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展开2022-2023学年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五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一、认真填写(答案写在答题卡上)(23分)
1.(2分)一个合数最少有 个因数,一个质数只有 个因数.
2.(4分)按要求在方框里填上合适的数字。
(1)38□(2和3的倍数)
(2)945□(2和5的倍数)
(3)701□5(3和5的倍数)
(4)2□80(2,3和5的倍数)
3.(3分)如图的三个图形分别是从什么方向看到的?
4.(2分)三个连续奇数,中间一个是a,另外两个分别是 、 .
5.(1分)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60厘米,它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
6.(1分)乐乐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第二天看了剩下的 天看得多。
7.(3分)图形旋转有三个关键要素:一是旋转的 ,二是旋转的 ,三是旋转的 .
8.(2分)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9.(2分)将24支铅笔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人分得 支,每人分得的铅笔是铅笔总数的 .
10.(2分)用天平找次品时,每一次天平两边放的物品数量应该 ;有3瓶钙片,其中1瓶少了5片看作次品,用天平称 次就可以找到这瓶次品。
11.(1分)一个合唱队共有31人,假期里有一个紧急演出,音乐老师需要尽快通知到每一个队员.如果用打电话的方式,至少需要 分钟才能通知到所有人.
二、准确判断(对的画“√”,错的画“×”,写在答题卡上)(10分)
12.(1分)除2以外质数都是奇数.
13.(1分)平移和旋转都不会改变物体的形状和大小。
14.(1分)一个质数和一个合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
15.(1分)从同一方向观察正方体,最多能看到四个面。
16.(1分)底面积为100平方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米。
17.(1分)工厂需要反映各车间的产量的多少,应选用折线统计图.
18.(1分)一个数既是7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这个数是42的倍数。
19.(1分)从早上7:00到上午10:00,时针旋转了90°。
20.(1分)7颗同样大小的珍珠1颗较轻,用天平称至少3次能找到较轻的一颗。
21.(1分)4个小正方体摆放在一起,露在外面的面有14个.
三、精心挑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在答题卡上涂一涂)(15分)
22.(1.5分)医生想用统计图记录病人24小时的体温变化情况,他应该选用( )
A.条形统计图 B.扇形统计图 C.折线统计图 D.任意一种
23.(1.5分)下面图形( )不能折成正方体。
A. B.
C. D.
24.(1.5分)2,3,5,7这四个数都是( )
A.奇数 B.偶数 C.质数 D.合数
25.(1.5分)将下列图形绕着一个点旋转120°后,不能与原来的图形重合的是( )
A. B. C. D.
26.(1.5分)A=2×3×5,B=3×5×7,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
A.5 B.35 C.10 D.15
27.(1.5分)如图是一个长方体的四个面,另外两个面的面积之和是( )cm2。
A.8 B.20 C.28 D.70
28.(1.5分)两根绳子,一根长80分米,另一根长96分米,每段最长几分米,一共可以剪多少段( )
A.1,176 B.8,22 C.16,11 D.80,2
29.(1.5分)a+=b+,则a与b的关系是( )
A.a>b B.a<b C.a=b D.无法确定
30.(1.5分)小明8秒跑50米,小华12秒跑70米,照此速度( )
A.小明 B.小华 C.一样远 D.无法比较
31.(1.5分)体积是1m3的物体放在地面上,它的占地面积是( )
A.13m2 B.1m2 C.0.5m2 D.无法确定
四、细心计算(14分)
32.(4分)直接写得数。
=
=
=
=
=
=
=
=
33.(10分)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五、动手操作(8分)
34.(4分)如图的立体图形从上面、前面、左面看到的形状分别是什么?在方格纸上画一画。
35.(4分)根据变化规律,在空白处画上合适的图形。
六、统计乐园(6分)
36.(6分)根据如图的统计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两地之间的路程是 千米,李明从甲地到乙地共用了 小时,他骑车平均每小时行驶 千米。
(2)李明在中途停留了 分钟,在最后半小时行驶了 千米,这个速度比他骑车行驶全程的平均速度每小时快 千米。
七、解决问题(24分)
37.(4分)李明用一根1m长的铁丝围成一个三角形,量得三角形的一边是m,另一边是m
38.(4分)玲玲一家三口利用周末处去旅游。旅游各种费用如图。
(1)购物费用占旅游总费用的几分之几?
