,则线段为的
A.高 B.角平分线 C.中线 D.不能确定
【答案】C
【解析】
【分析】
表示出与的面积,可推导出,即可解答.
【详解】
解:过点作于,
∵与面积相等,
∴,
∴,
∴,
即线段一定是的中线.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中线,掌握三角形的中线分成的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是解题关键.
2.如图,在中,已知,边cm,cm,点为边上一动点,点从点向点运动,当点运动到中点时,的面积是( )cm2.
A.5 B.10 C.20 D.40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列出算式可解答.
【详解】
解:∵点运动到中点,cm,
∴ ,
∵,cm,
∴ .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面积,属于基础题,学生认真阅读,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
3.如图,中,,,,,若动点P从点C开始,按的路径运动,回到C点时运动结束,已知点P的速度为每秒,运动的时间为t秒.
(1)当_____时,把的周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
(2)当_____时,把的面积分成相等的两部分?
(3)当t为何值时,的面积的6?
【答案】(1)6;(2)5.5;(3)11秒或秒
【解析】
【分析】
(1)先求出△ABC的周长为24cm,所以当CP把△ABC的周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时,点P在AB上,此时CA+AP=BP+BC=12cm,再根据时间=路程÷速度即可求解;
(2)根据中线的性质可知,点P在AB中点时,CP把△ABC的面积分成相等的两部分,进而求解即可;
(3)分两种情况:①P在AC上;②P在AB上.
【详解】
解:(1)△ABC中,∵AC=8cm,BC=6cm,AB=10cm,
∴△ABC的周长=8+6+10=24cm,
∴当CP把△ABC的周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时,点P在AB上,
此时CA+AP=BP+BC=12cm,
∴2t=12,
解得:t=6;
(2)当点P在AB中点时,CP把△ABC的面积分成相等的两部分,
此时CB+BP=6+5=11(cm),
∴2t=11,
解得:t=5.5;
(3)分两种情况:
①当P在AC上时,
∵△BCP的面积=6,
∴×6×CP=6,
∴CP=2,
∴2t=6+10+6,解得:t=11;
②当P在AB上时,
∵△BCP的面积=6=△ABC面积的,
∴BP=AB=,即2t-6=,
解得:t=,
故t为11秒或秒时,△BCP的面积为6.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三角形的周长与面积,三角形的中线,难度适中.利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是解(3)题的关键.
类型二 两条中线问题探究
4.如图,已知AD是△ABC的边BC上的中线,CE是△ADC的边AD上的中线,若△ABD的面积为16cm2,则△CDE的面积为( )
A.32 cm2 B.16cm2 C.8cm2 D.4cm2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角形的中线把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解答即可.
【详解】
解:∵AD是△ABC的边BC上的中线,△ABD的面积为16cm2,
∴S△ACD=S△ABD=16cm2,
∵CE是△ADC的边AD上的中线,
∴S△CDE=S△ACD=8cm2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面积的求法和三角形的中线有关知识,熟练掌握三角形的中线把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AC、BC边上的一点,AD=2DC,BE=EC,若△DBE的面积为1,则△ABC的面积等于( )
A.4 B.6 C.8 D.10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BE=EC,可得△BDE与△DEC的面积相等为1,△BDE的面积是2,AD=2DC,则△ABD的面积是△BDC的2倍,再计算即可.
【详解】
∵ BE=EC,
∴,
∴,
∵AD=2DC,
∴
∴,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中线与面积的关系,等高不同底的三角形面积与底边长成正比,熟练掌握是关键.
6.如图,△ABC的两条中线AM、BN相交于点O,已知△ABO的面积为4,△BOM的面积为2,则四边形MCNO的面积为( )
A.4 B.3
C.4.5 D.3.5
【答案】A
【解析】
【分析】
应用三角形中线平分面积的性质得结论;
【详解】
∵AM和BN是中线,
∴S△BNC=S△ABC=S△ABM,
即S△ABO+S△BOM=S△BOM+S四边形MCNO,
S△ABO=S四边形MCNO,
∵△ABO的面积为4,
∴四边形MCNO的面积为4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解题的关键是利用中线找出三角形面积关系.
