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3 小数除法商的近似数教案
展开第7课时 商的近似数
课题 | 商的近似数 | 课型 | 新授课 |
教学内容 | 教科书第32页例6的内容 | ||
教学目标 | 1.结合具体问题,经历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的过程,掌握取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2.能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数,培养实践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3.体会求商的近似数的必要性以及商的近似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 ||
教学重点 | 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 | ||
教学难点 | 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取商的近似数。 | ||
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 |
教 学 过 程 | 备 注 | |
一、回顾复习,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之前我们学过求积的近似数,谁能计算一下这个题?(课件出示如图) 1.32×2.18≈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指名学生板书,其余学生独立计算。 教师:求近似数的时候你们是用的什么方法? 教师指名汇报。 教师:看来大家都掌握的不错!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求商的近似数。(板书课题) 二、小组合作,探索新知 学习例6。 教师:我们班会打羽毛球的同学有多少?王鹏同学不仅喜欢跑步,也喜欢打羽毛球,爸爸给他买了盒羽毛球,看看他又遇到什么问题了? (1)课件出示例6。 (2)引导学生明确探究内容和要求。 教师:从图中的例题,大家能获得哪些信息?(指名学生回答) 学生1:一筒羽毛球19.4元。 学生2:一筒有12个羽毛球。 学生3:问题是求每个羽毛球大约多少钱? 教师:根据所得信息怎样列式呢? 学生:19.4÷12 教师:大家能计算出结果吗?在计算时大家遇到了什么问题? 课堂预设: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会发现,除不尽。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3)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教师: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分别说说你们的方法。 学生分组探究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4)结果汇报 教师:同学们,谁能说说你的方法?(指名学生回答) 课堂预设: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方法。 学生1:实际计算钱数,可以将得数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也就是算到分,因为分是人民币的最小单位。 学生2:也可以算到角,保留一位小数,因为现在买东西时已经不用分了。 课堂小结: 教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出示课件如下),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除所得的商,可以根据需要保留近似数。
教师: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吧!先计算到比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将最后一位“四舍五入”。 三、当堂训练 课件出示教科书P32“做一做”。 (1)教师指名板书,其他学生独立计算。 (2)集体订正、评价。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商的近似数,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 五、布置作业 教科书第36页练习八第1、8题。 |
复习积的近似数,为本节课做铺垫。
让学生自己计算发现问题,尝试解决问题。
| |
板书 设计 | 商的近似数 求商的近似数时,先计算到比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将最后一位“四舍五入”。 | |
教后 反思 | 本节课让学生亲身经历问题的生成,而不是教师直接提供。在计算时发现除不尽,这是之前没有遇到过的,与原有认知产生冲突,形成了问题。自己发现问题便会有自己解决的欲望,这无疑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 |
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值公开课教案: 这是一份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值公开课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件导入,课堂活动,课堂练习,拓展提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值精品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值精品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件导入,课堂活动,课堂练习,拓展提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教案,共4页。