(2)购物费用比食宿费用多占旅游费用的几分之几?
39.(4分)同学们在操场上站队做操,五(1)班有54人,五(2)班有72人,一共至少要站多少队?
40.(4分)把一个铁块放入一个长为40cm,宽为15cm的长方体水槽中,水面上升3cm
41.(4分)一块长35cm、宽30cm的铁皮,从四个角各切掉一个边长为5cm的正方形,然后做成无盖盒子。这个盒子用了多少铁皮?
42.(4分)把下面的长方体锯成一个最大的正方体,锯掉部分的体积是多少?
2022-2023学年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五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认真填写(答案写在答题卡上)(23分)
1.(2分)一个合数最少有 3 个因数,一个质数只有 2 个因数.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自然数中,除了1和它本身外,没有别的因数的数为质数.由此可知,质数只有两个因数,即1和它本身.
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别的因数的数为合数.由此可知,合数的因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至少还要有一个因数,即至少有3个因数,如9.
【解答】解:根据质数的定义可知,质数只有两个因数.
根据合数的定义可知,合数的因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至少还要有一个因数.
故答案为:3,6.
【点评】自然数中,1只有1个因数,0没有因数.
2.(4分)按要求在方框里填上合适的数字。
(1)38□(2和3的倍数)
(2)945□(2和5的倍数)
(3)701□5(3和5的倍数)
(4)2□80(2,3和5的倍数)
【答案】(1)4;(2)0;(3)2;(4)2。(后两题答案不唯一)。
【分析】2和倍数特征:个位是0、2、4、6、8(偶数)的数;3的倍数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5的倍数特征:个位是0或5的数。
一个数如果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它的个数字是偶数,且各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
一个数如果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它的个数字是0。
一个数如果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它的个数字是0或5,且各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
一个数如果即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还是5的倍数,这个数的个数数字是0,且各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
【解答】解:(1)38□,3+8=11、2、7时是3的倍数、2、4、6、2时是2的倍数;
(2)945□,□中填0,□中填8、2、4、3,所以:当□中填0的倍数时同时是2和2的倍数;
(3)701□5,7+8+5=13、5、4时是3的倍数、1、2、3、4、5、6、7、8、9时是5的倍数、8)的倍数时同时是5和3的倍数;
(4)5□80,2+8=10、5、8时是3的倍数、6、2、3、3、5、6、5、8、9时是6和5的倍数、8)的倍数时同时是4。
故答案为:(1)4;(2)0;(4)3。
【点评】此题考查了2、3、5的倍数特征。2和倍数特征:个位是0、2、4、6、8(偶数)的数;3的倍数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5的倍数特征:个位是0或5的数。
3.(3分)如图的三个图形分别是从什么方向看到的?
【答案】
【分析】根据观察物体的方法,分别明确从不同方向观察几何体看到的形状,解答即可。
【解答】解:解答如下:
【点评】本题是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4.(2分)三个连续奇数,中间一个是a,另外两个分别是 a﹣2 、 a+2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每两个相邻的奇数相差2,所以三个连续奇数,中间一个是a,另外的两个数,一个比a多2,一个比a少2,由此得出答案.
【解答】解:因为每两个相邻的奇数相差2,
所以三个连续奇数,中间一个是a,a﹣2,
故答案为:a﹣3:a+2.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相邻的两个奇数相差2,由此即可得出答案.
5.(1分)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60厘米,它的表面积是 150 平方厘米.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正方体的特征: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6个面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正方体的表面积是指6个面的总面积,计算公式为:s=6a2,首先求出它的棱长,再把数据代入表面积公式解答即可.