7.如图,△ABC的中线AD、BE相交于点P,四边形与△ABP的面积分别记为S1、S2,则S1与S2的大小关系为( )
A.S1>S2 B.S1=S2 C.S1<S2 D.以上都有可能
【答案】B
【解析】
【分析】
连接DE,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性质得到DE∥AB,求得S△ABD=S△ABE,根据三角形的一边的中线分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
解:连接DE,
∵△ABC的中线AD、BE相交于点P,
∴DE∥AB,
∴S△ABD=S△ABE,
∴S△PBD=S△PAE,
∵S△ABE=S2+S△PAE=S△BCE=S△PBD+S1,
∴S1=S2,
∴S1与S2的大小关系为相等,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正确的识别图形是解题的关键.
8.如图,在中,是边上的点,是边上的点,且,,若的面积为1,则的面积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连结AF,由,得,推出
,的面积为1,求出,由,同理求出由面积和得.
【详解】
连结AF,
∵,
∴,
∴,
设S△ACD=,S△AFD=,
∴,,
∴,
的面积为1,
,
由,
同理,
∴,
.
故选择:D.
【点睛】
本题考查面积比问题,掌握同高情况下面积比等于底的比,推出两对同底的面积差的比等于低的比是解题关键.
9.如图,△ABC中,D为边BC上的一点,中线BE与线段AD交于点F,且DF=AD,△ABD的面积为2,则△ADC的面积为___.
【答案】4
【解析】
【分析】
如图,连接,根据已知条件,先求得, ,设, 进而求得,四边形,,根据,求得,由即可求得△ADC的面积;
【详解】
如图,连接,
,,
,
,
BE是的中线,
,
,
设,
则,四边形,,
,
, ,
,
,
,
,
,
即,
,
.
故答案为4.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中线的性质,根据等高不等底的三角形之间的关系,换算三角形的面积,掌握三角形中线是解题的关键.
类型三 三条中线问题探究
10.如图所示,在△ABC中,D、E、F分别为BC、AD、CE的中点,且S△ABC=16cm2,则阴影部分(△BEF)的面积等于( )
A.2cm2 B.4cm2 C.6cm2 D.8cm2
【答案】B
【解析】
【分析】
三角形的一条中线分三角形为两个三角形,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根据以上内容求出每个三角形的面积,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
解:∵S△ABC=16cm2,D为BC中点,
∴S△ADB=S△ADC= =8cm2,
∵E为AD的中点,
∴S△BED==4cm2,S△CED==4cm2,
∴S△BEC=S△BED+S△CED=4cm2+4cm2=8cm2,
∵F为CE的中点,
∴S△BEF= S△BEC=4cm2,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中线平分面积,能求出各个三角形的面积是解此题的关键.
11.如图,是的中线,点、分别为、的中点,若的面积为,则的面积是______.
【答案】12
【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角形的中线把三角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解答即可.
【详解】
∵ F是CE的中点,
∴ ,
∵ E是BD的中点,
∴ , ,
∴ ,
∴△ABC的面积=.
故答案为:12.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主要利用了三角形的中线把三角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原理为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12.如图,△ABC中,D是BC边上的一点(不与B,C重合),点E,F是线段AD的三等分点,记△BDF的面积为S1,△ACE的面积为S2,若S1+S2=3,则△ABC的面积为______
【答案】9
【解析】
【分析】
根据点E,F是线段AD的三等分点,可得到S△ABD=3S1,S△ADC=3S2,代入即可求出△ABC的面积.
【详解】
解:∵点E,F是线段AD的三等分点,
∴DF=AE=AD,
∴S△ABD=3S1,
同理可知:S△ADC=3S2,
∴S△ABC=S△ABD+S△ADC
=3S1+3S2
=3(S1+S2)
=3×3
=9.
故答案为:9.
【点睛】
此题考查了三角形面积,解题的关键是 同底等高三角形面积之比等于对应底边之比.
13.如图,分别是的边上的中点,连接交于点,,的面积为,设的面积为,的面积为,则_______.
【答案】2
【解析】
【分析】
借助三角形中线平分三角形的面积和等高的三角形面积之比等于底之比可求得图中六个小三角形(△ADG,△BDG,△BEG,△AFG,△FCG,△ECG)面积相等,由此可得解.
【详解】
解:∵D,E,F分别是△ABC的边AB,BC,AC上的中点,
∴AD=DB,AF=CF,BE=EC,
∴△BDG的面积=△ADG的面积,△CFG的面积=△AGF的面积,△BEG的面积=△ECG的面积.
