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海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卷【试卷+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广西北海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卷【试卷+答案】,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广西北海市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
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秋分日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2018年9月23日,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的庆祝活动由1+6+N组成,即1个主会场活动,6个分会场活动,若干系列活动。如图为首届农民丰收节举办地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 举办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的省区( )
A. 最北端分会场壮族人口最多 B. 最南端的分会场简称粤
C. 最西端分会场平原面积广大 D. 全部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
2. 农民丰收节举办地的选择主要考虑的是( )
A. 地势起伏变化 B. 技术水平差距 C. 气候空间差异 D. 农业区域特色
读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3~4题。
3. 符合①②两地之间地势起伏状况的曲线是( )
A. B.
C. D.
4. 若有攀岩爱好者随身携带轻质绳索去M处攀岩,下列各长度的绳索最适宜的是( )
A. 110米 B. 210米 C. 310米 D. 410米
读世界著名的海峡(或运河)示意图,完成5~6题。
5. 图中海峡(或运河)位于板块生长边界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6. 当丁海峡附近河口三角洲表层泥沙由河口向外颗粒逐渐增大时,南半球正值(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读世界陆地上主要森林类型分布示意图,完成7~8题。
7. 图中森林主要类型区适宜人类居住的是( )
A. a、b B. b、c C. a、d D. c、d
8. 图中甲地森林形成的主要原因有( )
①受赤道低压影响,对流旺盛
②水汽受地形抬升,降水充足
③冬季盛行西风,带来暖湿气流
④暖流流经,增温增湿作用显著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英国“伊甸园”是沿着一个深废弃矿坑而建的延展型建筑。整个植物园主要由多个巨大蜂巢式穹顶建筑构成,穹顶由轻薄透明薄膜材料制成。这些温室看起来像一个个闪闪发亮的肥皂泡,几乎汇集了全球所有的植物,每年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约120万参观者。如图,完成9~10题。
9. 植物“伊甸园”采用蜂巢穹顶结构,主要是为了( )
①增加生物多样性
②抵御大风
③节约建筑材料,减少施工难度
④收集雨水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10. “伊甸园”最具吸引力的植物可能是( )
A. 热带植物 B. 本土植物 C. 温带植物 D. 寒带植物
如图岛屿位于北冰洋主要的边缘海周边,海冰外缘线离岸距离存在季节性变动。甲处小镇虽然规模较小,却是极地科考理想的起航和补给基地,也是众多游客青睐的旅游胜地。据此完成11~12题。
11. 甲小镇受众多游客青睐的主要旅游项目最可能是( )
A. 观察极光 B. 温泉洗浴 C. 海底潜水 D. 极地科考
12. 影响甲小镇成为科考理想的起航和补给基地的主要因素是( )
A. 劳动力 B. 经济条件 C. 地形地势 D. 地理位置
普吉岛及周围39个小岛(7°45′N~8°15′N和98°15′E~98°40′E之间)为世界著名旅游度假区。如图为普吉岛月降水量及月平均气温的变化。据此完成13~14题。
13. 普吉岛上每年3、4月份( )
①太阳辐射强
②大气削弱作用弱
③地面反射作用弱
④大气保温作用强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4. 每年5月~10月是普吉岛旅游淡季的原因是( )
A. 阴冷潮湿 B. 植被枯黄 C. 昼短夜长 D. 天气多变
基瓦利纳是美国阿拉斯加州的一座小镇,它位于北美大陆伸入楚科奇海的一条长沙坝上,海拔1.8~3m每到秋冬季节,阿拉斯加多暴风雪天气,基瓦利纳几乎被厚厚的海冰包围。19世纪,因纽特人开始在此定居,目前该镇大约有400名居民,以打猎和捕鱼为生。如图示意基瓦利纳地理位置。据此完成15~16题。
15. 影响因纽特人选择在基瓦利纳定居的主要条件是( )
A. 河网密集 B. 土壤肥沃 C. 距海洋近 D. 气候湿热
16. 沙坝东侧水域比西侧的结冰厚且冻结( )
A. 水域相对封闭 B. 海水盐度较高 C. 纬度位置较高 D. 沿岸寒流流经
我国有两个重要的油菜优势种植区,但两个优势区油菜花期有很大的差异。如图为我国油菜优势种植区分布示意图。如图,完成17~19题。