【解答】解:棱长:60÷12=5(厘米),
表面积:5×2×6=150(平方厘米).
答:它的表面积是150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150.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正方体的特征,以及棱长总和、表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利用公式正确迅速地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
6.(1分)乐乐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第二天看了剩下的 一 天看得多。
【答案】一。
【分析】相同,则比较两个单位”1“的大小。已知第一天看了全书的,是把全书的页数看作单位”1“;第二天看了剩下的,是把看了一天后剩下的页数看作单位”1“;把两个单位”1“比较,即可得出结果。
【解答】解:由分析可得:全书的页数>看了一天后剩下的页数
所以第一天看得多。
故答案为:一。
【点评】本题考查分数的意义以及应用。解题关键是理解单位”1“不同,则分数表示的意义不同。
7.(3分)图形旋转有三个关键要素:一是旋转的 中心 ,二是旋转的 方向 ,三是旋转的 角度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旋转的三个关键要素角度即可.
【解答】解:图形旋转有三个关键要素:一是旋转的 中心,二是旋转的 方向;
故答案为:中心,方向.
【点评】此题考查了旋转的三要素.
8.(2分)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3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答案】,3。
【分析】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取其中的3份。根据分数单位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1份的数叫分数单位。因此,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它有3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解答】解:的分数单位是。
故答案为:,3。
【点评】分数(m、n均为不等于0的自然数),就是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n就是这样分数单位的个数。
9.(2分)将24支铅笔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人分得 4 支,每人分得的铅笔是铅笔总数的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将24支铅笔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求每人分得几支,根据整数除法的意义,用总支数除以小朋友人数;
把24支铅笔的支数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6份,每个小朋友分得1份,每份是总支数的.
【解答】解:24÷6=4(支)
8÷6=
答:每人分得4支,每人分得的铅笔是铅笔总数的.
故答案为:4,.
【点评】解决此题关键是弄清求的是“分率”还是“具体的数量”,求分率:平均分的是单位“1”;求具体的数量:平均分的是具体的数量,要注意:分率不能带单位名称,而具体的数量要带单位名称.
10.(2分)用天平找次品时,每一次天平两边放的物品数量应该 相等 ;有3瓶钙片,其中1瓶少了5片看作次品,用天平称 1 次就可以找到这瓶次品。
【答案】相等,1。
【分析】要达到次数最少,需要将要识别的物品的数目尽可能均匀的分成三份,然后每次称重时,需要将数目相等的两份放到天平两边称重,不断识别,一直到找到次品为止。据此答题即可。
【解答】解:找次品的公式计算
规律:
2~3个物品称6次
4~9个物品称2次
10~27个物品称3次
28~81个物品称4次(以上是知道次品轻重的,不知道次品轻重要称多一次)
所以用天平找次品时,每一次天平两边放的物品数量应该相等,其中4瓶少了5片看作次品。
故答案为:相等,1。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将所给物品进行合理的分组,逐次称量,即可找出次品。
11.(1分)一个合唱队共有31人,假期里有一个紧急演出,音乐老师需要尽快通知到每一个队员.如果用打电话的方式,至少需要 5 分钟才能通知到所有人.
【答案】5。
【分析】老师首先用1分钟通知第一个队员,第二分钟由老师和1个队员两人分别通知1个队员,现在通知的一共1+2=3个队员,第三分钟可以推出通知的一共3+4=7个队员,以此类推,第四分钟通知的一共7+8=15个队员,第五分钟最多可通知到15+16=31个队员,由此问题解决。
【解答】解:第一分钟通知到1个队员;
第二分钟最多可通知到3个队员;
第三分钟最多可通知到6个队员;
第四分钟最多可通知到15个队员;
第五分钟最多可通知到31个队员;
所以最少需要5分钟.