∵AG=2GE,
∴△ABG的面积=2△BEG的面积,△ACG的面积=2△ECG的面积,
∴△ADG,△BDG,△BEG,△AFG,△FCG,△ECG的面积相等,
∴S1+S2=•S△ABC=2,
故答案为:2.
【点睛】
本题考查三角形中线有关的面积计算.理解等高的三角形面积之比等于底之比是解题关键.
14.如图,已知△ABC,现将边BA延长至点D,使AD=AB,延长AC到点E,使CE=2AC,延长CB至点F,使BF=3BC,分别连接DE,DF,EF,得到△DEF,若△ABC的面积为2,则阴影部分的面积=_______________.
【答案】34
【解析】
【分析】
分别连接、、,利用与等底同高,求出.然后利用与等底同高,求出.从而求得,,,,,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分别连接、、.
与等底同高,.
与等底同高,,.
.,,,,,,阴影部分的面积.
故答案为34.
【点睛】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三角形面积的理解和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分别连接、、,求出各三角形的面积.
15.如图,△ABC的面积是1,AD是△ABC的中线,AF=FD,CE=EF,则△DEF的面积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中线的性质即可求出S△ACD,然后根据等高时,面积之比等于底之比,即可依此求出S△CDF,S△DEF.
【详解】
解:∵△ABC的面积是1,AD是△ABC的中线,
∴S△ACD=S△ABC=,
∵AF=FD,
∴DF=AD,
∴S△CDF=S△ACD=×=,
∵CE=EF,
∴S△DEF=S△CDF=×=,
故选:D.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面积关系,掌握中线的性质和等高时,面积之比等于底之比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16.阅读下面资料:
小明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对面积为a的△ABC逐次进行以下操作:分别延长AB、BC、CA至A1、B1、C1,使得A1B=2AB,B1C=2BC,C1A=2CA,顺次连接A1、B1、C1,得到△A1B1C1,记其面积为S1,求S1的值.
小明是这样思考和解决这个问题的:如图2,连接A1C、B1A、C1B,因为A1B=2AB,B1C=2BC,C1A=2CA,根据等高两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底之比,所以==2S△ABC=2a,由此继续推理,从而解决了这个问题.
(1)直接写出S1= (用含字母a的式子表示).
请参考小明同学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下列问题:
(2)如图3,P为△ABC内一点,连接AP、BP、CP并延长分别交边BC、AC、AB于点D、E、F,则把△ABC分成六个小三角形,其中四个小三角形面积已在图上标明,求△ABC的面积.
(3)如图4,若点P为△ABC的边AB上的中线CF的中点,求S△APE与S△BPF的比值.
【答案】(1)19a;(2)315;(3).
【解析】
【分析】
(1)首先根据题意,求得S△A1BC=2S△ABC,同理可求得S△A1B1C=2S△A1BC,依此得到S△A1B1C1=19S△ABC,则可求得面积S1的值;
(2)根据等高不等底的三角形的面积的比等于底边的比,求解,从而不难求得△ABC的面积;
(3)设S△BPF=m,S△APE=n,依题意,得S△APF=S△APC=m,S△BPC=S△BPF=m.得出,从而求解.
【详解】
解:(1)连接A1C,
∵B1C=2BC,A1B=2AB,
∴,,,
∴,
∴,
同理可得出:,
∴S1=6a+6a+6a+a=19a;
故答案为19a;
(2)过点作于点,
设,,
;,
.
,即.
同理,.
.
.①
,,
.②
由①②,得,
.
(3)设,,如图所示.
依题意,得,.
.
,
.
,
,
.
.
.
【点睛】
此题考查了三角形面积之间的关系.(2)的关键是设出未知三角形的面积,然后根据等高不等底的三角形的面积的比等于底边的比列式求解.
类型四 多条中线问题探究
17.如图,△ABC的面积为1,沿△ABC的中线截取的面积为,沿的中线截取的面积为.按上述方法依次截取的三角形的面积分别为,…,则所截取的三角形的面积之和为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角形中线的性质和三角形面积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
解:∵沿△ABC的中线AD1截取△ABD1的面积为S1,△ABC的面积为1,
∴△ABD1的面积S1=,
∵沿△AD1C的中线AD2截取△AD1D2的面积为S2.
∴△AD1D2的面积S2=,
同理可得:S3=,S4=,Sn=,
∴S10=,
所截取的三角形的面积之和==,
故答案为:.