17. 形成两个优势种植区油菜花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光照 B. 热量 C. 降水 D. 土壤
18. 青海、甘肃油菜优势种植区利于油菜生长的气候条件是( )
A. 光照充足、降水充沛 B. 热量丰富、温度适宜
C. 雨热同期、年较差大 D. 光照充足、日较差大
19. 两个油菜优势区种植的油菜品种不同油菜收获的季节就有差异。内蒙古优势区油菜收获的季节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台商曾经为广东省东莞市的经济发展撑起半边天,东莞台资企业大多数为外销代工企业,高峰期数量有5000多家,贡献东莞市一半的GDP,但是目前东莞台商的数量减少,台资企业的规模缩小。台资企业变得越来越边缘化。据此完成20~21题。
20. 台资企业变得越来越边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技术含量低 B. 产业协作弱 C. 占地面积广 D. 产品能耗大
21. 台资企业大幅减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政策 B. 交通 C. 市场 D. 生产成本
22. 台资企业减少对东莞的主要影响是( )
A. 经济发展负增长 B.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C. 城市化进程停滞 D. 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美丽乡村建设要依托乡村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生态资源优势,立足乡村现有的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以产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贵州省黔西南州纳灰村被评为“中国十大最美乡村”,如图示意黔西南州纳灰村景观。据此完成23~24题。
23. 纳灰村所在地区( )
A. 山水环绕,沃野千里 B. 地形崎岖,冰川广布
C. 土层浅薄,降水稀少 D. 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24. 适宜纳灰村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是( )
A. 休闲旅游模式 B. 草原牧场模式 C. 旱地农业模式 D. 高效农业模式
如图,我国某地一河流长约400km,沿河年平均水温变化如图所示。据此完成25~27题。
25. 该河流最可能位于我国( )
A. 四川省 B. 海南省
C.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 黑龙江省
26. 该河流( )
A. 西岸是侵蚀岸 B. 流向是由M到N
C. 水温随纬度变化 D. 水能资源较丰富
27. PR段河水温度迅速降低的原因可能是( )
A. 太阳辐射量降低 B. PR位于水库库区
C. 河流为地下暗河 D. 发电厂冷却水排入
北马里亚纳群岛位于西太平洋,由16个岛屿组成,其中塞班岛和提尼安岛是最大的两个岛屿,属于热带海洋性气候,分旱雨两季,雨季多为阵雨。塞班岛东北角的蓝洞与外海有3条相连水道,是石灰岩经过长期侵蚀、崩塌而形成的深洞。提尼安岛东南端形成一整排的大小洞穴,这些洞穴会周期性的像鲸鱼似的喷出水来,然后慢慢地回归消失,相当壮观。如图为北马里亚纳群岛局部区域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28~30题。
28. 组成蓝洞的主要岩石( )
A. 由内力作用形成 B. 可能有化石存在
C. 大多具有气孔构造 D. 与花岗岩成因相同
29. 蓝洞受外力侵蚀最强时( )
A. 太湖平原水稻抽穗 B. 好望角温和多雨
C. 巴西高原草木茂盛 D. 印度吹西南季风
30. 提尼安岛洞穴喷水的来源是( )
A. 地下水 B. 雨水 C. 潮汐 D. 风浪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0分)
3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布埃亚是喀麦隆西部城市,有“非洲雨极”之称,植物茂密。喀麦隆境内的萨纳加河流域位于东经9°38′~14°54′,北纬3°35′~7°21′之间,河口有宽阔的三角洲,一年内特定的季节三角洲面积增加较为明显。如图分别示意非洲局部区域(图1)和喀麦隆萨纳加河流域(图2)。
(1)乞拉朋齐被称为“世界雨极”,比较乞拉朋齐和布埃亚降水的异同。
(2)说明一月份R地和Q地的风向及成因。
(3)推测萨纳加河河口三角洲增长明显的季节及理由。
3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伊犁河发源于天山北侧,其呈分叉状向西开口。集水区内山地面积占68%,南北两侧天山支脉山体高大,流域内大小冰川和永久积雪分布宽广。伊犁河水量较大,两岸农牧业发达。位于河谷的伊宁市,年雾日天数较多。如图示意伊犁河谷地理位置。
(1)分析伊宁市年雾日天数较多的自然原因。
(2)说明伊犁地区水能开发的有利条件。
(3)推测伊犁河两岸农牧业发达的主要原因。
33. 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始于1985年,是我国第一个以冰雪活动为内容的国际性节日,是世界四大冰雪节之一。2020年1月5日晚,以“冰雪之冠上的明珠”为主题的第36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盛大开幕,如图所示,一直持续到2月底,吸引游客多达百余万人次,其中,我国南方地区(如广东、浙江、上海等)游客呈逐年攀升趋势。