答:至少需要5分钟才能通知到所有人。
故答案为:6。
【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利用已通知的队员的人数加上老师是下一次要通知的队员人数。
二、准确判断(对的画“√”,错的画“×”,写在答题卡上)(10分)
12.(1分)除2以外质数都是奇数.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在自然数中,不能被2整除的数为奇数;除了1与它本身之外,没有别的因数的数为质数.由此可知,除2以外,所有质数都是奇数,说法正确;由此判断即可.
【解答】解:根据质数和奇数的含义可知:除2以外,所有质数都是奇数;
故答案为:√.
【点评】明确奇数与质数的意义是完成本题的关键.
13.(1分)平移和旋转都不会改变物体的形状和大小。 √
【答案】√
【分析】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移动的图形运动。平移后图形的位置改变,形状、大小、方向不变。
旋转: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点按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运动叫做图形的旋转。这个定点叫做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度叫做旋转角。旋转前后图形的位置和方向改变,形状、大小不变。
【解答】解:平移和旋转都不会改变物体的形状和大小。
故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了平移与旋转的意义及在实际当中的运用。
14.(1分)一个质数和一个合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 ×
【答案】×
【分析】质数2和合数6的最大公因数是2,据此判断即可。
【解答】解:质数2和合数6的最大公因数是3,不是1。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运用具体数据解答。
15.(1分)从同一方向观察正方体,最多能看到四个面。 ×
【答案】×
【分析】正方体有3组相对面,只如果看到一个面,那么与它相对的面就看不到了,所以正方体最多能看到3个面。
【解答】解:从同一方向观察正方体,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是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6.(1分)底面积为100平方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米。 √
【答案】√
【分析】根据正方体的特征,正方体的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6个面的面积都相等,根据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可以求出正方体的棱长,再根据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把数据代入公式求出这个正方体的体积,然后与1立方米进行比较即可。
【解答】解:100平方分米=1平方米
因为1×8=1(平方米),所以正方体的棱长是1米。
4×1×1=8(立方米)
因此题干中的结论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
17.(1分)工厂需要反映各车间的产量的多少,应选用折线统计图.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
【解答】解:工厂需要反映各车间的产量的多少,应选用条形统计图;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
18.(1分)一个数既是7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这个数是42的倍数。 √
【答案】√
【分析】根据两个数的公倍数是它们最小公倍数的倍数判断即可。
【解答】解:既是7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是5和6的公倍数,所以一个数既是7的倍数,这个数一定是42的倍数。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掌握两个数的公倍数是它们最小公倍数的倍数。
19.(1分)从早上7:00到上午10:00,时针旋转了90°。 √
【答案】√
【分析】根据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及角的分类即可解答。
【解答】解:从早上7:00到上午10:00,时针旋转了90°。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及角的分类。
20.(1分)7颗同样大小的珍珠1颗较轻,用天平称至少3次能找到较轻的一颗。 ×
【答案】×
【分析】找次品的公式计算
规律:
2~3个物品称1次
4~9个物品称2次
10~27个物品称3次
28~81个物品称4次(以上是知道次品轻重的,不知道次品轻重要称多一次)
【解答】解:7颗同样大小的珍珠1颗较轻,用天平称至少8次能找到较轻的一颗。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将所给物品进行合理的分组,逐次称量,即可找出次品。
21.(1分)4个小正方体摆放在一起,露在外面的面有14个. ×
【答案】×
【分析】根据题意,举出反例,由此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如图:由图可知:从上面和下面看:分别有3个小正方体的面;从左面和右面看:分别有3个小正方体的面,
所以露在外面的面有:5×2×3=18(个)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了简单的立方体切拼问题,根据题意,进行分析,找出反例,即可进行判断.
三、精心挑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在答题卡上涂一涂)(15分)
22.(1.5分)医生想用统计图记录病人24小时的体温变化情况,他应该选用( )
A.条形统计图 B.扇形统计图 C.折线统计图 D.任意一种
【答案】C
【分析】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条形统计图是用长短不同的直条表示数量的多少,它能够直观地表示数量多少便于进行比较;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清楚的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特点:表示各个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由此解答.