【点睛】
此题考查三角形的面积,关键是根据三角形的中线把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18.设△ABC的面积为1,如图①将边BC、AC分别2等分,BE1、AD1相交于点O,△AOB的面积记为S1;如图②将边BC、AC分别3等份,BE1、AD1相交于点O,△AOB的面积记为S2;……, 依此类推,则S5的值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
如图1,连接OC,由、分别将边BC、AC2等份,,所以,即,根据等底同高的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可得
所以,即可求得,所以;
如图2,连接OC,OD1,OE2,由图(1)的方法可得
,
所以
,
同样的方法可求得,以此类推可得.故选D.
点睛:本题是规律探究题,主要考查等底同高的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能从图中观察,并能适当添加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
19.如图1,正的面积为1,把它的各边延长一倍得到新正,再把正的各边延长一倍得到正(如图2),如此进行下去,......,则(1)正的面积为______;(2)正的面积为______(用含有的式子表示,为正整数).
【答案】 7
【解析】
【分析】
先根据已知条件求出及的面积,再根据两三角形的倍数关系求解即可.
【详解】
解:△ABC与△A1AB1底相等(AC=AA1),高为1:2(AB1=2AB),
∴面积比为1:2,
∵△ABC面积为1,∴.
同理可得,的面积=的面积=2
∴的面积=的面积+的面积+的面积+的面积=2+2+2+1=7;
同理可证的面积=7的面积=49,
∴如此下去,则正AnBnCn的面积=7n.
故答案为:7,7n.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的面积,根据题意得出找出规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0.如图,中,AH为BC边上的高,记为S,AH的垂直平分线交边AB于点,交边AC于点,连接,得到第一个三角形,作边BC上的高;作高的垂直平分线交边AB于点,交边AC于点,连接,得到第二个三角形,作边BC上的高;……依次这样作下去,则第2020个三角形的面积为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连接A1H,依据垂直平分线的的性质以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A1是AC的中点,进而得出△A1BC的面积=S△ABC=S,同理可得△A2BC的面积=S,△A3BC的面积=,根据规律即可得出第2020个三角形△A2020BC的面积.
【详解】
如图所示,连接A1H,
∵AH的垂直平分线交边AB于点B1,交边AC于点A1,
∴AA1=HA1
∴∠HAC= ∠AHA1,
又∵AH⊥BC,
∴∠HAC+∠C=∠AHA1+∠CHA1=90°,
∴∠C=∠CHA1,
∴HA1=CA1,
∴AA1=CA1,
∴A1是AC的中点,
∴△A1BC的面积=S△ABC=S,
同理可得,A2是A1C的中点,
∴△A2BC的面积== S,
同理可得,△A3BC的面积= = ,
∴第2020个三角形 △A2020BC 的面积为:,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垂直平分线的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面积,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掌握:三角形的中线将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21.【数学经验】三角形的中线能将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经验发展】(1)面积比和线段比的联系:如果两个三角形的高相同,则它们的面积比等于对应底边的比,如图1,的边上有一点,请证明:
【结论应用】(2)如图2,的面积为1,,求的面积;
【拓展延伸】(3)如图3,的边上有一点,为上任意一点,请利用上述结论,证明:
【迁移应用】(4)如图4,中,是的三等分点,是的中点,若的面积是1,请直接写出四边形的面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见解析;(2)12;(3)见解析;(4)
【解析】
【分析】
[经验发展]过作于,依据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即可得到结论;
[结论应用]连接,依据“如果两个三角形的高相同,则他们的面积比等于对应底边的比”,即可得到与面积之间的关系;
[拓展延伸]依据“如果两个三角形的高相同,则他们的面积比等于对应底边的比”,即可得到与面积之间的关系;
[迁移应用]连接,设,即可得出,,,进而得到.
【详解】
解:[经验发展]如图1,过作于,
,,
,即.
[结论应用]如图2,连接,
,
,
又,
,
,
又的面积为1,
的面积12.
[拓展延伸]如图3,是上任意一点,
,
是上任意一点,
,,
,
即.
[迁移应用]如图4,连接,
是的三等分点,
,
是的中点,
,
设,则,,,
,,
.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属于三角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以及三角形的中线的性质的运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掌握三角形的中线能将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如果两个三角形的高相同,则他们的面积比等于对应底边的比.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