(1)分析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对我国南方地区游客吸引力大的原因。
(2)家住广东的李先生计划明年去哈尔滨参观国际冰雪节,指出旅游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解析】
1. 【分析】
根据图片,举办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的省区中主会场位于北京,六个分会场分别位于黑龙江、安徽、浙江、广东、陕西和四川。
本题难度较小,解题的关键是了解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分布和自然、人文地理特征。
【解答】
解:据图分析可知,举办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的省区中,最北端的分会场位于黑龙江,壮族人口较少,A错误。
最南端分会场在广东省,该省简称粤,B正确。
最西端分会场位于四川省,以山地为主、盆地为主,C错误。
所以省区都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和第三级阶梯,D错误。
故选:B。
2. 【分析】
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自然条件:气候、水源、土壤、地形;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资金、管理;技术条件:冷藏、良种、化肥、机械。
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题干的基本信息,结合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分析即可。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解:从图中主会场与分会场的分布可知我国农民丰收节举办地的选择主要考虑的是农业区域特色,D正确;
农民丰收节举办地不用考虑地势起伏变化,A错误;
农业技术水平差异不影响农民丰收节举办地选址,B错误;
西北和青藏高原没有分会场说明不考虑气候空间差异,C错误。
故选:D。
3.【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解析】
1. 【分析】
剖面图的判读关键是看起点、终点、最高点、最低点和拐点的海拔高度。
本题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根据剖面线判读对应的剖面图。
【解答】
解:据图分析可知,等高距为50米,①地海拔介于350~400米之间,②地海拔介于300~350米之间,①②两地之间最低点为河谷所在地区,海拔介于100~150米之间,C图最符合,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 【分析】
陡崖的相对高度为(n-1)d≤δ<(n+1)d,其中n为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
本题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学会计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解答】
解:M处为陡崖,图中重合3条等高线,等高距是50m,因此该陡崖的相对高度(3-1)×50m≤δ<(3+1)×50m,计算得陡崖相对高度大于等于100米小于200米,最适宜的绳索应稍大于陡崖最大高度,适宜长度是210米,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5.【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解析】
1. 【分析】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分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共六大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若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碰撞,大洋板块向下俯冲,则形成海沟、岛弧或海岸山脉;若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则形成高大的山脉;在板块张裂处,常形成裂谷或海洋。
本题主要考查读图析图能力,属于基础题,熟记课本内容即可解答。
【解答】
解:根据轮廓图可在,甲为曼德海峡,乙为马六甲海峡,丙为巴拿马运河,丁为直布罗陀海峡,其中,甲海峡位于板块生长边界,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 【分析】
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地球重力能等,表现为地表物质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
本题难度中等,需掌握地质作用的知识,并具备一定的提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
解:丁为直布罗陀海峡,位于北半球,属于地中海气候,河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雨季在冬季。丁海峡附近河口三角洲表层冬季河水水位高于海平面,颗粒大小由陆地向海洋递减;反之,夏季河水水位低于海平面,颗粒物大小由陆地向海洋递增。因此,当丁海峡附近河口三角洲表层泥沙由河口向外颗粒逐渐增大时,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正值冬季,D正确。