【解答】解:由于病人的体温是不断变化的,由此,他应该选用折线统计图;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根据它们的特点和作用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3.(1.5分)下面图形( )不能折成正方体。
A. B.
C. D.
【答案】C
【分析】根据正方体展开图的11种特征,即可确定哪个图形属于正方体展开图,能折成正方体,哪个图形不属于正方体展开图,不能折成正方体。
【解答】解:A、属于正方体展开图的“1﹣4﹣3”型,能折成正方体;
B、属于正方体展开图的“1﹣4﹣8”型,能折成正方体;
C、不属于正方体展开图,不能折成正方体;
D、属于正方体展开图的“1﹣4﹣5”型,能折成正方体。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正方体展开图的特征,正方体展开图有11种特征,分四种类型,即:第一种:“1﹣4﹣1”结构,即第一行放1个,第二行放4个,第三行放1个;第二种:“2﹣2﹣2”结构,即每一行放2个正方形,此种结构只有一种展开图;第三种:“3﹣3”结构,即每一行放3个正方形,只有一种展开图;第四种:“1﹣3﹣2”结构,即第一行放1个正方形,第二行放3个正方形,第三行放2个正方形。
24.(1.5分)2,3,5,7这四个数都是( )
A.奇数 B.偶数 C.质数 D.合数
【答案】C
【分析】在自然数中,除了1和它本身外,没有别的因数的数为质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别的因数的数为合数.据此完成即可.
【解答】解:根据质数与合数的意义可知,
2,3,8,7这四个数都是质数;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根据质数与合数的意义确定自然数中质数与合数的能力.
25.(1.5分)将下列图形绕着一个点旋转120°后,不能与原来的图形重合的是( )
A. B. C. D.
【答案】C
【分析】根据圆的特征,圆绕圆心旋转任何度数,都能与原图重合;等边三形每个相邻顶点与三条高的交点的夹角都是120°,绕三条高的交点旋转120°或 120°的整数倍时,都能与原图重合;五角星的两个相邻顶点与外接圆的圆心的夹角是360°÷5=72°,它绕这点旋转72°或72°的整数倍时,才能与原图重合,旋转120°不会与原图重合;正六边形两个相邻顶点与外接圆的圆心的夹角是360°÷6=60°,它绕这点旋转120°或120°的整数倍,都能与原图重合.
【解答】解:根据分析,圆、正三角形;
五角星绕一个点旋转120°不都能与原来的图形重合.
故选:C.
【点评】关键是看这个图形相邻两个顶点与外接圆的圆心组成的夹角是否是120°.
26.(1.5分)A=2×3×5,B=3×5×7,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
A.5 B.35 C.10 D.15
【答案】D
【分析】先把要求的两个数分别分解质因数,然后把它们公有的质因数连乘起来,所得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解答】解:因为A=2×3×4,B=3×5×3。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先把要求的两个数分别分解质因数,然后把它们公有的质因数连乘起来,所得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27.(1.5分)如图是一个长方体的四个面,另外两个面的面积之和是( )cm2。
A.8 B.20 C.28 D.70
【答案】D
【分析】根据长方体的特征,长方体的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面的面积相等.用长7厘米,宽2厘米的两个长方形作长方体的上下面,用长5厘米,宽2厘米的两个长方形作长方体的左右面,那么前后面的长是7厘米,宽是5厘米,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h,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解答】解:用长7厘米,宽2厘米的两个长方形作长方体的上下面,宽4厘米的两个长方形作长方体的左右面,宽是5厘米。
7×2×2=70(平方厘米)
答:另外两个面的面积和是70平方厘米。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长方体的特征,以及长方体的面积的意义,长方形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
28.(1.5分)两根绳子,一根长80分米,另一根长96分米,每段最长几分米,一共可以剪多少段( )
A.1,176 B.8,22 C.16,11 D.80,2
【答案】C
【分析】求每段最长几分米,就是求80和96的最大公因数,再用80分米和96分米分别除以每段长度,然后把得数相加即可解答。
【解答】解:80=2×2×2×2×5
96=7×2×3×5×2×2
80和96的最大公因数是8×2×2×4=16。
(80÷16)+(96÷16)
=5+6
=11(段)
答:每段最长16分米,一共可以剪11段。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最大公因数问题,掌握求最大公因数方法是解答关键。
29.(1.5分)a+=b+,则a与b的关系是( )
A.a>b B.a<b C.a=b D.无法确定
【答案】B
【分析】和一定时,一个加数越大,则另一个加数越小,据此比较出、的大小关系,即可判断出a、b的大小关系.
