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4 比教学设计
展开第1课时 比的意义
课题 | 比的意义 | 课型 | 新授课 |
教学内容 | 教科书第46~47页的内容 | ||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会读、写比;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掌握求比值的方法,能准确地求出比值。 2.使学生理解比、分数、除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通过观察和思考,理解数学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体会变中有不变的思想。 | ||
教学重点 | 理解比的意义。 | ||
教学难点 | 理解比和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 | ||
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 |
教 学 过 程 | 备 注 | |
一、回顾复习,作好铺垫。 教师:回想一下学过的知识,完成下面各题。(课件出示) 1.六(一)班有男生25人,女生20人。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倍?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2.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是160 km,汽车行驶100分钟可以到达,汽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 3.张老师买10 kg翠果花了70元钱,每千克苹果多少钱? 指名学生回答。 课堂预设: 学生1: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25÷20=1.25倍;女生人数是男生的20÷25=。 学生2:速度=路程÷时间,160÷100=1.6(千米/时)。 学生3:单价=总价÷数量,70÷10=7(元/千克)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天宫一号”发射过程视频。 教师:看完这段视频,你的心情怎么样? 教师: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3秒,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它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发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铸就了中国航天事业的里程碑。我国第-位乘坐宇宙飞船登上太空的航天英雄是谁,你知道吗? (课件出示教材情境图:杨利伟在飞船内展示国旗) 教师: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顺利升空。宇航员杨利伟叔叔在飞船里向人们展示了联合国旗和我国国旗。 教师:这面国旗就是杨利伟叔叔展示的国旗,长15 cm,宽10 cm。比较这面国旗长和宽的关系,你会提出怎样的问题? 指名学生回答。 课堂预设: 学生1:长比宽多几厘米?宽比长少几厘米?15-10=5(cm) 学生2:长是宽的几倍?15÷10 学生3:宽是长的几分之几?10÷15 教师:关于长和宽的倍数关系,除了用除法表示之外,还有一种表示方法。那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一种新的数学比较方法——“比”。(板书:比的意义) 三、自主活动,探索新知 1.学习例题。 (1)课件出示例题。 (2)引导学生明确探究内容和要求。 教师:杨利伟展示的两面旗都是长15 cm,宽10 cm。怎样用算式表示它们长和宽的倍数关系? (3)自主探究,分组讨论。 教师:请同学们开动脑筋想一想,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你的方法和你为什么这么想。 学生分组探究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4)结果汇报 教师:现在谁来说一说你的算式?并说说理由。(指名学生汇报) 课堂预设: 学生1:可以用“15÷10”表示长是宽的多少倍。 学生2:也可以用“10÷15”表示宽是长的几分之几。 教师:刚才我们用15÷10来表示长是宽的几倍,我们又可以把它们之间的关系说成长和宽的比是15比10。请同学想一想,10÷15 表示宽是长的几分之几又可以怎么说呢?(指名学生回答) 课堂预设:宽和长的比是10比15。 教师:15比10和10比15一样吗?能随便调换两个数字的顺序吗? (指名学生回答) 课堂预设:不一样,不能。 课堂小结: (5)运用探究。 教师:神舟五号进入运行轨道后,在距地约350 km的高空做圆周运动,平均90分钟绕地球一周,大约运行42252 km。(课件出示) 教师:怎样用算式表示飞船进入运行轨道后平均每分钟运行多少千米?(指名学生回答) 课堂预设:42252÷90 教师引导:我们也可以用比来表示路程和时间的关系,路程和时间的比是42252比90。 课堂小结: 一个新量。(板书) (6)引导归纳,分组探究。 教师:比较上面两个例子,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指名学生汇报。 课堂预设:引导学生说出:相同点,都用除法,又都能说成几比几:不同点,第一个例子中的比是同类量的比,第二个例子中的比是不同类量的比,不同类量的比得到的是一种新的量,如路程和时间的比表示的是速度。 教师:师:现在,谁能归纳一下,两个数的比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指名学生汇报。 课堂预设: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 教师:关于“比”,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学生自学教科书第47页内容,同桌讨论交流,全班反馈交流。 课堂预设:“∶”是比号。15比10记作15∶10,10比15记作10∶15,42252比90记作42252∶90。 在两个数的比中,比号前面的数叫作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作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作比值。例如: 教师: 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两个数的比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例如:15∶10也可以写成,仍读作“15比10”。 教师:小组合作,探究除法、分数、比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师引导:想一想,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分别相当于除法算式和分数中的什么?比的后项可以是0吗? 课件出示除法、分数、比三者关系表,小组内相互讨论并填写卡片,全班交流。 课堂预设: 课堂小结: 的数叫作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作比值。(板书) 三、当堂训练 1.课件出示教科书P47“做一做”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学生汇报。 (2)课件讲解,集体订正,总结求比值的方法。 2.课件出示教科书P47“做一做”第2题。 (1)学生在教科书上独立完成。 (2)同桌交流,课件讲解,集体订正。 (3)全班小结,从另一个角度进一步理解比和除法的关系。 3.课件出示教科书P47“做一做”第3题。 (1)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指名学生汇报。 (2)全班集体订正。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研究了,比的意义和各部分的名称及读、写法,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 五、布置作业 课本第50页练习十一1题、3题。
|
复习旧知,然后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先让学生自主思考,再集中交流
(尽可能让学生多讨论、回答,学生自己完善)
引导学生理解前后想互换后表示的意义不一样。
速度=路程÷时间
把课前练习的几个算式写成比的形式。
通过具体生活情境,比较、辨析,加深学生对“比”的理解。
引导学生:比分2:0是什么意思?与比的区别。 | |
板书 设计 | 比的意义 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 当两个相关联的量具有相除关系时,就可以用“比”来表示,可以表示两个同类量的比,也可以表示两个不同类量的比。 在两个数的比中,比号前面的数叫作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作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作比值。 | |
教后 反思 | 本节课以现实素材为载体,比较自然的引出比的两种情形,先引出同类量的比,再引出非同类量的比,并在已有基础上认识比的意义,使学生认识到比和除法之间的关系。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多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在抽象概括出比的意义的基础上自主学习,进一步认识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通过教学发现比和比值的联系与区别是一个教学的难点,尤其是用分数表示比且前后项互质时,这个分数表示的是比还是比值需要视情况而定。在教学中,适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数学课程中实现全面育人的目标。 |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4 比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六年级上册<a href="/sx/tb_c104288_t8/?tag_id=27" target="_blank">4 比教案设计</a>,共3页。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4 比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a href="/sx/tb_c104288_t8/?tag_id=27" target="_blank">4 比教案设计</a>,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揭示课题,认识同类量的比,认识不同类量的比,认识比值,生活中的比1,总结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这是一份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和性质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