故选:D。
7.【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解析】
1. 【分析】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有地形、气候、水资源和土壤、矿产资源等;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交通运输条件以及政治、文化等。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获取题干中信息即可。
【解答】
解:据图分析可知,a为亚寒带针叶林,b为温带落叶阔叶林,c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为热带雨林,b、c适宜人类居住,B正确。
故选:B。
2. 【分析】
陆地环境地域分异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水热条件的地域组合。但是,某些地区因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和洋流等因素的影响,往往表现出与上述规律不相吻合的现象。
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自然带的非地带性分异,获取题干中信息即可。
【解答】
解:甲地是马达加斯加岛的东部,该岛东侧形成的热带雨林气候属于非地带性,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沿岸马达加斯加暖流流经,增温增湿作用显著,发育形成的热带雨林带,②④正确;
马达加斯加岛离赤道较远,受赤道低压影响小,①错误;
马达加斯加岛位于回归线附近,处于信风的影响范围,而西风带影响范围主要在30-60°的纬度之间,③错误。
故选:C。
9.【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解析】
1. 【分析】
本题考查影响建筑建设的因素,主要因素有气候、地形、原料、技术、资金等。
本题难度适中,通过蜂巢穹顶结构设置题目,题目较为新颖,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思维分析能力。
【解答】
解:伊甸园并不是为了增加生物多样性,故①错;
顶结构比其他形状建筑物牢固,能抵御大风,故②对;
蜂巢结构施工的难度较大,故③错;
蜂巢结构可以很好地适应废弃矿坑地区复杂的地形,穹顶结构有利于收集雨水,故④对。
故选:B。
2. 【分析】
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主要因素有热量、水分、光照、风力、土壤肥力、土壤水分等。
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影响植被生长的因素,获取图文中信息即可。
【解答】
解:英国位于温带地区,对游客而言,最具吸引力的应是地域差异最大的热带植物,A正确;
本土植物和温带植物与当地的地带性植物相似性强,不具备吸引力,BC错误;
英国地处中高纬度,寒带植物的稀缺性较热带植被低,且植被相对单一,观赏价值不高,D错误。
故选:A。
11.【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解析】
1. 【分析】
极光是一种绚丽多彩的发光现象,其发生是由于太阳带电粒子流(太阳风)进入地球磁场,在地球南北两极附近地区的高空,使高层大气分子或原子激发(或电离)而产生,在夜间出现的灿烂美丽的光辉。在南极被称为南极光,在北极被称为北极光多发生在极夜地区。
本题考查旅游资源的相关知识,同要求学生较强材料阅读和分析能力,能从材料中较快的获得有用的地理信息。
【解答】
解:图示岛屿位于北极圈内,极夜时间较长,观察极光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A正确;
该区域地壳稳定,地热资源不丰富,没有温泉洗浴项目,B错误;
在冰天雪地的北极地区不可能发展海底潜水,C错误;
极地科考不是旅游项目,D错误。
故选:A。
2. 【分析】
本题考查城镇体系的知识,城镇体系是指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中,由一系列规模不等、职能各异、空间分布有序、相互联系密切的城市所组成的城市群体。发展小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使基础设施投资能相对集中,使一个县、一个地区成为经济的凝聚点,进而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
本题难度较小,通过区域图设置题目,题目为常规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
【解答】
解:图示岛屿位于欧洲北端,温度相对较高,距黄河站较近,地理位置优越,因此该岛屿成为极地科考理想的起航和补给基地。
故选:D。
13.【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解析】
1. 【分析】
根据材料可知,普吉岛位于低纬地区,3、4月份正午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降水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