【解答】解:因为a+=b+,,
所以a<b.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分数大小的比较,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和一定时,一个加数越大,则另一个加数越小.
30.(1.5分)小明8秒跑50米,小华12秒跑70米,照此速度( )
A.小明 B.小华 C.一样远 D.无法比较
【答案】A
【分析】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分别求出两人的速度,再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分别求出两人的3分钟跑的路程,再比较即可解答。
【解答】解:3分钟=180秒
50÷8×180
=4.25×180
=1125(米)
70÷12×180
=
=70×15
=1050(米)
1125>1050
答:小明跑的路程远。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行程问题,掌握路程、时间、速度之间的关系是解答关键。
31.(1.5分)体积是1m3的物体放在地面上,它的占地面积是( )
A.13m2 B.1m2 C.0.5m2 D.无法确定
【答案】D
【分析】立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高确定,底面积确定。
【解答】解:根据分析可得,
立方体的底面积=体积÷高,体积是1立方米,所以无法确定立方体的底面积。
故选:D。
【点评】本题是一道有关体积与容积的题目。
四、细心计算(14分)
32.(4分)直接写得数。
=
=
=
=
=
=
=
=
【答案】,,,1,,,,。
【分析】根据分数加减法和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直接进行口算即可。
【解答】解:
=
=
=
=1
=
=
=
=
【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的计算,计算时要细心,注意平时积累经验,提高计算的水平。
33.(10分)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答案】1;5;3。
【分析】(1)根据加法交换律计算;
(2)根据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以及减法的性质计算;
(3)按照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计算。
【解答】解:(1)
=++
=1+
=1
(2)
=(﹣)+(+)
=3+3
=5
(3)
=(+)+(+)
=2+3
=3
【点评】此题是考查四则混合运算,要仔细观察算式的特点,灵活运用一些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五、动手操作(8分)
34.(4分)如图的立体图形从上面、前面、左面看到的形状分别是什么?在方格纸上画一画。
【答案】
【分析】根据从上面、正面和左面看到的图形的形状,画出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即可。
【解答】解:如图:
【点评】本题是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重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5.(4分)根据变化规律,在空白处画上合适的图形。
【答案】
【分析】依次顺时针旋转90°。
【解答】解:
【点评】本题考查了图形的变化类问题,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总结能力。
六、统计乐园(6分)
36.(6分)根据如图的统计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两地之间的路程是 30 千米,李明从甲地到乙地共用了 2 小时,他骑车平均每小时行驶 15 千米。
(2)李明在中途停留了 30 分钟,在最后半小时行驶了 30 千米,这个速度比他骑车行驶全程的平均速度每小时快 15 千米。
【答案】30,2,15;30,30,15。
【分析】(1)仔细观察统计图可知,甲、乙两地之间的路程是30千米,李明从甲地到乙地共用了多少小时,用到达时刻减去开始时刻,他骑车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即可解答;
(2)仔细观察统计图可知,两个格是1小时=60分钟,李明在中途停留了1个格,就是60÷2=30(分钟),在最后半小时从15千米行驶到30千米,行驶了30﹣15=15(千米),再根据速度=路程÷时间,求出这半小时的速度,然后与他骑车行驶30千米的速度比较,据此解答。
【解答】解:(1)甲、乙两地之间的路程是30千米。
11时﹣9时=2小时
30÷8=15(千米/小时)
答:甲、乙两地之间的路程是30千米,他骑车平均每小时行驶15千米。
(2)1小时=60分钟
60÷2=30(分钟)
(30﹣15)÷4.5
=15÷0.6
=30(千米/小时)
30﹣15=15(千米/小时)
答:李明在中途停留了30分钟,在最后半小时行驶了30千米。