本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大气热力作用的过程,结合天气状况下的气温差异分析即可。
【解答】
解:.读图可知,3、4月份,普吉岛气温高,降水少,太阳辐射强,①正确;
3、4月份,普吉岛降水少,晴天多,云量少,大气削弱作用弱,②正确;
由于降水少,地表干燥,植被覆盖率相对较低,地面反射作用强,③错误;
由于晴天多,降水少,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大气保温作用弱,④错误。
故选:A。
2. 【分析】
本题解题关键在于能够结合图中普吉岛不同月份气温和降水的特点进行分析得出答案。
该题目难度中等,解答此题,关键在于读图,要求学生较强材料阅读和分析能力,能从材料中较快的获得有用的地理信息。
【解答】
解:5月~10月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对流强烈,多暴雨、台风、雷电,天气多变,D项正确;
该段时间最低温都在27摄氏度左右,不会感觉太冷,A项错误;
此时降水较多,植被茂盛,B项错误;
普吉岛纬度位置靠近赤道,昼夜长短变化不大,C项错误。
故选:D。
15.【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解析】
1. 【分析】
影响因纽特人选择在基瓦利纳定居的主要条件可以从图示海陆位置等角度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聚落布局的因素,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
【解答】
解:根据图文材料可知,因纽特人开始在此定居,以打猎和捕鱼为生,基瓦利纳距海近,便于出海捕鱼,C正确;
该地河流状况图中没有呈现,A错误;
该地纬度较高,气候寒冷,土壤贫瘠,冻土广布,BD错误。
故选:C。
2. 【分析】
本题考查海-气相互作用的知识,海洋与大气直接接触,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不停地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共同组成了“海洋-大气系统”。进入地球大气的太阳总辐射能,约70%被海洋吸收。这些能量又以多种形式输送给大气,并驱动大气运动。海洋尤其是热带海洋,是大气运动的重要能量来源。与大气相比,海水的热容量大得多,热量传递所耗费的时间也长得多,因此海洋就成为地球上气温的“调节器”。
本题难度适中,通过沙坝设置题目,题目为常规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思维分析能力。
【解答】
解:沙坝东侧水域相对封闭,海水流动性较差,且东侧靠陆地,水温较低,冻结时间长,故A对。
陆地上有多条河流注入,海水盐度低,海水易冻结成厚厚的冰层,故B错。
沙坝东西两侧纬度都较高,故C错。
西侧沿岸阿拉斯加暖流经过,增温增湿,西侧水温较高,故D错。
故选:A。
17.【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C
【解析】
1. 【分析】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有: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土地价格、资金、管理、冷藏、保鲜技术、良种、化肥、机械。
本题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解题时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
【解答】
解:长江流域多雨天,光照不如北方地区充足,但北方的油菜花期比南方迟,因此不合逻辑,A错误;
长江流域纬度较低,热量条件较好,因此油菜花期靠前,而北方由于纬度较高,热量相对较少,因此油菜花期相对靠后,热量是影响油菜花期差异的主要因素,B正确;
由图可知,两个优势区纬度差异较大,降水不是造成花期差异的主要因素,C错误;
土壤对油菜花期影响不大,D错误。
故选:B。
2. 【分析】
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气候、地形、水源、土壤、市场、技术、交通运输、政策、劳动力等。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解题的关键是从题干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解答】
解:青海为高山高原气候,甘肃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晴天多,青海海拔高,光照强,利于油菜光合作用,且青海、甘肃昼夜温差大,利于有机质积累,D正确;
青海为高山高原气候,甘肃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两地降水少,A错误;
青海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热量不足,B错误;
青海、甘肃油菜属春油菜,夏初播种,夏季生长,秋季成熟收获,年较差的大小对油菜的生长没有影响,C错误。
故选:D。
3. 【分析】
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气候、地形、水源、土壤、市场、技术、交通运输、政策、劳动力等。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解题的关键是从题干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解答】
解:内蒙古油菜属春油菜,秋季成熟收获,C正确。
故选:C。
20.【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解析】
1. 【分析】
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有:土地、原料、动力、水源、交通运输、劳动力、市场、政府政策、区域产业基础和生产协作条件等,一般来说,市场是首先要考虑的因素。
本题考查影响工业的主导因素,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
【解答】
解:台资企业大多数为外销代工企业,劳动力需求量大,技术含量较低。随着东莞市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主导产业,导致台资企业越来越边缘化,A正确;
产业协作弱、占地面积广、产品能耗大不是台资企业变得越来越边缘化的主要原因,BCD错误。
故选:A。
2. 【分析】
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有:土地、原料、动力、水源、交通运输、劳动力、市场和政府政策等。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影响工业的主导因素,获取图文中信息即可。
【解答】
解:改革开放初期,东莞市有国家的优惠政策,且劳动力、土地价格低廉,因此吸引了大量的台商在东莞投资建厂。随着东莞市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地价等成本不断提高,生产成本增加,使大批台资企业撤离东莞。
故选:D。
22.【答案】B
【解析】解:东莞台资企业减少对东莞市经济发展有一定影响但东莞市的经济发展并未呈现负增长,城市化进程仍处于加速发展阶段,AC错误;
减少的台资企业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D错误;
资企业数量减少有利于东莞市将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上,促进产业结构升级,B正确。
故选:B。
台资企业减少对东莞的主要影响可以从经济效益角度分析。
本题考查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
23.【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解析】
1. 【分析】
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特征的知识,区域地理特征主要从气候、地形、河湖、生物、人口、城市等方面考虑。
本题难度较大,通过纳灰村设置题目,题目较为新颖,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区域认知能力。
【解答】
解:分析可知,纳灰村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但因其位于云贵高原地区,地势较高,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四季如春,故B错,D对。
纳灰村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周围山环水绕,峰林丛立,地形崎岖,位于丘陵间盆地,土壤肥沃,故AC错。
故选:D。
2. 【分析】
本题考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为立足于扩大国内需求推动发展;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显著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等。
本题难度较小,通过纳灰村设置题目,题目为常规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和读图分析能力。
【解答】
解:由材料可知,美丽乡村建设要依托乡村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生态资源优势,立足乡村现有的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纳灰村自然风景优美,且有少数民族居住,旅游资源丰富,适宜发展休闲旅游。
故选:A。
25.【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C
【解析】
1. 【分析】
该河流最可能的分布省区可以结合水温和河流长度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流域的开发与治理,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
【解答】
解:图示河流年平均水温较高,不可能位于较高纬度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或黑龙江省,CD错误;
河流的长度约400km,海南岛的东西跨度最长轴只有300多千米,该河流不太可能位于海南,因此该河流最可能位于四川省,四川省地势落差大,因地势差的变化,使河流上下游水温发生变化,A正确,B错误。
故选:A。
2. 【分析】
如果从地转偏向力角度来看,北半球河流右岸易受侵蚀而成为凹岸,南半球则是河流左岸易受侵蚀而成为凹岸,河道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会使得河道凹岸侧逐渐侵蚀,凸岸侧逐渐泥沙堆积,其主要原因是水流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使得凹岸侧的水流速度增加,对河道的侵蚀加强,而而凸岸的水流变慢,泥沙逐渐沉积,使得原本U型的河道变成倾向一侧的河道。