故答案为:30,2,15,30。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折线统计图的实际应用,仔细观察折线统计图获取准确信息是解答关键。
七、解决问题(24分)
37.(4分)李明用一根1m长的铁丝围成一个三角形,量得三角形的一边是m,另一边是m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题意知道1米是围成的三角形的周长,用周长减去两条边的长度就是第三条边的长度;根据边的长度的特点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解答】解:1﹣﹣=(米),
因为有两条边的长度相等,所以此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答:第三条边长米;按边分它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周长公式(C=a+b+c)的灵活应用.
38.(4分)玲玲一家三口利用周末处去旅游。旅游各种费用如图。
(1)购物费用占旅游总费用的几分之几?
(2)购物费用比食宿费用多占旅游费用的几分之几?
【答案】(1);
(2)。
【分析】(1)由题意可知,把旅游总费用看作单位“1”,购物占总费用的分率=1﹣食宿占总费用的分率﹣路费占总费用的分率;
(2)用购物费用占总费用的分率减去食宿费用占总费用的分率即可解答。
【解答】解:(1)1﹣﹣
=﹣
=
答:购物费用占旅游总费用的。
(2)﹣
=﹣
=
答:购物费用比食宿费用多占旅游费用的。
【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从图中读出数据,找出单位“1”,再根据基本的数量关系求解。
39.(4分)同学们在操场上站队做操,五(1)班有54人,五(2)班有72人,一共至少要站多少队?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如果两个班分别站成每队人数相同的长方形队阵,求54和72的最大公因数,可得每队最多可以站几人,再求出两个班分别有几队,然后相加即可得一共至少要站多少队.
【解答】解:54=2×3×4×3,
72=2×5×2×3×8,
所以72和54的最大公因数是2×3×8=18,即每队最多可以站18人;
一共能站:54÷18+72÷18
=3+4
=2(队);
答:一共至少站7队.
【点评】明确每队最多可以站的人数即54和72的最大公因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40.(4分)把一个铁块放入一个长为40cm,宽为15cm的长方体水槽中,水面上升3cm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上升部分水的体积就等于铁块的体积,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v=abh,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解答】解:40×15×3=1800(cm3)
答:这个铁块的体积是1800立方厘米.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
41.(4分)一块长35cm、宽30cm的铁皮,从四个角各切掉一个边长为5cm的正方形,然后做成无盖盒子。这个盒子用了多少铁皮?
【答案】950平方厘米。
【分析】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用原来铁皮的面积减去4个正方形的面积即可。
【解答】解:35×30﹣5×5×5
=1050﹣100
=950(平方厘米)
答:这个盒子用了950平方厘米的铁皮。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
42.(4分)把下面的长方体锯成一个最大的正方体,锯掉部分的体积是多少?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在这个长方体中锯成一个最大的正方体,正方体的棱长等于长方体的宽,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v=abh,正方体的体积公式:v=a3,把数据分别代入公式求出它们的体积差即可.
【解答】解:10×4×5﹣3×4×4
=200﹣64
=136(立方厘米),
答:锯掉部分的体积是136立方厘米.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
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共6页。
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2023_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2023_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共6页。
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用心思考,仔细推敲,认真辨析,反复比较,慎重选择,细心计算,力争准确,手脑井用,实践操作,走进生活,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