本题主要考查流域的开发与治理,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
【解答】
解:如果该河流西岸是侵蚀岸,那么该河流就是向南流,但依据材料不能确定河流的流向,A错误;
水往低处流,随海拔的降低,水温会增加,因此河流是从N流向M,B错误;
该河流长度约400km,纬度变化不超过4°,受太阳辐射的影响,水温变化不会很大,C错误;
由河流温度变化可知,该河流的落差超过1000m,且位于南方地区,径流量较大,其水能资源较丰富,D正确。
故选:D。
3. 【分析】
本题考查陆地水体的知识,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是指它们之间的运动转化及其水源补给关系。从陆地水体的水源补给看,大气降水是河流水和其他陆地水体的最主要补给形式;冰融水可补给河流水及其他陆地水体;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间,依据水位、流量的动态变化,具有水源的相互补给关系。
本题难度适中,通过坐标图设置题目,题目为常规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和读图分析能力。
【解答】
解:图中PR只是一小段水温突然降低,不可能是太阳辐射降低的影响;水库库区具有调节气温的功能,不会使水温骤降;发电厂的冷却水是热水,不会降低水温,反而会使水温升高;河流在地表时水温较高,进入地下暗河以后,其水温会明显下降。
故选:C。
28.【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C
【解析】
1. 【分析】
根据材料,组成蓝洞的岩石是海相沉积岩石灰岩。
本题难度较小,解题的关键是了解不同岩石类型的特点。
【解答】
解:组成蓝洞的主要岩石为石灰岩,属于沉积岩,由外力作用形成,有层理构造,可能有化石存在,B正确,A、C错误。
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与石灰岩成因不同,D错误。
故选:B。
2. 【分析】
图文材料可知,塞班岛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东北信风带交替控制,蓝洞位于岛屿东北角,是石灰岩受海水侵蚀、崩塌形成的,蓝洞受外力侵蚀时该地区盛行东北信风,为北半球冬季。
本题难度适中,通过蓝洞设置题目,题目为基础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思维分析能力。
【解答】
解:此时,太湖平原不是水稻抽穗季节,故A错;
南半球好望角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故B错;
印度吹东北季风,故D错;
巴西高原为热带草原气候,北半球冬季为南半球夏季,此时巴西高原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草木茂盛,故C对。
故选:C。
3. 【分析】
本题考查陆地水体的知识,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是指它们之间的运动转化及其水源补给关系。从陆地水体的水源补给看,大气降水是河流水和其他陆地水体的最主要补给形式;冰融水可补给河流水及其他陆地水体;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间,依据水位、流量的动态变化,具有水源的相互补给关系。
本题难度适中,通过提尼安岛设置题目,题目为常规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思维分析能力。
【解答】
解:提尼安岛洞穴是海浪侵蚀作用形成的,当涨潮的时候,潮水会从洞穴中喷出落潮的时候,洞穴中的水慢慢地回归消失,故C对。
地下水补给水量应该是稳定的,故A错;
提尼安岛每年夏季为雨季,且多为阵雨,说明雨水补给具有季节性和时间性,故B错;
风浪对海岸地区作用并没有呈现周期性,故D错。
故选:C。
31.【答案】解:(1)据图及已学知识分析,乞拉朋齐和布埃亚都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地形抬升作用明显,多地形雨。不同之处在于乞拉朋齐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受西南季风和东北季风的交替控制,雨旱分明,降水季节差异大;而布埃亚位于赤道附近,终年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终年降水量丰富。
(2)一月份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相对于二分日南移,气压带、风带也随着直射点南移而南移,北半球的赤道低气压带和东北信风带南移,R地位于北半球低纬地区,受东北信风带控制;Q地位于南半球低纬地区,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左偏成西北风,控制Q地,因此R地风向为东北风,Q地风向为西北风。
(3)河口三角洲的形成主要是河流携带的泥沙在入海口处沉积形成,夏季,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右偏成西南季风,萨纳加河河口吹向岸风,有利于海水上涨,顶托作用增强,携带的泥沙易沉积下来,使三角洲面积增加明显。
故答案为:
(1)同:都位于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异:乞拉朋齐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差异大;布埃亚位于赤道附近,多对流雨,终年降水量丰富。
(2)R地:东北风。Q地:西北风。成因:一月份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气压带、风带南移,R地位于北半球,受东北信风控制;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左偏成西北风控制Q地。
(3)夏季。理由:夏季河口处盛行西南风,海水水位高,顶托作用强,泥沙易沉积,使三角洲面积增加明显。
【解析】(1)乞拉朋齐和布埃亚降水的相同点主要从地形对降水的影响角度分析;不同点主要从大气环流形势的不同分析。
(2)一月份R地和Q地的风向及成因主要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有关。
(3)萨纳加河河口三角洲增长明显的季节及理由可以从区域气候特点、流水堆积地貌形成过程等角度分析。
本大题以非洲局部区域图和喀麦隆萨纳加河流域图为材料,涉及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三角洲的形成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
32.【答案】解:(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伊宁位于南北山地之间的河谷地带,水汽不易散开;位于西风带的山地迎风坡,水汽较为充足,空气湿度大;夜晚附近山地冷气团下沉,伊宁近地面降温幅度大,水汽易凝结。
(2)伊犁河谷呈三角形向西开口,全流域处于西风的迎风坡,集水区内山地面积大,山地抬升作用明显,降水多,河流补给多,河流的流量大;伊犁河发源于天山山脉,地势落差较大;水能属于清洁能源,在开发使用的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小。
(3)伊犁河谷处于西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受谷地地形的影响,冬季气温较温暖,夏季气温较凉爽,所以气候温和湿润,牧草茂盛;地处伊犁河的河谷,地形较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近伊犁河,水源充足。
故答案为:
(1)伊宁位于南北山地之间的河谷地带,水汽不易散开;位于西风带的山地迎风坡,水汽较为充足,空气湿度大;夜晚附近山地冷气团下沉,伊宁近地面降温幅度大,水汽易凝结等。
(2)伊犁地区气候相对湿润,降水多,河流水量大;山地地形,地势落差大;水能属于清洁能源,环境污染小等。
(3)灌溉水源充足,水草丰美;气候温和湿润;河谷地带,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等。
【解析】(1)伊宁市形成雾天满足的条件:水汽含量、地形的作用、温度的影响。
(2水能开发条件评价一般从河流的流量、地势的落差、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来分析。
(3)影响农业的因素主要有地形、气候、水源、土壤、交通、劳动力等因素,结合材料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伊犁河谷地的气候及农业的特点,旨在考查学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能力和调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33.【答案】解:(1)南方地区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冬季温和,降雪较少,独特的冰雪景观吸引力较大;文化味十足的冰雪旅游节、高品质的雪道、便捷的交通、完善的配套设施吸引游客在冬天走出家门;其次,南方地区经济发达,人均收入水平较高,消费水平高。
(2)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黑龙江纬度较高,冬季气温较低,因此要注意防寒保暖;冰雪地带路面较滑,要注意防滑;白天冰雪刺眼,要防止雪盲,同时冬季北方气候比较干燥,还需准备相应护肤品。
故答案为:
(1)旅游资源质量高,独特性强;旅游资源的互补性强;经济发达,消费能力强,居民出行欲望高;交通日益便捷等。
(2)注意防寒保暖,防止冻伤;冰雪地带路面较滑,注意防止滑倒摔伤;白天冰雪刺眼,戴上太阳镜或防护眼镜,防止发生雪盲;北方冬季干燥,需准备护肤品等。
【解析】(1)本题根据比较我国南北方的不同及哈尔滨国际冰雪节特有的吸引力方面进行分析。
(2)南方游客到哈尔滨旅游应该注意的事项,应该对比南方和北方的气候差异,从保暖、防滑及雪地的强烈反射对眼睛的刺激等方面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旅游资源的开发及综合思维,题目难度适中,较为新颖。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西北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西玉林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卷【试卷+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西百色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卷【试卷+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